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斌宗法师:出事精神行入世事业知苦与众生共同解脱


   日期:2013/4/23 10: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般无佛教常识的人们,每每误认佛教为消极为厌世,其中却有多种原因,就是现在所讲的人生是苦,这一句话也是被误会在内的一条疑案,他们的意思是,假使整个人类都如佛教徒的感觉人生是苦,个个厌世而都跑去出家修行,那么,世界不是要绝种吗?人生还成个什么体统呢?唉!这都是根本误会了,却也不能怪他,因为不深明了佛教的真相所以然。其实佛教是积极的,是救世的,并不是叫我们一知了苦,就厌恶人生一件事也不做,都要跑去出家了。相反的,是要我们一知了人生的痛苦,当要勇猛精进,牺牲个己来设法,来改善人生,营救人群,这才是佛教本旨--积极救世的精神--孙国父说:“佛教以牺牲为主义,救济众生”(在军人精神教育会讲),又梁启超先生曰:“舍己救人之大业,唯佛教足以当之”。又云:“佛教之信仰乃智信非迷信,佛教之修持,乃兼善非独善,佛教之精神乃救世非厌世”,观此则以佛教为消极厌世之误会者,可得瓦解冰消矣。固知能够感觉人生的痛苦,非仅不是消极厌世,同时即是为兴起积极救世的精神,如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目睹当时的阶级制度,一般被为奴隶的人民所受压迫之苦,及以后来出游四门,观感老病死等一切痛苦,故促发其出家求道之心,遂去参究人生受苦的根本,和积极研究解除痛苦之方法,终于最后达成目的,说法四十九年,救度无数众生离苦得乐,成立了救世救人的佛教。如国父中山先生因痛感满清帝制之弊恶,深知民众受那专制压迫,以及弱小民族贫民等的痛苦,所以牺牲个己数十年的精力,创造三民主义出来,令一切同胞得到自由平等之乐。至于世界上一切宗教家,革命家亦莫不皆然。

  人生世间,不甘心不满意的事是很多的,这就是苦,佛教有令人们要求或改造一个真善美的人生,真善的世间,得到甘心而满意,乃至获得出世的究竟解脱安乐,也莫不以知苦为出发点。我敢斩钉截铁地说:若不感觉知苦者,则人生无改善的必要,人心无进取的希望,无进化的日子,也不须产生许多革命家与宗教家,就是佛教也用不著的了。

  要而言之,若无感觉到众生生存竞争,弱肉强食之痛苦,以及当时印度的阶级制度一班奴隶性的人民所受压迫之苦,和最后游四门所观感到的老病死等痛苦,而策动其出家求道之心,则焉能促进其成为三界大导师,世间大伟人的释迦牟尼佛呢?若非春秋战国的情境,又焉能造出这位孔圣老夫子出来,若无满清帝制的弊恶,人民受专制厌迫的痛苦,又焉能造出三民主义,成就 孙国父的伟大功绩呢?

  故苦之一字,诚为成佛成圣的大要素,即改善人生,进化社会的原动力,我们负有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的僧伽们,亦当依此为度生原则,以出世精神干入世事业,务令一切众生同得解脱安乐为目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斌宗法师       解脱)(五明学佛网:斌宗法师       解脱)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