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把善知识疏忽了,没有重视他,没有尊重他,没


   日期:2012/10/13 20: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把善知识疏忽了,没有重视他,没有尊重他,没有真正的深信他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550集  2012年10月6日讲于香港

“复云:‘故《法句经》以二十一喻,喻善知识。’”
  我们在参考资料里头,把《法句经》上这二十一种比喻找出来了,现在我们从第三喻看起。
  “善知识者,是汝脚足,荷负汝等,离生死故。”
  前面第一个,“善男子,善知识者是汝父母,养育汝等菩提身故”。
  第二句,“善知识者是汝眼因(疑作‘目’),示导汝等菩提路故“。
  第三句,“善知识者是汝脚足,荷负汝等离生死故”。没有脚足就不能走路,所以脚足“荷负汝等,离生死故”。
  第四个,“善知識者是汝梯橙,扶侍汝等至彼岸故”。楼梯、凳子,我们要爬高必须要借它,没有它我们就上不去,这是用这个比喻善知识。“脚足”是行动,没有善知识,我们就没法行动,也没办法向上提升,所以善知识对我们实在是非常重要。
  第五个,“善知識者是汝飲食,能使汝等增長法身故”。好比饮食一样,饮食维持了我们的生命,善知识维系了我们的法身慧命。这些比喻都比喻得非常之好,为什么呢?我们把善知识真的是疏忽了,没有重视他,没有尊重他,没有真正的深信他,所以多少人遇到,当面错过,不知道,没有看到《法句经》上世尊这样的告诫、劝导我们。
  第六句说,“善知识者是汝宝依(疑作‘衣’),覆盖汝等功得身故”。我们修积一切功德,也得善知识的加持。善知识如果不加持,我们功德很难成就。
  第七句,“善知识者是汝桥梁,运载汝等度有海(指三界之生死。海者,譬生死之无边。)故”。这个“有海”,“有”是指的三有: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有什么呢?有因,有业习种子。没有善知识,我们脱离不了六道轮回,这个“三有”就是六道轮回,你离不开。“海”是比喻生死无边,取这个意思,轮回无尽,什么时候才能够出得来,这个与善知识关系太大了。那么从这个二十一种比喻来看,善知识对我们恩德超过父母。父母给我们的是肉身;善知识帮助我们得到法身,法身比肉身难,善知识不容易遇到。
  第八,“善知识者是汝财宝,救摄汝等虽(疑作‘离’)贫苦故”。这个地方的“贫苦”,是没有智慧,没有道德,没有能力辨别善恶。心行不善,我们向三恶道去了,这真正叫贫苦。善知识能够救我们,能够摄受我们离开恶道。贫苦是比喻恶道。
  第九,“善知识者是汝日月,照曜汝等离黑闇故”。“黑暗”是无明,黑暗的果是地狱。善知识代表的是光明、是智慧,他能帮助我们获得智慧、光明。所以我们对善知识要重视。
  第十,“善知识者是汝身命,护惜汝等无有时故”。善知识跟父母一样,不但照顾你的法身慧命,对你的身命也是无微不至,希望你有个健康的身心,你才真正能够学到智慧。所以善知识的教诲,当然要百分之百的依从。可是真正找到一个百分之百依从的学生,不容易。这什么原因呢?诚敬心不足。为什么不足?“疑结”没有断干净。他有疑惑,不能没有疑惑,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我们自己反省,我们对老师有没有做到百分之一百,没有!能够有百分之三四十就不错了,实在说,老师就非常器重你了,什么原因?现在人对老师的诚敬心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四,怎么教啊?没法子教!真正好老师,不是不想教,不是不愿教,而是学生不肯学;学生纵然想学,也很有限。想学是一回事情,要具足学习的条件,这就有问题了。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对佛有几成的信心?我曾经举过惠能大师跟神秀的例子。我说神秀对禅宗、对老师有一百分的诚敬;而惠能大师,这个不认识字,一天经没学过,禅堂一枝香没坐过,他对于禅宗、他对于五祖有万分诚敬,一丝毫的疑结都没有。五祖有慧眼,认出来了,衣钵传给他。念佛人对阿弥陀佛、对这个方法,如果一丝毫怀疑没有,像锅漏匠这样的人,决定往生。不但往生,我们冷静观察,他往生的品位,肯定是上辈往生,也就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他是属于这一类。