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国家公务员只要做到“孝、廉”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日期:2013/4/4 19: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国家公务员只要做到“孝、廉”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233集  2013年3月26日讲于香港

讲经之前念三皈依,就等于传授一次三皈依

请听我念三皈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讲经前,我们恭恭敬敬地念三皈依,这是去年在斯里兰卡讲经,小乘的法师们祈请的。他告诉我:“讲经法会当中,有情、无情众生很多,有没有皈依的,在这个时候统统受了三皈、正受。”这个建议非常好,所以我就接受了,我们在讲经之前就等于说传授一次三皈依。

“三皈是”佛弟子,无论在、出家每天不能缺少的功课。最简单的功课就是早晨打个“三皈”、晚上打个“三皈”,这是最简单的早晚课,这个寺院、庵堂。所以这个很有意义,也非常之好,我们都接受了。

……

佛门的教学目的是教你开智慧,决定不主张多闻

佛经看不懂,要不要研究?现在人,要。实在说,研究没用!研究也不懂,不需要研究。只要去念、只要去读,恭恭敬敬地读,忽然有一天自然就蹦出来了,就全都明白了,那就是古人讲的“其意自见”。本有的,不是从外来的;外来的需要学习,这不是外来的。那佛告诉我们,外头根本就没东西,一切法不离自性,自性变现一切法,“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所以只要你用真心,你就明白了。

麻烦的是,麻烦是我们用的全是妄心,不是真心,那就晓得,惠能大师用真心。真心是什么、什么样子?眼见色、耳闻声,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你看,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他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是妄心;没有这个东西,没有妄心。没有妄心,那个作用就是真心。真心就一切通达,你不问他,他不知道,他心清静什么也没有;你问他的时候,随问随答,答出来是妙慧、绝妙的智慧,没有一样不知道,给你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一定定功功夫的人听到了,他就大悟、就大彻大悟;没有定功不行。定功要到差不多跟他相等,还差那么一点点,他一提起,你就突破了,你也彻悟了。这些理论跟方法非常重要,比什么都重要,为什么?每一个都想求智,就是学不到,求了一辈子都还是迷惑颠倒,什么原因?不懂理论,不懂方法;用错了心,用错了方法,所以一生智慧不开。

佛门的教学,目的就是教你开智慧,决定不主张多闻。佛家主张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书千遍,其意自见”,这是佛法主张的。一定要你“自见”、一定要大彻大悟,这是修行、读书的目的,不重记问之学。你说记得很多、念得很多、很广、很博,佛法不重视;佛法重视“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今天早晨定弘师从台湾打个电话给我,他在那边学戒律,现在已经三个星期了,一般讲,习惯了、已经很熟悉了,非常欢喜。我祝福他,他问我们大家好。学佛,不从戒律上扎根,是假的,不是真的。释迦牟尼佛反对躐等,赞成循序渐进。好像念书一样,一定小学、中学、大学,要循序,这是对的;躐等,佛不赞成。经典里面有文,世尊说“佛子”,叫着大家:“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是经文,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佛不承认你,不承认你是他的学生。那么佛的基础是戒律,不从戒律上下手,佛不承认你是他的弟子。受戒,那是形式,形式不重要。我在初学佛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那换句话说,形式有没有,没关系!譬如持戒,老师告诉我,“不杀生”这条戒你真正做到了,对于再小的动物你都不会去伤害它,那这条戒你没有受,但是你已经受了,佛那个地方承认你受了,你并没有在出家人面前受戒,佛承认你受了;你在出家人边上受了戒了,没做到,佛不承认你,这就是佛“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是干什么用的?是表演,像舞台表演,给一般不信佛的人看的。

……

帮忙要帮到底,吝法的果报是愚痴

 “乐说无碍。”

“乐“是爱好,这个字念去声,不念le(乐),le(乐)是快乐,这个念yao(乐)。yao(乐)是乐好、爱好,就是喜欢说法、喜欢教人。

“以上三种之智,为众生乐说自在。”

