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第二集)


   日期:2013/6/3 21: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老法师:尊敬的强帝玛国师,尊敬的诸位法师、校长、诸位老师、诸位同学、诸位嘉宾,大家好!

  今天,净空有缘接受邀请,来到贵校访问,看到这么多的好同学在一起学习佛法,感到非常的欢喜。趁这个机缘,我也将我的学佛经过给同学们做个简单的报告,这桩事情的缘分很稀有。经典上佛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句话,初听到的时候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不以为然。学佛年数久了,体会渐渐深了,才知道这两句话是世尊出自出於肺腑的真言,字字句句都是真实不虚。一个人在六道轮回当中,能够到人道得人身,的确是一桩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六道从哪里来的?不是佛菩萨造的,也不是上帝造的,也不是鬼神造的,是我们自己意念感应出现的。所以,无论在哪一道,在善道,生活比较舒适,恶道就非常的痛苦。这些,佛告诉我们,决定要自己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为什么?於任何人不相干,要自己负责任。

  佛陀慈悲,出现在这个世间,《法华经》上说,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在这个世间。这大事是什么?就是永远摆脱六道轮回,这是桩大事情。到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永远脱离轮回?佛经上说得很好,证得四果阿罗汉,你就脱离了。由此可知,证四果不是容易的事情。证果要依靠什么?依靠禅定。四果阿罗汉的禅定是在四禅八定之上,《大佛顶首楞严经》上所说的第九次第定,这超越六道轮回了。往上去有菩萨、有佛陀,那个禅定功夫愈来愈深,智慧愈来愈圆满,才能证到究竟的果报。

  这桩事情不容易,现在这个社会,信佛的人愈来愈少了,这在佛教,其他宗教也不例外。前二、三年,我两次访问梵蒂冈,跟教宗见面。代表教宗跟我们交流的陶然主教,我们也是很熟了。陶然主教告诉我,根据他们的调查,得到一个事实的信息,他说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这不止一个宗教,说每一个宗教都差不多,信仰宗教的人,人数每年都减少,没有增长的。他们担心,如果这样下去,二十年、三十年之后,这个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这是他们非常忧心之处。我们在前年访问的时候,陶然主教跟我们做了两次交流,一次是三个小时,这有六个小时我们在一起学习、讨论,这是一个主题。当时我向大家报告,几千年前,每个宗教的创始人,他们为什么能够得到大众的爱戴,建立宗教,传承宗教,到现在几千年、几百年而不衰,现在还存在这个世间,为什么?中国古人告诉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个意思是说,我们遇到困难、遇到障碍、遇到问题了,这些不在外面,问题出在自己本身,叫反求诸己。我们认真的反省、认真的检讨,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创教的这些诸佛如来,这些天神、神圣、上帝,以及他们的传人,宗教里面称为天使,我们用心去观察,那些人每个都是现在人所说的最伟大的社会教育家。人有迷惑、有烦恼,这些圣哲出现在世间,用真实的智慧来教导我们。我们觉悟了,我们明白了,我们回头了,这才信奉宗教。宗教这个名词,在中国文字里面含的意思非常之好。中国这个宗的意思,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主要的,第二个是重要的,第三个是尊崇的。教也有三个意思,教育、教学、教化。宗教这两个字合起来,在中国文字里的解释,是人类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这个说法,几乎得到全世界每一个宗教的肯定。

  我最近十几年来,接触全世界的宗教,我们提倡世界宗教是一家。宗教教学的核心是什么?就是爱。你看西方的宗教,「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伊斯兰教,「真主确实是仁慈的」。佛教,古时候有人问,什么是佛教?法师答覆得很好,佛教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是真爱,佛不说爱,说慈悲,意思很深。因为世间人看到这个爱,里面就生出了情,爱跟情纠缠在一起,这就不是好事了。所以佛法不叫爱,换个名词叫慈悲,慈悲里面没有情的纠缠,慈悲里面完全是智慧。所以,爱跟智慧融成一片,就称之为慈悲,这个意思好。世间宗教说得也不错,神圣的爱就是慈悲。神圣的爱里面没有情,是智,这个要知道,这是自性、真心自然流露出来的。佛教给我们,永离情欲,大小乘经里头都有这句话,永远要离开。但是,佛虽然是这样的教诲,情欲是不容易离开的。特别是六道众生,无量劫来生死轮回,原因是什么?就是情跟欲,没有情跟欲就没有六道轮回。所以我们能把情欲断掉、舍掉,自然就成阿罗汉果,就能够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了。

  所以,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修行能不能成就,关键就是爱,就是慈悲。慈悲里面有情,情是什么?起心动念。我们眼见色、耳闻声,动了念头,这个念头无论是净、无论是染,无论是善、无论是恶,这个都是其次的,总而言之你动念了,我们讲你动情了。这是六道里头众生没有一个不如是,共同的现象,不足以为怪。可是佛教给我们要觉悟。菩萨这个名称,这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玄奘大师翻的叫觉有情。就是爱,爱里头有情,但是他觉悟、他不迷,这个人叫菩萨。如果是迷而不觉,那就叫凡夫。所以佛法讲得高,讲觉。中国古圣先贤,佛法没传到中国去,古圣先贤也说,爱里面有情,被中国古圣先贤发现了。但是中国人也用了一个字,来救它的过失,用什么?用义,道义的义,正义的义。你看,中国人讲情义,爱里头有情有义,过失就少了。有情、有义、有爱,在中国人称为圣人、贤人、君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的核心,就以这个。

  所以觉是最好,义是其次。现在我们的社会,觉没有了,义也没有了,有什么?有欲望,这个欲可麻烦了。你看,爱、情再跟七情五欲纠缠在一起,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我们今天的地球。社会混乱了,地球灾变异常,过去历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这么多的灾难。七情是什么?欢喜,喜、怒,瞋恚心,发脾气,喜就是贪爱。离不开佛法讲的三毒烦恼,叫贪瞋痴。喜、怒、哀、乐、爱、恶、欲,全部都是从贪瞋痴里面衍生出来的,贪瞋痴称为三毒烦恼。义可以把贪瞋痴降温,觉可以把贪瞋痴永离。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够体会到佛法的殊胜,可是佛法对今天人来讲,有它严重的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很不容易叫人生起信心。为什么?现在人的心,起心动念全是贪瞋痴慢,它的对象是财色名利。谁能够把财色名利放下?不放下不能入门,放下才能入门。