上辈往生,那就是十地菩萨。上上品,那就是八地以上,为什么?没有怀疑,我们这个“疑”这一关难断。用什么方法来把这个“疑结”断掉?两个办法,第一个方法,佛号决定不能中断,会把“疑结”念破掉;第二个办法,听经,像刘素云那个听经的方法,一天听十个小时,十个小时就听一段经文,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听十遍,很集中精力在听。这十遍,遍遍领悟都不相同,真听进去了,为什么?心越听越专,越听越没有杂念,所以他遍遍境界向上提升。如果有妄想、杂念在里面就不行了,听十遍等于听一遍,这个方法能除疑结。大乘经上佛说得好,菩萨最大的障碍就是怀疑,菩萨在菩提道上精进缓慢,不能快速成就,原因就在此地。那么由此可知,凡人学佛成败的关键在善知识。你是不是真遇到;遇到是不是真正相信;真正相信,是不是能理解;理解之后有没有办法做到,这些条件通通具足,恭喜你!你真正遇到善知识了;不然的话,善知识是遇到了,你没有得利益,这是真的。甚至于,老师开班教学,同学二三十个人,真正成就只一、二个,其他的默默无闻了,你要问什么原因,同一个教师上课,老师没有偏袒,对哪个多说一点?没有,完全是平等的,这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百分诚敬得百分利益,就这么个道理。莘莘之学从诚敬当中得来,老师是个引导,把你的诚敬之心给引出来,你所得到的智慧、德能,完全是你自性里头本具的,也就是善知识把你的自性引出来,帮助你明心见性。实际上你所悟得的,全是自己自性本具。开发自性要纯孝、纯敬,所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一把打开自性门户的钥匙,这不能不知道。
  第十一,“善知识者是汝铠仗(仗:兵器也),降伏诸魔得无畏故”。“铠”是盔甲,穿在身上防御的,“杖”是攻击的武器,这个比喻是“降服诸魔,得无畏故”。你有善知识,就等于说,你有铠杖,你有将军,你有很多士兵保护你,魔王、外道不能够侵犯你、不能障碍你。也就是说善知识是我们的护身符,他能保护我们,这真的,不是假的。李老师早年在台中,办过两次精进佛七,精进佛七是二十四小时不睡觉的,七天,人数不能超过十个人;超过十个人,主七和尚照顾不过来。十个人以内,十个人以外不行,全部精神贯注。遇到两个同学,着魔了,这个事情麻烦了,人家参加佛七,这人很正常进来,你搞得他神经错乱了,对人怎么交代?好在李老师是个很有经验的医生,把这两个人用十个月的时间,调理恢复正常,以后再不敢打精进佛七了。他老人家把这个事情告诉我,叫我记住,决定不能干这些事情,如果遇到这个着魔的,你怎么办?这是他自己一生他的经验告诉我。所以我这一生走上讲台了,我没有进念佛堂。我知道念佛堂的事情不好搞,没有讲习那么干脆。所以真的要得善知识加持。
  第十二,“善知识者是汝絙绳(粗绳索。絙,音耕。),椃〔音豪〕机(《药师经疏》作‘挽拔’。)汝等离地狱故”。“絙绳”是很粗的绳索,航海船上用的,“椃机”,《药师经疏》作挽拔,意思完全相同,挽拔好懂。挽拔什么呢?“挽拔汝等,离地狱故”。这是你掉到一个深坑里面,这个工具,很粗的绳子,放下去之后能把你拉起来,等于说他有能力把你从地狱救出来,这是比喻。真正堕地狱了,没法子救你;你造了地狱业,你寿命还没有完,可以救你。你真正能够忏悔、能够发愿、认错、后不再造,如果能够累积功德、断恶修善,真能够帮助你离开地狱。那么这些教诲,就像絙绳一样,絙绳是海船,人掉到海里去了,放下这个绳索,能把人救上来。
  第十三,“善知识者是汝妙药,疗治汝等烦恼病故”。确实我们有烦恼,有习气,有罪障,这些东西障碍菩提,这些东西把我们带到三途。那善知识他能帮助我们,他能教导我们,这就是妙药,教我们怎样对治烦恼,怎样消除业障。善根深厚的人,对善知识的教诲没有怀疑,一说,他就接受;叫他干,他就真干;说“你错了”,他真的认错;你要忏悔,真忏悔,好教!那么还有一等根性的,他不但烦恼障重,所知障也重,那怎么教他呢?那就给他讲理。经教里常说的“诸法实相”,把事理分析给他听,把因果说给他听,他才会明白。像这个大乘经教上所说的,这是菩萨修行所依的“性空,妙有”。心性空寂,什么都没用,但是它不是无,“空”不当作“无”讲,它能生万法,什么都没用,能生万法,妄心亦如是。我们现在用妄心,妄心其实也什么都没有,里头有习气就是了。你看睡觉的时候它能够让我们发梦、做梦,做梦是下意识,意识心里头本来没有梦,它能现梦,虽然现梦境,梦境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从这些地方要体会到,性空寂不可得;外面的现象,现象是幻相,是假有,不是真的,它也不可得。