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法师:品德成就未来


   日期:2012/11/22 15: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品德成就未来  

今天晚上的话题很早就想讲,只是怕你们承受不了,一直推到今天。过完农历六月二十,我就要搬到兜率天去了。在此之前,我还是想把这个话题讲给你们听一听。尽管现在你们听了可能承受不了,但你们知道我的用心。

东华寺这么多小和尚的智商都很高,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包括几个女众也很聪明能干。尤其是BW,也想和我们男子汉比一比,我非常高兴。你想跟我比,我打心底里佩服你。你们千万不要想着:我不能超过师父。我一直排斥这种观点。如果学生不敢超过老师,孩子不敢超过父母,这就是老师父母的悲哀。你们千万不要认为学生超过了老师,弟子超过了师父,他们会嫉妒,心里不舒服。没有一个父母或师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弟子超过自己,即便有,也是万中稀有。青出于蓝,就应该胜于蓝。

看一个人的成就,不是看他个人的成就有多高,而是看他培养了多少超越他的人才,看他追随者的水平有多高,看他下一代的成就。要成就一番事业,绝对不是一个人能达成的。一个人只能做事,但做不成一番事业。做一番事业需要一个团队。

几个小和尚的智商都是很高,都超过我,可是为什么给人的感觉却是贪图享受、自私自利、没有目标、没有责任心、上进心呢?有时候看到你们这么聪明,却做出这么笨拙的事,我感到非常不好意思。我自己做错了事还不会这么羞愧。你们做错了事,我反而很不好受。我知道你们内在不是这样的,甚至非常大公无私,但为什么表现出来的却是显得愚昧无知的行为和想法呢?因为不懂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不会把握轻重缓急,给人造成了错觉。

为什么不懂?因为第一个阶段你们父母没有好好教育你们,没有教你们如何为人处事。第二个阶段在学校里,你们的老师也没有教过你们如何为人处事,教的只是一些知识。现在是第三个阶段,你们来到寺庙,又加了一层关系,我既是你们的领导又是你们的师父,如果第三阶段你们再不碰到教你们如何为人处事的人,这一生你们都不会有第四次机会了!人的一生就这三次学习机会:家庭父母的教育,学校师长的教育,单位领导的教育。现在你们面临的是最后一堂课。最后这堂课如果不给你们补上,或者你们不学会,这辈子就没有机会了。

如果你们是自私贪婪的坏人,一定会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包装自己,在形式和技巧上下功夫。正因为你们的内心很闪光,所以在为人处事的时候才忽略了方式方法。但是,你的智商再高,不懂得如何为人处事,不能启用你的智商,谁会用你呢?你的高智商又有什么用呢?

佛教有一个观点:评断一个人不能单凭他的行为。单凭行为来评断一个人,恐怕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好人。因为好人往往不会在意自己的表现形式。以外在的行为评断人,可能会冤枉一个好人。同样,有些坏人的手法技巧很高明,表现得很正气,你也会误以为他是个值得信任的好人。

我作为你们的领导和师长,看到你们身上的缺点不说,就是对你们不负责任。如果你们看到我的不足不说,就是不忠。而且你们出去后就代表了我的形象,所以我看到了必须说。这是你们人生中最后一次受教育机会,说了你们可以不改,但我一定要说。也许你们现在接受不了,三年五年乃至十年后,当你们出去独当一面时,会想起我今天说的话。

一个人的形象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我们出家人为人师表,言行举止非常重要。过去我也忽略了这些。这几年寺庙建立起来了,我出去走访的时间相对多一些,发现言行举止特别重要。因为初次见面,第一印象就占了80%。纵然你的品质很好,你推销自己的方式错了,别人也不会接受你。而品质恶劣的人,推销自己的手法很高明,别人也容易接受他。

