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要有出离三界牢狱的道心


   日期:2013/3/21 10: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安法师:要有出离三界牢狱的道心

    我们的生命也像一种投资。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要盲目投资。要把我们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投注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那就是修道了生脱死。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命无常,所以要常行精进。“常”就是不间断,“行”就是行持,“精”就是专心致志、一门深入,“进”就是有进无退。

我们每个人是天生想放逸的。但是修道,就像一个人披上盔甲上战场,与百万魔军对决,是容不得懈怠的。所以我们要树立强大的动力机制,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这样才能做到精进不懈怠。

三界如牢狱,我们是囚犯。我们不自由,苦不堪言。认知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把精进勇猛的心发出来,与烦恼对决,出离三界。由五阴衍生为十八界,这就是我们凡夫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牢狱,我们是关在这个牢狱中的囚犯。原来我们不知道关在牢狱里面,现在知道了,就要常行精进,早日冲出去。冲出牢狱就是一个大光明、大智慧、大安乐的境界。所以我们要有出离牢狱这样的一颗道心。如救头燃,常行精进,我们今生就能得救了。

世间一切都是梦,火宅茅坑大苦海,一刻不停求出离!

   学佛是要了解这个世间苦、空、无常、无我的,是要了解三界六道轮回的可怕,我们学佛是要了生脱死,学佛是要圆成我们本具的佛性,你先要把这个目标树立起来。世间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吉凶祸福都是在做梦:好一点是美梦,坏一点是恶梦。这些都要一概放下。佛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减劫的时代、末法的时代,是一代不如一代,一日不如一日,众生的这种谄伪机心越来越重,五恶、五痛、五烧是愈演愈烈,以后会演变到刀兵劫。所以这整个是一个大苦海,是一个火宅,是一个茅坑,这个地方是不容一刻地停留,我们赶紧要求出离,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已经给我们建立一个无有众苦、但受极乐的故乡,让我们去。至于这一辈子能活多少寿命,能不能赚钱什么的,你都可以放下。

   大安法师:生起出离心,生命只在呼吸间

一个修行人的出离心和对世间的贪恋心,两者是此长彼消的关系。如果对于佛道有很强的好乐,对世间的贪恋之心自然就会淡化;如果对世间贪恋越来越强,越来越猛,出离的道心自然就会越来越淡,以致于无影无踪。所以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就好像光明和黑暗不能并存一样。

看看我们周边发生的事情,地震、瘟疫、癌症、空难、车祸、水灾、旱灾...... 难道我们就不会遭遇到吗?经常观照发生在身边的这些苦、空、无常的事,想象灾难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情形,你的出离心就会慢慢地生起。

19世纪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她写到: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下三天,我该怎样度过?佛教说得更精确,生命就在呼吸间!如果你时时想到生命就在呼吸之间,经常去思维生命的危脆、不牢固、无常、稍纵即逝,你把这种观念在你脑中熏修的非常牢固了,形成定解了,这时你的出离心自然就出来了。

   有了极强的出离心,这时你念佛求往生的心就如决江河,沛然莫御,句句佛号都具备了真信切愿,这样到了临命终时,自然蒙佛慈力,往生西方净土!


大安法师:八苦焦煎,不念弥陀更念谁?

       在所有的佛里面,唯有阿弥陀佛跟我们缘分最深,给我们的利益最大。我们了解了这一桩事情,就唯有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我们凡夫众生所应当竭尽全力去执持的了,当做本命元辰,命根子,救生圈啊。抓住他就得救了,离开他我们解脱就遥遥无期了。所以彻悟大师曾经写过一个偈子,这个偈子前面两句是:

“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你看祖师大德这种宗教情怀,是非常深厚的。只要说着西方极乐世界,眼泪就像雨一样的流下来,那种感动啊!他是观察到南阎浮提众苦充满了苦趣、恶趣、恶道啊。

       我们真的是备受八苦的煎熬,却对自己生存的境况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这种苦难还是没有看得很清楚。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我们每天二十四小时,没有一刻的安宁啊,真是苦树上挂黄连——苦上加苦啊!再加上这个世间种种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战争问题、生存压力问题、天灾人祸问题,现在的苦比古代又加剧了很多。我们要清楚这样的苦,知道这个火宅不容一刻的停留,知道这个魔乡不容一刻的停留,呆在这个世间是非常悲哀惨苦的,要生出深刻的厌离心,把它(厌离心)激活啊!

       你没有这个厌离心,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欣求心就很难成就啊!反过来说,我们对西方极乐世界欣慕之心成就,也自然对娑婆世界的五欲六尘这种苦难的本质有深刻的厌离。所以这两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具有一种很深刻的情怀在里面。他对这个世间苦的悲痛,对西方极乐世界那种感动的泪水,他有这样的心态他才会念佛恳切啊!

       彻悟大师天分很高,对自己生命终极关怀是非常负责任的一个人。所以当他要去选择法门的时候,他可是了解的很多了,对世间的宗教、哲学、学说,他都了解过、都思惟过、都比较过;出世间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宗门、教下他也思惟过,而且去实践过,他都走了一遍。走了一遍,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不念弥陀更念谁?”最后他的结论就是念阿弥陀佛,不念弥陀更念谁啊?

       他常常开示念头,你念头落在哪个方面就是哪一个法界出来,你念阿弥陀佛就是佛的法界出来。那么一定要把念头放在一个最究竟利益的法界上,那当然念阿弥陀佛是最高的、最好的。你不念阿弥陀佛你念谁啊?

