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几位大学生的学佛心声


   日期:2012/11/29 12: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几位大学生

  (一)学佛心得

  回首学佛路上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恩佛陀的慈悲。我相信这是十方诸佛无始劫来又一次深情的安排,他们时刻向我传来家的信息,他们时刻垂手等待,他们摄取每位念佛众生,布施他们无漏的智慧与慈悲让每个学佛之人都产生欢喜心。初学佛的我从中获大利益了:佛的光明点亮了我的未来,宽慰了我的现在,甚至穿过明天,透过今天消解了我关于过去的种种不安的记忆。永不安息的生命状态,从此以佛子的大安心走在从容快乐的人生旅途上。于是,流浪的小孩开始回应家人的呼唤:南无阿弥陀佛!

  佛的圆融教育教会了我不要陷入二元对立的陷阱,不要执着善恶的分别,不要论他人是非。学佛之初,懂得了“十善”“十恶”之说,整天以此评论他人是非功过,嘴上不说,心里是非一大堆。不知“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智者证涅槃,愚学增生死”的道理,以佛法造业,在世间的善恶中沾沾自喜于自己极其有限的“杂毒之善”,终日以五十步笑百步,愚痴傲慢得不得了。直到一日听净耀法师开示才知自己错用了药,今日想来甚是惭愧。

  佛法让我体悟到生命的一体性,厌离自私烦琐的生活。刘老师说得很对,每一位众生都构成了我们父母的一部分,你我他看似海上的孤岛实则根根相连。这样想如何能不感恩呢?特别是我,回首自己二十几年来的生活,一直索取大于付出,身为寄生虫实在不好意思来有那么多的抱怨与不满。学佛后终于知道,自私是自己给自己限定的转身空间,自私是自己给自己盖好的心灵地狱。相反,付出和爱是削弱自身生命脆弱性的最好方法,犹如一盏灯在传递无数的光明之后并不惧怕自身的熄灭一样;付出能使我们的生命之树壮大。而冥冥之中,当我们以一颗真诚之心去成全别人时,会有更多的人默默地出现来成全我们的心愿。在这样的意义上说,付出的人要真诚地说谢谢,是接受的人成就了付出者真正的生命。

  佛法让我懂得了去观看自己这颗心,审视自己这颗心。学佛之后,我欣喜得很——原来一个人的心可以这么大!原来一个人的愿力可以那么厉害!学佛之后,也终于明白,虽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然凡夫罪深已无力擦拭蒙蔽在上的种种污垢,而借佛法这杯清净之水稍作擦拭便可知上面的确写着:偏见,傲慢及其它种种贪嗔痴慢疑。如果没有佛的慈悲救度,这些毛病将带着我长期以三恶道为家乡。佛法教会了我:人皆因法而贵,不要洋洋得意自己可怜的“善根”。听善导大师五种嘉誉,我曾一度得意万分,忘了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忘了,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背后是阿弥陀佛无量劫以来持续不断的呼唤;不知道佛陀用心良苦,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象我一样的孩子,唯恐孩子无知说不要,还要拍拍孩子的头称赞道:“孩子,你真棒,你做得很好!”不知道凡夫供佛是假,佛供养众生才是真。现在明白了,六字名号即是阿弥陀佛回向给众生的全部生命,而我除了感恩领受之外什么也不能做,甚至连忏悔都是假的,忏悔总是相伴着自视清醒的傲慢。

  佛法教导我要学习佛永恒不变的心,不要患得患失。我心无常,所以感得世事也无常,佛心永恒,所以才有极乐之乐。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不是偷懒就是急于求成,始终无法踏实地活在当下。偷懒时烦恼增长,无明弥漫着整个心灵;急成时精神焕发、兴奋无比,然一天的精力在几个小时之内全部被我挥霍殆尽,再也无力顾及其它。这些都是我不持“中”道的后果,我以后要好好用心去改正的。佛法告诉我,佛的境界唯证得如来本性才能究竟,凡夫的计度都急于求成是很可怜的。在这渴望证明的后面是经验主义的可怕陷阱,因此不用怀疑不必求感应。“烦恼障眼虽不能见,大悲无倦常照我身。”因此我要更加感恩地念佛。此外,既然我没有“他心通”,在这世间就要少跟别人玩猜心的游戏,不要苛求别人的理解与认同。

