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外国比中国强的就两样


   日期:2012/10/10 22: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外国比中国强的就两样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

我初学佛的时候,老师勉励我们年轻这一代,要发大心弘法利生、续佛慧命。这跟中国古人所说的,「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是一个意思,续佛慧命、弘法利生,同样意思。说很简单,做可不是那么容易事情。老师勉励之后再分析,讲给我们听,他说我们不谈佛法,谈世间法,你对世间法不通达你不能救世。世间法,不说别的,单单讲中国一部书,干隆年间编的《四库全书》,这是中国一部丛书,你一生能学得了吗?我们听了就呆了。你要学不通,你能做到继绝学吗?你能做到续佛慧命吗?这事实摆在面前,在佛法里的《大藏经》,学佛要通佛法、要通世法,通佛法契理,通世法契机,世出世间法都要通这才行。我们想想真的做不到。老师说,真的,确实是做不到。做不到还得要做,用什么方法做?老师传我一个方法,四个字,「至诚感通」。通,世出世间法都要通,用什么方法通?感应,求感应。用什么来求?诚,真诚,真诚到极处就感通了。这是头一个你要具备这样的心态,真诚到极处。方法,我们老祖宗讲的「教之道,贵以专」;佛法,祖师大德所说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方法,用真诚心,你用这个方法,我就学一部经,一门深入。这一部经学多久?学到感通就行了,要真正学到感通。所以这一门的东西,你天天去读它,锲而不舍,一心一意,心里除了这个经之外,什么都没有,什么也不干涉,心里就是这一部《无量寿经》。中等人,那不说上上根人,中等根性的人,大概三年、五年他就得定,得定是什么?就是清净心现前。你看三、五年集中在一样东西,他什么都不想,清净心,清净心生智慧。六、七年他开悟了,不能大彻大悟,他也是大悟。大悟是什么情形?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他一看就明了,一听就明了,一接触就明了,通了。所以一经通一切经通。


  中国自古以来用这个办法,现在不用了,现在学外国人的。外国人很差劲,这个要知道,不是说外国人什么都好,那你就大错特错。我看过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去年看的,我看到他讲的一句话,讲得真好,我从来没有听人讲过,这么重要的话。什么话?孙先生在民族主义第四讲,民族主义他讲了六讲,第四讲里头说这么一句话,说外国人比我们中国强的就两样东西,一个是机器,一个是科学技术,其他的都不如中国人,特别是政治哲学,他要好好向中国人学。这个话多重要!讲得一点都不错。我们学他就学这两样东西就可以,学他的机器,学他的科学技术。不能说是外国什么都好,中国什么都不行,那就完了,那中国人要遭灾难了。现在就是真的,这个副作用太大了。孙先生这两句话,真的要把它到处宣说,告诉大家。他在外国住得久,年轻的时候在外国留学,他懂得,他不是胡说八道的。


  我们这个民族,这一百年来遭这么大的苦难,什么原因?以前胡秋原先生讲得好,第一个因素,丧失民族自信心,对于自己老祖宗东西完全不相信,这个完了,这个那你得受苦难。现在外国人科学技术走到末路,他没有办法,他到中国来找,到中国古籍里找、到印度去找。所以现在他们认真学习,效果我觉得比中国人好,我很佩服他们,他们真干。所以汉学,我们现在看到在国外渐渐兴旺了。这我们应该要感谢汤恩比博士,英国人,他在七十年代说过这么一句话,「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这是全世界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孔孟学说、大乘佛法都在中国。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但是佛教在印度灭亡已经一千年了,现在印度的佛教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佛教经典,保存最完整是中文翻译的《大藏经》,国宝,这个多重要!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恢复对民族的自信心。


  我对于经典翻译,早年有怀疑。老师那时候把佛教介绍给我,因为我们年轻,在学校读书,受老师的教导,认为宗教都是迷信。特别是佛教,把佛教看作多神教,多神教在宗教里属于低级宗教,所以从来没有意愿去接触它。我跟老师学哲学,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末后一个单元是「佛经哲学」。我就很讶异,佛是宗教,是迷信,怎么会有哲学?老师告诉我:你年轻,你不知道,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才把我对以前那种误会、错误纠正过来。在学习过程当中,有一次我提到翻译的问题,我举了一个例子,古文翻译成白话文,能不能把原味翻出来?翻不出来,十个人翻十个样子,没有一个人能把原味翻出来。我说那佛经肯定也是这个例子,中文翻译这个能保持原始原味吗?同时我又觉得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当年梵文经典传到中国那么多,那么大的分量,为什么翻译成中文之外,梵文原文东西就没有了,在中国失传了,一部也找不到,这什么原因?