  中国的佛法疏忽了两百年,日本的佛法疏忽了四百年。佛法在中国,两百年前盛极一时。在清朝,康干盛世,中国佛法的兴旺世界第一。几乎也是在那个同时,干康这个时代,日本的佛法也非常兴旺。日本的佛法最兴旺的时候是中国宋代,唐代时候传过去的,宋代的时候是他们的黄金时代。西洋科学传到东方,日本人首先接受,比中国人早两百年。中国接受西方科学是从日本传过去的,也有两百年了。这个时间不是很长,但是也不短,造成对文化上信心的丧失,这是无法估计的损失。所以今天圣学恢复有一定的难度。

  我年轻时,也跟年轻人一样,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对宗教都认为是迷信,不愿意接触,像我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我跟佛的因缘,是我年轻的时候喜欢哲学,跟一位哲学大师方东美教授学习。老师很慈悲,为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从西方哲学说起,讲到中国的哲学,最后讲到印度的哲学。由印度哲学,最后一个单元讲到佛经哲学,我从这里入门。当时讲这门课,我向老师请教,我说佛教是宗教,而且是宗教里面的多神教,多神教就意味著是低级宗教,高级宗教只有一个真神,低级宗教神就很多了。这是我们产生很大的误会。我说它怎么会有哲学?老师告诉我,老师完全是从哲学深入经藏的,他说你年轻,你不知道。他说释迦牟尼,他没有说佛,他说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他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在他这个单元学习之后明白了,把过去错误的概念洗刷得很干净,一心一意想学习。

  在这个时候,缘非常的巧妙,今天我想想,这应该是佛菩萨替我安排的。我遇到藏传的一位大德,章嘉大师。我那年二十六岁,大师六十五岁,大我三十九岁,是我祖父辈的人,我们把他当做老爷爷看待。他对我非常爱护,每个星期给我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每个星期都要到他那里去听他老人家教诲。三年,他老人家往生了。我佛法的基础是在他三年当中,一个星期一堂课里面奠定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往后,大师圆寂之后,有个老先生,也是祖父辈的老爷爷,介绍我认识李炳南老居士,是台湾的一位佛教大德,他是山东济南人。大战结束之后,他到台湾,在台中建立台中莲社跟慈光图书馆、养老院、育幼院,做了很多慈善事业,虔诚的佛教徒。这个老人有德行、有学问,是个认真修行的人。用现代的话说,他学过禅宗、学过经教、学过密,可以说是通宗通教,显密圆融。我在台中跟他十年,佛学是这样奠定的。

  三十三岁剃度,这个剃度是章嘉大师教我的,教我选择,并且要我学释迦牟尼佛。教我第一本看的书《释迦方志》、《释迦谱》,在《大藏经》里面。这两本书,唐朝人的著作,内容是释迦佛一生的事迹,像传记一样。老师告诉我,你要学佛,首先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你对他不认识,你会把路走错了、走远了,现在人讲走弯路。我们读了之后,才真正体会到,释迦牟尼佛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社会教育家,而且一生的事业是教学,他一生从事於教学。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在鹿野苑讲阿含,等於说办小学,办普世教育,全人类都应该要学习的,讲阿含十二年。十二年之后接著讲方等,等於办中学,前面从小学提升,后面准备入大乘,承前启后。这是二十年,这是给我们很深很深的体验,怎么样把教育办好。现在的教育,小学六年、中学六年,这十二年,基础是十二年教育。佛陀这个基础教育是二十年,这个根扎得深。佛陀的大学是般若,讲了多久?二十二年。我们现在大学四年,佛教的大学是二十二年。最后办研究班,法华、涅盘,八年。世尊一生在世教学,你看,办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四十九年,效果非常卓著。

  十二年阿含认真修学,就有能力证得阿罗汉果,第一个阶段的目标达到了,第一个目标就是永远脱离生死轮回。往上去第二个目标,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就是成佛。所以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能不能成佛?肯定能,为什么道理?因为你本来是佛,只要你肯作佛,你一定能成就。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的意思是觉,性是自性,换句话说,自性本来是觉悟的,不但觉悟,是圆满的觉悟,这就叫本来成佛。

  中国古圣先贤说人性本善,跟世尊说的本来是佛是一个意思。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这个善是赞叹,赞叹到极处了。也正是《华严经》上佛说了一句话,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都有,跟佛同样的智慧、同样的德行、同样的能力、同样的相好,完全没有差别。所以,佛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我们凡夫眼睛里看佛菩萨也是众生。所见的现象是相同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差别在念头。佛完全用真心来看,那个真心,刚才讲了,真心第一德就是爱。真诚的爱心、纯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爱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没有分别。这是我们的本性,是我们的真心。现在?现在迷了,迷了之后,从真心就变出一个妄心出来。这个妄心在经教里叫做阿赖耶,阿赖耶是妄心。妄心迷,真心觉。

  迷了之后,有迷得浅的,有迷得深的,迷得最浅的,菩萨;再深一点的,我们中国人讲的圣贤、君子;最深的大概就是现代的众生,迷得最深。迷到哪里去了?他不知道自己有真性,他认为自私自利是他的真性,贪瞋痴慢是他的真性。他迷的对象,七情五欲,我们把它归纳为四个字,财、色、名、利。那他就苦不堪言了,这一生日子不好过,纵然有富贵,这都是我们亲自见到的,与这些人见过面的。贵,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富,拥有千亿财富,他烦恼很重,我们见面聊天,他都讲他的苦处,我相信。告诉我,晚上睡眠没有安眠药不能睡觉,你说这多痛苦。这就是人多欲,佛在经上常常提醒我们,多欲就烦恼多、造业多,将来果报在三途。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佛陀的教学,教学的重点就是教我们回头。首先要把爱欲放下,这个东西对我们有大害,没有一桩利益的事情,没有,完全是害,爱欲要断。情义是好的,对於学佛的人来说,情义要有,要去做,不要放在心上,心里头没有。为什么?情义是善,心上要有,出不了六道轮回,他生三善道。欲望是生三恶道,情义生三善道。我们不想住六道,想脱离六道,善恶都要放下。但是恶不能做,善可以做,不要放在心上,这就对了,这叫积功累德。如果放在心上,就变成福报,变成人天福报,这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心要清净、要平等,心里头不能有任何牵挂,这就对了。至少我们要向菩萨看齐,有情有义,但是有觉,不迷,这才能够往上提升。自性就是真如,就是真心,就是法性。在经典里面名词,这一桩事情佛说了几十种不同的名词术语,还可以包括到其他宗教里面讲的生命、永恒、上帝、真主、圣灵,都包括在其中,范围非常的宽广。学佛,对於这些名词术语,要懂得意思,不要执著,这就对了。一有执著就麻烦,不但我们走偏了,而且走邪了。不偏不邪,这叫中道,这叫第一义谛。