  佛法告诉我,凡夫无力,一切随业所转。我所面对的一切逆境都有宿缘,因此不要祈求自己没有痛苦,而要祈求自己有颗坚韧的心。佛法告诉我,善知识是成佛的全因缘,要发自内心去尊重一切生命的老师,对于一些示现无常的现象也要欣然接受。

  佛法告诉我,一切因缘生,一切因缘灭。在这个世界上彼此能叫出对方的名字就要好好珍惜。佛法告诉我,学佛不是懦弱者的逃避,而是大丈夫的承担。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要做得更好;对于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要把它当作一种人生的磨炼。

  佛法告诉我,帮助一个人不要讲求太多的条件,爱一个人不要给对方造成压力和痛苦。

  今闻难值、难见、难得、难闻之法,受佛摄取不舍的慈悲救渡。从此与佛光相浸相和,做一个身心柔软的幸福佛子。对于自己身上的种种缺点,必当从此悔之改之,担起一个佛弟子应负的责任,与更多的人共享被救度的喜悦,被照亮的人生。

  愿更多的白莲绽放在这里。

  (二)初识佛法

  “非典”是我接近佛法的一个契机。从小到大,我对死亡一直抱有强烈的恐惧感。夜里失眠的时候,我常常会想到死,我很想知道死是怎么回事,是剩下一个灵魂在飘零,还是一切都结束,从此“我”不复存在?无论怎么绞尽脑汁我对死亡都一无所知,正是这种无知带给我巨大的恐惧。然而尽管恐惧,我还是认为这是以后的事,还常常安慰自己:也许等以后老了就会慢慢地不怕死了吧?可是,非典来了,死亡触手可及,它并不一定等你老去。可我除了恐惧,没有任何的准备,这才是真正可怕的事。

  刚好那一周的佛学课老师给我们上了“非典”一课,我特别有感觉。老师说:“南无非典”,多么羡煞人的潇洒和从容自如!在这个总是自以为是的人们像无头苍蝇一样恐慌的时候,佛法则自在从容地放出它智慧的魅力。

  后来又看了HT法师在女中演讲的片子。帅帅的一个出家人,自信、风趣,还大谈堕胎、外遇之类的,真是让我耳目一新。以前印象中去“出家”的人不是情场失意,就是历经沧桑走投无路才看破红尘的,似乎都是人们同情的对象。不久前我们家乡有个大龄姑娘出家了,乡邻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对此表示惋惜和同情,并视之为家庭的不幸。现在看起来,真正应该得到同情的似乎倒是我们自己。事实也是如此,她过上了她向往的宁静、真实的生活,而我们仍执著于各种欲望的满足而不自知。

  另外,HT法师也改变了我认为佛教消极厌世的错误看法。他讲的法比较浅显,但很有针对性,效果很好,感觉很有社会责任感。就像释迦牟尼世尊一样,所有真正心怀慈悲的佛门弟子都应该是这样的;懂得因材施教,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适合他们的道理,只有最适合才是最好的,才能救度众生。因此,佛法必须是与生活紧密结合的,不可能是消极避世的。学佛甚至出家都不是为了逃避社会,而是要更智慧地、更真实地面对社会。就我自己来说,开始慢慢了解佛法的这一小段时间,我变得更热爱生活了,看问题的角度也变了,心态调整好了,生活就变得轻松可爱多了。

  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总喜欢追究一些事例、传说甚至佛的真实性。人真的是很没办法的动物,永远在“我执我见”中打转。当我们愿意相信外星人的存在时,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证明它;当我们想怀疑佛法,又会绞尽脑汁地质疑它。其实,既然我们可以接受外星人的存在,又何必怀疑佛法呢?人的眼力、感受力甚至心力都是那么的有限,我们真的能证明什么吗?我们连自己的真假都不能明白,还能辨别什么呢?但是,我们毕竟不是佛,只是一介凡夫,总是希望能真切地见到、听到、感受到一些实在的东西。在众多的实例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肉身不坏”的实例,这样的事实让我不得不相信人类感知之外的神奇力量,太不可思议了。

  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了,虽然我连个四级都还没过,但却能在毕业前夕听闻佛法,这也是我的福报吧。相信佛的力量,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个小宇宙!

