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月圆之夜送恩师,花雨满天心相随


   日期:2012/10/18 21: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月圆之夜送恩师,花雨满天心相随

 

作者:王红(女子德慧大学堂发起人,未来中国助学联盟创始人)

(写于2012年10月16日)

南怀瑾老师和王红女士在太湖大学堂书房内的合影

 

昨晚又梦到怀师,他的身体缩小到婴儿的大小,特别柔软。看到我来,他特别高兴,起身带我参观太湖大学堂,一边走,一边问:“办学的钱够不够?不够,我再给你!”

醒来仔细想,这一生,梦到最多的人正是怀师。为了女校,我五上太湖,听老师的指导。3月份那次回来,竟然连续几个晚上,人在梦中回到与老师共进晚餐的情形,就是在那张餐桌上,他给我指点江山。

9月15日,女子德慧大学堂开学了,16日A班结业。17日晚我竟梦到老师病重,身边几个人围着他,他却已经说不出话来了。23日,B班结业,次日,我立即携着学员们的心意来到太湖大学堂,知道老师在定中,知道无法见面,却依然想看望,依然想守候。27日晚我从太湖大学堂回来,为老师的出定入定,我的心一直乱得很。28日早上,又梦到八个字:出定入定,隐退为宜。看到这八个字,我的心凉了,知道老师尘缘已了,他虽有入定出定之力,但无眷留之心,自己决意隐归了。当天下午我给自己写下了:决定不问生死,唯记如海师恩。刺血抄经明志,明朝灵山相会。

29日下午便得到了老师仙逝的消息。

30日晚,中秋之夜,明月高挂,宗性法师在怀师的荼毗仪式上,手执化身杖,大喝:“今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笑曰:俄而一梦,是梦非梦,梦里梦外,梦梦梦梦。南公怀瑾大士,印如是耶?”

10月1日下午从苏州北到北京的高铁车上,五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路泪流,想起与怀师此生此世的种种际遇,竟真的如一场梦。

一、初种菩提

2008年,我时任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秘书长,目睹身边诸多海归精英们奔波劳碌,身心俱疲,遂发心为大家觅一良方,给这些“不差钱”的学长们根本的生命关怀。环顾四周,唯觉国学大师南怀瑾老人为最佳人选,既无宗教之讳,亦无门派之别,他的学识,修为,诸行圆满。经由友人李青原大姐的引荐,怀师千里之外,法眼识心,慈悲为怀,欣然应允。对话题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现此文稿已收录在老古文化出版的《21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一书中。

2008年5月27日,经由怀师助理马宏达先生的细致安排,我带一行40人千里求法,齐聚天圆地方的太湖大学堂。是日,天降甘露,细雨绵绵,“南老师像飘过来一样”,还记得同伴当时的惊呼。时年91岁的老人仙风道骨,淡云神来,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东西畅游,评古论今。“个中若了原无事,体用何须分不分”。字句动念间,怀师巧妙引众,转识成智。

“如何知道自己修行的次第”?“你自己吃没吃饱,问我,我哪里知道?”众人哄然大笑。几年过去了,想起当日自己的浅薄之问,依然脸红。身若清凉澄净,何须推窗问月呢?

当日晚饭后,怀师又叠珈上座,示范呼吸之法,净心之法,禅修之法,养生之法。“孔子有云:少年戒之在色,中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你们是国家的精英,第六意识用的太多了,不要未老先衰啊”。老人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依然在耳边响起。

2008年5月27日在太湖大学堂南怀瑾老师与欧美同学会人士的合影

二、接引上路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2010年夏,我创立的“未来中国助学联盟”在世博会启动。这是一个智力公益组织,邀请国内外的领军人物给全国、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生,以公益讲座的形式,为他们传递思想、分享生命,用自己的人生宝贵经验而不是钱,来助力青年成长。想到2008年向老师求法的殊胜,这一次我又斗胆向老师求字。上午邮件发出,下午就收到了回信:再造中国,走向未来。这是南老师为“未来中国助学联盟”所题。后来我才得知,老师当时手有些抖了,是分三张纸,写了这些字。我说要去取,他说,不必来回跑了,把时间用在做事情上。我说,那我寄些钱,表达心意。他说,把钱用在你的公益事业上。

“再造中国,走向未来”,其实最初我是不敢用的,觉得这八个大字太大了,我哪里配用啊。但是,随着“未来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再一次体会到了老人家的远见:两年的时间里,我们集合了国内外100多位公益导师,在全国20多个城市,进行了40多场公益演讲,面对面的听众就达4万多位大学生,最多的一场竟有8000多人,网上关注度也达百万人。我们的书、杂志、电子简报、青年营--用各种形式,成为青年成长的助力,重新构建了青年人的价值观,不正是“再造中国”吗?!当青年人真正发挥出太阳般的光亮和热情,不正是“走向未来”吗?!

每一次的“未来中国讲堂”的远行,我仿佛都能看到怀师的指引。不经意间,我们竟然走了那么远,影响了那么多年青人的心。我们是凡夫,看不见,也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但有老师的指引和护持,我们创造了奇迹。每天邮箱里各种热情洋溢的来信,我意识到:“再造中国,走向未来”,老师让我们的行动有了标的,有了方向,有了意义。给几万人带去温暖,带去生命的感动,是老师把我,从一个平凡女人的朴素发心转成一个走向菩萨的大悲路径。

三、委以重任

宏达的一个短信把我召到了太湖大学堂,说老师2012年1月7日晚讲《女人的修养》,让我来听,并小住几日。懵懂的我,无法预知,此行竟然改变了我后半生的人生轨迹。

1月8日下午,我随宏达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想起当时见到他的欢喜与拘谨,此刻的我又是泪流满面)。他的办公室不大,拥挤,而我更局促。怀师热情地招呼我:快坐下,喝咖啡,吃点心,不要客气,就像迎接一位老朋友的到来。老师开门见山:“王红啊,你来的太好了。我要你来办一个女校,这是我几十年的心愿。”他随手把女校的名字给我写到纸上,细致地告诉我,女校的内容,女校的目标。他说,“最好在南方起步,这样我和宏达可以帮衬到你”。他考虑的是这样的细致。老师讲话有些口音,而且各种旁征博引,我跟上有些吃力,但有一句话,清醒无比地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趁我活着,把它办起来”。我当即不假思索的说:“好,我做!”

