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没有福报,你想开智慧?不可能。再说一次,不可能


   日期:2013/1/22 16: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没有福报,你想开智慧?不可能。再说一次,不可能

读不懂佛经、看不懂讲解、明白不了法理, 去广修福报
福报够, 翻开再看, 就懂了

闻即信受是由于福报充足 -- 你永远无法让一个人信受修学超越他福报范围的东西
比如《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文殊师利。若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等众生。令置辟支佛地。于此法门不生信心。若复有菩萨信此法门。此菩萨功德尚多于前。何况有人于此法门。若自书写令他书写。福多于彼无量无边。”

人就是这样,他越是不懂的人,越是敢发言、敢毁谤;越是懂了的人,行内的人呢,就不说话。如果说你资粮不具备或者不够,即便一个善知识来到你面前,你会以为还不如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的资粮不够,你承受不了这个善知识。因为自己无明太重,也可以讲福报不够,遇到善知识而不承认他。如果说你资粮够,承认他,也可以说你福报够了。

--------------------------------------
“有福报才会开智慧,否则,翻开佛经也看不懂。看懂了,你还是要多为人效劳,才有人缘,才有人恭敬,才有福报”
“要修福德,有了福德之基,善根才会开花结果。有福无慧,那是痴福,有慧无福,那是干枯之慧,也是苦”

3、民国三虚之倓虚法师亲书天台四十五代法眷付于能阐法师,指令其为天台四十五代接法传人
能阐老和尚开示:
“人不分长寿或夭折,只要福禄享尽,死期就到了。出家人修行求慧求解脱必须先要明理,修福莫若惜福,要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缘,我们在福报当众,要更加注意惜福。有福德的人,修行起来也会比较顺利。如果没有福德,无论修哪一种法门,都会有种种障碍”
3、净空老法师: 有福报才能开智慧
惠能大师不认识字,一次经都没听过,你们在《坛经》里面,看前面他一段的历史,在黄梅住了八个月,没进过禅堂,没有进过讲堂。
忍和尚只是分配他的工作,到柴房里面去劈柴舂米,这在寺庙里头做苦工。古时候进寺庙一定是先为寺庙服务五年,为什么?修福。
不是说你到寺庙去享受,人家供养你,你有多大的福报!所以,进寺庙是叫五年学戒,学戒什么?学规矩,服劳役。每一个人进寺庙都要做的,修福。
人有福报才能够开智慧,中国古谚语有所谓是「福至心灵」,你的福报到了,你的心就灵了,忽然聪明,智慧开了。
由此可知,没有福报的人心思冥暗,就是胡涂、愚痴,不开智慧,没福报。可是有福报的人,如果没有善友引导,他就变成世智辩聪,就变成狂慧,那就错了。他那个智慧是用到邪的方面去了,变成邪知邪见,那造业就更深了。这种人对人没有恭敬心,狂妄自大,肯定是这个样子的。

“《金刚经》只讲两件事:一个讲般若,一件讲功德。为什么?大功德的成就才有大智慧,你光在打坐里头求智慧,这是小乘法门,由戒、定而生慧。大乘法门不谈这个,大乘法门谈的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种以后才是般若。”
“功德智慧成就所得的果报,心能转物所致,色身气脉自然转变。不信你试试看,若作了件大善事,不用打坐气脉就会变,就是这个道理,立竿见影。没有修福德资粮就不要妄想成就。没有功德成就的话处处是障碍,身心都会是魔障,内外环境都是障碍。无量功德成就是修福报,无量佛土皆严净是修智慧的成就。你一个人大彻大悟,不能度众生,因为功德不成就,充其量是个辟支佛。因为见地偏差,功德不圆满,都会造成退转。”
“为什么自己智慧会钝根,闇钝?福报不够,福德不足。智力、信根不够,福报不够,听闻佛所说的最深秘密行,他反而心里怀疑”
“《金刚经》只讲两件事:一个讲般若,一件讲功德。为什么?大功德的成就才有大智慧,有同学问:“智慧是不是一种福报?”我说:“不错,智慧是由福德而来。” ”
“功德不成就,智慧是不会成就的。佛在世时,很多人在佛的跟前只消半天甚至片刻功夫,就证果了。到我们后世的人,因为福报不够,虽然一心专修,恐怕也要十几年才能证果,同时还得一点魔障都没有。”
“上师传法给弟子,如不是功德具备的话,上师也是犯戒的。你有那个资格一定传你,但是如果你没有那个功德就免谈了。因此我这一生的法缘也很好,有时碰上了还硬要我学,一定要把秘本塞给我。后来想想何以如此?应该是同我个性有关,我什么秘本拿到就把它印了,不印就断了。”
功德不成就,智慧是不会成就的。有句话说:「未曾成佛,先结人缘。」你得了道要度众生,如果功德、法缘不够,还是无法度人。如果法缘不够,功德不到,就碰不到善知识。就算碰到了,自然也会离开,或是有阻碍。
我们学佛第一步是修功德和福德,福德不具足,智慧不会发起,智慧不发起,没有办法证得菩提。大家想悟道的念头,都是妄想,连一点善行都没有,何况是福德!
《瑜伽师地论讲座》
“为什么自己智慧会钝根,闇钝?福报不够,福德不足。我们做生意要先有本钱啊,做人吃饭要有粮草啊,学佛修行,不管在家出家,也是先要准备本钱啊。什么本钱呢?福德资粮、智慧资粮,没有福报修不成的。自己刚刚想要清净,在庙上修七天,家里打电话来说:“妈妈这两天血压高了,想你。”你非动心走了不可,对不对?刚刚说:“哎呀,我要在这个地方清净两天。”就有个烦恼来找你,你自己火也大了。再不然,刚刚打坐坐得好,旁边一个人放了一个臭屁,把你臭死了,你气得就想打架——福报不够。所以要想修行啊,要福德资粮具备。”