  老师告诉我,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中国人有福报,祖宗有德,这是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的。我们相信,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从历史记载里头,这中国老祖宗那个德行跟佛菩萨没有两样。你看他讲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还得了!万古常新,永恒不变。所以第一个问题是祖宗有德,翻经的人不是普通人,都是开悟的人,都是证果的人,他们的知见跟佛菩萨的知见几乎非常相应、非常接近。现在人翻,你翻人家一篇古文,你跟他的心情不一样,跟他的境界不一样,所以你翻不出来,你只是翻些文字,你翻不出他的精神。这说得有道理。甚至于说,翻经的这些法师里头,有很多是佛菩萨再来的,这是中国人特别有福报。第二个问题答覆就更妙了,老师对着我笑,他说从前的中国人跟现在不一样,以前的中国人,那是全世界最自豪的。自豪到什么程度?梵文翻成华文,不但原来的意思一点没错,而且我们的文章比梵文还要华美;换句话说,用华文就可以了,不必再用梵文。这种气概!哪里像现在的中国人,一点信心都没有了。我想想老师的话有道理。


  所以我们要有怀疑,怀疑,你读佛经的时候得不到利益,你看不到它的味道,你在这一句经文里头,你看一个意思,你看不到无量义。实在讲,你用清净心、真诚心,你看它每个字、每一句无量义。这个道理很简单,不是不容易懂,道理是什么?心心相印,那还是讲的放下,你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刚才讲了,你放下执着就是阿罗汉,你是阿罗汉的境界;你放下分别,你是菩萨境界;你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看佛的东西,哪有不懂的道理!我们现在妄想分别执着烦恼习气一点都没有放下,你怎么会看得懂?佛菩萨来跟你讲你也听不懂。在实际教学的讲堂里面,我们能体会到,一个老师跟我们上课,三十几个同学在一起听课,每一个同学所理解的,大家不一样,谁能把老师的意思完全理解?最真诚心的那个人,一心专注的那个人,他领悟得最多,他领悟得最正确。心不在焉的人他领悟不到,甚至于听而不闻,听课还想别的事情,心不在焉,你问他听了什么?他不知道,真的听而不闻,不一样。所以学东西就在诚敬两个字。诚敬要平常养成,对一切人真诚恭敬,对一切事真诚恭敬。不是说我对于古圣先贤恭敬,我对于眼前父母、老师就不恭敬,这不行,那你是假的,你没有学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对佛恭敬,我对于所有众生都恭敬,跟对佛一样的恭敬,你学会了,你才会听得懂,你才会看得明白。这里头没有祕密,没有诀窍,连念佛也不例外,你看经上教我们怎么念佛?一心专念。这经文上讲的,一向专念,那个一是一心,向是方向,一心,一个方向。你修净土,一个方向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目标就是阿弥陀佛,我到极乐世界干什么?亲近阿弥陀佛,依阿弥陀佛做老师,我跟他学习,真正发心做弥陀弟子,那阿弥陀佛所讲的你怎么会不懂得!


  这一段经文,就是这一篇「发大誓愿第六」,这一篇完全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的。这一部经是五种原译本的会集,会集不简单。宋朝王龙舒居士第一次会集,历代的这些大德们说有瑕疵,虽然说有瑕疵,没有人能做一部比他更好的,所以他那一部经流通量很大,《龙藏》里面都收集他的。第二次就是清朝咸丰年间,魏默深第二次会集,是比上一次进步,但是还是美中不足。这是民国初年,大概民国二十年前后,夏莲居居士第三次会集,会集的时间跟过去不一样,他用了十年时间,会集完成就用了三年,闭关。真诚,一心一意从事这个工作,三年初稿完成,七年十次修订,成了这个定本。确实民初这些大德赞叹是尽善尽美。末法九千年,净土成就,应该就是这一部经了。黄念祖老居士是他的学生,奉老师之命,做成这个注解,也是全心全力,真诚到极处。怎么知道?在中国大陆那种环境,他能够得到一百九十三种这些参考资料,它从哪来的?我到北京去看,看书架上堆的资料,我都吓一跳,这么多的东西你从哪来的?感应不可思议。一心想求,就有佛菩萨把它送来,让他完成这个注解。


