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谕法师佛七开示:捍劳忍苦诚心念佛


   日期:2013/1/16 20: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985年第三期第五天  

本来不应该多讲话,应该教大家尽量多念佛,因为佛七眼看就要圆满,不过,今天加香,不得不提醒各位。

今天晚上开始加香,希望大家要捍劳忍苦,尽量念佛。所谓小苦不忍,大苦难以避免。修行的时候,拜佛、念佛是小苦,如果不忍,难免将来要受六道轮回的大苦。所以希望大家要捍劳忍苦,尽量念佛。身体疲劳,心不要疲劳。心不疲劳是叫真精进。

大家要记住,念佛心始终不懈,求往生的心始终不懈,求见阿弥陀佛的心始终不懈,那才是精进。假使心不精进,只有身精进,那是假的。唯有心精进,才是真精进。

要想不怕苦,一定要至诚念佛。至诚心要是提起的话,就不感觉疲劳了。否则,心不诚,应付了事,那就是难免有疲劳的感觉了。有了疲劳的感觉,那是你自己懈怠的结果。这时必须提醒自己,要不怕疲劳,要奋起智慧之剑,突破生死之关。七天念佛就是让你勇猛精进。

或者有人说:“你讲至诚心念佛,就是老生常谈了。我们也知道至诚心一起,就不感觉疲劳,不必你再说了。”

那倒不一定。因为你过去所听过的‘诚’,不过是世间之法,和佛法不同。佛法说的诚,不是那么浅显。如若知道佛法的诚,就可以得到受用。

所谓诚,要严持三皈五戒才能算是诚,假使没有诚心,就不能持三皈五戒。要能严格地行十善、四无量心。能这样那心一定是诚的,否则,没有诚心,就不能够行十善、四无量心。要知苦、断集,修道、证灭,修四谛法。心一定是诚的;不然的话,就不会知苦,不能断集,也不能修道而证灭,出生死流,修十二因缘法,一定要具有诚心,要是不诚,不得成就。修六波罗蜜,一定要诚;没有诚心,不能布施,不能持戒,不能忍辱,不能精进,得不到禅定,得不到般若。由此可知,修无上菩提,究竟佛道,一定要诚;没有诚心,不得无上菩提,不得成佛。所以,声闻菩提,在诚;缘觉菩提,在诚;菩萨菩提,在诚;无上佛菩提,在诚。

还有,心诚的话,一定没有染着;不染着就不杂乱;不染、不杂乱,就清净;所以清净心就是诚心。心清净则无所住,无所住心就是诚心,无所住是知法不住法,佛在经上所说的知法不住法,就是诚心,知法不住,其心必空;所以空心是诚心,心空可以度一切众生,所以菩提心是诚心。

再把它说得通俗一些,礼敬诸佛,是诚心,没有诚心不能够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是诚心;广修供养,是诚心;忏悔业障,是诚心;如果不诚,不会称赞如来,广修供养,也没有办法忏悔业障,随喜功德,是诚心;请转法轮,是诚心;请佛住世,是诚心;常随佛学,是诚心;恒顺众生,是诚心;普皆回向,还是诚心,没有诚心,这些善行,这些功德是不会修的。

再有,一心不乱不是诚心是什么?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不外诚心就是了,至心念,至心听,也就是诚心,所以说,念佛法门不离诚心。不要说念佛法门,任何法门都不离一个诚心。

希望大家,不要小瞧“诚心”两个字,诚心在佛法讲起来,是很有意义的。

这最后三天加香,大家要捍劳忍苦,发起诚心,以至诚恳切心念佛,求生西方,求见阿弥陀佛,这样,自然不感觉疲累了。感觉疲累,那是退惰懈怠的结果。

最后三天,我们不应该多讲话,所以要求大家发至诚恳切心念阿弥陀佛。

现在开始念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