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对自己而言,是将贪吝财物的意念捨弃


   日期:2012/12/8 0: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对自己而言,是将贪吝财物的意念捨弃

 

世间人讲的神通广大,不可思议。这是什麼?是我们自性的本能。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说得狠清楚,「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讲这个事情,我们自性裡本来是这个样子。现在能力丧失了,為什麼丧失了?因為起了烦恼妄想、分别执著,把我们的智慧德能障碍住了,并没有丢掉,只是障碍。我们只要把这些障碍除去、放下,我们自性裡头智慧德能就现前、就恢復,一点都不稀奇。真正听懂了、解悟了,我们就得到心安。古人一句话讲得狠好,「理得心安」,这个道理你得到了,所以你心安;换句话说,心為什麼会不安?这个道理没搞清楚。宇宙从哪裡来的?我从哪裡来的?為什麼会有六道,為什麼会有生死,為什麼会有这麼多灾难?理搞清楚之后,问题解决了。

文摘恭录—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六集) 2009/9/17 档名:12-47-106

 

我们细心观察,世出世间法,缘实在太重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待人接物又何尝不是个缘?「缘」这个字范围太深广了。如果把这个缘处理好,就像诸佛菩萨一样,所有障碍都没有了。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做事难,做人更难」。人缘要是处好了,一切事的障碍也就没有了。佛教化眾生,常讲「缘生」,生什麼?生万法。三种周遍,第一是周遍法界,起心动念周遍法界。第二出生无尽,那是缘,就是缘生,所以因缘生法。佛往往把「因」捨掉了,特别强调「缘」,什麼原因?因可以说是一切眾生本来具足,因是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我们特别著重在德能相好上,那是因,能生的因。有缘,它就现相,没有缘,它就不现。

文摘恭录—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二集) 2009/9/13 档名:12-47-102

 

《金刚经》中,佛虽然说出菩萨六波罗蜜,可是特别著重「布施」与「忍辱」。布施是能捨、能放下,能成就一切功德的因缘。如果没有忍辱,功德就不能持久,也无法保住,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坚忍才能成就。世尊特别强调这两点,道理在此。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自己一生的行持,再看看周遭的一些同修,乃至社会贤达,每个人的成就都不是偶然的,愈是大的成就,决定与这两个原则有密切关联。

人肯布施,心量就拓开了;能坚忍不拔,不為外境所动摇,不被自己内在烦恼所扰乱,决定能成功;而成就的大小,与布施、忍辱恰好成正比例。不仅佛如是对我们开示,我们细细思惟观察,确实如此。凡是容易失败的人,都是所谓「世智辩聪」,执著自己的成见,不能反省,不能回头,一味随著自己的嗜欲;即使有一些成就,最后依旧不免失败。

布施有两个意思:对别人是「施与」,对自己是「放下」。以财布施而言,我们以财物帮助别人、赠与别人、供养别人;对自己而言,是将贪吝财物的意念捨弃。更深一层的意思,是把自己的嗜好、欲望捨弃,将所修积的功德、智慧供养广大的眾生。尤其佛教导我们,妄想、分别、执著一定要捨;能放下执著,就是放下六道轮迴;放下分别,就能放下十法界;放下妄想,一真法界裡的四十一个阶级都超越了,这才是布施波罗蜜的真諦。

所以,布施是对治慳贪,妄想、分别、执著都是一切眾生严重的贪执。你能放下、能捨,一切殊胜功德就现前;不肯放下、不肯捨,无量无边的罪业也就随之而来。这个道理狠深,事相狠广、狠复杂,我们要是能体会到,就能走出黑暗,走出十法界,迎向光明的佛道。

可是妄想、分别、执著的习气,是无始劫来生生世世累积而成的,要放下谈何容易!一般人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清楚时,叫他放下,的确是困难;反之,如果将事实真相搞清楚,彻底放下是一念之间,所以佛法确实是「知难行易」。

这一念不能转过来,不能回头,是认知不够,所以世尊当年在世才示现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不中断。听佛教诲的大眾,据经典记载,有人一部经还没听完,或听几句就觉悟证果。觉悟是明瞭宇宙人生的性相、理事、因果,这一明瞭,他的观念就纠正过来,往昔错误的想法、看法消失,正知正见现前,这就是证果。「信、解、行、证」,对上上根人来说,是一而四,四而一,所以他开悟就快速。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觉悟,要认真反省,到底错在哪裡。而过失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严重的病毒,是无间地狱的一条根。有自私自利的意念,就有强烈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头,就有佔有一切人事物的行為,岂能不造业?佛告诉我们,虚空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内是「三心不可得」,外是「诸法因缘生,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归纳事实真相,就是一句真实语,「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你还想控制、佔有,岂不是错了?

这种错误的思想行為,就是佛家讲的「造业」,这个罪业会招致不如意的后果,我们要觉悟。过去生中,生生世世迷惑颠倒,做这些傻事;现在觉悟了,一念回头,再也不做傻事。觉悟的人才真正体会到,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最大的福德是没有起一个恶念,在言语行為上没有做一件伤害眾生的事。可是这样的人太少了,这样的人纵然不学佛,不求往生,来生必定享天福;不信上帝也升天,因為福报太大。若能捨己為人,做一些利益眾生、利益社会的事业,无论事业大小都是真实的福报,真正的善根、福德。

诸位在年轻时,贪瞋痴慢的烦恼习气免不了,不可能不造业。现在明白觉悟了,觉悟就是回头,痛改前非,知道自己过去错了,错在有控制、佔有眾生的意念,这是错误的根本。真正觉悟的人,对於一切人事物没有佔有的行為,也没有控制的意念,这是真的回头。如果还有这种行為、意图,还是迷而不觉。

世间人為何会有这个念头?起因是私欲,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延续,希望能得到好的生活环境,所以不能不控制,不能不佔有,哪裡晓得这是错误的想法。佛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当你没有明心见性时,福报是过去生中修积的,你命裡有福,捨都捨不掉;命裡没有福,霸佔也佔不来,这些事情在《了凡四训》中讲得狠明白。所以,我劝初学的同修,一定要将《了凡四训》念三百遍,帮助你放下,帮助你改正错误的观念,对往后修学与生活,有一个正确的概念与行為,才能真正得到幸福美满的一生。

我接触佛法之后,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我试著去做,果然有效。别人想控制我,我任他摆布;想佔有的,全部拿去,绝不计较。可是他拿去没多久,我又得到了,而且得的愈多,这证明佛讲的没错。有些道场的住眾争名夺利,这是不了解事实真相。你建的道场人家要,就给他;你命裡有大福报,再建第二个道场决定比第一个道场更殊胜。愈捨愈多,愈捨愈庄严,愈捨愈美满,我这一生体验过,确实如此。

因此,对於再大的道场,再大的事业,我绝不留恋,痕跡都不落,这些无非是帮助一切眾生得度的因缘而已,自己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裡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福德,享之不尽,用之不竭,你要是真正明暸,真正回头,就能得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贪吝财物)(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贪吝财物)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