5、智空法师告诉你福报有多重要

智空法师

有人说:求恶求善无所谓啦,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谈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要求智慧不求福报。

现在好多人爱谈这个问题,他认为福报算什么呢?我求智慧呀。有人天福报还要有智慧才行,对!可是你知道不知道?你想得到并且转变自己业力而有人天福报的那个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呀?究竟的来说,一点路也不能省,你的福报没有积累够而想开智慧的话,门儿都没有。

你看杨洪,为什么善知识就愿意点化他?善知识希望他成熟呀。因为他是个好基础呀,就象一块肥沃的土地,他那块地种什么都能很快长高。所以我们得赶快去,找一棵将来可做顶梁大柱的松柏种籽来种下,他有极强的功德力基础(功德基础强,就是悟性好根性好),修了很多善的基础,加行资粮道很充足;很充沛,所以一定要让他快速的成熟起来。如果你是一个很可怜的人,一点善功德也没有,善知识就会告诉你:“先好好布施吧,好好做功德吧,你的功德力不够是不行的”。

在西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喇嘛,他对他的上师说:“我怎么修行”?上师说:“你要好好做善事哦,多做功德,智慧才能增长,功德和智慧的增长是平等的”。“哦,原来这样,功德增长智慧才能增长”!喇嘛想。所以他就给大众印经,每天早上就推着印经板去印经,印了多少年了。他不停的为别人做,目的是为了开智慧。他也没有了解经文法义,也没有听闻佛法。印了很久,几十年了,觉得很累,就烦了。他就拿着那个印经板发了个愿:“文殊菩萨,诸佛菩萨请做个证明吧。我的上师跟我说:好好求福,求福就能增智慧。我一直在为别人做事,可我的智慧还没有开哦!如果我上师说的这个话是错的,那我把这个印经板丢到空中就让它掉下来好了,如果我上师说的这句话是对的,那丢到空中的这个板不要掉下来好了”。他想:这个木版丢到空中肯定要掉下来的,那就证明我的师父说错了——他想证明他的师父说错了。他不想做功德了,不想求福报了,他想开智慧去。

理所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板要丢到空中肯定要掉下来的。他一狠心,一咬牙就把板往空中“啪”的一声,丢了出去,不管了。他就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木版掉下来的声音,可是,一直没有掉下来的声音。奇怪了,木版没有掉下来,怎么回事?睁眼一看,文殊菩萨在空中接住了经板!!!文殊菩萨说:“我可爱而又可怜的弟子呀,你的上师其实一点错也没有呀,你的福报增长够就是智慧增长够。你现在的智慧没有开,就是因为你的福报还不够,你应该继续修呀!继续求福报,继续为大众服务哦”!哇!他此时能亲见文殊菩萨,很难得!

