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世间百态 -->真情大爱

 千万富婆甘做月薪千元环卫工:只为给子女做榜样


   日期:2013/1/3 10: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千万富婆甘做月薪千元环卫工——只为给子女做榜样

 

昨天是2013年第一天,早晨6点半,寒气刺骨,53岁的余友珍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准时赶到武昌徐东路,开始清扫马路。过往的路人不会想到,这位穿着一身橙红色工作服的普通环卫工,家有17套住房,价值过千万元。

余友珍是武昌区城管局清扫大队的合同工,月薪1420元。她家拥有10套现房,邻近东湖欢乐谷景区,市价每平方米至少6000元,加上今年即将交付的另外7套住房,她是个拥有千万房产的“富婆”。

余友珍负责约3000米马路的保洁,每天要沿街来回清扫6个小时,擦洗8个垃圾箱。昨天记者现场看到,余友珍拿着湿抹布,弯腰擦了一会儿,箱体表面很快就结了一层冰碴儿。

上世纪80年代,余友珍是洪山区东湖村霍家湾菜农。夫妻俩起早贪黑,辛苦攒钱,在湾里第一个盖起了三层楼私房。到武汉打工的外地人越来越多,余友珍就将空余的几间房用于出租,到上世纪90年代初,每间每月至少能收50元钱。攒了钱后,又盖房又加层,几年下来,她共拥有了3栋5层楼的私房,大多用于出租。她说,当时农村建房管得松,家家都盖房。令她没想到的是,2008年开始赶上征地拆迁还建,她居然先后分得21套房子。后来,她陆续卖掉了4套。

从1998年起,失地后的余友珍到武昌区城管局当环卫工,一周休息一天,凌晨3点半就要到岗。虽然后来成了“富婆”,但她依然没有放下扫帚。工作中,常常被人冷眼相看,但她仍然乐此不疲。清扫班里的很多同事都想不通:“余师傅家里那么有钱,还要来吃这个苦!”对此,余友珍有自己的说法:“我想给儿子、女儿做个样子,不能天天窝在屋里坐吃山空。”

余友珍耳闻目睹村里有人拿到多套还建房后,不做正经事,沉湎于打牌赌博,甚至吸毒。她对子女有言在先:“你们要是不做事,我就把房子捐给国家。”现在,她的儿子在东湖风景区当司机,月薪2000多元;女儿也是上班族,月薪3000多元。

工作中被人辱骂 有同事替她出气

“她的钱拿出来可以砸死你”

曾经闯深圳,只为“做点事”

拥有价值千万房产的余友珍,为何还要披星戴月做环卫工?连日来,记者多次到余友珍工作的地方,对她及身边的人进行采访,试图从余友珍的人生轨迹中寻找答案。

“我是个农民。”余友珍总是这样表述自己的身份。1976年,她从东湖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在家里东湖村霍家湾务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分田到户,余友珍家里分得五亩菜地。当时,种好的菜,凌晨3点要起来摘好洗好。她经常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驮着两百斤的菜,到武东贩卖。

1993年,随着城市扩张,东湖村菜地面积越缩越小,她能做的事也越来越少。那时,同村的很多人闯深圳。她和丈夫一商量,花4万元买了一辆货车,打算去深圳工地跑运输。

余友珍记得,当时小女儿才4岁,不得不把她带在身边;儿子大一点,就只能丢在武汉,由老人带。

其实,当时光靠房租,余友珍家里的日子也能过得不错。“就想出去闯一闯,我没什么文化,但不能不做事。”

女儿已完全不记得父母带她去过深圳。偶尔,余友珍拿出当年在海边拍的照片说:“你看,妈妈当年出去闯,你还那么小。”

余友珍第一次外出闯荡,人生地不熟,以失败告终。“主要给工地拖砖,我们夫妇都不会开车,请个司机月薪就是两千块,但是运费很难要,加上出了个小车祸,搞了不到两年,就回到了武汉。”

虽然是富婆,脏活抢着做

余友珍坦言,除了种菜,她没有别的专长。经人介绍,她曾到武昌东亭一家印刷厂,给20多号工人做饭。这份工作干了两年多,印刷厂倒闭,她再次失业。

但余友珍一天都闲不住。1998年,邻村好姐妹王腊英在武昌区城管局当环卫工,问她有没有兴趣来扫地,就是有点苦。劳作惯了的余友珍想,那算什么苦,扫地就是做清洁,不苦。

余友珍说:“我挑过20年大粪,以前种菜时,下午五六点钟,城里工人下班了,我们要到田里浇粪,一直浇到晚点八九点。一辈子苦惯了,不做事心里不踏实。”

一开始,余友珍上早班,凌晨3点半,从岳家嘴一直扫到汪家墩,一次打扫得要两个多小时。扫到6点多,城管部门会给环卫工配送早餐,有包子、馒头、豆浆。早餐一周只送两次。不送饭时,余友珍会带点米来,煮一锅稀饭,就咸菜过早。

在同事眼里,余友珍是个富婆,可她最看不惯的,是有了钱就看不起做体力活的。有一次,一辆的士的车轮压住了垃圾,余友珍让司机把车子往前挪一挪,可司机不愿走,而且还用脏话侮辱她。一旁的同事气不过,怒斥对方:“我们扫大街的怎么了,她的钱拿出来可以砸死你!”

同事吕新胜是个年过六旬的老人。他说,余友珍做事认真,虽是清扫班副班长,但有什么重活、脏活从来抢着做。垃圾车来了,要把垃圾桶往上挂,她总是第一个往上冲。

房租归房租,自己要做事

刚到武昌区城管局清扫徐东大街,余友珍清楚地记得,第一个月工资是240元。那时,她家中的房租月收入至少是工资的4倍。但余友珍认为,房租归房租,但还是要在外面做事。

身为农民,余友珍最喜欢的是房子。结婚时,她和老公住的是两间泥瓦房。在农村,夸谁家,就是看谁家的房子修得大,修得好,而且最气派的是楼房。

余友珍说,农村人就喜欢盖房,村里有句俗话,房子是个“哑巴儿子”,它可以帮你挣钱、做事,但不说话。

在没有住楼房前,余友珍的梦想就是攒钱、攒钱、再攒钱,修一栋楼房搬进去住。没想到的是,后来,她家的房子不仅做起来了,还给她带来高额回报。

2002年,余友珍已盖起3栋5层楼的私房,每月仅房租就有4000元的收入,而她当环卫工的收入仅千元左右。

怕子女变样,自己做榜样

但她没想到,房子多了,也带来“烦恼”。

从2008年开始,村里开始拆迁还建。余友珍的私房第一批就还了14套房,每套平均面积80-120平方米,当时还建小区的房价每平米3000元左右。一夜之间,余友珍的房产价值超过了400万。

余友珍注意到,一些一夜暴富的村民开始无所事事,有人赌博,有人吸毒。她担心她的孩子也会因此而变样,所以,一有机会就数落一儿一女:“都到外面去做事,别指望房子。”

余友珍说:“我就怕孩子们闲着,靠房子坐吃山空只会害了他们。”

就在元旦节前,她又吓唬孩子们,没得钱用了,要卖房子。儿子很惊讶,已经卖了几套房子,那么多钱怎么一下子用完了。余友珍诓称:“打牌输了。”

余友珍没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特别。她告诉记者,在东湖村,跟她相似的村民还有不少,有的人手里有十几套房子,仍然在东湖欢乐谷风景区当清洁工。她所在的清扫班,有3个环卫工来自附近的村子里,每个人手里都有5至7套还建房。

(《武汉晚报》 龚平)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