  从哪里入门?从哪里下手?这一点非常重要。大乘教里,从发菩提心入门。发菩提心之后,第一桩要紧的事情就是持戒,修戒定慧。这是佛道,成佛的道路,成佛的方法,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方法,佛学是智慧的学问,佛道是智慧的大道,它不是迷信,这个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学习经教多少没有关系,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一心专注,为什么?能得定。学多了、学杂了、学乱了,不能得定,那依旧是凡夫,连小乘须陀洹你都得不到,那就很可惜。把佛法当作世间一门学问来研究,这就是今天所讲的佛学,佛学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很难得到真实的受用。所以我们要学佛,我们不能搞佛学。学佛,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一切跟他学就没错。

  比丘的仪式,就是模仿佛陀在世,两千多年来都没有改变,这是佛陀的好学生。但是在地球上,我们现在知道,南北气候不一样。佛出现在热带,三衣一钵就可以了。两千年前,佛法传到中国,中国是有四季,有春夏秋冬,冬天天气很冷,三衣不能够保暖。所以佛教它有个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普贤菩萨所说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两句话非常非常了不起。用现在的话说,佛陀重视本土化、现代化,他不守旧,永远在进步、永远在提升,不拘形式,他重视真修。这也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佛法重视实质不重形式,章嘉大师告诉我的。

  我在新加坡的时候,在那边住三年,那边宗教活动很兴旺。九个宗教在一起活动,也常常请总统来做贵宾,他也很欢喜出席,所以我们就很熟,很多次的见面,很熟。第一次跟他见面的时候,他没有做总统,他是新加坡驻美国大使,退休下来,准备竞选总统。有一天,也是在一个宗教活动里面,吃饭的时候他跟我坐在一起。他告诉我,他是印度人,他信印度教,他说我最佩服的是佛教,佛教重实质不重形式。我听了寒毛直竖,他怎么会说出这句话来?这句话我一生就听过一次,章嘉大师讲的,他居然说出来跟他同样的话。所以我就想到,这句话应该是古人所说的,不是章嘉大师第一个说的,古大德说的。我们见闻,孤陋寡闻,听得少。所以我听到章嘉大师跟纳丹总统说同样的话,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所以他非常尊重,很欢喜跟我交流。

  这一点是佛法没有障碍,佛法真的是弘范三界,这个三界就是全宇宙,就是因为它重实质不重形式,它跟任何宗教都能够融洽的相处。我们用佛法的四摄法,团结新加坡九个宗教。这也是当年在新加坡,曾士生部长到居士林来作客,吃饭的时候我们在一起。他问我,你是怎样把新加坡九个宗教团结起来?问我用什么方法。因为他们的宗教联谊会已经五十年,每年就开一次会,大家聚会吃一顿饭,平常不相往来,所以五十年有名无实。我到那里去,把他们团结起来了,所有的活动大家都在一起做。佛教活动,像卫塞节,九个宗教都来了,他们有大活动,我们也去参加。政府非常欢喜,有助於社会秩序的安定。所以他问我用什么方法。我说我没有方法,佛有方法。他听到很惊讶,佛有什么方法?我说佛有四摄法。他说哪四摄法?我就告诉他,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用这四种方法,这四种方法就是佛教里面的公共关系法,佛教里面的交际方法。无论对人、对一切众生往来,你就守这四个原则,一定会做成功。这四个方法可以化解社会的冲突,可以达到世界社会的安定、和谐。

  佛法里面的东西多,任何问题遇到佛法都能解决,所以这是一样好东西,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学了要会用,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工作、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佛告诉我们一个大原则,一切法皆从真实心中作。所以真诚是第一位,要用真诚心、要用恭敬心、要用欢喜心,处事待人接物无往而不利。我们到斯里兰卡看到了,这个国家是我们没想像到,居然将佛法落实了,它真做到了。像中国唐宋的时代,宋朝时候的日本时代。大家非常认真学习,把佛法变成我们的生活、变成工作、变成处事待人接物的原则。所以,人民身心清净、幸福自在,家庭和谐美满,社会、国家都能够得到稳定、繁荣、兴旺,在成长。推展到全世界,能够带给世界永远的安定和平。

  这些是真的,我相信,可是很多人不相信,这是受了科学的影响。科学主张怀疑,要拿证据出来,没有证据他不相信。所以我们过去在汤池小镇做了实验,做成功了。现在,今年澳洲图文巴市,这一次市长率领著全市各个宗教的领导人,参加了巴黎卫塞节的活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了三个小时的报告,我听了非常欢喜。他们落实在一个城市,把这个城市打造成世界第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有一个城市落实了,别的城市就可以来学习,可以来观光、来考察。他能做得到,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当然最后的希望,是有一个多元和谐示范的国家。找一个小的国家,能够完全落实到,这个国家是全世界每个国家的好样子。

  我上次来访问,跟总统谈起,总统非常欢喜,一口答应,我们斯里兰卡来做。太难得了!希望斯里兰卡将来成为世界上示范的国家。我相信它能做得成功,因为成功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人民不追求欲望,知足常乐,这是个根本。斯里兰卡人做到了,虽然不富有,生活得很快乐,生活得很幸福,人民都能受到伦理道德、因果跟佛教的教育,这是全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我们从这里看到了光明,看到佛光将来会遍照全球。所以这桩事情落实,就是执行的人落实,就是落实在学校,落实在校长,落实在老师,落实在所有的同学。所有同学将来都是全国的好公民,如来的好弟子。我的话就说到此地,谢谢大家。

