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二边都放下,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


   日期:2013/4/30 11: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边都放下,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

         摘自净土大经科注(二次讲)-第219集(净土法门法师) 

  我常常劝人,跟修蓝博士讲的方法是一样的,我们把自己心里头的念头,负面的念头放下,正面念头也放下,统统放下。为什么放下?告诉你,负面是三恶道因,正面是三善道的因,你出不了六道轮迴。你做很多好事,都放在心上,天堂是替你消福报的;你干了很多坏事,到地狱,地狱是消罪报的。统统是消业的,一个消善业,一个消罪业,就如此而已。所以,二边都放下,心清净了,把阿弥陀佛请到心上来,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这个法子比修蓝还高明,因为修蓝这个,修蓝没有阿弥陀佛,修蓝有阿弥陀佛就更灵了。所以这个我们,我们听他的,我们比他的高。那我们的效果好像比不上他是什么?我们的妄念夹杂太多了,还是一句话,你心不干净,你放得不彻底。心里面是打扫、清除了一部分,还有一些渣子在里头,所以你的功夫不得力。你再清除,清除得干干净净,效果肯定超过修蓝。这是念佛同学不能不知道。

   念佛同学晓得这个,你对于念佛法门,你就会生法喜,你就会不退转,你就会永远不改变。为什么?你真正尝到味道了,净土法门的滋味你尝到了。所以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永远不生烦恼。不生烦恼,记住,什么叫不生烦恼?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我们做不到,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念头太微细了。你想想看,一秒钟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找都找不到,你怎么能控制它?那怎么办?从见思烦恼、尘沙烦恼这儿下功夫,《华严经》上讲的不分别、不执着。不分别是放下尘沙,不执着是放下见思,这个行。

  最简单的、最有效果的,不算是一心不乱,是一心不乱的边缘,还没有到一心不乱,叫功夫成片。我刚才讲的都是功夫成片。二六时中,心里头真的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其他的念头都没有了,我都放下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口里头只有阿弥陀佛,这叫功夫成片,这个我们能做到。这里头也有三辈九品,上三辈的可以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去,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就来接你。有寿命不要了,可以提前走,真到这个功夫。想在这个世界上多住几年,寿命到了,还想多住几年,不碍事,行,可以,生死自在。在这个世界上再多住几年,那为什么?绝对不是为自己,为自己,到极乐世界愈早愈好,为了还有些有缘众生。什么叫有缘?我说他都会听,他相信,他能听得懂,他能依教奉行,这叫有缘众生。多带几个去,带得愈多愈好,是这个意思,他不是为自己,自己没事了。

  所以,这个法门我们一生能契入这个境界,除这个法门之外不行,宗门教下、大乘小乘都不行。遇到这个法门要大福报,这个福报正像大乘经上说的,过去无量劫来,你曾经学习过这个法门,曾经供养过无量诸佛如来。今天遇到这个法门,无量诸佛如来加持你,你才能信、能解、能行、能往生,往生就是证果。所以这不是容易事情,不是偶然的事情。我们遇到这个法门,得到这部经典,真的如获至宝,这个世间再没有一样东西比这个更宝贵的。换句话说,中国人敬天,天神,玉皇大帝,中国人晓得,玉皇大帝今天来找你,让位给你,你干不干?我们会摇头,不干。真来了呢?真来了也许不摇头了,就接受了,靠不住。比玉皇大帝更高的、福报更大的,大梵天王,初禅天的天主;还有大的,四禅天的天王,摩醯首罗天王,统领释迦牟尼佛全部的教区,也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主,干不干?不能干,干就上当了。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迴。这个轮迴面积多大?十亿个银河系,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像这样的世界在太虚空里头无量无边、无穷无尽,整个太空,这一尊佛的教化区,小地方。

  所以到极乐世界,在那个地方修行,得大智慧、大神通、大自在,为什么?遍法界虚空界你统统缘得到。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的能力就像阿弥陀佛差不多,一切诸佛剎土里头通行无阻,三部经上都说到。而且我们发现了,往生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进入阿弥陀佛的讲堂,因为身是法性身,土是法性土,所谓法性身、土,就是说它不是生灭的,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就像惠能大师所说的,不生不灭,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是自性的性德,本自具足不是从外来的。佛法的教学,终极的目标是见性。我们在这个世间寿命太短,业障太重,外面环境不好,所以见性很困难,换到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见性。所以花开见佛,你就进入阿弥陀佛的讲堂。

  因为极乐世界是法性身,不需要饮食,这个世间需要饮食,极乐世界不需要饮食。精神饱满,永远年轻,为什么?他不变,他不是生灭法。而且相,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佛对印度人说的。因为当时出现在印度,印度人认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人间福德之相,用这个做比喻。《观经》上,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出真的,真的身相跟阿弥陀佛一样。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个好放八万四千光,每一个光中都有佛菩萨在转法轮。那我们到极乐世界的相,跟阿弥陀佛的相完全相同。

