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当从不妄语始


   日期:2012/11/19 8: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华严经讲记》

  诸位同学,请看难忍世界,佛的名号的第四句:

  【或名实语。】

  这个意思好懂,实是真实,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这都是‘实语’。我们看到这个名号,佛为什么会用这个名号?想必是此时此处,很多众生说话不实在,所以佛用这个名号就特别标榜我们要讲老实话,用这个来做此时此地教学的中心纲领。我们想想对于我们现前的社会适不适用?我也觉得很适用。现在人,人与人之间相处,说真实话的确实好象愈来愈少了。成年人说实话的人不多,为什么?为了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妄语是一种保护利益的手段,不但要会用,还用得很高明,这个世间可悲。风气所至,现在连儿童都学会了,这怎么得了。

  古时候常讲儿童天真烂漫,现在儿童从小就学会打妄语,学会怎么欺骗人,这个社会要这样发展下去,那还得了!儒家教学把言语摆在第二科,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就是言语。佛法教人,入门基础的教学,“十善业道”,十善业道里头,语业就讲四条,身三、口四、意三,口业讲得特别多。《无量寿经》,佛教导我们善护三业,把口业摆在第一。世出世间圣人的教诲,从这个地方我们体会他们的用心。为什么?语业是最容易犯的,而且是最常犯的。因此古人才有所谓“修行当从不妄语始”,真正讲修行从哪里开始,从不妄语开始,这话讲得不是没有道理。

  我们要想成就自己的德行,恢复自己的性德,真的,从哪里开始?要从不妄语始。不妄语就是“实语”,诚实、守信,这个确实是德行的根基。说话要算话,这叫信,说话不算话,这是不守信用;不守信用,别人不敢信任你,不敢依托你。所以在过去古老的中国,儒家教学常说“人无信则不立”,人要没有信用,在这个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为什么?大家对他打问号,不敢相信他,大的事情、重要的事情不敢让他去做,他没有信用。我们想想他还会有什么成就?纵然有一点小成就,终究他要失败。

  西方人对于信用也看得非常重。由此可知,实语,世出世间真的是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没有不重视的。人,言语不实在,这是大病!佛看到众生多数如果是言语不诚实,他来教化众生,这个教化我们要懂得,教什么?没有定法可说,就跟大夫给病人治病一样,没有一定的药方。哪有把处方开好让病人照着这个处方害病,哪有这种道理!没这个道理。所以,大夫给每一个人看病的处方都不一样。

  佛应化到这个世间来,就是来治病的,众生的病太多,所以佛也称为大医王,名号里头有大医王。因此,众生现在害的是什么病,病很多,病很多哪一个病最严重,先治它。现在看看这此时此处妄语这个病最严重,所以佛用一个名号叫实语。让大家听到这个名号,见到这个名号,念到这个名号,提醒自己:我说话要诚实,不能再打妄语。治病的!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功德就在此地。所以佛菩萨名号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自己,不是念给他听的,念给自己听。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026卷)【或名实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妄语)(五明学佛网:修行       妄语)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4、不妄语戒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