  陈大惠老师:尊敬的师父上人,下面我们这个论坛有很多的问题向您老请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现场的观众,大家有问题的话,也可以写在纸上,传到台上来。

  首先,在昨天的论坛结束之后,我们就看到有从国内来的观众,向您老请教一个问题。他所说的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在中央电视台也都看到,有的专家学者和知名的教授在讲解古人的经典。比如说讲到《弟子规》、讲到《三字经》,有的专家和教授就提出来,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是有害的,这里边有很多是有糟粕的。尤其提出来,这些东西讲一讲可以,但是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大众的需求了。对於这些知名的专家、教授在电视台上所讲的,我们社会大众到底该怎么看?尤其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到传统文化。

  老法师: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很难得了,为什么?他们接受一半,是反对一半,很了不起了。在先前几年他们完全不接受,现在开始接受了,我希望再过两年,他又多接受一些。如果十年、二十年,他全部就接受了。所以要时间,还要榜样。这次总统,现在还在中国访问,回来的时候我会建议他,请他赶紧做,做成一个榜样出来。那些不相信的人到这里一看,完全相信了。他看不到,他不敢相信,这是我们经验过来的。所以我相信,将来他会完全相信。

  我头一个例子就是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他学佛是从哲学进去的。所以教我那个时候,我受他三年的影响,他说佛教里头有最高的哲学,世界最高峰的哲学,佛经里面大概是十分之二、三,另外十分之六、七是迷信,那部分我们不学它,我们只学它最高峰的地方。方老师到了晚年,二十年之后,他全部接受了。就怕他不肯深入,他肯深入,慢慢的他智慧增长,他烦恼轻、智慧长,到最后统统看清楚看明白了,晓得是怎么回事情。

  陈大惠老师:我们请教师父老人家,现在普通的大众很难找得到没有怀疑的讲解古圣先贤的这些经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众该听谁的?专家都在批评,都在怀疑。

  老法师:我们要培养一批新的专家,这就是汉学院的使命,要培养一批新的专家。

  陈大惠老师:师父,您老刚从巴黎参加联合国会议回来,在巴黎参观了汉学院,那里的专家也是怀疑和批评吗?

  老法师:没错,没错,他们完全是用西方做为基础来看东方的东西,所以他们有批评。他们是著重历史的研究,这个教的兴衰,谈的是这些东西,是这么多的些资料。但是他们引经据典的时候,那些经典他引出来作证,这经典里面真正东西他没有深入。如果深入,你譬如说我们讲到佛法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可以帮助我们的企业,甚至於帮助我们来稳定社会。他听到很惊讶,他说这可能吗?由此可知,他们走的是今天所讲的他们搞的是佛学,不是学佛。学佛才管用,不学佛,搞佛学,不行,那是什么?那是我们的学跟生活脱节了,这个不行。一定要融合在一起,我们要活在佛法里面,才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你要没有信心,这个不可以。这要慢慢来,丢掉两百年,恢复也要两百年,我们只要香火不断,就会有结果。

  陈大惠老师:师父,您老讲到香火不断,现在我们相信,就像世界最知名的,像巴黎汉学院这样的院长、专家学者,那国内的也会问,他们都会请教您老,当我们拿到这些古圣先贤的经典,儒家的、佛家的和道家的,拿在手里,确实理解不了,确实看不懂。请问,信心从何建立?

  老法师:建立信心,从佛法里面来说,是从善根、福德、因缘,善根福德因缘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过去生中修的。今天听到佛法能生欢喜心的人,就是有善根、有福德的人。真正有这样的人,少数,实在讲,少到什么程度?有个十个、八个,十几二十个就行了。能够有个很好的环境,让他们没有生活的忧虑,一心一意在这里做学问。专攻一门,要走佛的道路,佛是戒定慧。专攻一门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得三昧。得到三昧之后,不要停止,继续努力,他就会开悟,开悟之后这就明白了。惠能大师一个人影响中国禅宗一千年,那就是好例子,释迦牟尼佛一个人影响到全世界。所谓一人兴邦,是做得到的。能够出几个人出来,利用现在这种高科技讲经教学,用网路、用卫星电视。真正有国家领导人能用这个,找到十几二十个老师,用一个频道,像《群书治要》,治要频道,来研究、来学习、来讲解。我相信一年的时间,这个地区、这个世界就会有很大的转变。不做,空讲没有用,没人相信,真正要做到。做到,从一个僧团做到,从一个小的单位做到就行。十个八个人大家在一起生活,真正落实三皈、五戒、十善、六和敬,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陈大惠老师:师父,我们刚才听到您老慈悲开示,有一个重要的关键点。譬如说,我们知道,有的老专家、老学者一直到九十岁、一百岁,他虽然研究佛学一辈子,他不相信。您老讲到,这是每个人善根福德因缘不同造成的。

  老法师:对。

  陈大惠老师:大家都知道古圣先贤的经典里有无限的宝藏,都想对它建立信心,差就差在不是学问,而是善根福德因缘不同。

  老法师:没错。他跟这些人差别在哪里?佛苦口婆心劝我们放下,他是名闻利养、七情五欲都没有放下。没有放下,研究这些东西就变成世间学术。真正放下,那就叫佛学。他放不下。

  陈大惠老师:他放不下。譬如说我们现场有从世界各地赶到此地来聆听您老教诲的,譬如说有那个老阿公、老阿婆,可能认字量也不多。有的大教授、大学者,在他们面前,同样面对佛经,儒释道的经典,他们没有信心,那岂不是说这些人还不如这些阿公阿婆有福报吗?

