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谕法师:不杂用心


   日期:2013/2/27 21: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九八六年第三期讲慧观记

不杂用心

大家打佛七,最要紧的,要知道打佛七的目的。七天念佛,不了这个目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要得受用。受用从何而来呢?它的要领又是什么呢?要不用杂心,心要不杂乱想。若是你杂乱用心的话,念佛不得受用;不杂用心,一心纯净,一定能得受用。

我们的心杂乱,是什么原因呢?杂乱出在六处,就是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触,意贪法。由于这六根门头,使我们的功德被跑掉了。所以打佛七期间,各位眼不可乱看,耳只听佛号,口只管念佛,心中只管想佛。

大家都知道,我们有烦恼和业。由于烦恼和业,招来了苦。烦恼和业是由六根所生,六根贪六尘,就生烦恼。招来的苦还是六根去受,自己虚妄造业,虚妄受苦。所以七天当中,各人要牢牢守住六根,使它不放逸。

大家对佛法要有体认,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得到真正的东西。这六根还不要紧,最怕的,引起第六、七识,有了分别执着作用,于是眼才贪色,耳才贪声,乃至意才贪法。所以我们要守住六根门头,要不杂用心。

眼看色,没有妨碍;耳听声,鼻闻香,舌尝味,身接触,都没有妨碍。因为五根里面没有思想,要知道,造一切罪恶,是我们的心在想;若是心不乱想,眼耳鼻舌身只有单纯的作用,看就是看,听就是听……那是现量界的东西。由于我们的第六意识去想,起分别,去攀缘,才变成非量界,非量界就会使人起惑造业。所以说,我们追究起来,唯有与五根俱起的第六识最恶。由于第六识的攀缘,把五根的形象吸收进来,起爱起憎,爱憎心一起就造业了。

根据我们体认,六根攀缘有两种。我们杂乱用心,都是因为这两种关系。一种叫亲缘,亲就是亲近的意思;一种叫做疏缘,疏就是疏远的意思。六识起攀缘的时候,百分之八十是亲缘。

那么,什么是亲缘,什么是疏缘呢?情况又是怎么样呢?所谓亲缘,第六意识自己起的乱想。(前五根不对五尘,第六意识自己起乱想。)就像大家打坐,闭起眼,其余的耳鼻舌身都不接触五尘,可是你的心在乱想,这是自己起的攀缘心。第二种攀缘就是疏缘,疏远的缘,是你的意识心和前五根同时并起。这个情形很少,估计可占百分之二十。举例来说,男众看到女众,女众看到男众,起爱慕心,那是识和眼根同时而起的。怎么说这种情形比较少呢?因为我们的眼虽然看到色尘,但大部分是无记的,很少的起攀缘心。譬如说,我们走在马路上,男众看到很多女众,并不是看到女众就起贪爱心,这就不能说是意识心和眼根同时并起。只有对个别的、特殊的色尘才起贪爱心的。听到声音,并不是每种声音都起攀缘心,譬如说,我们在听到外面小孩子放鞭炮,对我们一点影响也没有。所以说,意识带五尘所起的,最多只百分之二十罢了。由此可知,意识自己起的攀缘心,要占百分之八十,带五尘而起的,最多只占百分之二十。因此,大家在平时不要使意识自己起攀缘心,也就是说,不要杂乱用心。

当然,要意识心不想,很难,可是有一个方便,你可以教你的意识心只想佛号。一心不能二用,自然它就不会杂乱用心了。不禁打佛七时应该这样,平时大家也要如此用功,不可幻想,不可设想,不可妄想。大家在妄想心里面,联想占大部分,往往会从第一点联想到第二点,又从第二点联想到第三点,并且联想的很快。快速到什么程度呢?刹那之间你可以联想到天涯海角去。

大家念佛,要记住,绝对不许可联想,如果发现,赶快把它打断。怎样打断法呢?用一声佛号!

七天当中,大家都不要杂乱用心,若是不杂用心,你一定得受用。不杂用心还有一个名词,净土宗叫它“一心不乱。”不杂用心,就是一心不乱。不过不杂用心是从修治方面来说,修行对治烦恼,叫不杂用心;从得果方面来说,叫一心不乱。如果你已经能做到不杂用心,那是一心不乱。因此我们要想得“一心不乱”的境界,就要从“不杂用心”开始。你这样去念佛,才叫用功修行。要不然,心中还是起两种攀缘,亲和疏的攀缘,那所得的受用就很少了。希望大家记住,七天就往这里用功。

现在我们开始念佛。大家用用功,要不杂用心,一心听佛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