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世间百态 -->真情大爱

 传递正能量:69岁教师42年资助35个孤儿每月退休金仅


   日期:2013/2/7 12: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传递正能量:69岁教师42年资助35个孤儿 每月退休金仅3700元

 

图片右为冯银燕老师

 

新疆伊犁教师冯银燕做慈善42年,资助孤儿和单亲孩子35人,包括汉、维、锡、蒙、满、哈、回共7个民族。
  冯银燕老师今年69岁,患“肾衰竭”41年,有三个亲生儿女和很多孙子,自己还另外照顾着两个孤儿和几个贫困家庭。每月3700元的退休工资,却过着捡菜叶,烧煤炉的生活。
  她拒绝被资助,被采访,被宣传,但她的故事还是感动了当地居民和政府,退休教师冯银燕不是共产党员,却被伊犁州文明办官员誉为“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2013年1月7日,央视网记者经过多方努力总算采访到冯银燕老师,她已经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她说,虽然人老了但性格不变,“打抱不平”不变。她不是共产党员,却被誉为“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记者请她列出一个曾经资助的单子,上面共有50多个人名,她说“记性不好,很多已经忘记了,三两个字是一个姓名,每个姓名后面是一个无助的家庭,每个家庭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
  问起她做慈善的经历,冯银燕老师摇摇头说:“能力有限,没有做什么大事情。”
  为了让不幸的孩子上学,她不顾全部家庭成员的反对,将13个孤儿和单亲孩子留在家中吃住,最大的叫冯秋萍,今年46岁,最小的叫刘航今年17岁。
  “冯秋萍,是84年领回家的,我不是法定监护人,而是实际监护人,供她上完大学,直至成家立业。”冯银燕回忆起往事,眼睛湿润。1984年,她听说新源县有一个女孩叫冯秋萍,父母离异后各自组建家庭,女孩随母亲远嫁河南,因为父母都不管,最终被迫辍学。
  了解到冯秋萍还想上学后,冯银燕借了200元寄过去,让她从郑州坐火车到乌鲁木齐。接回到伊犁后,冯银燕供其吃住和上学,直至新疆医科大学毕业,现在深圳工作。
  刘红红和刘航姐弟俩的父母双亡,由叔叔照管,但叔叔娶了婶婶后便与姐弟俩分家,不在一起吃饭。叔叔掌管两个孩子的低保费用,有时候会给些粮食和清油,弟弟刘航在村里上小学,姐姐在县城中学读书,成绩非常优秀,每年的奖学金用于交学杂费,因为没钱交住宿费,每天上下学都要走5公里路。刘红红初三毕业后,没钱再上高中,便辍学在家。2008年,冯银燕听说此事后前往察布查尔县了解实情。
  当一位陌生的老人问刘红红是否还想上学并答应资助她时,刘红红有些疑虑,县上的中学都上不起,哪有钱再到伊宁市上学呢?
  最终冯银燕老师把刘红红带到了伊宁市最好的中学读书,替她交了借读费和学杂费,总计1万多元。因为刘红红的成绩好,每次都考到学校的前20名,冯银燕定期给她一些奖励,买件衣服或者买双鞋,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送这个孩子上学并不容易,找完学校找政府,跑断腿,磨破嘴,总算把刘红红送上了大学。”据冯银燕介绍,2011年,刘红红以562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新疆医科大学(本硕连读)。
  供养了刘红红上高中后,冯银燕开始供养刘航,但她找到刘航时,发现已经辍学很久,叔叔不让他读书,而是在家干农活挣钱。后来冯银燕再次把刘航领到伊宁市,让其在市里读高中,目前成绩非常优秀,刘航放假后回到冯银燕家中居住,他称冯银燕为“奶奶”。
  冯银燕不照顾自己的孙子,反而将孤儿领会家中吃住,遭到了包括丈夫以及子女的强烈反对,但她总说,这些孩子太可怜,不读书咋办,给他们一个机会,就可能改变一生。
  除了照顾孤儿,冯银燕还照顾了17个困难家庭并予以资助。
  自1965年参加工作以来,因父亲残疾,冯银燕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等弟弟妹妹长大成人后,她开始关注孤儿和单亲孩子。为了这些孩子上学,她四处找政府部门,动用各种关系,而自己的三个孩子都是下岗职工,她却没有向政府提过任何要求。
  13个孩子吃住在她家,最长的住了7年半,而冯银燕却很少让自己儿女孙子来家居住。
  工作几十年,每月退休工资3700元,至今没有多少积蓄,她有时候会去菜市场捡菜叶做饭。她把爱心献给了社会从不求回报,住在楼房里,却舍不得用煤气架起了煤炉。洗衣服的脏水澄清后再用来冲洗马桶。
  当记者提出采访她的丈夫时,冯银燕说千万别问他,丈夫一直反对照看孤儿,问他就要吵架。社区的工作人员听完她的讲述后惊叹:“42年坚持做慈善,顶住那么大的压力,不求名不图利,真不知道冯老师怎么办到的。”
  政府无力收养所有孤儿
  冯银燕老师坚持42年照顾30多个孩子,其中有多名孤儿。对于社会孤儿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如何看待?记者就此采访了新疆伊犁州儿童福利院和伊宁市民政局。
  伊宁市民政局干部庄娟告诉记者,该市共有219个孤儿,全部在民间散养,还没有听说民间收养孤儿的事情。民间照看孤儿很容易被误解为收养孤儿,这种说法不一定符合法律法规。
  据了解,新的儿童福利院在2012年底动工,预计能够收养50个孩子。但面临的困难很多,职工编制,人员工资,人员素质都一时难以解决。
  据伊犁州儿童福利院孤儿部主任刘晓英介绍,全州目前就只有一家儿童福利院,而孤儿预计在1000到2000人之间,所以不可能全部收养,现在只收养了151个孩子,大都是因残疾被遗弃的孤儿,正常孩子只有20个左右,孤儿院供他们完成学业,直至找到工作。
  从2009年开始,孤儿的生活费逐年增加,现在每个孩子月生活费达到了900元左右,相比在民间散养的孤儿要多几百块钱。即便这样,儿童福利院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其中主要是人员配置不够。

希望爱心传递

在执教的40年中,冯银燕每当看到有学生因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就心急如焚。多年来,她用自己的爱,靠一张嘴、两条腿到处奔走、呼吁、帮扶,先后帮助了30多名孩子。而她对学生的资助也从来不分民族和地域,被她资助过的学生有汉、哈萨克、回、维吾尔、蒙古等各个民族。凭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冯银燕成了诸多贫困学子心中的“希望老人”。她先后在伊宁县、伊宁市等多所学校任教,走到哪,就把资助贫困学生的善行进行到哪。

如今,冯银燕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她救助过的学生长大后,再去资助与自己当年一样贫困的学生,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热心于这项公益事业。

(来源:人民网) 2013年01月09日 马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退休教师       资助孤儿)(五明学佛网:退休教师       资助孤儿)  

 传递正能量:74岁退休教师捐出190万毕生积蓄助学 

 退休教师25年筹集善款逾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