  老法师:没错,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事情过去李老师跟我说过很多次。所以老师有慈悲心,有善巧方便。譬如我学佛,我学佛刚才跟诸位报告,从哲学进去的,所以对佛法的经典、论典,经论非常欢喜,为什么?这个东西是学问。对戒律就没放在心上,认为什么?戒律是人的生活规范。佛经上戒律是三千年前,就是二千五百年前印度人的生活规范,我们现在人学它干什么?时代差了二千五百年;地域,那是印度,这是中国,不一样。中国三代之礼都有兴有革,都有改变的,这个佛一成不变,这怎么行?这怎么能学?你看,我这个错误观念就很深,老师不容易把我改变。可是章嘉大师慈悲,我每个星期到他那里去上一堂课,临走他一定送我到大门口。送到门口,在我耳边就说一句话,「戒律很重要」,就说这五个字。每次都跟我说这么一句,我也没在意。

  三年之后他老人家圆寂了,政府用国葬的礼来对待他。甘珠活佛带著他的些弟子,在火化炉旁边搭了个帐篷,搭了三个帐篷,我也参加了。我在帐篷住了三天,认真反省,老师,我跟他三年,他教了我些什么。这一认真反省,第一句话就是戒律很重要,他为什么说这个?说了几十遍,一个星期一遍,说了几十遍。所以我才认真去思惟,我想了两个星期,终於明白了。明白什么?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佛法的目的是要出世间的,出世间的这个戒律不能变,一变就出不了世间。世间这些礼乐是可以变的,可以随著地区不同,随著时代不同有兴有革。戒律不能改,戒律一改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就不能证般涅盘。我想到这个,我觉得老师对我慈悲,对我的爱护,所以对老师特别感恩。开始看戒律的书,开始研究戒律,重视这一门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像我这样不重视戒律的人太多太多了,特别是知识分子。定弘法师,诸位都晓得跟我有十几年了,讲经讲得不错,也说得天花乱坠,对戒律不重视。我想成就他、帮助他,把他送到台湾果清律师那个地方去学五年。这五年什么都不要干,好好学戒律,把根扎好。这是我懂得了戒律的重要,没有戒律就没有三昧,就没有证果,就没有开悟的。所以,戒律是佛法的根源,「戒为无上菩提本」,决定不能疏忽。

  将来佛法要兴,要从律学院办起。我没有想到果清,这也是给我们做了个榜样,他跟我渊缘很深厚,我们认识三十多年。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参加台中的内典研究班,那个时候这个班只有八个学生,六个老师,我也是老师之一。没有想到八个学生现在都在,大概六十多岁了,他今年六十六岁。你看三十年专攻一门,他成就了。学太多了不行,学太多了,学杂、学乱了,一样都不能成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他怎么见的?千遍心定了,定就是三昧。定久了智慧自然开了,看不懂的地方自然明白。所以那些专家学者,要叫他把那个书念上一千遍,他就开悟了。

  陈大惠老师:师父,是一部书吗?

  老法师:就是一部书。

  陈大惠老师:一部书念一千遍?

  老法师:念一千遍他就开悟了,为什么?他定了。他现在为什么不能接受?他心是浮躁的,心浮气躁,他妄念很多,烦恼习气很多,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佛有办法,为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有办法教每个人恢复本性,教每个人现在这一生作佛,佛真有办法。这个在教育里头是最究竟、最圆满、最好的方法,无过於佛陀教育,我们要重视。我们能够遇到,这不是三生有幸,无量劫来太幸运了。开经偈上说「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讲「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我们遇到了。要不珍惜,错过了,那叫真可惜,其他的是假的,这是真的。

  陈大惠老师:师父我们打一个比方,在今天全世界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大学问家,也有名望,打个比方,他们去世之后真是堕到三恶道,到了阴曹地府。他们心里也很不甘心,一定想来请教师父,为什么学富五车,名望又很高,出了那么多的书,还不如那个阿公阿婆?他们都往生成佛了,我们怎么成饿鬼了,是什么原因?

  老法师:这个原因大概就是章嘉大师看到的,你看学佛,头一步叫你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你要不认识他,你会走弯路。现在很多人学佛的人没有从认识释迦牟尼佛开始,这一点疏忽了。在现前这个时代里,科学提倡怀疑,圣贤学问不可以怀疑,只有真诚、恭敬,依教奉行,你才能得利益。一怀疑就不能学了,老师也不会教你,老师教你,白费力气,也浪费时间。这是个根本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所以李老师给我说过,一个好的学生要找个好老师难,可遇不可求;可是好老师希望有好学生能承传他的道,那个比学生找老师更难。就是到哪里找一个百分之百听话的学生,哪里去找?现在年轻人,父母的话都不听,他能听老师的?问题在此地。

  传统文化跟佛法疏忽了两百年,关键的问题在哪里?关键问题是丧失自信心,这是真正关键,信心没有了。学的东西杂,学的东西多,他都分散了,不集中。所以,他的知识很渊博,学得很多,讲得头头是道,他做不到。你如果留意观察他的家庭,他父子和不和?他兄弟相处怎么样?你就完全明白了。

  我们要有信心,佛菩萨给我们安排的道路,如果不是佛菩萨安排,我们怎么会有这样的环境?不可能。所以汤池的成就是祖宗之德,三宝威神加持,那不是人做得出来的。我们今天学佛这么多年,收获是什么?对佛有绝对的信心,丝毫不怀疑,知道走佛的道路,佛的道路是经典上的指导,就得到佛的加持,就得到佛的照顾,一切其他的都不必顾虑。这是好事,这不是坏事,於自於他有百利而无一害,这就是纯净纯善。

  陈大惠老师:师父,我们在此地,这就是一个斯里兰卡的学校,校长也好、老师也好、学生也好,听到这儿大家会请教您老,既然那些专家学者最后都有可能不能成就,我们为什么还要办学校,还要上学?我们到底怎么学才不至於成为他们那样?

