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说来说去,都在放下


   日期:2013/5/7 13: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说来说去,都在放下

摘自净土大经科注(二次讲)-第246集(净土法门法师)

这是十方菩萨,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说明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听到名号,皆证此离生之法。小乘证阿罗汉果,大乘证初住菩萨,别教是初地,这叫离生之法。并得陀罗尼,并且他得陀罗尼。「陀罗尼,即总持」,前面学过,总一切法,持一切义。这是一般讲的,这个人智慧开了。佛门常说「一经通,一切经通」,什么叫通?开悟了,得总持了。「陀罗尼有四:一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不忘」。这是法陀罗尼,一切经教过目成诵,你只要看一遍,你就能够记住、能够背下来,这是得陀罗尼,就会有这个现象。古人读书重视遍数,为什么?他的目的是修定,没有记诵,但是遍数要多才能得定。所以把经典记住了那也是附带作用,第二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得三昧,三昧之后,他开悟,不是记诵。所以经文能记得很熟,这是附带作用,也是属于法陀罗尼,经典能够背过,闻持不忘。

「二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不忘」。这开悟了,这个经中的义理他明白了。明白是什么样子?明白是一部经所说的义理是一切经都说,所以他一经通,一切经全通了。见性就通了,没有见性做不到。所以见性称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参禅行,学经教也行,从经教下手的叫大开圆解。我们这一句佛号也行,也能大彻大悟,净土宗称之为理一心不乱。名词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这个道理方法告诉我们,理是见性,道理是明心见性。性没有任何形相,它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你就是见不到,它没有离开你。你为什么见不到?因为你有起心动念,你有妄想执着,你就见不到。什么人能见到?把起心动念放下的人见到了。

见到的圆满,那就是禅宗里头的大彻大悟,教下的大开圆解,念佛三昧里头的理一心不乱,真做得到。为什么真做得到?因为你本来是佛,哪有做不到的道理!你本来不是佛,那就做不到。你本来是佛,你只要把障碍佛性的这个东西放下,你就成佛了;放下见思、尘沙烦恼,你就成菩萨;只放下见思烦恼,你就成阿罗汉,这是佛门里面的学位。阿罗汉位不退,菩萨行不退,成佛了念不退,这三种不退是三个阶段。最高的是念不退,念不退是佛证得的;行不退,行菩萨道,决定不会退转作二乘,这是菩萨;最低的,见思烦恼断了,证阿罗汉,位不退,决定不会再退到六道轮迴。

说来说去,都在放下。为什么我劝大家天天听经?对听经永远听不倦、听不厌,为什么?是因为你没放下。为什么不能放下?你对于事实真相没搞清楚。事实真相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哪有不放下的道理!放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我们这放下一点点,不起作用。七情五欲是放下了,放下一点点,没有放干净,所以它不起作用。真正要放干净了,哪有不起作用的道理!怎么办?除了听经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天天听,天天劝自己,懂多少你就放多少,这样就会有进步。

你说我听懂了,没有放下。章嘉大师教我一个标准,他老人家教的,不可以以为自己听懂了,真正放下了才叫听懂;没有做到、没放下,实在你没有听懂。没有听懂,以为听懂,这是很大的过失,为什么?再不能往前进了。我知道我还没懂,我听经还会有进步。认为我都懂了,很多人这经听不下去了,他听了几遍了不想再听了。是不是真听懂?一句也没做到,不是真的。老师教我这个标准,对我一生学佛真有帮助。完全没放下,那就是说你根本就没有听懂,你听了十遍、二十遍、三十遍,没懂。这个标准真好。

所以这义,义理总持不忘,而且能做到,能做到就是行不退。菩萨行没有别的,全心全力利益众生。利益众生里面,最大的利益、最殊胜的利益、第一利益是什么?帮助众生觉悟,这是最大的利益。所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他们一生就干这个事情,他不搞别的,很多示现出家身分,专修、专教、专弘。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一个表率,做了一个榜样,自己三十岁开悟,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悟后就教学,四十九年没中断。他老人家是七十九岁过世的,一生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没有做别的事,而且连道场都没有一个。什么是道场?讲经场所就是道场,在哪里讲经,那个地方就叫道场。为什么不建寺庙?我们现在才觉悟了,建寺庙就有烦恼。建成宫殿式的,富丽堂皇,比他的家大,比他的家住得舒适,贪心起来了。不是真正修行的人,出家来干什么?是来争这个产业的,我来继承。所以释迦牟尼佛不要道场,树下一宿,日中一食,过最简单的生活。这一餐饭从哪里来?托钵,真叫一钵千家饭。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他自己全部都做到了,教我们放下万缘,他真的是放下万缘,身上没有一分钱,周游列国,讲经教学,弘法利生。

僧团也非常殊胜,所以「皈依僧,众中尊」,众就是团体的意思。出家人的团体是所有团体里面最尊贵的,为什么?它清净庄严,这个里面的人心清净。怎么知道清净?用六和去看,他全做到了。「见和同解、戒和同修」,有规矩,人人都守规矩,「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利同均」。利同均从哪里看?没利!每天出去托钵,那就不平等,这家富有的饭菜很好,那个贫穷的就很差,吃饭怎么办?托钵不是托了你就吃,不是的,托回来之后统统倒在一起,再里面去拿,同均,这没有话说。所以他那个一钵真是千家饭,这个不是随便说的。学生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加上佛,一千二百五十六个人,每天出去托钵,托回来之后混合在一起、搅和在一起,吃多少到里面拿多少。还有多的,吃不完的,布施给畜生,不会留到下一餐的。这个是什么?讲卫生,处理得很好,多余的供养畜生。我们知道,这是出家众,还有在家众,临时来到这个僧团,住个三天五天、十天半个月,我们相信这种人很多,不会少于常随众。所以我们概略估计,最保守的估计,释迦牟尼佛这个僧团至少三千人,三千人都行托钵。佛门弟子跟着佛在一起,都是过这个生活。

讲经教学也没有一定的场所,今天这个地方好到这来,明天看到那个地方好就到那去,一生游化人间,走到哪里讲到哪里。佛陀在世,确确实实是赤脚,没穿鞋子的。现在我们在斯里兰卡所看到的,这是小乘佛教国家,出家人全都是赤脚,没有一个穿鞋子的。我们从外国去访问的,他还给你准备一个拖鞋,或者让你穿袜子进大殿,这就很礼貌了。在寺庙里面,我们赤脚没有问题,地很平很干净;在外面不太习惯,走路很辛苦,尤其他们那个地方是热带,中午地都很热。这个是说义陀罗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放下)(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放下)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惟觉法师: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