  (三)学佛感遇

  愚痴的我所看的经书尚少,根本不了解佛法的高深、圆融之度,只能把我学佛的过程及感悟一一叙来。

  开始,我并没有很认真地学佛,那是上学期的事了。因为当时我陷入一种极度“自我”的状态,那时我为了能和女友在一起,拼命地念书﹑考研。所以当普华很轻松地告诉我,他即使考不上研究生也没关系时,我误认他很傻。其实那是愚痴的我,在一个自我假象的笼罩下的迷失。如今我很欣慰,很开心,也很放心。尽管我得知没考上研究生;尽管家人想方设法地想让我女朋友成为我这一生中的过客;但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学佛了。

  在此,我衷心地感谢阿弥陀佛,是他的救渡使我得到永乐的可能,同时也要感谢善来师父﹑刘老师及曾普华,是他们帮我在万千假象中,找到真实的,可以依托永生的佛。

  这学期初,普华带我去刘老师家。短短的两个半小时,使我豁然开朗。首先,摧毁了旧我,那个没有终极关怀的我;追求尘世物质的我;那个完全没有活着的必要和可能的我。那夜,刘老师善意而犀利地问我:“那么你为何不选择自杀,来节约粮食?”我忽然间知道了自己已迷失在这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世间中,万恶的我竟不知自己丑陋的身形。感谢刘老师的教导,感谢阿弥陀佛不嫌弃这个肮脏的我。其次,刘老师告诉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最明亮的珍珠,只是他们几乎都被迷乱的世界缠绕。而现在我们必须拂去珍珠上的尘垢,感受这颗珍珠的光芒,从而善修自我,应该善护念而使自我纯净如水。南无阿弥陀佛!那夜,我沐浴在佛恩当中;那夜,我认识到了真正的自我;那夜,我就像婴儿般在阿弥陀佛的臂弯中享受着无边的快乐。此后,我几乎每星期去刘老师家一次,谨听教诲,感遇佛恩。

  有一次,去刘老师家,开门的是一位法师,他关怀的微笑波澜着我的心。从开门的那一瞬间到此时,善来师父在我心中始终是带着睿智的微笑的。不久,我皈依在阿弥陀佛慈祥的手掌上;皈依在善来师父庄严的佛号声中,这种欢欣是语言所不能表达的。

  第二次去善来师父所在的寺院,是一位师兄在林园寺举办佛教婚礼的前一天。记得那天,在大雄宝殿门口,我和师父在聊天。聊到我无法劝服我女朋友和我一起念佛,师父叫我以实际行动感化她。我说可能是我自己还未超脱,等以后超脱了再感化她。师父笑笑否认,说超脱即在当下。这句话如甘雨般滋润了我这颗千万劫中龟裂的心,使我当下受益,永生受益。南无阿弥陀佛!此后不久,终于使我女朋友也衷心念佛。以至此后,我到她那里看到她听我的话吃素、念佛,洗涤自己的心灵。

  前几天,我家人打电话给我女友,告诉她说,她的八字和我的不合,她会克我,劝她离开我。当夜,她哭得一塌糊涂。次日,我到她那里,跟她说袁了凡先生的故事,劝她和我一起念佛,争取改写命运。现在两颗心不再受外事缠绕。

  我在想,如果没有刘老师、善来师父、普华的指导,我可能此生都无法感受佛恩。而现在感受佛恩的我,应该称赞佛号,使佛号能够更大程度的传播开来,让万千众生感受佛恩。

  仔细想来,从小到大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在刘老师那里认识到佛、学佛。而现在,我应当把佛法传播出去,让更多众生称赞佛号!