文殊菩萨是智慧第一!表智慧的!就是由于他的信心发生动摇的时候,就是由于自己做功德;做善事的问题产生怀疑的时候,而且自己的福报增长到一定水平后,感应到了文殊菩萨现身!菩萨无处不在呀!
从这里可以看出,你福报求不到,想开智慧?不行!!你的福报有了,就把福报转换为智慧了。

所以,我很久以前就问过杨洪一个问题:非善非恶时如何?这个问题考住他了,他就回去禅修,回答了我的问题,但不究竟!最近又听了一次他介绍大悲咒的讲法,哇!他的智慧增长了,他的智慧给逼出来了,开始思考空性的东西了,空性的积累快呀,他的上半辈子都用来修福报,后半辈子呢,很多的善知识都来帮他开智慧,智慧很容易的就增长了,你看是不是福报的积累导致的?没有前半辈子的福报的积累,你后半辈子还想开智慧?岁数大了,行吗?老实告诉你:不行。所以,我对你们说,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知见高,你就要随喜别人,而且深信福报的积累就是智慧的前提,没有福报,你想开智慧?不可能。再说一次,不可能!!!为了增长你自己的智慧,为了增长你的福报,你一定要广泛随喜,你就从这里面积累到自己所需要的福报和智慧了。

好多人说:“我没有钱,没有办法帮助人” !我告诉你,你没钱没有关系,你每天随喜善知识,随喜那些大善人,随喜那些每天广度众生、开发空性智慧的佛教事业的人,赞叹他们,这样你不就积累了功德了吗?退一步讲,你不要以为帮助别人、修功德、,修福报、布施就不是究竟的佛法。布施是六度之一,它是开始必须要有的,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果你布施做不圆满,那后面每一项都做不圆满,前面的布施做得不圆满,后面的圆满一点也升不起来。布施是第一项,智慧是最后一项,它中间还有四项,这是次第,六度是有次第的,比如,初地菩萨修的是布施,二地菩萨修的是持戒,三地菩萨修的是忍辱,四地菩萨修的是精进,五地菩萨修的是禅定,六地菩萨修的是般若,他是一地一地的往上走,一地一地修的重点是不一样的。那如果你说,我不要,我从一地就直接修五地功德法门。可能吗?不可能,退一步来说,你知道六度之间,为什么一定要先修布施呢?打个比方,就如一个人要走远路,那出发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带足自己的干粮,如水、吃的东西要带足,如果你没带足,没走到半路,没东西吃了,就饿死在路上了。这那有福报呢?所以,我昨天在禅堂里对弟子讲:你没有福报?你每天能有时间来禅堂恭敬师父、打坐?这就是有福报嘛。

有一个弟子对我讲了一件真事:他有一个朋友,他劝朋友也一起来打坐,可朋友说:“我真的休息不下来,我没办法,没时间,我一辈子很奇怪,为了这个家,我每天从早忙到晚,不停的工作,我就没有病,只要停下来休息一天二天,病就找上门来了” 。呵呵!就这么简单,他是还债来的,生生世世欠人家财而来的,没有时间坐下来休息,他就连个星期天也没有,这一辈子不停的干活,不停的还债,做驴做马,给谁做?给儿女。这就叫没有福报。

你看扬洪,每天上午在家打坐修行,下午到公司打理事情,他有充足的时间修行哦,这是他的福报,他是真修行呀,二、三十年了,你以为是开玩笑?他当年从香港创业过来到现在发展到了多少个亿呀?九0年才开始很快的就发展起来,他在美国能创下这么大的事业,没有诸佛菩萨加被,他能行吗?所以,不把六度之基础度——布施修好,其它根本不行!

他给我讲了另外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在香港有一个朋友做生意总赚不了钱,老赔本,另外一个就是放出去的钱要不回来,他就求扬洪,说:“听说你在美国发了财,你用了什么方法发的财” 。杨洪说:“你真的想知道吗” ?朋友说:“是的,很想知道” 。杨洪说:“你真的想改变吗” ?朋友说:“真的想改变。”杨洪说:“好,你听我的话,你每年把30万拿到广东惠州,(杨洪当年是在广东惠州做下乡知识青年,他那时就经常帮助那里的众生),因为我每年都要投30万去帮助那里的人,你这样做了,我就可以把我那30万拿到其他地方去帮助其他的人,你连续三年这样做,一开始可能没有感应,但一定要坚持做三年,你能做到吗?”朋友说:“好,我就按你的方法做。”结果,第一年还是一样,第二年也没有变化,到了第三年,一切事业都转过来了,该要的钱要回来了,该赚的钱也赚到了,他高兴得不得了,他此时终于尝到了甜头,就开始不断的帮助众生。

杨洪有一个慈善组织,叫慈辉,都是杨洪拿着自己赚来的钱去帮助中国大陆很多很多的人,杨洪的钱是谁的钱呀?是菩萨的钱呀,菩萨通过他来利益众生呀,对不对?那为什么菩萨利用杨洪来利益众生而不是利用你呢?你想一想:你有没有傲慢心?想想自己有没有慈悲心?好多人就会说这种风凉话:我要是他,我也能做。嗨!你要是他,菩萨早加被你了。没加被你!就是你根本不如他!是不是?所以今天在这里告诉你们,你们一定要随喜,一定要赞叹杨洪的善功德。