  你进入讲堂,听经、闻法,等着开悟,没有开悟不出讲堂。所以,一出讲堂就开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出讲堂了。那个地方是保证必定成佛的讲堂,这也是他方世界诸佛剎土里没有的,只有极乐世界有这么一个班。同时,你在讲堂听经,你有能力分无量无边身。分身去干什么?去参学,十方一切诸佛剎土面前都有你的身,你在那里供佛,供佛是修福,闻法是修慧,福慧双修。你到极乐世界等于到了遍法界虚空界,一尊佛都不漏,每一个佛都教你。分身跟真身同样效果,不是说分身不能办事,分身真能办事。所以,极乐世界成就圆满太快了,这是一切诸佛剎土比不上的,华藏世界也比不上。华藏世界能比上,文殊、普贤就不必召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极乐世界去参访阿弥陀佛,不必去了。所以华藏世界也没有。

  这些事情我们真的搞清楚、搞明白,死心塌地了,心就定了。心定了,那个杂念才能够除得干净;心不定是永远搞不干净,搞不干净,这些东西是严重的障碍。所以,佛当年在世,这部经是多次宣讲。世尊讲经只讲一次,没有讲重复的,唯独《无量寿经》。有明显的证据,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五种原译本里面愿不一样。这个要是同一个底本来的,决定不会翻错,那四十八愿就是四十八条,不可能有增减。但是现在五种原译本里头,四十八愿只有两种本子,二十四愿有两种本子,还有一种本子三十六愿,这是最大的差距。所以古大德判断,至少是三次以上。以上是什么?还有七种的翻译本子失传了,在中国这十二次的翻译,从汉朝到南宋八百年间十二次翻译,里面有这么大的差别。所以过去这些祖师大德认为,必定是佛多次宣说。

  善导大师有句话赞叹佛陀,说「诸佛所以兴出世」,一切诸佛到这个人间来,「唯说弥陀本愿海」。唯说弥陀本愿海就是《无量寿经》,就是为了说《无量寿经》而来的。因为这部经难信,所以顺应众生根机,说一切法门,说无量法门,无量法门最后都归净土法门,都归到无量寿。就像《华严经》那个样子,《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华严经》最后总结,到极乐世界去了。所以古德很多人说,没有净土法门,《华严》不能圆满。《华严》入了无量寿,才真正得到圆满。为什么?那些法身大士,跟他们讲,他们会接受,他们不会怀疑,他们见到事实真相了。

  这是我们肯定这个法门,建立坚定的信心、愿心,一心向往,一般有三年时间足够了。一切时、一切地,我们不要去找一个很清净环境,找不到,那要多大的福报。就在日常随缘,随缘学妙用,妙用什么?念佛。贤首国师说的「随缘妙用」,我们把妙用就扣在念佛,一切万缘统统归阿弥陀佛。不要把你所看、所闻的放在心上,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就叫做妙用。我见闻觉知不放在心上,这妙了,放上阿弥陀佛就更妙了,妙中之妙。要把这个当作第一桩大事!想到别的地方,马上觉悟到,我想好事,三善道,我想坏事,三恶道。宗门大德有句话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悟要快,不造业。念头才起,不管它善与恶,阿弥陀佛。这叫真念佛人,这叫老实念佛人,决定有成就的念佛人,跟四十八愿愿愿都相应。

  具缚凡夫,具缚就是具足烦恼,这个缚是烦恼的代名词,好像绳子把我们捆绑,带着迷惑,能带惑往生,这就讲带业往生。皆因弥陀此愿,这哪一愿?就这一愿。临终圣众现前,慈悲摄受的大力。弥陀的愿力不可思议,我们要做弥陀弟子,不能没有阿弥陀佛的度量,要能包容。特别是无故毁谤我们的人,羞辱我们的人,陷害我们的人,障碍我们的人,都不要放在心上。欢喜吃亏,欢喜上当,为什么?吃亏等于零,上当也等于零。《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就不放在心上了,不放在心上没事。而这些人是什么?这些人对我是恩人,他来考试我,我通过了,我及格了。所以我不但没有怨恨他,感恩,感恩他帮助我提升。我修积的功德要迴向给他,为什么?报恩。因为他不管是恶意、是善意,他造的这些业他要受报,我不放在心上我不受报,他要受报。他要受报就有痛苦,我给他迴向,减少他的痛苦,所以这是报恩。一般人不知道。

  对于冤亲债主,我们供一个长生禄位,天天给他消业,这是我们应该要做的。心里面,这一生没有一丝毫怨恨,这个好,法喜就是从这生出来的。要有怨恨,有不如意,你欢喜心怎么生得出来?你生不出来,勉强装,装不像。他真快乐!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那么欢喜,都那么清净。不但生这些,还生智慧。智慧,你就知道该怎么样处理问题,处理得非常妥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阿弥陀佛)(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阿弥陀佛)  

 大寂尼师:诸佛赞扬阿弥陀佛名号的远因 

 大寂尼师:诸佛尽赞阿弥陀佛劝助生净土的主因 

 傅味琴居士:阿弥陀佛圣诞开示 

 会性法师:赞阿弥陀佛偈略说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