  (四)学佛有感

  慧律法师在《心地法门》中说道:“学佛,就是学佛的智慧、学佛的清净、学佛的包容、学佛的慈悲、学佛的自在、学佛的洒脱。”

  小时候,拜佛拜得很起劲,主要还是因为阿嬷学佛的缘故。阿嬷中年守寡,也许是这样的变故,使阿嬷明白了世事的无常吧,阿嬷从那个时候起开始信奉佛教(信奉这个字眼让我发了至少两分钟的呆,因为这其中好像夹杂着迷信色彩)。阿嬷相信佛祖一直在保佑大家,所以我也相信。因为这样的确信,阿嬷带我参加法会,我会安静地坐在南普陀寺的大雄宝殿的地上,抬起头,望着佛祖,努力地告诉自己,佛祖一直在我们身边。如果说刚开始的信,只是一种盲从,那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便端正了我的信心。好友的家庭信奉的是基督教,我和好友常在教堂里晃荡(阿嬷知道的哦,但是没有阻止)。好友却不进寺院的,我觉得奇怪,还问过阿嬷,是我们的佛教“厉害”还是他们的基督教“厉害”?阿嬷说,只要是劝人为善的宗教都是好的宗教。阿嬷避开了问题的焦点,以至于我在与好友的争论中处于一种中庸的位置,我说两种都厉害,好友却陈述了基督教的厉害,还有我的“不可救药”。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嘴上不再去辩驳,心中却分出了胜负,这是佛教给我的最初的印象—包容。

  其实有时候想想,我们现在又何尝不是在做梦?就像庄周梦蝶一般,到底是庄周梦蝴蝶,还是蝴蝶梦庄周;是我们在做梦,还是梦中的那个人梦见我们的一举一动呢?就像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如浮云般自“空”而来、而往,而贪、嗔、痴三毒,也会如梦幻泡影般霎时即逝吗?

  《华严经》上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事实上,我们对每一件事物的想法和看法,完全操纵在心中、意识中,好坏,美丑等等都是心的投射。据说非洲有一个部落,成年的女子要用工具将嘴唇弄成鸭唇状(永久性的那种,想想都替她们痛),当地人都以为极美,但这种美艳却得不到其他人的认同。可见标准也只是人心中的感觉,具体是什么,又有谁说得清?由此及彼,世上又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永恒的,长久的呢?知道真相,然后将自己的心擦拭干净,观照真实的自我,才是正道。孔子老爷爷在他的《论语》一书中,就说道:“贤哉,回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周遭的环境不变,只要心境转变,又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将麻将声当作湍流而下的瀑布声呢?又如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当你缺乏某物的时候,会拼命地去获得,一旦获得了,则又要添烦恼-患得患失。在宿舍里,会经常地听到舍友抱怨,“我好无聊啊。”“我好郁闷啊。”之类的话语

  (其实有时候自己也会这样),如今明白了一切烦恼都是从自我―强烈的自我感而产生的,无法摆脱这种郁闷和自我之感,因此在阴影的包围中过不去,那天还在跟朋友讨论,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有如此多的烦恼呢?归根到底,可能还是我们的分别心吧。因为有分别心,所以有我执,有了我执于是就有了烦恼,那么何不去掉浊心显现真心呢?然后“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处处是福地”,这样不是很好吗?

  某日,舍友过生日,买了一束栀子花,乳白色的,很幽雅的一种花,白天里只是觉得好看,没有想到深夜居然闻到了花香,不禁要去感叹一些东西:花的香味一定是很持久的,当然不会白天不香晚上香。然而在白天闻不到花香,却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被馥郁的香味所环绕,这一定是因为白天我们的感觉器官的能力被分散,不能专一的缘故吧。如能不为外界所扰,那无论何时都是可以闻到花香的。就像我们的自性被太多的东西遮蔽,我们很少会去观照自己的本真,因为世俗或者其他的种种原因。但是自性一直在那里,佛陀也一直在等待我们的归去,其实只需要一瞬间,或者一个念头就足够了,不是吗?《法华经譬喻品》中告诫我们:“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有形之火易灭,无形之火如何自察,然后扑灭呢!我们要以此不断地告诫自己!

