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为什么〖烧身、烧臂〗能够消业障呢?


   日期:2013/1/17 19: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避免误导,请完整看完此篇开示,特别是文章结尾部分。明华合十

  舍贪近道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诸佛教诲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应该怎么办呢?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修学大乘的三昧,应该在如来形像之前,在身上燃一灯炷,或者烧一个指节,乃至于在身上爇一炷香。

  这个我们在受菩萨戒的时候,是有这样做,燃戒疤─在家居士燃在手上,我们出家众燃在头顶上,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燃身供佛。

  燃身供佛的目的──(有两个功德)

  第一个、我说是人无始的罪障,在燃身供佛的过程当中,能够消灭无余,“长揖世间,永脱诸漏”;他能够永远摆脱这个世间上,有漏罪业的纠缠,有消除过去罪障的功能。

  第二个、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

  那么他燃身供佛,虽然不能马上就能够大开圆解,能够悟入所谓的大乘的无上觉路,就是大乘的圆通─悟入真如佛性。但是对于真如的法门─即空、即假、即中的真如,已经生起坚定不可破坏的决心。

  蕅益大师说:世间上最珍贵的莫过于色身,他连色身都能够供养三宝,表示对法的皈依心特别的强,所以对于真如之法,能坚定不可破坏的理解。假设一个菩萨不能够舍身供佛,以为因地,即便他修成了无为的圣道,他以后还要到人世间来酬偿过去的宿业,正如我(‘我’是释迦牟尼佛的余报),其中“马麦正等无异”。

  “马麦”我们解释一下:佛陀在舍卫国,他有一次结夏安居,受了一个国王叫阿只达王的邀请,到国王的花园来应供。佛陀带了如法的比丘僧团来到阿只达王花园的时候,但是,阿只达王被魔王所蒙蔽,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结果三个月都没有派人去供养佛陀及比丘僧团。佛陀进退两难,因为已经答应这个国王前来应供,也不能出去托钵。结果在这个花园当中,有一个养马的马师,他把他的马麦,养马的马麦,拨一半来供养佛陀跟大众师,这就是佛陀的余报。因为佛陀在过去生因地的时候,曾经用恶口说:你们这些出家众,不事生产,只有资格吃马麦!以恶口来毁谤出家的比丘,所以招感这个果报。

  最后的总结:汝教世人修学大乘三摩地,从前面的不YIN、不杀,到断偷心,是先佛世尊第三个决定、不可改变的、清净明确的教诲。

  在这段经文,佛陀为了要让我们舍弃对三界果报的贪求,提出了‘烧身、烧臂供佛’的思想,我们作两方的说明:

  第一、为什么‘烧身、烧臂’能够消业障呢?业障不是心里的事境吗?为什么跟色身有关系呢?蕅益大师解释说:所有的罪业都是依止色身而起的,一个人会造杀盗YIN都是跟色身有关系;过去我们依止这个色身,生起一念愚痴颠倒的心去造罪,现在还得要依止这个色身,生起忏悔、发愿的心,来燃身燃臂、来消这个业障。所以在燃身、燃臂的时候,在点戒疤的时候,是要发愿的─菩萨是看未来,过去的不要谈了,从今以后我要『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化。』他在燃身、在身体痛觉现前的时候,来激发菩萨的愿力,这时候念念的发愿…就把这个罪业给消掉了。

  第二、关于『燃身供佛』这件事情,我们要量力而为。诸位如果看《瑜伽菩萨戒》,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因为《瑜伽菩萨戒》它都是为凡夫来宣说的,只有一两条是为加行位的菩萨宣说的。但是《梵网经菩萨戒》就不同了,《梵网经》有很多是为法身菩萨宣说的,所以有些我们只能够随喜赞叹。

  比方说:我听一个长老上课时,跟我们教诫说,说:在埔里有一个比丘,他就是燃身供佛,他用油布,把全身缠起来点火燃烧,那是几年前的事情,结果烧到最后的时候,他根本没办法承受那个痛苦,哀嚎大叫,在大叫中死亡。看这个情况,不是好事情。

  所以:我们在看《梵网经》的时候,第一件事情,你要了解你的定位,菩萨有凡位的菩萨,有圣位的菩萨,有法身菩萨,有各式各样的菩萨…有资粮位的菩萨,外凡资粮位,内凡加行位,然后还有所谓的通达的法身位。印光大师经常提醒我们─你不是法身菩萨,不要做法身菩萨的事情;你是小学生,你一定要去做大学生的事情,这不对!

  诸位要知道─我们的菩提心有两种:第一个、愿菩提心:翻阅《梵网经》…析骨为笔,刺血为墨,类似这种思想的,我们是随喜赞叹,先成就意乐,叫愿菩提心。有些戒法你必须要做到,有些戒法你是随喜的。

  比方说烧身,把身体烧掉供佛,这个我们现在只能够随喜,因为你要假借色身来修行,我们只能够取其精神,你凡位的菩萨,你的色身一烧了,你就完了!而且你一旦痛苦、产生嗔心,可能会触动我们的罪业,而堕落恶道,非常有可能。

  【楞严经修学法要】---精选篇15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