    有甚深智慧的人才会有厌离心,厌离心即是无上道心
大安法师

      发无上道心怎么发?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面,给我们开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他这样开示的:“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世界。”你就从当下这一念,厌离娑婆世界的苦开始。这个比较亲切实在。有时候我们反照我们身体上的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以及我们所处的环境,种种的诸恶,这种苦难的逼迫。如果我们有一念厌苦之心,对这个苦能够厌,做到“厌”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情。一般的人在苦当中他不会去“厌”,他要么怨天尤人,要么苦中作乐,要么苦不以为苦,麻木。要产生“厌”,这个“厌”是一种智慧的表达,只有有甚深智慧的人,他才会有厌离心。

所以大乘经典中,佛教我们要用佛法、智慧来熏修我们的心,才能够对轮回的苦——八苦,生出厌离心来。那么就从当下这一念,厌离娑婆世界的苦开始,他厌离就有一个出离的愿望,出离到什么地方去,马上就对佛国净土产生了好乐,知道佛的净土能够快速圆满菩萨的菩提愿以及菩萨行。他发起“我要到净土圆满菩萨行”这样的愿,这样的心。到净土见佛得到无生法忍之后,再回到生死苦海来普度有缘的众生,他能把这个心发起来,这就叫“无上菩提心”。如果一下子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的高度来发菩提心,有时候很难办到,那你就从当下厌离娑婆苦开始,还能够办到。 
    莲池大师开示:“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今持名念佛,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故当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
    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定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大安法师:换个莲华化生的妙色身

我们确实要厌离这个身体啊,没有一点值得留恋的。我们身体是这样的肮脏啊,造粪的工具啊。再精美的饮食到了我们肚子里都变成大小便了。每天口里都是臭气啊,一天到晚搽点香水就能解决问题了?

这种凡夫众生的地火水风的污秽,它是本质上的污秽。就是用四大海水来洗这个身体,也洗不干净。那怕把它洗到一个微尘,这个微尘都是臭的。这个身体还有什么贪念的?所以我们极大的厌离这个身体,是要神往换一个身体,换什么?换莲华化生的身体,金刚那罗延身,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要换这个身体啊。不要再有这个血肉的这个身体,太污秽了,太苦恼了。想一想,越想这个身体不值得留恋。

转换,靠弥陀的愿力,才能转换。这样到了西方净土,当下,就有甚深的般若智慧,远离这种对身见的贪念、执着,我们本有的这种六种神通才显现出来。那么通过这六种神通我们来看,所有往生者都有这六种神通。如果我们知道西方净土所有的往生者都有这六种神通,我们就要老实一点了。我们做的每一个行为,西方净土的人都能看得到。我们讲的每句话,他都能听到。我们动的每个念头,他都能知道。所以还是做老实人更好。骗得了一般凡夫众生,骗不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

所以当我们在这讨论四十八大愿的时候,西方净土那些往生者也都看着我们呢,也都在听着我们呢,也知道你心里在动什么念头啊,你是不是在这里专心致志地听,是不是又打妄想,想其他事情去了?而正因为佛菩萨有六种神通,所以才有能力加持我们。在末法的时代,能够讲经,能够听经,能够闻法欢喜,及至能够感动地掉下一滴眼泪,这都是佛菩萨加持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处处细微地来感知到佛菩萨与我们同在,在我们心里,和我们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 


大安法师:魔乡不可停!



这个时代的共业就是这样恶劣,你也没有办法阻挡的时候。想想善导大师,在盛唐之际,最好的时候,他都有那么猛利的出离心啊!感叹“归去来,魔乡不可停”啊!无量劫的轮回,无有休止啊,“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后,入彼涅般城(极乐世界)!”

在我们中国,你只要看看种种的现象,杀盗YIN妄是这样普遍;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看到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你才知道什么是“法弱魔强”,那真的百分之百是魔乡啊!不容一刻停留啊,这种火宅感,已经是猛然的点上了烈火,已经烧到面前了!

“三界无趣,犹如魔窟,险恶苦毒,不可久住!”

你能思维到这一点,而且生命是这样的无常,这样的危脆,明天是不是活在这个世间都没有把握的时候,你还打什么妄想啊?赶紧念阿弥陀佛,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啊,把自己交给阿弥陀佛,随时启程往生净土。

最近我们寺院有一个比丘往生了,29岁,大家都觉得很可惜,而我倒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啊,这叫提前释放啊!(热烈鼓掌)你本身就是牢狱里面的一个囚犯,现在提前让你走,你还可惜什么呀!所以我们要有这么一种坚定不移的、毫不含糊的出离之心。你这样就好办了。

可是现在有些人很糊涂,我们有一个老居士得了病,他开始到医院里还很恳切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还真的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但是在关键时刻,他忽然对阿弥陀佛说:“哎呀,我的孙子还没有考上大学,等我孙子上大学我再走吧!”他这一说,那阿弥陀佛很慈悲啊,恒顺众生,你不想走佛也不能硬拽着你走,到时候你还要控诉阿弥陀佛害了我的命!那就不对了!他就活过来了,但活过来了也是半身不遂,他的儿子孙子推着车到我这里,他还说:“哎呀,我这次差点死啊,我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慈悲呀,还让我活着啊!”我说:“你老人家可是失去了一个大好的机会,你活在娑婆世界干吗啊?!”“活着我要为大家作一个榜样啊,念佛我能活下来。”这个没办法,做榜样是念佛往生才是好榜样,这个你念佛活过来坐在轮椅上有气无力,这是作什么榜样?

关键时刻贪生,实际上他还是贪生怕死。不行啊!这就是信愿问题都没有解决呀!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深可怖畏!
三界可恶,犹如魔窟,险恶苦毒,不可久住!


一旦无常至,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
世上光阴短,地狱噩梦长,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
爱河千尺浪,苦海万丈波,欲免轮回苦,及早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出离心)(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出离心)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梦参法师:出离心--菩提心的第一步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