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念阿弥陀佛,能灭无始重罪,能成无终福智


   日期:2013/6/29 14: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念阿弥陀佛,能灭无始重罪,能成无终福智

摘自净土大经科注(二次讲)-第313、314集(净土法门法师)

  我们再看下面的註解,「阿弥陀具无量义。一译无量寿」,这第一种。第二种,翻译「无量光」。第三种也翻译作「甘露王」,这个甘露王是密教的。在《弥陀经》里面,佛给我们解释两种,无量光、无量寿,这是大家普遍都知道的。密宗里面,所以你看这个解释里头,有显教、有密教,非常圆满,显密圆融。密教以此三名,依其次第,表法身、报身、化身,无量寿是法身,无量光是报身,甘露王是应化身。「又可译为无量庄严、无量清净」。在这部经里面,释迦牟尼佛称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称他作无量清净平等佛。所以经题上清净平等觉也是阿弥陀佛的名号,那无量庄严。「又十二光名,亦皆弥陀名号」,这个后面我们都会念到。

  「又阿弥陀三字,每字亦具无量义」,这三个字是要看梵文的意思,梵文,三个字。「阿字为本不生之义,故是空谛」。天台家讲的三谛,阿与空谛相应,本不生灭。「弥字为吾我之义,故是随缘之假谛。陀字为如之义,故是中谛」。这三个字跟天台大师所讲的空、假、中三谛相应,名号里头具足三谛。

  「又《阿弥陀秘释》云」,这个书是日本兴教大师作的,念老在这个註解里引用很多。「阿字,一心平等本初不生义。弥字,一心平等无我大我义。陀字,一心诸法如如寂静义。又阿字」,这是密宗讲的,「佛部义,示理智不二,法界体相故。弥字,莲华部义,妙观察智,生法二空,实相本来不染六尘,如莲花故。陀字金刚部义,如来妙智,自性坚固,能破一切妄想怨敌故。又阿字,空义,一心法体本自虚妄相空无故。弥字,假有义,一心平等,诸法如幻假有故。陀字,中道义,一心平等,诸法离二边,无定相可得故」。这都是解释阿弥陀这个意思,经论里头所说的,祖师大德所说的。这些意思我们参考资料里头都有,诸位看了都能够知道。刚才念的,阿字本不生、空假中、金刚五部,我们都查过这些资料,里面统统都有,都可以做参考,这里面很多是密教所讲的。

  我们再往下念,「阿字,有义,一心体相,本有不生,无灭尽故。弥字,空义,一心诸法,自性不可得故。陀字,不空义,一心诸法,本来法身功德,无断绝故。又阿字,因义,佛界众生,因一心觉,因一心迷故。弥字,行义,断人法二我,证生法不空,至佛果故。陀字,果义,示不二一心如如理智,是则佛果故。如是差别法门,即名字相。又如是字相,互无定相,如帝网珠,不可取捨,一心平等,不可得故。又曰:是故唱阿弥陀三字,灭无始重罪。念阿弥陀一佛,成无终福智。如帝网一珠,顿现无尽宝珠。弥陀一佛,速满无边性德也。」

  「以上《秘释》之说顿开诸佛秘藏,直显持名一法,摄盖一切法功德,专念弥陀,即可迅速圆满自性本具之无边妙德。如上妙谛,直示佛之知见,正显此法,实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念老在这一段里面,给我们所选出来的註解,内容非常丰富,把大乘教里头所有的法门,显教、密教精彩的部分统统节录在此地。这些东西一句一句要细讲,我们有丰富的参考资料,大概要十个小时。我们定的这部书,希望一千二百个小时能讲圆满,所以有些地方我们就省略掉了。可是我们把东西都节录出来,到处蒐集资料,诸位愿意学的多看,看到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再来讨论,用这个方法。

  这个里面结论结得好,五百九十五页倒数第二行当中,「是故唱阿弥陀三字,灭无始重罪」。念一声佛号,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个地方讲无始,比八十亿劫还多、还长,八十亿劫是有时间的,这是无始。这话不是随便说的。「念阿弥陀一佛,成无终福智」,无终是无尽的,智慧、福德都得到了。我想求智,我想求福,用什么方法真能求到?念阿弥陀佛就真能求到。为什么?就为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帮助你到西方极乐世界,真的亲近阿弥陀佛。这个福报有多大!没有人能比,到极乐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萨,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结论我们要重视它。真的,这个註解内容太丰富了,你把它看懂、看清楚、看明白,对于净土的信心就坚定了,再不会杂修,什么都能放下了,《华严》、《法华》都放下了,决定得生,决定成就。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这部经是第一部经,是他所说的一切法的核心,所说一切法的枢要,我们决定不能疏忽。一生得到这部经,就决定得到成就。

「又曰:是故唱阿弥陀三字,灭无始重罪。念阿弥陀一佛,成无终福智」,前面我们学到此地。这两句话很重要。像这样的句子在这部集註里面,我们看到很多次,也就是说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世间人没有一个不求智慧、不求福报,智慧福报是属于果,果必有因,没有因哪来的果?什么样的因能感到这样殊胜的果报?世出世间一切的因,都不能跟念阿弥陀相比。念阿弥陀这个因无比的殊胜,得的利益没有边际,能灭无始重罪,能成无终的福智,无终是没有止境的福报跟智慧。真正明白、真正搞清楚,那个人肯定是一分一秒都捨不得空过。为什么?一秒钟可以念一句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是灭无量罪,成无终福智。我们世间人总心里想着一本万利,这个一本不止万利,无量的利益。他为什么不念?他还有杂心闲话,就是他对这个并没有了解得透彻,所以把自己的时间(这一天时间)浪费、空过,把佛忘掉了。