  老法师:他们这些专家学者没有依照圣贤,没有依照佛菩萨的教诲依教奉行,他没有。所以说他们学的只有,佛法讲的信解行证,他这四个字都没有。他那个信,他是信他自己,他不信佛。所以他的解是他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愿解如来真实义」,他不是,没有解佛真实义;他没有行。所以这四个字他都没有。在中国古人的学问,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充其量他做到这四个,后头笃行他没有。没有笃行,他的东西不见得是真的,因为行检验你所学的是不是真实的,他没有通过这个检验。

  陈大惠老师:师父您说这个信解行证,就是这些大专家学者,其实从第一个信字就出问题了。

  老法师:都没有。

  陈大惠老师:就错了,就没有。

  老法师:对。

  陈大惠老师:他所相信的是他自己。

  老法师:没错。

  陈大惠老师:然后所解的也是自己的经验。

  老法师:对,他拿著佛经是他自己意思。

  陈大惠老师:那后边的行证就不存在了。

  老法师:当然,都没有了。那行证,我们知道有不少专家学者都在三途,包括韩愈,韩愈在饿鬼道。

  陈大惠老师:唐朝,唐宋八大家这是。

  老法师:对,不错。谈何容易,不简单。晚年虽然是皈依三宝,学佛了,但是没有功夫。

  陈大惠老师:没有功夫。

  老法师:没有功夫,不行。

  陈大惠老师:一辈子都学错了。

  老法师:对,没有功夫。

  陈大惠老师:师父,我们知道,他当初也是毁谤三宝。

  老法师:对,没错。

  陈大惠老师:有消息讲他是在饿鬼道。那师父您让我们背古文,他的古文我们还要背吗?

  老法师:背,没有关系,背古文没有关系。不念他的,别人的也很多,背古文主要是学文言文。

  陈大惠老师:师父我们接著向您老请教,现在写提问的人非常多。我们看到在学《弟子规》的时候,《弟子规》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弟子规,圣人训」,把这句话摆在最前面。这还是清朝人写的,再古老的,譬如说汉唐之前,尧舜禹汤那个年代,我们看到也都是这个话。就是几千年甚至一万年,万古一系,就是这句话,听圣人的话。我们也看到有的专家学者出书,他书的名字叫什么,怎么评价孔子?叫「去圣」,就是把圣人去掉,「方得真孔子」。说我们看到的孔子都是假的,我们给他戴了很多光环,说他是圣人。很多专家学者不承认,甚至有的国家领袖,一些国家他们也不承认这个世间有圣人。我们也知道西方有哲学家讲上帝死了,人间不存在圣人。我们想请教师父,到底什么是圣?人间有没有可能出现圣人?

  老法师:「圣」这个字就是明白的意思,对於宇宙人生真相他明白了,就叫圣。跟「佛」的意思很接近,佛也是这个意思。但是圣这个意思没有讲到究竟彻底圆满,佛的意思比圣深,佛是讲他达到真正究竟圆满,这个就不一样了。都是明了,明白。

  陈大惠老师:程度不同。

  老法师:对。要是不承认有圣人,那当然就不承认有佛,就不会承认自己是佛。你看佛的教诲头一句话,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那就不承认。不承认的问题怎么?你永远搞六道轮回,坚决的搞六道轮回,永远再出不去了,这个麻烦大了。所以你看中国古圣先贤教人,《三字经》上头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善就是你是圣人,你是贤人,你本来是圣人。

  陈大惠老师:本来是个明白人。

  老法师:现在迷惑颠倒,清净心被染污了,平等心被波动了。该明白的都不明白了,都迷惑了,这才是问题结症之所在。所以,一切法要从信心上建立,信心没有,什么都不要谈了。老师对待学生,我是个例子,方东美先生把星期天的时间,用两小时的时间来教我,学生就我一个。为什么不让我到学校去听课?他不是省事吗?那也是我自己的愿望。我想这个原因大概就是我对於老师有信心、有恭敬心。但是我那个信心、恭敬心可以打三十分,跟古人比不及格,但是跟现在学生比,那我强很多。现在学校学生对老师大概恭敬心、信心只有三分,我有三十分,多十倍。这要在家里教,不能在学校教。一分钱学费没缴,不容易。所以老师看什么学生可以教?就是真诚、恭敬。不是老师喜欢他对他恭敬,不是的。诚敬是入德之门,他有入门的条件;没有诚敬,他没有入门的条件,你怎么教他都入不了门。

  陈大惠老师:师父,我们昨天听到有的人讲,来这儿参观,看到斯里兰卡的小学生,进门之前要先给自己的老师顶礼磕头,下课之后要给老师顶礼磕头。师父,这种方法是不是您所讲的诚敬的表现?

  老法师:对。古时候都是这样,这个遗风我们在此地看到,这是应该的。我们小时候上学,那是私塾,八十多年前,父亲带著我去进学校。进门,同学站在两边,当中供的是,那时候没有像,供的牌位,大成至圣孔夫子的神位。先父亲带著我,在前面,我在后面,跟孔子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拜完孔夫子之后,父亲请老师上座。同样,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对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这拜师。父亲带著我,你还能不听老师话吗?你还能不恭敬老师吗?所以,尊师重道是这样教出来的,不是口教的,做出来给你看。现在做父母的他不懂这个,所以现在小孩没有学过,他听到这些话都是神话,他不相信。这是真的,我们亲身经历的。所以对於老师还有这分信心、恭敬心,人家肯教。我遇到章嘉大师、遇到李老师,他都愿意教我,没有别的,就是真诚恭敬。没有真诚恭敬,老师同样教你,教不出来,你学不会。

  你看我刚才给你举例子,台中的内典研究班,八个学生,只有一个出来,这果清,学生只有他一个出来。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大概十几二十年不下山,这个要晓得。我这一生就没有这个缘,他遇到好老师,老师圆寂之后,把这个道场就给他了。他在一个山头上,他就能成就,心是定的。我就没有这个缘分,我被人家赶,东面赶、西面赶,到处流浪。这是佛菩萨安排,我来做宣传工作,我知道这些,我来做宣传工作,流浪到联合国也不容易。

  陈大惠老师:师父,我们替很多的家长请教您老,大家最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就是现在到学校里去上学,要缴很多的钱,补习班要缴很多的钱,很多的这些老师,名望愈高收费愈高。这些家长有时候就说,我省吃俭用无所谓,只要能把孩子教出来就可以。但是听到您老的这个教导,好像这个钱缴很多也未必管用。那师父,到底该不该缴这个钱?这个孩子该怎么办?他一生很重要。