喜欢教人,这在三种布施叫“法布施”;而且教人决定没有保留,尽心尽力、和盘托出。我们确确实实遇到过有能力教人的人,他只教一部分,自己还留一些不教人,目的是怕别人超过他,这叫“吝法”。“吝法”,将来得愚痴果报。这生不肯教人,教人不肯尽心尽力,都是得愚痴果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帮助别人要痛痛快快,帮忙要帮到底、要尽心尽力,功德是圆满的;不能尽心尽力,都是愚痴果报。但是不能尽心尽力的人多。尽心尽力的人一定是很细心、谨慎、明察秋毫,他想的、看的面面俱到,他看得深、看得远,眼前叫你吃一点苦头,后来一定得大好处。

我们真想成就一人,中国传统的学说、大乘佛法,如果后继无人,它就会绝灭,那就太可惜了!这是人类无价的宝贝,能救自己、能救众生,要没有人承传,那多可惜?!所以我们遇到可能承传的人,我们就要全心全力帮助他、成就他。不是为他,是为整个佛法,是为整个民族文化承传。这个里头你考虑到个人的厉害,不可以;要考虑到国家的厉害、民族的厉害、整个人类的厉害。我们能尽一分心力,这个事情有意义、有价值,做出最大的牺牲、奉献,希望有人把它传下去。真正他发菩提心、发真诚心认真学习,那我们就要尽心尽力去协助他。

我们再看下面:

“又名辩无碍,契于正理,起无碍之言说,名为辩无碍。”

就是辩才无碍。

“彼国人民。”

这是讲极乐世界的人民。“人民”,是往生到极乐世界,下品往生的。下品往生同居土,人民;中品往生的是方便土,是大乘里面常讲的三乘人:声闻、缘觉、菩萨。没有明心见性的菩萨生方便土,明心见性的菩萨生实报土。这是居最下面的人民。

国家的公务人员只要做到“孝、廉”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由于成就一切智慧。”

“成就一切智慧”就是法身菩萨,“彼国人民”也是法身菩萨,不可思议!

“故得无边辩才,以四无碍辩,宏演法要。”

弘扬、演说法要,“法要”是活的,现在众生需要什么法,就宣讲什么法、就演什么法。那么在我们今天这个世界,我们演什么法?要演“孝亲尊师”,这是什么?这是根!现在这个根断掉了,人不知道什么叫“孝”,不知道什么叫“敬”。如果这两个字没有了,所有一切正法全部要绝灭,为什么?正法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包括佛法,中国文化的基础就是孝道。中国文化从哪里来的、从什么地方出生的?就是“父子有亲”,父子亲爱里面生出来的。今天把这个东西拔掉了、根拔掉了,那些枝叶全部都倒掉了,根没有了。那么今天的社会、今天的教育、全民教育,从婴儿到老人通通要学“孝”,通通要学“敬”。对父母长辈、有恩的人要孝,对一般大众要知道敬,一切要从根本来起。不从这儿来起,一切都是假的,无论怎么做,到后来都得不到结果。像种树一样,这个树苗没有根,插在土底下,几天、十几天就枯死了,怎么培养也培养不出来。还得学中国老办法,到民间去找孝子。汉武帝制定的政策“举孝廉”,让这些地方官员,把这桩事情当作他政绩里头的第一条、第一桩,你替国家找到多少个孝子,孝而且廉洁,为什么?孝,他就能尽忠,为人民尽忠;廉,他就不贪污。国家的公务人员、各级领导,只要做到这两个字就行了,这两个字是他们的根。文化跟教育的根是“孝、敬”;国家所用的一些人,他的根是“孝、廉”。中国人讲得真简单,一两个字就把问题解决掉了。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教育,就是“孝敬”、“孝廉”,就是这个教育。这个教育包括佛教。

我们学净土,我们的行门,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要有什么个标准?“净业三福”,这是我们的标准。“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看这四句行不行?这四句能不能救社会?这四句能不能救现在的地球?这是佛法的基础,这是佛法的根本。人能孝养父母、能尊敬师长,我们的生命得自于父母,知恩报恩;我们的慧命得自于老师,对老师能不尊敬吗?不孝父母、不敬老师,叫忘恩负义。忘恩负义的人果报都在地狱,人不惩罚你,鬼神不会饶过你的。哪有这种道理?对自己有恩有义的人,不知道报答,反而有起心动念来伤害,这叫大逆不道,这个罪是五逆罪。陷害老师就等于杀阿罗汉,阿罗汉是老师。“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叫五逆罪,五逆是无间地狱。破坏一个和合的团体、一个真正修行人,这个罪过很重很重。所以我们看到“宏演法要”,看到这个句子,今天“法要”是什么要知道。

