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什么才是真正的佛?


   日期:2012/12/11 12: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很多人经常都在思考,佛到底是什么?佛,在印度语当中就是:buddha,到了中国以后才变成佛陀,是从梵音演变过来的,翻译成中文就是“觉者”。如果按照原文理解,第一个字可以理解为:眼睛睁开了,看到了光明;第二个字可以理解为:开花结果。芸芸众生,因为无明,看不清自己的因果业力,看不清自己解脱的道路;所以一旦看清楚自己因果和业力的时候,就称为“觉悟者”了。而佛陀是真正清清楚楚,完全了解人的生老病死以及生命的来龙去脉。这样伟大的觉悟者,除了释迦牟尼佛以外,贤劫以来还有很多其他的佛。在密法当中,我们每个众生的内心都已经具有如来藏,在它还没有开花结果之前,称为如来藏,因为它还不是觉悟者,而这样的“觉悟”是有定义和具备一定条件的。真正的佛,必需具备四个身体、五种智慧,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是不可以称为“佛”的。佛就是每个人内心当中真正觉悟的一面,释迦牟尼佛,是真正的完全觉悟者,而我们,是含苞待放的。

    觉悟者需要具备四种条件,否则很多人看了一些书就以为这些自己都能做,当有了一些感受时,会误以为自己成佛了。在傲慢当中,有自以为是的傲慢,没有觉悟自认为觉悟了,没有开悟自认为开悟了。
 

    以前我们在尼泊尔的时候,有一位美国人,他天天在布达塔下面打坐,有天他去找我们噶陀传承最老的一位活佛——迦扎仁波切,说:“活佛,我今天早上成佛了。” 

    迦扎仁波切说:“哦,成佛了,很好,随喜。你吃早饭了没有?”    

    他说:“我吃了。”   

    迦扎仁波切问:“为什么吃早饭?”   

    他说:“我饿了。”   

    迦扎仁波切说:“嗳,你这尊佛很了不起,还知道肚子饿了。”   

    实际上是在嘲笑他,后来当然他也慢慢发现,自己这尊佛不是一个真佛。 

      所以我们要明白成佛需要具备的几个要素,第一是四身,我们经常都听到法身、报身、化身、本质身。听着好像很简单,也很容易记住,实际上大家对这四个名词的概念还是模糊的,并不真正很清楚其中的含义。

    我们每次皈依的时候都会说:清净我的气脉明点,成就佛的法身、报身、化身。整体来讲,本质身是什么呢?佛在法界空性当中无有罪业,在成佛的当下,之前的一切业力都完全清净了,无论是烦恼障还是所知障,都不再有任何障碍物,就好像整个天空当中没有月亮、没有星星、没有阳光,也没有任何污染,如虚空一般。但是,这样
的虚空不代表什么都没有,是指空间里面的障碍全消除了。

    虽然业力是净化了,但是充满着圆满高智商的大脑,那种遍知的能力没有消失,我们称这样的能力为法身。法身像什么呢?我们用电来做个比喻,电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它可以借助电线的引导,只要把电传过去,它马上就能产生效用。电存在于水里面,存在于风里面,存在于空气里面,尽虚空无所不在。但是,如果你没有能力接纳它的时候,又好像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样,但实际上,它的能力时刻都完全充实的存在。就好像如果不把电插头插在插座里的时候,我们永远也无法感受到电的存在,只有把插头插上,相应的电器开始工作了,比如灯亮了,机器开始运转了,我们才知道,插座里是有电的存在的。

    那么,佛也是这样,为了利益众生而以身体的形象显现出来,虽然在虚空当中,我们看不到风或水里面的电,那种佛的境界,但是,当我们了解,原来从风里可以接引电过来,从水里也可以接引电过来,从地底下也可以引电上来,甚至,当我们身体干燥的时候也可以产生静电,电的这种无处不在的能力,就称为法身。有能力传导、接引电的线路,有了能让灯泡发光的钨丝,借助这些物质,我们才可以真实的感觉到电是存在的。

    但是如果没有这些物质的介入,我们完全无法感知电的存在,无法看见、无法摸到。所以,当这种能力幻化出我们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实物形象,当电通过电线、钨丝等等产生出有形的力量时,就称为报身。大部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装扮成国王形象,比如拉萨大昭寺里面的释迦牟尼佛,头上戴宝冠,身上穿彩衣,全身珠光宝气。在人世间就只有释迦牟尼佛,其他人都没有这个条件。金刚萨垛的像永远都是圆满的报身像,虽然我们现在看不见,但是当修行修到某个阶段的时候,一定就能看到了