  老法师:如果要问这个问题,孩子能不能教好,是父母的事情,不是老师的事情。中国人教学,这是连二战之前欧洲的学者都知道。我是在澳洲南昆大,南昆大送我一个博士学位,校长请我吃饭,有几个教授陪同,里面有他们的教务长。教务长告诉我,他说二战之前,欧洲有一批学者专家就讨论一个命题,就是世界上四个古文明,三个都没有了,为什么中国还存在?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们得到一个结论,他说结论可能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所产生的效果。我听到之后,我说他们这个结论正确,非常正确。确实,中国这个社会几千年承传而不中断,靠什么?全靠家庭教育,全靠家。你看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社会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好,就是家齐了。家怎么齐的?家教教好的。所以中国有家道、有家规,《弟子规》是家规,有家学、有家风、有家业,世代承传。每个人都把自己家里子弟都教好了,社会就安定了,没事了。所以中国过去社会里头,最令人羡慕的事业就是做官。

  陈大惠老师:是什么?

  老法师:做官。

  陈大惠老师:做官,最让人羡慕?

  老法师:最让人羡慕,为什么?做官都是读书人出头。你看,身分很高,地位很高,收入也不错,足够他用的,还他可以养很多人,足够他用的。最大的好处,没事干。

  陈大惠老师:没事干。

  老法师:没有案子,社会上都是好人。如果一个月有三、五个案子,太多了,你这个地方怎么会搞成这样子?都是被人家家里教好的。所以政府就举行考试,选拔人才,教育是家庭负责任。家负责任,这个教育就非常重视,为什么?每个家的祖先,他的祖父、曾祖父、高祖父都希望后代出人才。所以请最好的老师,真正有德行、有学问,又会教,懂得教学的方法。那个老师请回来之后,家里的所有长辈都要给老师磕头的。我家有没有后代,全靠老师。

  基础教育,对小孩的三、五年的基础教育,完全是母亲教的。所以母亲,妇女在家庭里面是圣人,是非常被人尊重的。不像一般人所说的轻视妇女、虐待妇女,没有这回事情。你读中国古书你就了解了,这是冤枉。跟西方制度真的是不一样。你说中国人受的教育,母亲从怀孕就开始,起心动念要端正,不能有邪思、不能有妄想,影响胎儿;言语、容貌要和颜悦色,说话要轻声,不浮躁,举止要安详。这什么?统统影响胎儿,她讲求这个。这十个月,母亲要把胎儿教好,让这个小孩在十个月当中禀受母亲的正气,这个外国人不知道。小孩一出生,张开眼睛他会看、他会听,他已经在模仿、在学习了。所以,《弟子规》不是教小孩念的,不是教小孩背的,是父母把《弟子规》一条一条做出来给小孩看。小孩从出生到三岁一千天,天天看,他全看会了。

  陈大惠老师:从父母那儿学到了。

  老法师:对,这样教出来的,所以他根是父母扎的,老师再接著帮他提升。他没有根,老师怎么教法?六岁上学,聪明的五岁就上学,那就是老师接管。老师代替父母,要把所教的东西做出榜样来给学生看。每说一句话,老师都做到,学生才相信。老师教的,老师自己没有做到,学生不相信,他教育就不会有效果。所以,老师很不容易,要代众生受苦,要装模作样,做个好样子给学生看,不好的方面不能让学生看到。

  陈大惠老师:师父,那中国古代,历朝历代,这些老师,私塾也好,这些国家办的太学也好,他们所使用的都是圣人的经典。

  老法师:没错。

  陈大惠老师:按照您老的所讲,那岂不是说这些老师,至少他要都做出圣人的样子来吗?

  老法师:没错。

  陈大惠老师:过去老师都是这个样子?

  老法师:对。真正得三昧开智慧,他什么都通了。

  陈大惠老师:什么都通了。

  老法师:什么都通,世出世间法全通了,他没有学过的,你问他他都知道。

  陈大惠老师:那要是老师想达到这一步,校长也好、教务主任也好,要想达到这一步,刚才您老提的一个重点,就要像斯里兰卡这个国家一样,要减少欲望才能达到,是吗?

  老法师:没错,没有欲望。

  陈大惠老师:老师头一个标准、头一个要求,没有欲望。

  老法师:没有欲望,我只希望学生成圣成贤,成菩萨、成佛,他的欲望就这个。今天,这个学校没有了、不见了,抗战时候还有,少数,胜利之后就没有了。中国的家没有了,学校没有了,所以才变成现前这个社会,现前这个地球,这是我们要知道。我们知道,自己努力,至少我自己不会堕落,我们还有个希望,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地方不但这些教育都存在,而且都达到究竟圆满,都达到究竟圆满。

  陈大惠老师:究竟圆满,在西方极乐世界。

  老法师:对,所以我们到那边去是上学。从佛法这地方看,我们能看到教育是佛法里头达到究竟圆满的一个手段,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教育。释迦牟尼佛,你看看他在世,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放假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天天教学,也没有一天放假。

  陈大惠老师:就是教育。

  老法师:就是教育。

  陈大惠老师:师父,我们在昨天听到这么一个信息,就是说日本的最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老先生,今年也八十多岁了。他现在面临什么问题?就是日本的传统正在中断,很多年轻人到了企业之后,他们已经没有过去的那个伦理道德了。

  老法师:没错。

  陈大惠老师:这样的日本的问题,包括很多国家,也包括中国,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假如今天在现场这个论坛上,有总统、有元首向您老请教,您老所讲的,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老法师:对。

  陈大惠老师:然后才是学校教育,然后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这个我们都听明白了。但是现实问题摆在眼前,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家长也不懂。您说是家庭教育很重要,那怎么办?孩子又想教好,千家万户该怎么办?

