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一个人是不是适合修大乘佛法,看性格就知道!


   日期:2013/4/23 16: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以佛陀引导大乘菩萨,他的思想永远是一种平衡式的思考。

  声闻法的思考模式,基本上是对立的,你看声闻法对于娑婆世界,是极度厌恶的。

  佛陀告诉我们:对娑婆世界你要保持距离,但是你又不能够完全断灭,就是见相离相,你不能执着,你要无住,但是你又必须以深心、菩提心来面对它。

  所以有人说:一个人是不是适合修大乘佛法,看性格就知道。

  最适合修学大乘法的性格——调柔清净。

  生死凡夫,很杂染,内心有很多的烦恼;虽然调柔但是杂染,那也没有用。

  二乘人,当然很清净,但是二乘人的清净,充满对立性,他不调柔。为什么?因为二乘佛法的空性,他不能随缘;二乘人观一切法空,没有随缘义。

  菩萨,观一切法空,他虽然不变,但是他有随缘义。空性中有随缘;所以它清净中又带有调柔,调柔中又带有清净。

  在《华严经》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菩萨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从他的名称就知道了。

  什么叫普呢?体性周遍,曰普,菩萨的内心安住一切法空,没有我相、人相的对立,平等心;但是他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产生贤,随缘成德,谓之贤,他观一切法空的时候,能够不否定当下的假名、假相、假用,利用当下的因缘来历练、来积功累功德、历事练心。

  我们从这里可以知道:整个菩萨的修学,永远是远离两边;比方说:

  一、你现在的心很沉闷,那你就要修假观。

  一个人要善调其心,你心很沉闷了,又修空观,那更沉闷了。你要想想…诸佛菩萨的功德庄严,娑婆世界的过失,从这个因缘的假相——娑婆世界的杂染相,极乐世界的功德相,来启发你的好乐心!

  二、你的心已经很躁动了,那你要多修空观。

  观察极乐世界的功德,其实是我本来没有这个东西的,那么娑婆世界的杂染相,也是本来没有的,就把心慢慢的沉静下来。

  总而言之,你太过于主动,你就用空观调伏一下,有时候我们的心会比较主动,但是过份的主动就变成躁动。过分的沉闷也不行,到时候就像《大乘起信论》说的:

  一个菩萨经常观空观,空观的力量太强,会产生两种过失,首先不乐修善,那个地方很多的义工要做,你不想去。

  忘失大悲,对众生的痛苦没有感觉。

  到这个程度你就知道——喔!我空观太强了,用假观来调伏一下。

  总而言之,菩萨经常用中道的智慧来善调其心,使令自己远离两边,顺入中道,这是菩萨的一个调心的目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