    接着,当电接引到钨丝的时候,就开始放射出光芒照射着周围空间,这样的力量让在周围的每个人都可以真切、实际的感受并体会到的时候,那面对的就是化身了

    而依照经文,这四身当中的法身和本质身,因为障蔽还没有净化,是我们凡夫摸不着也看不见的。只有报身佛,或者菩萨们才有能力感受到。色身分为报身和化身,这样具备了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好,有形体、有相貌的报身形相时,就是色身了。比如穿金戴银的观世音菩萨,只有成就、觉悟者或者菩萨们,最低也要理解、证悟空性以上的人才可以彼此相见,我们凡夫还是没有能力见到。我们凡夫可以看到的只有自现的色身。

    因为佛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因慈悲而显现出的力量,比如有了电的钨丝放出的光芒,当它照亮一切的时候,就是为了让身为凡夫的我们可以真实感受到诸佛菩萨的慈悲护佑。这时候我们也就真真切切地看到殊胜的化身,比如穿着袈裟的释迦牟尼佛、以瑜伽士形象出现的莲花生大师以及达摩祖师都在印度诞生了。其实为了满足不同众生的需求,觉悟者们开始活生生以人的形象幻化显现的时候,那是为了利益人类的众生,因为是自现,最终这样的幻化是为了能够利益六道不同的众生,当然就不能只以人的形象出现。为了利益马,可能长得像马的样子;为了利益狗,可能长得像狗的样子等等,甚至还有在悬崖峭壁上出现个天然的佛像,天然的咒文或咒语的可能,这些是诸佛菩萨为了利益不同众生而显现出来的不同形象。比如像阿弥陀佛现的极乐世界,就不一定幻化出人的形象,因为深感众生可怜,阿弥陀佛慈悲幻化西方极乐世界出来,让众生暂时来度假,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报身相,为了慈悲众生,而显现出化身的西方极乐世界。

    释迦牟尼佛因为看到众生在世间上不断遭受种种苦难,就显现出一个出家人的形象,从35岁到80岁用讲经说法的方式调伏众生,用这样的形象显现一个化身佛。莲花生大师是以一个看起来像在家人,但修行觉悟又很高,当他觉得众生有所需
要的时候,一面用很温和的形象,运用佛教的道德劝说的方式来利益众生;一面运用他威猛的法力利益众生,显现出这样两者合一,忿怒与寂静并存的境界来调伏各种各样不同根器与性格的众生。

    所有这些都是化身佛。为了应众生的祈求,也许他可能会显现为一座山。佛经里面说,当在海中遇难的无助众生,发出求救的呼唤时,他可能就会化现成山,或者漂浮的浮木都完全有可能。甚至在很多圣地,当你非常虔诚的长时间祈祷,他就会从石头里面出现天然的佛像。甚至会出现殊胜的极乐世界,而人世间,比如藏区有很多大大小小不同的各个圣地都是幻化显现出来的。昌列寺就有很多天然形成化身佛:佛眼、法螺、班智达帽子、莲花生大师的鞋子,非常多。

    其实这些显现,都是诸佛菩萨为了让凡夫众生不断生起强烈的信心,有时候甚至会从悬崖峭壁上自然的显现出来很多的天然佛像。尼泊尔的帕坪pharping,有一个印度教供奉象鼻财神像Ganesh的小庙,他们长年累月的不断虔诚供奉,逐渐发现象鼻财神像上面多了很多凸出来的一个个小佛像,去过的人都看到的,已经出现好几个了,现在还有好多还在里面正在慢慢显现的,已经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很清楚就是一个一个小的度母像。

    藏区的很多圣地到处都有这样的显现,甚至很多地方天然显现出来“嗡玛尼贝美吽”这些文字,昌列寺山下斜对面就有整排的“阿”字,“阿”是什么呢?最小的般若经。在黑色的悬崖峭壁上,白色石头显现出天然的字。昌列寺老庙侧面的一个角落,靠近泉水的石墙,也有一个“阿”字,也是天然显现出来的。

    所以,这些都叫做化身,化身可以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可以是以人的形象显现,像伟大的释迦牟尼佛等等这些高僧大德的形象,甚至很多是以居士的形象出现,这都有可能。为了利益众生,他们无处不在。

    四身具备了,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还需要具备五种智慧。五个智慧是什么呢?和刚才说的本质身一样,在法界当中本质清净圆满,叫做法界性智。

