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念佛诵经 遇境界勿攀缘


   日期:2009/7/1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念佛遇境界勿攀缘

近来修行的多有着魔的事故发生,这都是由于躁妄心,急于希望有感通、有胜境出现。应该知道,不要说一般的境界是魔所现,就是胜妙境界,只要生起贪着喜爱的心,就会受到障碍和损害,对修持不会有丝毫的利益;又何况多数境界未必都是胜境啊。
  

  
出现境界



  假使对佛法有涵养的人没有躁妄心,见到了各种境界不加理睬,如同没有见到的一样,不生欢喜贪着或恐怖怀疑的心情,那么,不要说是胜境的出现对他有益,就是出现魔境也是有益的。为什么呢?因为不为魔转,就能顺利上进了。
  
  急躁情绪是修法的一大障碍因缘。如果不急不躁老实念去,到了功夫纯熟,自会得到应有的成果。古人说:“但事耕耘,不问收获。”只要辛勤耕耘,不必去问收获迟早或数量多少,结果肯定能获得丰收的。
  

出现黑影
  


  念佛时出现黑影,并不是佛菩萨的影,也不是怨家对头的影。因为佛菩萨现身,必然是明瞭的,可以见到面目和身体;怨家会现出可怖畏的面相。所以黑影可能是宿生有缘的孤魂,希望仗修行者念佛诵经的力量,得以超生到善道里去的。因此,当于课诵回向以后,专作回向:使他消除恶业,增长善根,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这样,才不辜负他现影一番的苦衷。


悲魔与欢喜魔


  
  念佛必须至诚。但由于至诚恳切,有时会心中悲痛起来,这是善根发露的相状;可是决不可经常这样,否则,必然会着“悲魔”。如果遇到适意的事,也不可过分欢喜,否则,必着“欢喜魔”。
 

心火上升


  
  念佛时眼皮须垂下,不可提神过分,以致心火上升,这样,可能发生头顶发痒发痛等毛病,所以必须调定适中。
  
  念佛时,头上假使有物在抚摸或牵制等情况,这是念佛时心往上想,以致心火上升了。发现有这种情况时,应将眼皮下垂,心向下想,那样心便沉淀,不再浮动,火就不会上升了。切不可认为这是念佛的功夫;也不可恐惧,以为这是魔境。只要至诚摄心而念,并想自身在莲花上坐着或立着,一心想着所坐或所立的莲花,自然可以去除这些毛病了。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脚底下,这样,心火头火都可以不生了。
 

不要闭目念佛
  


  闭目念佛容易昏沉,若是不会很好用心,或者会有魔境出现。偶或出现魔境,当思凡所有相都是虚妄,都是唯心所现,即时提起正念,张开双目,正视现前,魔境即便消失。这时,可继续闭目念佛。
 

不要妄想见佛

  
  见佛很不容易,在没有得到一心以前,断不可有见佛的思想;等到得了一心,那时,心与道合,心与佛合,要见佛就立即可以见到佛,不见佛,对修证佛果也没有影响了,如果急于想见佛,以致心念纷飞,想见佛的念头固结在心中,就成了修行的大病;时间久了,多生怨家会趁这躁妄情想,现作佛身来企图报复宿怨。由于自己心中没有正见,全体是魔气氛,一见便生欢喜,从此魔入心肺,着魔发狂,虽有活佛在前,也没有救药了。
  
  因此,只要念佛能一心,又何必预计见佛不见佛呢?一心之后,就会自己知道是非邪正。不见,固然能功夫上进;见了,更加能息心专修,决不会发生误会,只有向前胜进之益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攀缘       念佛)(五明学佛网:攀缘       念佛)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