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贫穷人不肯布施,来生更贫穷


   日期:2012/12/8 11: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贫穷人不肯布施,来生更贫穷

 

1 我们常常听说,这个社会上,有许多大企业家飞黄腾达一时,但是没多久,他倒闭了,他破产了,销声匿迹了。什么原因?福报享尽了。他在福报现前的时侯,不知道修福,不晓得因果的道理,这非常非常可惜!

2 天道倒是蛮公平的:有钱的人不肯布施,吝啬,来生当穷人;穷人很大方,肯布施,来生当富人。有钱人很难布施,他愈有钱愈想拥有;那个没有钱的人很慷慨,反正我没有,施舍得很自在、很痛快。

3 有钱的人不肯布施,没有种因,来生就穷了;那个没有钱的人,天天在种因,所以来生他就富了。我们常讲“风水轮流转”,为什么轮流转?诸位知道这个道理,就晓得了。

4 富人如果肯布施,来生得大富;贫穷人不肯布施,来生更贫穷,那就苦恼了!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已经有的,舍不得放下,舍不得布施,这是大病,这是很大的烦恼!

 

1 在这个世间,我们看到许多财力雄厚的人,他的财富从哪里来的?他过去生中修财布施,那是因;这一生中他得到财富,这是果——因果相应。

2 那些有大智慧的人,他前生修法布施,法布施是因,聪明智慧是果报。那些健康长寿的人,他过去生中修无畏布施。什么是无畏布施?简单地说,吃素、戒杀、放生、印经,这就是无畏布施。

3 世间有一些人,他有大智慧,但是他贫穷,什么原因?他前生修慧不修福。有许多大企业家、大老板,甚至于连小学都没有念过,底下给他办事的人都是博士,他的福报大!福报大是前生修的福,但他前生没有修慧,所以没有智慧。

4 明白了这个道理,如果我们又要大福报、又要大智慧、又要健康长寿,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三种布施,我们统统要修

 

1 我们看到世间做大官的,一般讲部长以上的、大企业家,都是好多生的修积,在一般经典上看,至少是十世。十世的修积,才能得这样的果报;可是,如果他不懂得惜福积德的话,福报几年就享光。

2 你说做大官,一任就可以享光,实在讲,这桩事情并不难懂。譬如我们在银行储蓄,储蓄十万、百万要很长的时间,如果花天酒地,两、三天就花光;假如去赌场赌博,可能几分钟就输光了。你才晓得,福报修积不容易,享受很快就享完。

3 实实在在,事实真相是这个样子,所以佛教导我们要惜福。释迦牟尼佛是无量劫的修福、惜福、积福,他在日常生活当中,表演给我们看。我们看到了、明白了,应当要学习。

4 知道凡事都有因果,修因的时候,我们能够想象到将来的果报;受果报的时候,一定知道过去的业因,这样,你就不怨天、不尤人,纵然处逆境,逆来顺受,你也很快乐。你能够忍辱,依旧能够修福,你就能够把恶运转成好运。

中国人自古以来供的财神,供谁?范蠡。他是春秋时代越王勾践的大夫。范蠡这个人非常有智慧,也很能干,他帮助越王勾践复国,这是很不容易的!在中国历史上,国家灭亡,能再复兴起来的没有几个。

2 范蠡知道越王勾践这个人,只可以跟他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所以国家复兴之后,他就趁机逃掉了。逃出去之后,他就经商作生意,改个名字叫陶朱公。他做生意,没有几年,就发大财了。

3 发了财之后,他把财统统布施掉,再从小本生意做起。没有几年,他又发了;发了之后,他又布施。史书上记载“三聚三散”,他能够散财,布施恩德,这是真正有智慧、真正有才干!

4 你看陶朱公,他自己不讲求享受,他叫社会大众共同来享他的福报,所以供他作财神,以他作为商人的模范,这是非常正确的。希望有财富的人向他学习!

 

1 有个同修说,他之前助印经书,是因为贪图有大功德利益,可是听我讲经后晓得,贪其功德布施,是用地狱之心来做布施,因此非常惭愧。他问:“如果劝别人助印经书,应该怎么做,才不会使别人犯上这个错误?”

2 他这一觉悟就好了,怕的是不觉悟。所以,劝别人修布施,总要让他明白,我们布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帮助众生觉悟。为什么?世间的劫难,是众生迷惑颠倒、造作恶业所感得,如果众生都觉悟了、都回头了、都能断恶修善,这劫难自然就化解。

3 我们自己也要晓得,在修布施的时候,不贪图自己的利益,全心全力帮助众生、社会,这个利益是无量无边;如果为自己的利益,这个利益很有限,微不足道!

4 这位同修会生惭愧心、回头是岸,是因为他听经,由此可知,讲经是真正利益一切众生。《金刚经》上说,“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为人演说四句偈”,四句偈可以帮助人觉悟,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能帮人觉悟,所以我们帮助别人,第一殊胜的,就是帮助他明了佛法。

 

1 诸佛菩萨、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富有”是福报,福报不要享尽。不会积德的人,福报再多,都有尽头的时候。什么时候尽?谁也说不定。

2 佛经里面告诉我们“财为五家共有”,哪五家?第一个是“官家”,那是在从前,现在情形不一样,这民主制度不一样。以前在帝王专制的时候,你要是犯了罪,抄家,你家里整个财产被充公,被没收。

3 第二个是“盗贼”,强盗、小偷,看中你家很有钱,他就来偷。第三个是“大水”,大水来了,统统淹没了。第四个是“火”,一把火就给你烧干净了。第五个是“败家子”,那个麻烦就大了,你辛辛苦苦经营来的财产,到他手上,没几年就败光了。

4 财要怎么样才能保全?佛教给我们,把财散掉,帮助这些苦难众生。散财是保财最妙的方法。你命里面有多少财富,决定丢不掉的;你散掉,过几天它就自己来了。你若不散,不散就这么多,而且丢掉之后,就不会再来了。

 

1 佛在经上常讲“积财丧道”,为什么?人没有财的时候,对财还没有贪心;有了财,贪心随着就起来。人愈是有钱,就愈吝啬,愈舍不得。

2 你看看,在佛门里面布施的,都是些没有钱的人、生活很清苦的人;许多有钱的人反而很吝啬,一毛不拔。那些财他能带得去吗?一样都带不走!你跟他讲,他也晓得,晓得还是放不下,还是不肯帮助别人。真的如佛所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3 舍财修福,福报是能带得去的,财带不去!修福也要抓住机会,机缘现前,你要是不掌握,修福的机会失掉,再想修福,没机会了。由此可知,真正能修福的人,还是有福、有慧之人;没有福、没有慧,想修福修慧都没有机会,你才晓得难!

4 修福修慧,一定要抓住机会!晓得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就知道要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所以,真正能带得走的,我们干;带不走的,决定不干!钱要用,愈用愈多;不用,铜钱会生锈,就没有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