  念佛,没有人的地方可以出声,大众在一起的时候默念。我这一生见到一个人,章嘉大师,他念的是咒,跟念佛效果是一样的。实在说,这是古大德讲的,「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为什么?经文太长,念的时候总有杂念妄想夹杂在里头;咒短,夹杂不进去;但是最短的,「阿弥陀佛」四个字,没有比这个再短的,所以念咒不如念阿弥陀佛。古大德说的,经验之谈,不是随便讲的,我们一定要了解,一遍一遍的再读,一遍一遍的再温习。我想这就是章嘉大师教我,「戒律很重要」,在我耳边上念了一百多遍,把我提醒了。我们现在念的遍数不够,没觉悟。真正觉悟了,决定没有时间去打妄想,没有时间去说闲话。尤其年岁大了,在这个世间光景不多了,每一秒的时间都非常宝贵,怎么可以让它空过?

  再看底下这一句,「弥陀一佛,速满无边性德也」。性德,自性本具的德行。今天上午,我们应邀在本地一所学校,这个学校是高等师范学校,完全是培养各个阶层的老师,各个不同科系的,这里头有中学的、有大学的。非常难得,我们遇到这个机缘,我就联想到,前几个月在马来西亚跟华校的校长、老师四十多个人做了一次报告,我写了个题要,讲了十个「教学为先」。这几次巡迴讲演是一个题目。由此可知,他们重视身心的健康,教育也不例外。

  如何修身,如何修心,修学怎么落实?今天的社会总的来说,就是教育出了问题。学校虽然多,所教的是教你技术、能力,你能够去操作机器、发明机器。对于性德这一层完全疏忽了,整个世界都疏忽了,包括宗教教育也没有像过去那么样的认真、严格。这是所有从事教育工作者,宗教的信徒是属于教育工作者,我们一面向佛菩萨学习,向祖师大德学习,一方面也是教化初学的同学,要帮助他,帮助他建立信心、建立愿心,深入经藏,达到破迷开悟的目标。

  自性无量无边的德能,佛法里头常常赞叹的万德万能,一般宗教里头赞叹上帝、赞叹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实际上这个赞叹是真的是假的?现在我们知道是真话,不是假话。为什么?统统赞叹的是自性。自性确确实实是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相好,佛在《华严》上如是赞叹。自性是每个人统统具足的,不是佛专有的,这一点佛法跟一般宗教说的不一样。一般宗教认为那是上帝、是神专利的,凡夫没有。佛法不是这个说法,佛法说凡夫跟佛没有两样,乃至于说一切众生,范围包括得广,不但是人类,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都叫众生。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包括畜生,包括饿鬼、地狱,所以佛法是平等的。乃至于包括花草树木,植物;包括山河大地,矿物,没有一法不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凡是众缘和合生起的,佛都用一个名字称它,叫众生,所以众生的意思非常之广、非常之大。

  一切众生皆有性德,性就是我们常讲的真心,这不是妄心,真心。真心流出来的是性德,这个德是德用,真心用在生活上,流出来的性德。在佛法里面最明显的,一切性德里头,你看佛教的旗帜,提出六个德,这六波罗蜜,佛教旗帜就从这来的。这六种是性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除这个之外,性德,经典上说得很多。这些祖师大德把这六波罗蜜提出来,做为佛门的一个标志,把它做成一面旗帜,看到这个旗帜,就想到佛法无边性德,这代表大乘,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一面旗帜。这六条展开就是无量无边的性德。在大乘里面,佛提出这些纲领教导我们,简单、明瞭,帮助我们学习,帮助我们成就。

。。。。。。。。。。。。。。。。。。。。。。。。。。。。。

 今天宗教出问题了,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戒律。佛法讲教、理、行、果,对于教、理有人研究,没有人真干,行是戒律,所以没有人证果。清凉大师将《华严》分为四分,信、解、行、证,要依照这个标准的话,佛教就没有了,佛教就灭了。为什么?今天没有信佛的,这个信靠不住,不是真信。真信的人一定有行,那是真信。他没有行,也就是说,他连十善业道都做不到,三皈做不到,五戒做不到,他没有行,没有行就是没有信。早年章嘉大师教我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你学的东西是不是真懂了?我们学一遍以为我懂了,学两遍,我懂得不错,很多了,不是这个标准。标准是:你所学的,你有没有落实到生活?落实到生活,你是真的懂;没有落实到生活,你要反省,你并没有懂。这个对我一生帮助非常之大,为什么?读书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以为我懂了,叫强不知以为知,这是读书人的通病,古人也不例外。

  这个检验的方法对我们就很大的帮助,只要我还没有做到,我就知道没有真懂。譬如我们今天念的这一句,念阿弥陀三字,灭无始重罪;念阿弥陀一佛,成无终福智。我们懂了没有?好像是懂,其实没懂。为什么?要真懂,这还得了!我每一秒的时间我都怎么?我都不肯浪费,那就叫真懂。一天到晚还杂心闲话,念了几句佛,几句佛号,这不是真懂。真懂的时候分秒必争,决定不会浪费一分、一秒钟的时间。我这一秒钟成就我无量无边的福报,哪有时间跟你讲闲话?这真懂。所以说真干的人就真懂,不干的人没懂。章嘉大师这个教诲对我的利益太大了,就用这句话检点是不是真的明白、真搞清楚了。

净土大经解演义·科注及精华节录(添加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念佛)(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念佛)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