刚才说的六度,老实告诉你:其实是你布施不够,福报不够,你持戒是持不住的。我昨天对我徒弟说:你布施不够,你怎么持不杀生戒?他说:师父,那我不吃肉,只吃素行不行?行呀,但行得通吗?你工作的环境根本就没有素食,没有办法,你不吃肉,行吗?生活所迫,你不得不吃肉。有些人为了拿到钱去杀人,抢银行。一些人杀猪、杀鸡等等,他说:都是生活所迫,不做这些不会做别的!就只好造杀生业了,你福报不够就只能是造杀生业了。如偷盗,要是你家财万贯,不用工作家里也都有钱用,那还用得着去偷吗?如果你非常有钱了,你还用得着去贪污吗?这不是福报不够吗?这就是你布施的功德不够。还有邪YIN,都是自己的福报不够,如果你的福报够了,你的太太、你的先生那么好,所有的一切都好,你还有必要出去追寻那么多的东西吗?这不就是你的福报不够吗?所以,你们一定要明白这些问题:布施不够,就持戒不好。

如果持戒不好,那怎么修忍辱呢?持戒能让你内在的个性转变为善,心地善良,慢慢的容忍一切,不管是否禅修都会变得轻安,这就有了定力了,就有力量了,最后即使别人骂你,你也能以欢喜心接受了,这才是忍辱,这个时候才得到忍辱的力量。所以,你不能持戒,怎么能忍辱呢?这是个修行次第,你忍不住的,别人说你一句,你就哇哇大叫起来,这种人真的没有福报呀。所以,有的禅师见面时,互相考证,怎么考证呢?见面根本不谈空性,不谈禅七,有的禅师见面就非常恭敬地说你:大菩萨呀,你的空性见解高呀,佩服!佩服!他这么一夸你,就悄悄地观察你脸上的傲慢心,你那脸上的表情就洋洋得意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看你的定力够不够。看你的忍心,能不能忍下来?忍辱心也是与定力相类似的,是一种忍的力量,看你能否忍住?看你不能忍住,人家就不和你说话了。是在试你呢!看你是否是真本事?如果你真有本事,他夸你也无所谓,骂你也无所谓,这个喜忧、苦乐,与他无关。这种人是真有定力,所以没有定力能忍得住吗?

没有忍辱,你怎么能精进起来嘛,忍都忍不住,安不住,你想在忍的基础上继续的持续,持续就是指忍的持续。你修一天可以,修二天可以,到了第三天,可能就会说:不行了,这个菩萨道太久远了。忍不住是没有定力,没有这个忍耐性,你就不能精进。所以我告诉你们,修行不要计划一个月二个月、三年二年,你要横下心来,打它十年二十年的计划,这十年二十年,别的我什么都放下,要实修它十年二十年,一切都不动摇,你看看十年二十年以后是什么样?你看看你的身体变化不变化?你看你的气质变不变化?你的心是否变化,你看到最后诸佛菩萨加不加被你?你发心就要发长远心。

你不能精进,你怎么能修禅定呢?就比如你打坐,你坐不了半个小时,你怎么能坐一个小时呢?不能坐一个小时,怎么能坐三个小时呢?你不能一天修,怎么能三天修呢?你不能用三年、十年几十年来禅修,那怎么行呢?几十年禅修能安住不动,这是什么功夫呀?我以前跟你们提过吆四祖道信大师,三祖把这个祖祖相传的心法传给他,他做了祖师以后,他60年没有躺下睡过觉呀!徒弟们,你们懂吗?你们用过几天功呀?才用了一二天就跟我讨价钱,刚刚打了几天坐,习气烦恼来了,我说你两句——帮帮你!!你就不行了。修行那是一天二天的事呀,你不精进、不忍辱,怎么能继续的禅修下去?

不持续的禅修下去,想开智慧?想开般若慧?能吗?绝对不行!
六度里的禅修之后才是般若慧的开展、空性知见的建立,这个时候在诸佛菩萨的加被下,善知识就来了,加被你,帮助你!为什么就遇到善知识了呢?福报够,禅修基础一够,善知识看你是好苗,就象老师看到好学生一样,加持加持你,很快就好了嘛,你就很快开悟了,一开悟就列为圣贤,就是菩萨,你以后就可以度众生了。
这就是次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福报)(五明学佛网:修行       福报)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