凡夫迷得太深了,以为他得到了,其实他没有。现在我们学到弥勒菩萨跟世尊的对话,再加上科学的报告,我们有这么一个概念,知道所有现象,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的现象,都是从波动产生的幻相,不是真的,这个频率,是一秒钟1600兆;也就是说,每一个妄相出现,它所占有是时间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所以不可得,你怎么能得到?我们能得到的身、能思维的念头也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不是真的。真正知道不是真的,就彻底放下了,彻底放下就证果了。放下见思烦恼就证阿罗汉了;放下妄想分别,他就是菩萨了;放下起心动念就成佛了,法身菩萨了。我们今天是放不下,放不下的根,就是前面所说的疑结,这个怀疑打了个结在那里,这个结无法突破,很难突破。这个怀疑是自己,怀疑打了个结,还是自己。我们不是上上根人,我把这个结看破了、明白了,搞了六十年。如果没有这么长的寿命,不行。能往生,真的是侥幸;不能往生,是理所当然。
  ……
  第十七,“善知识者是汝善标,教示汝等趣正道故”。“标”是标准,最好的标准。所以学佛要找一个标准、找一个榜样,你学得就快。以谁做标准呢?以老师。老师往往以为自己无论在修学、在福德、在智慧,还有所不足,老师会教我们,以什么人做标准。我在李老师会下,他就跟我讲了很多遍,所以印象很深刻,要我依印光大师做标准,印光大师是我们修学的榜样。印光大师不在世了,《文钞》在,天天读《文钞》就是天天亲近印光大师。弘一大师赞叹他老人家,中国最近这两百年,没有一个人修行、成就能够超过印光大师的,两百年。所以印祖一生的行谊,多看看、多读读,认真来修习。一生丝毫名闻利养的念头都没有,真正是个老实人,规规矩矩、老老实实。没有出名的时候,天天读经、念佛。他在普陀山管藏经楼,所以有机会读经,对经论很熟悉;而且藏经楼里呆了三十年,不是短时间,通宗通教、显密圆融。七十岁被人发现了,有一些学术界的教授,在当时是有名的教授,他们到普陀山去游览,无意当中遇到了。遇到,听这个老和尚谈话,七十岁老和尚谈话,向他请教些问题,对答如流,充满智慧,叫人心服口服。这些人提问题向他请教,就是书信往来,印祖回答的信,句句都是正法。他们在报纸上发表,在杂志上发表,很多人看到了,都到普陀山去看他,向他请教,这就出名了。以后,老人离开普陀山,到苏州灵岩山寺去闭关。关房不大,我去看过,好像还没有我们这个摄影棚大,隔了两间,一个小佛堂,一个卧室,我去拜访过。一生行谊,确确实实是现代出家人最好的榜样、最好的模范。现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成本很低,《文钞全集》也印得很好,流通量很广,但是要真学、要真的去读、真去学,决定得利益。我初学佛的时候,几位大德,都是印光大师的皈依弟子,李老师是的,朱镜宙是的,赵墨林居士是的,我认识几个老居士通通都是,这些人对我都有相当深刻的印象。而李老师常常劝学生,要找一个榜样,现代人里头没有,你找古人,做古人的私淑弟子。你有个榜样,向他学,依他为师,这进步快。这都是非常好的方法。“教示汝等,趣正道故”,他们走的是正道,没有偏邪。
  第十八,“善知识者是汝薪火,成熟汝等涅槃食故”。我们讲烧柴禾,“成熟汝等,涅槃食故”。这薪火做什么用?煮饭用的,煮饭、烧水都得用柴禾。现在不用了,现在用电,用瓦斯;从前用柴禾、用木炭,这个能够煮饭、能够烧水。善知识是你们的薪火,他能够成熟你们的“涅槃食故”,能帮助你证得般涅槃。
  第十九,“善知识者是汝弓箭,射杀汝等烦恼贼故”。弓箭是武器,“射杀汝等,烦恼贼故”。阿罗汉叫杀贼。贼是什么?贼是烦恼。断烦恼叫做杀贼,这是比喻。那么弓箭是什么?弓箭是武器。这个武器是智慧,智慧能断烦恼,没有智慧不能断。定功能伏烦恼;没断,只是把烦恼控制住,叫它不起作用,这是禅定。开慧,那真的就能烦恼断掉了。现在人能把烦恼控制住就不容易,往生最低的条件是把烦恼控制住,佛号提起,这人决定往生。所以烦恼不要断,带业往生,把烦恼带到极乐世界,业障带到极乐世界,到那个地方再断。你见到阿弥陀佛,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肯定开智慧。智慧开了,烦恼就断了。有烦恼不能开智慧,为什么?它障碍。智慧开了肯定烦恼断了,肯定业障消了。所以到极乐世界断烦恼、消业障快啊!这个不能不知道。我们在这个世间没有办法断烦恼,也没有办法消业障,能把它控制住就不错了。用什么方法?用这一句佛号。所以这句佛号是持戒,也是修定,定慧等学就在一句佛号当中。一心念佛,这个是净宗的戒律一样,你能够遵守,你决定不违背。念久了,心定下来了,烦恼控制住了;烦恼没断,它不起作用;不起作用,就不障碍你往生。所以念佛念到什么样才能往生?念到把烦恼控制住了,你就能往生。有烦恼、有业障,不要害怕,没事,什么都不怕,你的后台阿弥陀佛在支持你,你要相信。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世出世法没有找一个比他高的了。