  学佛也就是在修心,修正自己的心,擦拭自己的心,观照自性,学佛的人都很快乐。我只能一点一点从小事做起,睁开眼睛之前在心里背一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然后放松自己的心情,再开心地做每一件事,希望我快乐,大家也能够快乐。

  现在的确很快乐!

  (五)人间大爱--佛学给我的启迪

  大学四个年头里,我有三个年头都选修了与佛学有关的课,然而说实在的,对于那些神秘的教规、起源我还是一知半解,只是在听了那次HT法师关于“人间大爱”的讲座之后,我感慨良久,似有一种顿悟的感受。

  回想起最后这学期,工作上、感情上的事让我觉得心力交瘁,好象太紧张了。面对着摆在面前的两条路,我无从选择,不是不能,是不敢,怕自已选错从此一生的道路无法改变,而到底会怎样自已也没把握。而父母三天两头的电话,关心的。敦促的,为我焦虑的话语竟一度令我厌烦至极,他们为我四处奔走的辛劳也被我忽略不计,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听讲座的那个晚上,我仿佛一下被击中了,我所幸在心灵深处的感恩之心悔过之心还未泯灭,回想起父母的辛劳、所做的一切的一切又有哪一样不是出于无私的为我将来考虑的呢?也许有些方式上幷不那么容易让人接受,使我摇摆不定,但根源却在于我的脆弱、不敢承担以及自己的心意未决。而我却将自己的烦恼一并推给父母,且自私地随心所欲地发泄不满,真的太可耻了。还好,佛学让我明白父母的爱是人间最值得感激的大爱,让我明白他们的含辛茹苦并不是非得如此理所当然的,只是因为那一份难能可貴的緣。一辈子都要善待父母,他们是把你带到世上,把你养大,并注定一生一世会为你牵肠挂肚的人。我想我会的!一切的因,会有一切的果,善心的祈祝祷终会为人带来美好的结果。为了工作的事,我仔细权衡了诸多利弊,一边是稳定的安逸却没有多少空间可以发展的工作,另一边却是冒险的富于前景。我自已考虑了很久,终于觉得这是自已的事要自己决定。这中间也反反复复地犹豫徘徊了良久,当自已终于下定决心的那一刻,面对着父母,我说出了自已的想法,他们什么也没多说,只说了一声:“好”。之前太多的曲折令最后的结果显得似乎顺理成章,但我知道这一“好”里头包涵着太多的期待和祝福。签下合约的那一天晚上,我和父母去还愿,我才知道之前母亲在那么多的地方为我虔诚地祈祷。跪在佛祖面前,我一下子觉得自已是那么渺小,耳畔回响着轻缓的佛颂之歌,闭上眼,为自已的家人祷告,大慈大悲的佛祖啊!众生的苦恼,众生的希冀全都寄托在您身上,这样的承担,这样的负累,您却毫不介意,在天地之间为世上人祝愿。以博爱之心宽容着世人功利的浮躁的心,超度着一个又一个灵魂。我佛慈悲!

  写到这里,笔停住了,心头似乎还有千言万语想说。又一下子觉得自己的心得体会似乎太过肤浅,也许会令老师感到失望,但是“修行在个人”,自己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开始由衷地感恩于亲人朋友,也感恩于老师这门课给我带來的心灵上的震撼。

——摘自《我们都是同路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学生       学佛心声)(五明学佛网:大学生       学佛心声)  

 蔡礼旭老师: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 

 明贤法师:明月可谓圆满,人生难说目的——2012中秋示北 

 一位大学生刚治病归来邪YIN后猝死 

 大学生要养成一身正气 

 从因果、布施的角度,聊聊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在校园里应该多多布施 

 写给有些颓废的大学生 

 从就业难和消业难,谈大学生如何学习与生活 

 金刚经,人生的导师,助大学生破除迷茫 

 一个去峨眉山自杀的大学生,他的奇遇堪比神话片! 

 名校女大学生邪YIN后的惨痛恶报与戒色后的殊胜感应 

 帮助同学打胎,女大学生受恶报嫁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