做任何事,我首先考虑做了不会后悔。比如我18岁出家后,学校每个月发20块钱费用,我每个月都省10块钱寄给我外婆,那么多年一直如此。建东华寺的时候,我每个月给她寄100块钱,直到07年她去世。当时我没有回去,但一点都不后悔。因为我曾在她身上用过心,孝敬过她,当我回忆的时候,心里觉得轻松欣慰。如果当时不省吃俭用每个月给她寄10块钱,即便现在有能力给她再多也没有意义。你们出家人和居士来到我身边,我对待你们的道理,和你们交往交流的方式也一样。尽管跟你们说话的时间很少,但没有一个人我不放在心上。你只要来到我身边,我都会用心雕琢你,发掘你的潜力,让你把能力和长处发挥到极限。我相信巧匠无弃材,每一种材料都有最适合它的雕琢方法,每一个部分都有它的用途,除非你不是一个能工巧匠。你们来到东华寺,每个人都在蜕变,都在脱胎换骨,只是个别几个转变得非常慢。

一个人的道行好是体现在为人处事上。你对工作认真负责,做事有始有终有交代,这说明你修行好。什么是福报?优秀的综合素质就是福报。它包括过硬的人品、较强的办事能力、精湛的为人处事的技巧和方法、很强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几条具备了,你就有福报。没有这一系列的优良品质,哪里来的福报?福报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的品质和行为决定了你有没有福报。

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要怕事,事情来了去面对和承担就好了。是你的事,你躲不掉。不是你的事,你也拉不来。有的人很怕事,不愿意多事,没事最好,有事也是退避三舍,PH就是这样。这种人注定成不了事。一个怕事的人怎么可能成事呢?万行这种人是永远都不找事,但有事绝对不会怕事,不会回避事,不会躲事。凡是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必定不怕事,甚至是个多事的人。东华寺谁注定能成就一番事业呢?就是FX。因为他好事、多事、不怕事、喜欢管事、啰嗦事。尽管他的手法不是很完美,但这种人到任何单位领导都喜欢,只要轻轻一扶,他就成功了。领导最痛恨的就是占着位置不干事的人。在一个团体里发现了问题不说,装作没看见,这个团体怎么生存发展?但是,如果一个单位里都是像他这样爱管事的,这个单位也乱了套。所以像PH这种人不能多,像FX这种人也不能多,不能让这两种人成片成势,一旦成片成势就一定会坏事。这两种人最多只能有两个,两个人成不了势,也坏不了事。但是没有这两种人也不行。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怕事躲事,在修行这条路上,内心的贪嗔痴你也懒得去清除,你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去管它。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决定了修行当中的行为,修行当中的行为也决定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内外是一致的。一个能成事的人,他对自己言行举止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对自己的恶习会恨之入骨,必除之而后快。同样,他对身边亲朋好友的恶习也会恨之入骨,痛下杀手。

所以为什么我对身边的弟子会这么狠?对你们的缺点我确实非常痛恨,正因为爱之深痛之切,才会用这种手法。实际上我是一个凡事都讲道理的人,没有道理的事我是不会做的。

小时候我外婆就告诉我:做人要忘我,做事要忘身。做事的时候要把自己的身体忘掉,不要怕累怕脏怕晒怕渴怕饿,一做事什么都不在乎,这才是做事忘身。所以做事的时候就要无我,不要命地去做。事情做完了,该怎么活泼就怎么活泼。就像你们买篮球架打篮球,我不反对,甚至你们要搞一个友谊赛,花点钱,我都不会阻拦你们。只要对你们身心健康有益,我都会支持。因为我没有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生活,所以希望在东华寺形成一个氛围,我的徒弟都能有一个丰富的青少年生活,我不怕你们玩。但是,我要求你们做事的时候就要像狼一样,做人的时候就要像羊。狼很有团队精神,做起事来不要命,不达目的不罢休。有时候办一些事是不能计较代价的,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办,因为不办就会影响你以后的发展方向,决定你未来所有的胜负。所以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这一步也一定要突破。做事是一定要有结果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要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因你的能力、品质、品味、风格和形象都显现在你所做的事情上。所以看一个人就看他做的事,以事来论人。做事是看结果,做人要看过程。

有的人认为自己修行好。既然你修行好,为什么为人处事一塌糊涂?怎么证明你有修行?有修行也是体现在为人处事上。佛法最后讲的是一个“用”,在用上体现你的素质、品质、品味、形象、能力和修为。你的学历再高,腿盘得再好,不能启用,都是假的。

