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不修心,会活得很苦!


   日期:2013/1/23 13: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不修心,会活得很苦!

 

一、为什么要修心?

任何一个人升沉、苦乐、正邪……都是由心决定的。人,是受思想支配,受认识指导。为什么要修行?因我们从出生以后,由于自我意识的伸张,主观意念把一切问题、现象、事实都扭曲了,如果不修行,便一直扭曲下去,活的环境是个变态的环境,心,是个走了样子的心。不修心,会活得很苦。

谈到修心,先搞表楚修的是哪一颗心?自己有几个心?用分类法,起码有两种,儒家说的,有人心,有道心。

佛说:心为恶源。又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由此可知,心有两种。

这两种心并不是用解剖学解剖出来的,而是我们自出娘胎,这二种心就开始形成;十多岁时,雏形大体完成,受完都育以后,进入社会工作,人心不断地增强,道心不断地被埋没,如果说我们一生下来便是道心,那也不是事实。佛说:心为恶源。又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不是矛盾?不是,心为恶源的心是妄心、是人心。能够作佛的心是真心、是本心。

人心是怎么形成的?

它是由根、尘相对,第七识的自我意识,第六识的分别意识,透过五官的采集、见取、纳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表层意思”;在本心的表层上覆盖了一层尘垢,这尘垢便是我们经常认为的“自我”。

佛说无我,是针对着我们的表层意识,说这不是你,根本没有你。如果你认为这就自己,或是自己的心,是绝对不正确的。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心,是原本的心,是摩诃般若,是心的原态,也是生命的共相。这个心本自具足,本自光明,本自圆满,是不须要修的。

须要修的是什么心呢?

是我们的“表层意识”。

表层意识掩盖、埋藏了我们真实原本光明、圆满、一切具足的本心,要修的就是这个虚假妄心——表层意识。

古人说:“借假修真”,不是借肉体修法身,而是借我们虚伪的意识来修正、恢复、发掘出自己原本的真心。

如果问:你有心没有?你一定会说:我有心,我知道,我清楚,我不会把口袋里钱送给不相干的人。我吃饭也不会吃进鼻孔里。我清明在躬,很有理智……。

这并不正确,你是有一颗心;但是你现在没有心。

你原本的真心被六尘覆盖住了、埋没了,而你那个表层意识虚假的心,又支离破碎,四分五裂,欲振乏力,不起作用了。为什么?因为你缺乏一个完整、统一的心——昨天决定的事,今天你会否定,上午决定要做的事,下午又不做了。你的理智时常和情感交战,欲望和德性交战,你的心是矛盾的不是统一完整的。

所以,修行,首先要把这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表层意识修好。真心不用修,如果表层意识原本是好的,佛不会讲“心为恶源”;《尚书·大禹谟》亦不会说“人心惟危”。所以表层意识是我们要修的对象;不但要修,而且大部分要扬弃。“借假修真“的前提必须先具备一个完整统一的“表层意识”;而且要给它开个孔道,让原本的真心出头来主宰这个统一的表层意识。如此,才有修心(行)的可能;否则,便是流于空谈。

二、本心被埋没、失落的原因!

真心被埋没,真心给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盖,主要由于我们没有认知它、肯定它、珍惜它,其错误原因如下:

(一)为形所役

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就是为这个肉体服务,我们所有的念头动机,都是根据肉体产生,古人说这叫“躯壳起念”,明明它是不永恒,不可贵,死了不多久就发臭,是具臭皮囊,但是我们却一生都在为它服务,做了它的奴隶。绝大多数人,以大部分时间来侍奉这个肉体,给它吃,给它穿,它不美,要它更好看。所有患得患失,功利追求,都是为了这具肉体。

你的心既然做了肉体的奴隶,你的心就会因为被忽视而渐渐地遗忘、迷失、沉没在虚幻里了。

(二)与世浮沉

人,大多没有当家作主的意志。

有些人写自己的传记,说他曾经做了些什么,那是大言不惭,那并不是他做的,是周遭的环境为他安排、逼他做的,大多数人都是如此,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没有当家作主,都没有自己人生的方向,都只是被环境所驱使,要他怎样,他就得怎样。这就是与世浮沉——时间过去了,他的生命也腐蚀、消失了。