  ……
  要福报、智慧,那你就念阿弥陀佛
  诸佛菩萨应化到世间,无不是应机说法。净土根基成熟,佛一定要说,为什么?他能往生。他一听就相信,就接受,就依教奉行,他到极乐世界做佛去了。有这样的人,佛要说;没有这样人,佛不说。那么我们现在学这个经,我们自己想去,跟同学们分享,让同学们种善根。真正相信的,那就成熟了,他决定得生;根没有熟的,帮他增长,帮他提升,阿赖耶识里头种子再加多一些,等到他来生后世遇到的时候,他的善根深厚就成熟了。现前成熟的,也是过去生中善根深厚,不是偶然的,这些道理我们一定要懂。没有善根的人,要替他种善根。替他种善根,就是要让他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把这句佛号贴在门口,人家一进来的时候感到奇怪,跟他讲这什么意思。最明显的方法,阿弥陀佛代表智慧圆满、福报圆满,这大家都求。那不要阿弥陀佛,就不要福报;不要福报,也不要智慧。不要智慧就愚痴,不要福报就贫贱,你愿意干嘛?那你不愿意。我要福报。那你就念阿弥陀佛。再回过头来,我有没有福报?我有没有智慧?我的智慧、福报从哪里来?阿弥陀佛来的,我天天念他。你不念,我念!你不要,我要!讲清楚、讲明白了,这简单容易,他马上就接受了,回家就得考虑了,一点都不迷信。我是老师这样教导我的,我依教奉行,有了成果,我才讲给别人听,真的,不是假的。这个事情不能骗人,世界上聪明人很多,我能骗那么多人吗?这种浅显的道理,人家很容易懂,不要说得很深,说得很深的时候,把人说迷惑了,越说他越怀疑,这就达不到效果,很简单,很容易,把这个名相、名词说清楚、说明白。
播经给冤亲债主听,自利利他
  这部经确确实实是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第一经,这功德多大!一切诸佛赞叹,这个大家知道的,十方佛赞叹,《弥陀经》六方佛赞叹。赞叹哪有不护持的道理?!诸佛护持,菩萨护持,龙天善神谁不护持?!我们知道了,我们护持。我们不护持,印那么多干什么?这就是护持的表现。你说你家不平安,供养一部经,平安了;再送一个小机器给你,一千二百个小时都在里头,你去听,你就得平安了,你什么麻烦都能解决了,什么冤亲债主,听了,通通得度了,欢欢喜喜地走了。所以播讲经的这个小机器,晚上要开,声音开小一点,不吵自己睡觉,一定要有声音,声音小没关系,鬼神能听得见。我们晚上休息,他们晚上在用功;白天我们用功,他们休息,互相不干扰,自利利他,无量无边的功德。
来源:净土释疑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善知识       疏忽)(五明学佛网:善知识       疏忽)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真实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谁是善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四、依师乃为学法,恒常修信念恩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三、了知知识德相,如理寻访明师 

 怎样亲近善知识 二、认识依师胜利,亲近善友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一、认清世间过患,远离恶友恶法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二、禅的正见研习与参学 如何参学善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关于善知识 

 仁清法师:怎样鉴别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