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理净法师:普贤十大愿普世思想礼敬诸佛即培养诚信


   日期:2013/4/24 8: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礼敬诸佛培养人们的“诚信”

  “诚信”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如果人与人之间不能建立“诚信”理念,那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平等和眭的相处,为了利益和名誉而不择手段相互残害,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破坏社会环境和公共利益,成为自私自利之人,由此犯下种种罪业,最终成为害人害己。今天我们建立和谐社会首先提出了“诚信”理念,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人们的“诚信”,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家庭都要有“诚信”理念,“诚信”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在佛教很多经典中都有普贤菩萨的身影,是佛陀说法的重要人物之一。普贤菩萨本是果位菩萨,与文殊菩萨一样是协助释迦牟尼说法度众生的,通常被称为“华严三圣”。主要代表经典是“普贤行愿品”,主要叙述了普贤菩萨发大愿度众生的愿力,综合为“十大愿”。在这十大愿王中第一愿就是“礼敬诸佛”。如《普贤菩萨行愿品》云:

  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所谓“礼”者是身礼,“敬”者是心敬,心敬而礼,礼则专诚,敬则无妄,无妄则心诚。所谓“诸佛”者,是指十方一切诸佛,包括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未来诸佛”就是一切众生,也就是说一切众生皆是未来诸佛。换句话说,尽虚空、遍法界统统是诸佛,我们以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来对待一切众生,这就叫“礼敬诸佛”。

  所以“礼敬诸佛”者,就是对一切众生能以“诚信”相待,从而建立起和谐社会的“诚信”理念。由于物质文化的发展给人们的伦理道德造成了很大危及,建立和谐社会承救伦理道德“诚信”理念是根本,如果人与人之间不能以诚相待,那我们的社会就会形成尔虞我诈、相互骐骗。宗教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就是重建社会伦理道德,培养人们的“诚信”理念。普贤菩萨的“十大愿”中第一愿“礼敬诸佛”,就是要人们不仅对三世诸佛诚心正信顶礼膜拜,同时也是对一切众生以“诚信”相待。如果我们能以佛教的“诚信”理念为人处事,那我们的社会伦理道德就会健康发展;我们的家庭就会由此和睦相处;我们的社会也因此会更加和谐。因此,“礼敬诸佛”愿能培养人们的“诚信”理念,促进我们和谐社会的“诚信”理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理净法师       普贤)(五明学佛网:理净法师       普贤)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讲记(20~29)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讲记(10~19)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讲记(1~9) 

 会性法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傅味琴居士:2004年普贤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惟觉法师:普贤十大行愿 

 惟觉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李志夫教授:普贤菩萨之行持特色 

 楼宇烈教授:普贤行愿与大乘佛教的修证——楼宇烈 

 徐文明教授:早期法华信仰与普贤感应 

 方立天教授:普贤的实践品格及其现代价值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