一个人要会做事,眼睛会管事,但不多事。事无巨细,就事来讲,不分大小,小事也是大事,大事也是小事。问题往往出在小事上。因为大事是原则性、方向性的,谁都不会犯,对手往往是从小事上来攻破你。一个会做小事的人就会做大事。既然你现在在做小事,为什么不先把小事做好呢?你说:“我不想做小事,想做大事。”你小事都不愿意做,都做不好,将来就是让你当方丈,或者到大人的位置上去做大事,你也做不了。

做事要用心,要有胆识和气魄,要敢于承担。你敢担当,敢要多大的舞台,我就给你多大的空间。尤其是想成佛作祖,没有强健的体魄、超人的胆识与魄力,不敢担当,怎么可能呢?

小聪明是不管用的,古人讲:大事难事看担当。我不怕你们做错事,就痛恨你们有事不敢担当。我有一句座右铭:不会做事,做错事,那是你的能力问题;不做事,是你的人品问题。一个人到任何地方都要做事,要对得起一日三餐。所以我不允许你们不做事,但能接受你做错事。

你们这些小沙弥犯一点错误是正常的,大家都在学习阶段,都不是圣贤。古人讲在修行途中为贤,到了目的地为圣。现在我们连贤都称不上,五戒十善持好了才算得上贤人。我们守好了吗?

一个人的人品如何,能力如何,就看关键时刻他能不能顶一个人用,能不能派上用场,会不会掉链子。平时没事的时候,你说你多么能干,人品多么过硬,有什么用?今天心妙老和尚有资格住在禅堂里清修,就是因为当年他为东华寺立过汗马功劳,在关键时刻一个人顶几个用,帮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做事不仅要讲究质量,也要讲究速度。一件事本来只需要三个月,你做了半年,你就是做得再好也算失败,也没有机会了。但是做事做得再多再快,没有做成一件精品,也是失败。

一个人想成事,必须不停地做事,才能把自己锻炼出来。我们不是为了做事而做事,而是为了成长而做事。我建东华寺不是为了当方丈,而是为了成长。实际上我建东华寺成长的速度比我闭关七年成长的速度要快十倍!因为建寺,社会上各个层面的人都要接触到;尤其在筹集资金的时候,我必须去说服人家接受我的观点,在灵性上给予指导,这样人家才会支持我。

我18岁出家的时候,一个我尊称他为大哥的人告诉我:“万行,你大哥我走一辈子江湖,送你两句话:有毒的不吃,违法的不干。所以我活得潇洒得很。这是他的经典名言,也成了我的座右铭。

有些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表态。不表态不一定是没有主张,而是想让张三说他好,李四也说他好,张三他不想得罪,李四也不想得罪。想取悦两个人,让两人都说你好是不可能的。结果哪一个人的心你都没有得到,两个人都不信任你。忠诚,并不是你对张三忠诚,对李四也忠诚。你在谁手下就对谁忠诚,最后大家都说你忠诚。你的态度不明确,谁都不敢重用你。关键时刻你模棱两可不表态,不挺身而出,你的人品已经暴露无遗!

任何时候都不要坐在两把椅子中间,你在谁手下就对谁负责。你在万行手下,就一心一意对万行负责。明天你离开万行,到一行那里,也一心一意对一行负责。万行会非常认可你的人品和能力。一个人在关键时刻不计较个人得失,这就是他道德人品闪光的时候,只有这时候才是他释放的时候。一心一意会得天下,三心二意会失天下。有能力没德行的人是万万不能用的,关键时候会把事情搞砸了。

在我20岁的时候,一位老大姐问了我一句说:“万行法师,你是想得到一个人的认可,一个人的喜爱,还是想让大家都认可,都喜爱?”我犹豫了几秒钟,说只要一个人认可我,喜欢我就行了。她马上说:“万行,你可以走江湖了!就这一个答案,你就可以走江湖了!”我知道这个说法是对的。一个人不要想着让所有的人都认可你。谁用你,你就对谁负责,谁是你的领导,你就对谁负责。你得到了这个领导的认可,将来再做其他人的手下,你也会对这个领导负责。到第三个领导的手下,你还是会对他负责。最终的结果是你对每一个人都负责。如果你在一个领导手下,却想要对大家都负责,这就是对领导不负责。到了第二个领导的手下,你又想对所有的人负责,结果你对第二个领导也不负责。以此类推,最终你对谁都不负责。

