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妄念纷飞、心浮气躁是心没地方安住


   日期:2012/11/3 10: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妄念纷飞、心浮气躁是心没地方安住

 

佛教导我们终极的目标没有别的,把妄想放下。妄想是假的,对你有害没有利;分别放下,执着放下,这三样都放下了,恭喜你!你成佛了。凡夫跟佛的差别就在此地。三样都放下了,是佛;三样都放不下,是凡夫。

菩萨比佛差一点,三样放下两样,还有一样没放下,菩萨妄想没放下,分别、执着放下了,这人是菩萨。

阿罗汉又差一等,阿罗汉三样只放下一样,不执著;他有分别,他有妄想。

于是我们就明了,佛法的修行自始至终“放下而已”啊,千经万论都是教我们放下。为什么放不下呢?你对真相不了解,所以你放不下。千经万论说的什么?说的事实真相。事实真想完全通达明了了,你自然放下了。这个自然放下在此地就是“善巧安心”。你把你的心安住在一个地方,不至于心浮气躁,不至于妄念纷飞。妄念纷飞、心浮气躁是心没地方安住。心要住在一处,好了,住在一处心就安了。住在一处那叫禅定,定在一个地方。住在一处,纵然没有开悟,你还是凡夫,你的能量比别人高,你的智慧比别人大,你的福报就比别人强。只要把心安住在一个地方,这也是宇宙的奥秘,信息不可思议。

菩萨六波罗密里有忍辱、禅定。办大事有大耐心,办小事有小的耐心。人要没有耐心,什么事都办不成。一天叫你拜三百拜佛,你没有耐心;拜了三十拜就累了,就不想再拜了。真有这事情,没有耐心啊!中国古人讲,没有恒心;佛法讲,没有耐心。没有耐心的人,什么事都做不成。越是大的事业,越有大的忍耐。耐心再升级,就是定,心定在一处。佛在大小乘经论都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遗教经》上、大乘经论上佛也常说。或者说“止心一处”,“止观”的“止”,跟“定心一处”是一个意思。你把心止在一个地方,无事不办。我们的心散乱了,胡思乱想,想现在,想过去,想未来,想自己,想别人,乱想;想佛菩萨,也想妖魔鬼怪,什么都想,统统散掉了,像一盏灯一样,他的“光”是四面八方照。

我们把这个光比作心,那我们把它收集起来,像一条线一样,这个光厉害啊!现在的光,隔一张纸它都照不过去;如果把它集中在一处了,这就叫激光。激光我们晓得,钢板都能穿过。从这个比喻上你去体会,我们把心念头集中一处,那还得了吗?念头集中一处,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它产生的能量出现了,智慧出现了,还有福德出现了,都在光明之中,这心里头本有的。《华严经》上佛说的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为什么不能证得?但以烦恼而不能证得。我们能把心集中一处就证得了,讲的很有道理。佛为什么能讲得出来?因为他自己把心集中在一处了,所以他什么都能办,神通广大,智慧无量。我们今天缺的就是这一点。他有心,他的心跟我们的心没有两样,他能够集中,我们没法子集中,这个散乱的。

所以有同学,很少!有这么一个、两个,他能够把妄念、杂念放下,把心收在一处,收在《无量寿经》上,天天读诵《无量寿经》;把心收在这一句佛号上,每天念阿弥陀佛,他办了大事了,为什么?他见到阿弥陀佛了。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菩萨透这个信息给我们,我们真想见佛,你就记住“忆佛念佛”。“忆”是心里想佛。心里头有阿弥陀佛,这叫忆佛;口里头念阿弥陀佛,这叫念佛。心想口念,时间久了,佛就现身了,佛为什么现身呢?我们的忆念把佛的形象变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这忆念是什么?感啊!佛就有应,这是感应,现的佛是真佛不是假佛。

我们在《净土圣贤录》里面看到宋朝的莹珂法师,这个人虽然出家,不守清规,破戒的比丘,做了很多恶事;但是他有一个长处,他怕死,为什么?他知道他死了以后一定堕地狱。想到地狱,恐怖、害怕了,这怎么得了啊!造的地狱业。向同参道友请教: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不堕地狱?就有一个同学给他一本《往生传》,念佛往生的《往生传》给他看。他看了之后痛哭流涕,很受感动;于是他把自己关在寮房里头,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念了三天三夜,不吃饭,不喝水,一口气念三天三夜,怕堕地狱啊!这三天三夜真的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你看,制心一处,可以把阿弥陀佛念来,真厉害啊!阿弥陀佛告诉他:你好好修行忏悔、改过自新,你的寿命还有十年,到你临命终的时候我来接你。这等于受记了。他很聪明,他说:我的劣根性很重,我经不起诱惑;人家一诱惑我又会干坏事,那这十年不知道干多少坏事,我还能往生吗?求阿弥陀佛,你现在就带我去好了,十年寿命我不要了。恳求啊,阿弥陀佛慈悲答应了:好吧!三天之后我来接你。

三天之后,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当天带他走呢?当时带他走不产生影响,三天之后会产生很大影响,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了,他三天就往生,看他三天往不往生!三天真往生了,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什么?度了好多好多人呢!宋朝到我们现在差不多一千年的样子,我们都受影响,看到这个记载都深受感动。如果当时阿弥陀佛把他带走了,没人知道,房门一打开,你看,莹珂死在那里了;哪里知道他念佛往生,没人知道。所以,佛在这个时候用这个机会表表法,自利利他,他这个功德就大了,说明什么?破戒、造作恶业的人真正下决心,承认错误,痛改前非,一心念佛,佛还是接引他,还是摄受他。莹珂法师往生的品位,我们相信不是低,很高的品味,为什么?他度了多少人,让多数人看到了增长信心、增长愿心,改过自新,这个功德还得了吗!因为看到他这个样子、听到他这个信息,而改过发心往生的都是受他的影响,都是他的功德。所以我们看问题从多方面看,每个角度上你都看清楚,你才知道这不可思议。

所以修行要先修“止”,就是要把心定下来,心不能浮动、不能浮躁。心动、心浮躁,我们所学的是佛学常识,是佛教的知识,不是智慧。一定要记住,智慧、相好、德能都是在定中生的;在净宗叫一心不乱。一心,能生智慧、生功德、生福报,那是自性里统统具足的,不向外求啊!记住佛说的这最重要的话了:心外无法,法外无心。那么,心就是法,法就是心,是一不是二。掌握到一,全部都掌握到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妄念纷飞       心浮气躁)(五明学佛网:妄念纷飞       心浮气躁)  

 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就是贪瞋痴的表现心平气和才可平息大 

 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世出世间法一样都学不好 

 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学什么都学不成 

 妄念纷飞时还要念佛吗?​ 

 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的人,遇到真善知识,他也不教你,为 

 人为什么会整天妄念纷飞。 

 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就是贪瞋痴的表现 心平气和才可平息 

 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就是贪瞋痴的表现 

 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是学习佛法最大的障碍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学佛这么多年,还是心浮气躁? 

 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就是贪瞋痴的表现 

 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就是贪瞋痴的表现,心平气和才可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