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有慈悲没智慧很危险


   日期:2012/11/29 22: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有慈悲没智慧很危险的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30集  2012年11月23日讲于香港

 

  这念佛的法门,要念得纯熟。纯熟的样子什么呢?“万缘齐放”,这就是纯熟。我们能够相信,锅漏匠的念佛念得纯熟,他用了三年的功夫,念到心无二念,一心就是佛号,什么境界都不能转,一切顺境、逆境随他去,我就这一句佛号。

  救度苦难众生,我有这个大慈悲心,今天我没有能力,我也没有福报,我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智慧、福报、能力通通恢复了,我再来干不迟;现在要干,干得不好,就干到地狱去了。一念迷了的时候,自己不晓得,丝毫都错不得,一心求净土,这对了。慈悲心重,要度苦难众生,这是要靠佛力加持。佛力加持什么人?加持真正发心的人。虽然是凡夫,佛也能帮得上忙。真正发心就是没有丝毫私心;有一丝毫的私心,那就是毒素,那是三毒的根,这个东西一膨胀就完了,都变成罪业了。这些事情不能不知道。李老师过去教学,常常用个比喻说,我们眼睛表智慧,能观察,眼睛里放一粒尘沙,你就受不了了,会让你瞎眼。这个“尘沙”代表什么呢?代表染污,代表不善。那换个善的,放个金刚钻的行不行?也不行,还一样要瞎眼睛。这就是说,善与不善通通放下,你的心才真正清静。

  慈悲不能没有,有慈悲没有智慧很危险,古人有一句话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什么原因呢?有慈悲心没有智慧,没有能力辨别邪正,也没有能力辨别真妄,是非善恶都没有能力辨别,以为都是善的、都是好的,这就是缺少智慧这个人样样都好,品德也好,做人也谦虚,也有学问、也有智慧,但他有一桩事情有问题,不孝顺父母,这就完了。找不到缺点,往根,根没有;没根,他干的好事全是名闻利养。连父母都不顾了,他还会顾别人?哪有这种道理!所以中国从汉武帝一直到满清,国家培养人才,第一个条件是什么?孝!“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历代帝王都知道。只要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没人敢用你。所以从前不孝也装成个孝的样子,勉得造成障碍;不敬也做出个样子。现在人连样子都没有,而且还批评孝敬,说孝敬是愚痴,说孝敬是错误的,鼓励、赞叹儿女抛弃父母,鼓励学生批判老师。

  所以现在老师敢不敢教学生?不敢教。很多学校聘请老师听学生的,学生认为这个老师好,学校聘请,学生认为这个老师不好,下个学期不聘请了。所以变成老师要巴结学生,学生要怎么样,都得随顺他,要不然惹他不高兴了,他们联名告状,这饭碗就丢了。这还能教吗?这能学得到东西吗?学到一些是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因果一扫而光,没有了,全没有了。那这社会是什么社会?就是今天,社会是动荡的社会、大乱的社会,灾难频繁。

  这桩事情的形成就像古人所说的,“三尺冰冻,非一日之寒”。在中国两百年,先是疏忽,再是怀疑,再进一步是批判,最后通通抛弃,不要了。人们不知道什么是伦理,伦理是什么东西?什么叫道德?什么叫因果?全不知道。对这些名词非常生疏,对这些名相的看法全是负面的。今天是有人起来纠正,把他们带回头。李老师往生前一天告诉我们,在身边照顾他几个学生,最后的遗言:世界乱了,神仙、诸佛菩萨下凡也救不,你们大家唯一的一条生路,就是求生净土。李老师最后的遗言,第二天早晨五点多钟走了。这是临走前一天下午跟大家说的。他说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那我们今天学佛,是把念佛求生净土摆在第一,念念不忘,而且是越早越好。我们是用的这个心,所以才能放得下。