有“礼乐”才是太平盛世

净宗学会当年成立的时候提出五科,五个科目,第一个就是“三福”,最高的指导原则。三福”第二条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条什么?用简单说就是守法。人不守法秩序就乱了。那么现在没有法、没有规矩。那么这是国家迫切需要的,赶紧要立法,古人讲“制礼作乐”,使社会走向有秩序、有条理,就不混乱了。你看看,每一个朝代,我们读中国历史,是断代史,一代一代的,每一代开国的帝王,政权掌握到之后,五年就颁布“礼乐”,国家就“制礼作乐”,颁布整个国家。人人都要遵守,社会就有秩序、就不乱了。

满清亡国这一百年来没有“制礼作乐”。往后人写历史,没有“礼乐”的这个时代叫“乱世”,在历史是称为“乱世”。太平盛世,那是“礼乐”完全启动了,全国人都能够遵守,样样都有规矩,衣服都不能穿错。中国过去社会是士、农、工、商,穿的衣服不一样,人家一看就晓得你是这四种人里头哪一类的,便于行礼,礼服上绣的花纹,表身份、地位不一样,便于行礼,就是尊卑不同,地位低的要向地位高的先行礼,所以叫章服,这个服装叫章服。这个服装它绣的这些纹代表阶级的,最高的是皇上,皇上衣服上绣的是龙,龙袍,五个爪的,五爪,你看那是皇上穿的;四个爪的是亲王;三个爪的是贝勒,大概皇孙,第三代,这章服,一看就知道他身份。颜色不一样,有紫的、有蓝的、有黄色的,它都代表的身份、阶级,不能乱穿。现在中国没有了,礼服是什么?西装,我们被外国人同化了。我们用外国的礼,就是中国从前讲的附属于中国,他们用中国礼,对中国朝贡、受中国保护,这是中国外围周遍这些小国。我们现在是一切从外国,受外国人的支配、受外国人的护持,完全用外国人的礼节,这是中国立国以来没有过的,只有这一次。以前动乱,还没有受到外国影响;现在完全受外国影响,中国已经亡国了,你说多悲哀!

“礼”亡了、“乐”也亡了,“礼坏乐崩”,这在古时候,这是读书人最大的耻辱:你念的是什么书?那现在不读书了,现在古书不要了,读外国书。好在现在外国人焦头烂额,这个动乱的社会、灾变的地球,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他们现在来找中国书,希望在中国书里头找一点智慧,到印度去找。我们一定要等外国发现中国东西好了,我们跟外国人学中国东西,还不是这样的吗?这是古人所说的“礼失求诸野”。中国人没有“礼”了,到外国去了。外国要不学中国这套东西,他解决不了问题,这是事实。我们这么大的年岁,还要参加国际上这些活动,为什么?把中国这些好东西讲给外国人听,不是为别的,希望外国人懂得,外国人接受,外国人真干,然后中国人再跟他们学习,没有办法!

前几天,我们跟澳大利亚图文巴的这些宗教领袖开了一个会,我们用传真为他们解答问题;这个还不行,五月份联合国还有一趟,然后到斯里兰卡去讲经一个月,这些活动帮助他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帮助他们生起信心,来做实验点。现在不做出实验,没有人相信。澳洲这次活动,是他们确实把这个小城,我在那里住了十年,图文巴这个小城,打造成世界上第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这好事!今年有这个机会在联合国宣布,让大家都知道、让大家都去观摩、去学习、去考察。规模比我们零六年在汤池做的规模大,汤池做的,居民只有四万八千人。这个小城现在居民十二万人,八十多个族群,一百多种语言,十几种宗教,生活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助合作。说明不同族群在一起可以做得到,不是做不到。每一个人都把不同的族群、不同的信仰,都看作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尊重,没有排斥、没有批评,只有尊重、团结。这个做好了,很有意义,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去看、去学习。

那么下一步,我们还希望有国家来做,做世界上示范国,马来西亚想做,斯里兰卡也想做。斯里兰卡会做一个佛教示范国家,这国家完全信佛,他们有很好的基础,全民学佛。他们学佛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是口头上学佛,没做到;他们真做到了,将佛教的文化落实,变成他们的生活。这个太难得了!我们都没有想到地球上还有这么一块地方,佛教文化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