  人只要一心去想,真能想得到,像我最近想两部书真想到了,不可能得到的。一个《群书治要》,唐太宗时候编的,唐以后失传了,二十五史《唐书》里头没有,名字都没有;《宋史》、元明清都没有,《四库》里头也没有收,日本人拿去了。唐朝没有印刷术,唐朝书都是手写的,当然数量很少,日本人带回去了。听说嘉庆年间,干隆以后,日本向中国皇上送的贡品,就是送的礼物,里头有这一本书,中国人才知道。民国初年,大概是从日本传到中国来,这个书不超过十部,所以量太少了,知道的人不多。商务印书馆印过两次,一次是日本的原本,一次是排印的,排版印的,在我想它的数量大概都不超过一千本。八十多年前,我们心里想,八十多年前的事情,尤其中国经过文化大革命,这是旧书,破四旧,不就全烧掉了,这不可能有。居然想的两套全来了,一个就是《群书治要》,一个是《国学治要》。


  《国学治要》是什么?《四库全书》的精华。你看《四库全书》那么大,怎么念?从哪里下手?民国初年这些学者,真的,他们有德行、有学问,大慈悲心,爱护后人,把《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重要的东西节录出来成一部书。你看原本,现在印的精装本一千五百册,它这个编出来之后八册,这是《四库》精华。你读了这个,你对《四库》有认识,有感情,才产生兴趣,然后你专攻哪一部分,你在《四库》里头去找。真能专攻,一门深入,十年之后都是专家,那是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汉学家。这个功德无量无边,没有这套书,从哪里下手?真一点办法都没有。我在早年想到,也就是想做这桩事情。找几位退休的老教授,教文史的,请他们在《四库》里头看有关于现代社会能用得上的,对于修身、齐家、治国这些东西,把这些文字抄出来。做出,我也花了一些钱,大概花了有五、六万人民币,东西送来的时候不适用,所以这些稿子我都放在澳洲。没有想到民国初年的人,我这个想法他们已经做出来了,我看到是非常非常欢喜,这套书居然找到了。这个本子民国十九年出版,但是在出版之前,他们编这套书用了十年工夫。编写的时候,我还没有出世,编成功了,我看他写的序文,那序文是丁卯年,我是那一年出生的,那年出生,它才完成,又四年才出版。这个东西能够帮助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没有这个东西不行。


  这套东西,这些人功德太大了,要照佛法讲,那都是佛菩萨再来。知道中国有这次劫难,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全人类的文化,能够延续下去,他们给了我们一把钥匙。汤恩比先生所说的,解决二十一世纪整个世界社会的问题,要靠中国孔孟学说。唐太宗编的这部书就是的,这一套书应该送给全世界每个国家去学习。所以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就是中国人文化的世纪。中国人拯救全世界的世纪,不是政治,不是军事,不是科技,也不是经济贸易,不是的,中国的文化。所以汉学要在全世界把它兴起来。


  这两套书我拿到了,我把它送到台湾世界书局,我请他每一种印一万套,这一万套赠送给每一个国家他们的大学图书馆。现在许多大学里头开的有汉学系,让汉学系做为必修的课程。这就是中国文化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文化没有国家界限,没有民族界限。这是中国人五千年祖宗的智慧、方法、经验,还包括五千年的长治久安成果,这不是假的。像我们不让烦恼发作,我们要让智慧发作,大乘佛法是智慧、中国传统文化是智慧,可以说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因为他的智慧里头有方法、有经验、有成效。唐太宗依这部书成就他的贞观之治,后面有唐明皇前一半开元之治,都靠这部书,唐朝在历史上有那么好的政绩,这部书的贡献非常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外国       中国)(五明学佛网:外国       中国)  

 陈兵教授:中国佛学的继承与重建 

 其它:简述中国佛教的涅槃思想(方立天) 

 王雷泉教授: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王雷泉) 

 吴立民居士:中国佛教文化的“三世”与二十一世纪的十大工作 

 王雷泉教授:蒋维乔《中国佛教史》提要 

 王雷泉教授:中国大陆佛教刊物简述 

 王雷泉教授: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王雷泉教授: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佛教 

 王雷泉教授:将终极托付交给历史——兼评蓝吉富《二十世纪的 

 王雷泉教授:佛教在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机遇与挑战——兼论当代 

 王雷泉教授:对中国近代两次庙产兴学风潮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