  好事要有缘分,缘分是众生有福。不是我有福,众生有福。我们可以有一点儿时间为众生服务;众生没福,我念佛,我要把这句佛号抓紧。认识这句佛号无量功德庄严,这不是一个容易事情,几十年才搞明白、搞清楚,再也不搞六道轮回的事。谁喜欢搞,谁去搞,我们没有权利障碍别人,古大德所说“自作自受”,与任何一个人都不相干。所以一定要“念得纯熟”,要“万缘齐放”、“能所顿空”。这句佛号清清楚楚,一个字一个字的念。韩馆长往生的时候,我教她念佛是一个字一个字的,阿--弥--陀--佛--。这个念法没想到,高雄刘医生他们做水试验,把这个念法让水听,出现的结晶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双重的结晶,非常好看。我看到这个,对于这个念佛不再怀疑了,信心具足了。这都是无比殊胜的增上缘。只要相续不断,“无住生心”自然在其中。生的是什么心?生的是佛心“无住”,一切放下就是无住。无住,住在哪里?住在常寂光里头。常寂光三种现象都没有,所以叫无住。能生无量无边、无数无尽的功德,所以叫“生心”。

  “此本众生行不到处。”

  这个境界太高了,凡夫没办法,体会不到。

  “兹以念佛故,暗合道妙。”

  这说持名功德。念佛这桩事情看起来很简单、很容易,道理太深了,境界微妙之极,真的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八地以上的菩萨知道,不够透彻。可是只要这句佛号“朗然明白”,这四个字没有怀疑,没有夹杂,没有中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相续不断,这是“生心”,生佛心,生真心,这不是妄心。“暗合道妙”,不知不觉的跟性德圆满相应。

  “不行而行,无到而到。”

  你自己没有觉得你在行,自然在行。“行”是行佛道,比菩萨还高一等;“到”什么?到自性的原点,自然到了。

  “句句是佛知见。”

  佛号句句是佛知见。

  “念念放般若光。”

  要真心念,要“万缘齐放,能所顿空”,才是句句是佛知见,念念放般若光。这八个字要记住,“万缘齐放,能所顿空”。世间事别管它了,还有这些事来干扰你,让你起心动念,那是什么?那是魔,那是你的冤亲债主,你得认识他。

   ……

  告诉我们功夫浅深全在自己,而且人人有份。绝不是说你懂得多少经教,你懂得多少道理,不是,与这不相干;你念佛时间长短,一天念多少声佛号,这也不相干。不受这些形式的约束,全在用心,心用得纯、心用得净。今天这个世界动乱,我们发了这个心,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要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念念不舍。能做到什么程度,全看缘分,绝不计较。有缘就做,没缘就不做。做欢喜,不做也欢喜;做与不做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放的是阿弥陀佛,这个重要。每天所干的,是把我们的修学跟大家在一起分享。我们每天固定有四个小时,这四个小时“利他”,其他的时间是“自利”。“自利”就是“利他”,“利他”也是“自利”。念念不离弥陀,念念回向西方,这个是弥陀弟子。如果还有一念为自己,还有一念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不是弥陀弟子。弥陀弟子这一生当中决定见佛,我们要有这种决心,要有这个念头。这念头一出来,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跟佛相应,没有丝毫勉强,一切不善的意念都没有了。

  缘分不是自己想的。自己想的,念佛就受干扰,缘分是佛菩萨安排的。真正念佛人,什么心都不操。我这一生,学佛没多久的时候,也有信徒供养土地、供养房屋。年代久了,五十多年前,人名字都忘记了。他有个别墅在山上,是二战期间为了避免美国飞机轰炸,在山上挖了防空洞,建了一套日本式的房子,战后没人住了,要给我做小道场我去看了,很欢喜,这个事情向老师报告,老师把我教训一顿,我不敢要了。以后我完全明白了,那是什么?那是笼子,进去之后出不来了。我那时候想闭关,住山好好进修,老师说,什么人有资格闭关?你够不够这个条件?什么样的资格?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为什么闭关?没人知道,只好闭关。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有慈悲       没智慧)(五明学佛网:有慈悲       没智慧)  

 仁焕法师:为什么要有慈悲心 

 仁焕法师:有慈悲心才能度众生 

 人要有智慧,更要有慈悲 

 一日禅:心里放不过自己,是没有智慧;心里放不过别人,是没 

 具有慈悲和爱心就容易与人顺利沟通 修行笔记 

 嘎玛仁波切:唯有慈悲才能让冤冤相报及时了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人没有慈悲心,就像树没有水浇灌,生不出 

 心中有慈悲,刀枪都变成莲花缤纷飘散 

 嘎玛仁波切:世间的生存,唯有慈悲与爱才可以止息怨恨痛苦 

 数量和速度只是衡量修行的参考,关键是我们有没有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38)慈悲心是要的,但不一定给 

 具有慈悲和爱心就容易与人顺利沟通,慈能予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