出了老师办公室的门,我有些嗔怪宏达,这么大的事情,你事先让我有个准备啊。宏达说,“我根本不知道”。晚餐桌上,南老师也说,的确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现在,我庆幸自己当时的应答,创立女校,对我来说,是“此生只为这一天”。

1月7日,2月18日,3月17日,南老师连续三次初讲《女性的修养》,前所未有。老人家引经据典,从“西周三母”太姜、太妊、太姒的母仪天下,讲到明初女词人冯小青的“愿为一滴杨枝水,洒向人间并蒂莲”的大悲情怀。他说,母教,比哪个学校都重要;中华民族需要站起来,未来的时代需要女性站出来,这不是说一定要女性来做领袖的意思,而是女性作为社会的基本力量,需要培养和建立妇女的道德,来影响男人,影响社会与世界。办女校,是为了培养真正有品德、有才能的女子,这样的女子“母仪天下”,能使这个人类社会,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5月18日,我再上太湖。依旧是晚餐桌上,老师细致地问了女校的进展情况,他列出了女校教学内容的纲要,他说,你要做女校的第一个学生。你自己要带头好好学习,研究中国文化3000年的历史,从中整理出女性在历史上的作用。你组织一个女史研究小组,在太湖大学堂好好做调研,费用由我来出。他特别强调要用最前沿的网络手段来推广教学成果,这样社会效应才能最大化。

7月12日,为了女校,我第五次来到了太湖大学堂,往常我都是匆忙来,匆忙走,这一次我竟然连住三个晚上。老师安排我到刚刚落成的太湖大学堂上海分院去参观,准备让我把女子德慧大学堂设在那里。女子德慧大学堂,这个名字是老师起的,用签字笔写在纸上,他曾说,开学的时候再用毛笔写,做校匾。11日下午,我正在禅堂打坐,接到短信,让我去老师办公室。老师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给一百万元,帮助你启动。不要有负担,我们尽力去做就行,成不成,老天爷说了算。他总是那样的轻松和幽默。几面之缘,一百万元,不需要借条,不需要承诺,这是怎样的气度,怎样的人格?在我面前的不像是一位百岁老人,还是他正值壮年带兵打仗时的意气风发。次日下午,我从禅堂出来,面对老师办公室的方向,泪流满面,鞠了三个躬,默默在心里发誓:我一定实现诺言,趁您活着,把女校建起来。用自己的一生,把它建好!

我没有想到,这是最后一次与老师见面!

9月30日,又一次去太湖大学堂。行前,我特意仔细把黑色衬衫熨得平平整整,与老师相处的冬、春、夏三季,他总是衣着平整,纤尘不染,每一身行头,都是那样的妥贴,衣服的式样是古典的,在我眼里却是那样的时尚。看着太湖大学堂班车上的中外男女,在家出家人,我的泪止不住,老师“游戏人间九十有五载。醉心法海七十余春秋”,他这一生教化了多少人啊。

晚上六点半,我们列队两边准备就绪。荼毗仪式开始了,阵阵的诵经声当中,老师的法体缓缓从我们的面前经过,我不敢相信,与老师生前相处的十个夜晚,音容笑貌,欢声笑语,就这样被定格了。我站的位置正对化身炉的炉口,当火把点燃,当炉门封上的一瞬间,万剑穿心!我跪在地上,不敢看眼前热烈的火烧在老师的法体上,却实实在在疼在我们的心上。我只能抬头望天上的明月,湛蓝,宁静,皎洁,阵阵白烟开始升腾了,飘向禅堂的方向,如梦如幻。在中秋之夜,老师用这样的方式,给我们上课:死亡不是痛苦的离去,而是一场欢欣的告别。

三十三周的日夜兼程,我向他老人家交了作业:听了宏达关于女校开学的汇报和学员的反馈,老师非常高兴,这是我一生中最欣慰的事,我实现了对老师的承诺:“趁我活着,把女校办起来!”老师已在月圆之夜随袅袅轻烟而去,那月亮,不像太阳那样浓烈,却温柔,清凉,圆满,无限深情地望着这个世界--这正是我心中的老师:隽永,宁静,平凡而美好。我觉得老师依然在我们的身边,他真的就在女子德慧大学堂的每一次课堂上!我无限的感恩怀师,没有他老人家千里召唤,命我取“德慧女人”这部真经,我哪能经历这一路的种种风景。我本一个平凡女子,老师如光明灯,照亮了我的人生,从此不同,更坚定,更专注,向上,向前。

“此身已在含元殿,何必寻人觅长安”。这是老师曾经引用的话。他的离去,又是他的慈悲与远见,让我自主创业,自性成佛,办我心中的女校,而不是他的。荼毗之时,我悄悄在他的化身炉里,放进了一枝白玫瑰,它就是女子德慧大学堂,我相信,虽初绽放,但经后人共同努力,不懈奋斗,终会花雨满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月圆之夜       送恩师)(五明学佛网:月圆之夜       送恩师)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