    虽然业障清净了,但是智慧从来都没有消失过,而且越来越圆满的显露出来,所以叫大圆镜智,什么意思呢?镜子,是由玻璃和后面的反光涂层结合在一起之后,才能反射出物体的。镜子里面有什么东西存在么?没有,空空荡荡,干干净净。虽然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于里面,但是只要你站
在镜子前,不管好看的,不好看的;干净的不干净的,任何东西,镜子全部都有能力接纳,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显现在里面。所以佛以及大成就者、大觉悟者就是已经完全具备遍知一切的能力了,智慧的光明已经完全展露出来了。智,就是光明的面向。镜子可以纳受一切的性质就和遍知一切者的能力一样,这样智慧的光明面,使得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不能在里面显现出来的。对镜子来说,不会加以甄别,面前所有的景像全部都可以投射到里面,完全没有任何分别,但是显现的一清二楚,一一展现,如同镜子一样的智慧,叫做大圆镜智。       

    镜子里面,你也照,我也照,任何人都可以去照,有的长得好看,有的长得不好看,可以照出黄金,可以照出粪便,什么东西都可以照出来,镜子没有分别心,我喜欢的,好看的,美丽的我才显现出来;不喜欢,不好看,丑陋的,我就不显现。不会因为你不好看他不愿意照,你好看他就愿意照,你干净他要照,你不干净他不愿意照。没有像我们人这样的分别心,更没有对自己亲人的那种亲近感和对自己仇人的厌恶感,这些完全都不存在。佛对所有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叫平等性智。

    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做伤天害理的事,作恶多端,
是吧?但同时,也有很多好人,有智商高的、智商低的,有种族分别心的、没有种族分别心的,有学历高的、学历低的,人是很有分别心的,常常会依据自己的喜好、习气和需要去加以区分,好看的,讲好话的,看顺眼的,我们比较庆幸些长得还过得去,有些认为自己长得不好看的,或是自认为对方和自己不投缘的,要远离的。但是,佛不会做这样的分类。所以,没有这样的分别心,叫做平等性智。

    虽然没有分别心,但是不代表好坏不分,连对与错都分不清楚。佛非常清楚,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你现在有难,他知道,你过得很好他也知道;你心有苦他知道,你心里很欢喜他也一样知道,所有众生不同的饥苦、喜乐,佛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即使佛知道你有苦,也不代表你很快就能被佛度走,还要看自己的福报,更要看自己是不是努力。

    佛教里有个很有名的公案:一个人掉到海里面去了,不停地祈祷,希望佛菩萨来救他。一会儿,一个救生圈漂过来了,他想佛会来救他的,继续等,救生圈漂走了。继续祈祷,很快一块浮木漂过来,他还要继续等佛祖来救他,很快浮木也漂走了。就这样错过了几次机会之后被海水吞噬了。死后看到阎罗王了还在埋怨,阎罗王不得不和
他说,佛都已经两次来救你了,你怎么不抓住机会呢?能不能把握机会,要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智慧。这种善巧而且微妙的观察智慧,就叫妙观察智,佛陀对不同习气的众生完全能够观察到的智慧。所以,佛陀才需要那么辛苦的讲了八万四千个法门,就是因为我们众生的性格太复杂,习气太多,针对不同的习气需要不同的法门来度化,八万四千个法门就是这样才产生的。

    听到这里,很多人都在担心佛这样太累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业力和习气,这样一个个去调伏,佛会不会很辛苦啊。佛当然不会辛苦,因为佛不需要刻意去做任何事情,佛的事业是任运成就的。就像镜子一样,谁愿意照,只要站到镜子前,自然会把你原本自己看不见的脸倒映在里面,轻而易举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镜子在这种照的过程中,什么动作都没有,一点都不累,谁来都一样。佛的智慧是任运成就的,所以叫做成所做智。这就是佛的五种智慧,只有完全具备了所有的四身和五智的时候,才可以称为佛。那么这样的佛,我们都具备,但是,目前我们还都只是个将要发芽,未来会含苞待放、开花结果的种子在里面。但是目前花都还没有开放,不像释迦牟尼佛和莲花生大师都具备了这些条件,是真正开放,并且完全觉悟的人。

    我们追随并愿意皈依的就是具备本质身、法身、报身、化身这四种身体,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做智这五种智慧的这尊佛。在深刻思考并理解之后,内心才会生起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让自己也能鼓起勇气,努力在此生走上菩提大道,并最终也能成就与自己依止并追随的,与佛一般无二无别的究竟佛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  

 唐仲容居士:魔来魔斩,佛来佛斩 

 唐仲容居士:成佛唯一无二的殊胜妙法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七章 菩萨为佛母说业缘 

 唐仲容居士:佛教的因果观 

 唐仲容居士:佛教的心理学 

 唐仲容居士:关于佛教的认识论 

 唐仲容居士:怎样弘扬佛法 

 唐仲容居士:诸佛的心要——顿悟成佛 

 竺摩法师:用善心开启佛门百宝箱 

 唐仲容居士:试述顿悟成佛义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素食与人生 

 唐仲容居士:从教理行果谈佛法的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