  老法师:这个事情急不得。

  陈大惠老师:这个事情急不得。

  老法师:要慢慢的来,希望这个灯火不能间断,代代有传人。你说达摩的禅到中国,到第六代才开花结果,前面五代都是单传。圣贤学术亦复如是。所以我们先求一个地方,今天我对於果清法师的道场很赞叹。他这个道场现在有六十多个人,跟他学戒律,都学得很有规矩。我问他,能够教的,你的学生当中能够教戒律这门课程的,有几个人?他告诉我有六个人。

  陈大惠老师:六个人,可以教戒律学院的。

  老法师:可以教学,我说很好。所以我全力去护持他,希望将来能够办成一个戒律学院。他如果能够再有十几个老师就很好了,就可以分班、分组来开始教学,从这里奠定根基。如果不认真学戒,学佛是假的,不是真的,一定要从这里做起。这桩事情总统过几天回来,我会跟他谈这个问题。

  陈大惠老师:师父,现在我手里边这个问题已经有一大把了,我赶紧向您老问一下。下面的观众如果再有问题可以继续写上来,我们今天问不完,还可以明天向师父继续请教。他说尊敬的师父上人,您好,我们一些同修,每个月集中在一起共修,想落实三个根,就是您老人家所教的《弟子规》、《感应篇》和《十善业》。但是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共同来修学,去落实?请师父上人慈悲开示。

  老法师:首先要把这三门功课念熟,要熟悉,再求解,能够理解,把它讲清楚、讲明白。懂得一条就做一条,懂得两条就做两条,可以不用这个顺序。就在这,你像《弟子规》一百一十三桩事情,我能做到几条。《感应篇》里面,善恶果报一共说了一百九十多条,我可以做到几条。这样去学习,认真要学。早晚要把这个看一遍,它分量不多,文字很少,对照一下,就做忏悔的工作。哪些我做到了,哪些没有做到,认真反省检点。再深入经藏,老实念佛。

  经藏,我们有一部《无量寿经》够了。南传这边,他们所学习的是《法句经》。《法句经》在中国翻译的有南北两种本子,南本的,四百多首偈,北本的有七百多首偈,应该要熟读,这个也是基本的戒律。我发现这边的法师、出家人几乎都能够讲解,所以展开斯里兰卡的全民教育,这个难得。一定要讲,不讲、不教、不学,得不到真正利益。真正的利益,要讲清楚、要搞明白、要身体力行,都把它做到,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才真正能做一个佛教的,在这个地球上,佛教的示范国家,全世界看佛教,到这边来看,学佛法,到这边来学,这就对了。

  几年前我就有个想法,希望这个世界,每个宗教建立一个圣城,示范点。要学你这个宗教,到这里来看,你真做到了,你的经典教义都变成生活了,这个东西人家才相信。我跟教皇谈过,我向他请教,梵蒂冈的面积多大?他告诉我,只有五十个英亩,太小了,五十个英亩合中国是三百亩,人口不到一千人。所以我就反过来问他,罗马城不大,罗马是个古城,完全靠观光旅游,我说罗马城里面,属於你们的教堂有多少个?他说有四百多个。我说那很好,它在罗马城里面。我说四百个道场就是四百个学校,如果每个道场天天有神父在那里讲经,一年罗马就变成全世界天主教的圣城,想学天主教的,到罗马来学。每个宗教都要有一个示范点,这个宗教才不会灭亡,才会兴旺起来,为什么?大家看到了。看到,他说这个好,他想学。如果没有实际东西被人看见,人家说不相信,你骗人的。所以这个很重要。

  我们要肯定,宗教是教育,宗教要回归教育,宗教是什么教育?宗教是神圣爱的教育。我在日本遇到一个基督教的牧师,他就跟我谈到一个问题,这个牧师是个很开明的人,他也是大学教授。跟我做了一次访谈,在日本的电视台,五十分钟,提了十几个问题,我给他解答。最后他告诉我,他说法师,好像没有问题能把你难倒,他说我还有个很棘手的问题向你请教。我说请说,什么问题?他说我们基督教比较偏激,心量比较小,不能包容别人,这个问题怎么办?我说,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就在你们《圣经》里头。他说《圣经》哪一段?我说,《圣经》有没有讲过神爱世人?有。上帝爱世人?有。我说,那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他没有听懂,我就告诉他,我说上帝爱我,不爱你。他很惊讶,他说上帝不爱我,爱你?什么原因?我说我是世人,上帝爱世人,上帝爱我,我也爱上帝,我们彼此相爱。你不一样,你爱上帝,不爱世人,所以上帝不爱你,爱我。我就把他提醒了,他感到很惊讶。然后我告诉他,上帝爱世人,神爱世人,这很抽象,怎么能落实?我说完全要靠你们这些神职人员、你们的信徒,代表上帝、代表神去爱地球上所有一切人,这就对了。我说佛陀的慈悲也一样,佛家大慈大悲,如果没有这些佛门弟子去做,把它落实,大慈大悲也是空的,也不是真的。这以后我们变成好朋友,我到日本打电话给他他就来了。

  所以从爱这个核心,可以把世界宗教团结在一起。都是一个真诚的爱。这个爱没有私心、没有分别、没有彼此,不分佛教、基督教,不分这些,一个神圣的爱。这个爱就是真神,这个爱就是本性,这个爱就是自性。大家从这个爱心,我们就可以团结,互相学习。看看,世界宗教是一家,佛法里面讲的一,是任一不是独一。从佛教说,所有宗教里面的圣人、创教者,全是佛陀的化身。如果从基督教的来讲,佛菩萨也是真神的化身,也是上帝的化身。问题就摆平了,就不必再分,原来是一家人。在我这里称佛陀,在你那里称上帝,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

  陈大惠老师:一个真神变现的。师父,导播告诉我们,今天论坛的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

  老法师:已经到了。

  陈大惠老师:是。我们非常感恩您老慈悲开示。昨天的论坛我们总结,就是您告诉我们,人要有情,但是不能有情爱、不能有情欲,要情义就可以了。

  老法师:对。

  陈大惠老师:今天我们非常受益,就是您告诉我们,就是信心生起来是靠善根福德和因缘,而不在於知识的多少。

  老法师:对。

  陈大惠老师:我们现在手里的问题还很多,我们将在明天的同一时间向您老请教。

  老法师:好,行。

  陈大惠老师:我们再一次感恩师父上人慈悲教诲。阿弥陀佛。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  (第二集)  2013/5/29  斯里兰卡达摩巴拉(护法)学院  档名:21-681-000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净土法门丛谈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