因此,看相算命者大行其道,大多数人都被算定了,一生都摆不脱命运的支配。其实,是大多数人都不肯自己当家作主而与世浮沉,原本的自己真心才被淹没,不起作用的。

我们看了《了凡四训》以后,就知道人是可以当家作主,可以改变并主宰自己的命运的。佛经上说:“种子变,则命根变”。只要你发心,你的本质变了,素质提升了,顽铁忽然变成黄金,价值自然就不同了。

我们修心,最重要的就是纠正、改变这一点;如不改变这一点,人就不可以成佛,就不可能在茫茫业海中脱颖而出了。

(三)积业成障

业,是思想行为的总合,一如公司的业绩。

为什么叫各位反省?因为真正反省的人是可以认知自己的。为什么要各位注意六岁以前?你能反省到六岁以前,进一步就能反省到出生以前,就可以自己证明生命是永恒的,是不朽的,不是这一世才有的。在座的有好几位可以实这一点。如果你不肯去反省,业障就障碍你最真实的本心,使你不得成佛,不和自在。

我们既然在习气污染中,迷失了自己,只有靠反省、回顾才能明白自己这个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人心惟危”,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具备了一种毁灭的倾向?我们如果肯反省、肯忏悔,我们就能够不再把错误重复下去,也才能不让烦恼、痛苦再延续下去。

如果我们能按照以前所说的要领去反省,静静地发露出我们内在的过错,不求功利,不求速效,也不要赶时间,能够反省到六岁以前;反省不下去时就等,静静地等,等它一年、二年,一定要把六岁以前的都反省出来,到那时,你就知道你原来是谁?再往前反省,你就知道你前世是谁?再反省下去,就是宿命通了。宿命通是真实的神通,不会退失(天眼、天耳都容易退失)。到那时,自己会清清楚楚地认知自己,不论你是中国人、外国人,你可以说那个时代和那个地区的话,那是万万假不了的。同时你也便肯定了生命的永恒,而珍惜自己的生命了。

所以,打破业障,除了反省、忏悔,没有第二条路。

真能由衷反省的人,都得到了法的利益,没有认真反省、忏悔的人,便停止(滞)在那里无法前进了。

反省、忏悔,并不是我发明的,我也是这样做,而且很确实认真地做过。当我反省到妈妈生我,反省到妈妈没有生我之前,我便认知了真实永恒的自己。

反省,不要急躁,不要求速效,要诚、要敬、要由衷,才会成功。

路,是人走出来的,你不去做,只求知,那就上了当。装一脑子名相,不停地拿它作分别妄想的素材,想来想去,最后便会落入“想阴”。

(四)逐相而迷(沉)

我们睁开眼,只见五彩缤纷,如果没有堵塞耳朵,又加上百音杂陈,对于这些,我们习惯地执着它是真实的,而忘记了这个地球并非永恒。

其实,这些都不是真实,都如幻如梦。

我们如果不肯从梦中警醒过来,就不免要迷失在现(幻)象当中了。有时照镜子,自己都怀疑自己:这是我吗?我这个德性吗?我怎么会是这种样子呀?不但把自己的心迷失了,对自己的相貌都会打问号,而失去亲切感。

何以如此?因为我们最善于对外在的幻相认同。既然认同了虚幻不实,我们的心自然也就变成了虚假。所谓虚假的心,就是生灭心,随着环境在改变,后念出、前念没,不停的生灭。如果你改变不了对外在幻相的执着,那就甭修行了,修亦不会成功。

(五)随想入阴

很多人以幻想为享受,想入非非。

一个人坐在那里想,越想越有味道,想到高兴的事,情不自禁地会自己发笑。有时候,为自己勾画一幅未来的远景,会兴奋到整夜不睡觉;越想越有意思,干脆,喝杯茶,抽支香烟,继续想下去!可是到了明天,一出门,所想的不是忘了,便是一点儿也派不上用场。

习惯多想的人,多半面不华色;气色都不好,阴气太盛。所谓五阴,想的太多,便堕入了“想”阴。不要去想,问你问题,能答便答,脑筋一打转,答案就不对了。要直截反应,就像一按扭,灯就亮才行。

修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那些阴暗、见不得人的心、心的阴暗面“曝光”。

现代人多患有时代病。最普遍的是神经衰弱和精神分裂。精神分裂就是意志不统一,想的很多,心力无法集中,所想的事情往往和他的工作脱节,与做人做事都不相干,久而久之,就会由神经衰弱而精神分裂了。所以,人不能妄想。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