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一行禅师:时时保持正念


   日期:2009/8/6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修行的要点是时时保持正念。正念,是要我们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要知道当下有什么,发生什么,那么我们就会在当下欣赏到月圆、蓝天、柏树的美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流失在妄念中,会为未来忧虑,被贪、嗔、痴迷惑,认识不到当下的美妙。

如果你只是站在那儿,让念头流失在忧郁、嗔恨中,就不能欣赏到日落之美。要享受美妙的日落,必须切断念头的过去与未来,让念头融入当下。

有一天,佛陀在他的弟子面前手拈一朵花,他的弟子非常想知道佛陀的本意,他们的念头就流失到想当中去了,却无法体会佛陀的本意。但是有一个人,他当时没有拼命去想,因此他明白了佛陀手中的一朵花的深意--他就是大迦叶尊者。因此当有人手里拿一样东西让你看时,表明他想让你看。如果你能够不让念头流失在过去未来中,那么你就会欣赏到他要你看的东西;否则,你就不会欣赏到任何的美妙。

正念,就是打掉妄念,让心在当下。

佛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以正念来修行即以正念来体会生活的当下,将正念融入生活。

很多学佛法的人喜欢观念、概念这些名相,而不喜欢亲身去体验,去修证,因而无法真正深入观照自身及事物的本相。

真正的本相是美好的黄昏、落日,共修的朋友,美妙的柏树。真理即佛陀手中的那朵花,那就是所告诉弟子的全部真意。当老师让我们看庭前柏树时,是叫我们返照自心观照当下的心态,而不是缠缚于概念和名相。

当你能够深入观察那朵花,能够以正念在当下欣赏黄昏,落日、柏树,就可以体验到涅槃、佛性、开悟,便能体会到万物的实相。如果远离实相,即使你每天经过柏树两千次,也不会开悟。要想深入观照柏树是存在那里的,必须要斩断杂念、妄想、执著,返回真正的境界。

你看到的柏树,已包含了宇宙的万法。当你的正念、定力足够时,你深入见到的柏树,以致全宇宙的妙有都呈现于此。你观照到柏树时,就会了解到佛、佛性、涅槃,但柏树不会垄断涅槃、佛性。同时在花朵、落日、朋友中,你也会体会到这些。在我们修行的道场,与一般人的生活一样,有扫地、吃饭种种事情,不同处是以正念来做。吃饭时以正念来吃、来体验,如同体验柏树子一样。饮茶、扫地、煮饭时,都应深入观照去做。要体会涅槃、佛性,并不是非要到禅堂才能体会,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体会。

要体味涅槃、佛性、开悟,只需要一株柏树而不是整座森林,如果你无法认识一株柏树的名相,那整个森林岂不更让你迷惑吗?

思维无助于接触事物的本来面目,必须深入观照才行。

如果你修行方法正确,那么并不需要等到五至十年,当下就能化解诸多痛苦。最后,我把自己体悟的教理教义确定为“活在当下”,或者说“活得自在”,在佛经中称为“现法乐住”。 我发现“当下自在”或“现法乐住”是佛教最重要的精髓,只要你去修行,不需要许多年。努力一分,就化解一分痛苦,得一分自在。如数息观,不仅是一种方法,本身也是一种化解痛苦的途径;同样,我提倡一种行禅,专注于你脚下的每一步,调息,可以化解痛苦,只要用心,仅几步就可有感觉。

所以我深信,人间佛教,寻求当下自在,而不是把希望仅仅寄托于未来或来世的理念是切合当今人类根机的。

历代祖师大德告诉我们,净土在哪里?就在我们心里。痛苦之源是心中有许多烦恼,心中烦恼少一分,痛苦少一分,环境也就清净一分。我常与弟子们说,我常行在净土,并不一定要等到死后。

佛陀曾经说过,生死问题本身就是正念的问题。一个人是否活着,取决于他是否有正念。

正念是一个奇迹,通过正念,我们能够主宰自己,恢复自我;能够闪电般地招回我们散乱的心,使它恢复完整,这样,我们就能过好生命的每一分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