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之一,是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让追随你的人感到踏实。用佛教的话来讲:衣食住行有保障,生老病死有保障,这就是你当领导者的成功之处。

一个领导到任何地方,首先要把自己的想法观点、方式方法亮出来,适合我观点的就留下,不适合的就淘汰,最后臭味相投的人就留下来了。不怕人走,就怕你不亮出自己的标杆。

我是个爱憎分明、有仇必报、有恩必报的人,我就是这样一个东西,你喜欢就拿回去,不喜欢就不予理睬。我不会把自己伪装得让你产生错觉,然后把我请回家,或者和我一起共事,越共事越发现不对劲,最后你把我踢开。我采用的不是这种方式,任何时候我都是“一丝不挂”非常真实地站在你面前。所以我的朋友都是十年二十年以上的,我很少交朋友,一旦有了朋友都是生死之交。任何时候我都表明态度,阐明我的观点,从来不会模棱两可。模棱两可只会给人造成错觉,害人害己。但是,真正大智慧的人,你是迷惑不了他的,模棱两可的招数只能迷惑中下智慧的人。如果你们有智慧有经验的话,看我的人生,看我的佛学思想,会知道我是一个非常健康、非常阳光的人,敢打开自己的心扉,不怕别人看清自己,从不需要伪装。听其人不如见其人,见其人不如共其事。

有的小和尚对自己的成就过急,要求过高,所以表现得非常急躁,容易激动,总是皱眉头。像这种人,碰到一点难题就被困难烦恼考到、打倒了,他不会主动去克服困难。如果两军对峙对阵,他自动就撤退了。因为他内心没有承载力,顶不住两军对峙的压力,光是内耗就把他耗死了,更不要说对方出奇兵了。不像万行,做事遇到困难和障碍,一定会想办法克服突破,把事情办成,绝对不会因为遇到困难障碍就气馁放弃。

你们这些小和尚都很有志向,都想成佛作祖,想成为一个宗教家、一个灵性的导师。既然如此,你们必须明白:一个宗教家首先是一个政治家,一个政治家首先是一个思想家,只有成为一个思想家才能成为一个政治家和宗教家。这三者是三足鼎立,具备其一必须具备其二其三,只具备其一是立不起来的。宗教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范畴,宗教家必须懂政治。要成为宗教家还必须先成为思想家。不是思想家,肯定成不了宗教家。一个思想家必定是一个精通宗教的灵性导师、心理学家和精神领袖。这三家必须在你身上达到完美,你才能成功。

那么,如何集三家于一身呢?必须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阅读、观察、思考和灵性修炼。没有长时间大量而广泛的阅读,哪里来的知识?没有知识,如何判断和识别事物?藏地很多活佛、仁波切每天都是七八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阅读量,而且一二十年坚持不懈。这些人一旦开始弘法就是横空出世,像宇宙中的一道闪电,可以惊动三界内外。对他们的这种精神,我非常钦佩和赞叹。以你们的智商,如果也能拿出这种学习精神,十年二十年下来,你们也会前途无量。

* 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是一个自负的人,一个自负的人也一定是一个自卑的人。因为一个人把自我的钟摆摆到了左边,就意味着有一天他也会把钟摆摆到右边。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万行法师       成就未来)(五明学佛网:万行法师       成就未来)  

 万行法师:三次闭关纪实 三次闭关:超越三界 

 万行法师:三次闭关纪实 二次闭关:雪域奇遇 

 万行法师:三次闭关纪实 首次闭关:绝尘忘我 

 万行法师:三次闭关纪实 出家前后:入学求道 

 万行法师:心中月 下 后记 

 万行法师:心中月 下 论奥秘 

 万行法师:心中月 下 论心境 

 万行法师:心中月 下 论觉照 

 万行法师:心中月 下 论次第 

 万行法师:心中月 下 论功夫 

 万行法师:心中月 下 论虔诚 

 万行法师:心中月 下 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