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贪欲毒药害凡夫,无执菩萨转道用


   日期:2013/7/4 1: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所行赞》云:“贪欲火焚心,正法生则难,贪欲求世乐,乐增不净业。”意谓:贪欲之火能焚烧自相续的善根,故产生正法非常困难,因为欲火导致追求世间的安乐,在安乐越来越增长时,不净业就会不断增加。因此,若无法对治自相续的贪欲之毒,要想戒律清净、精进修法也是不可能的。就像乌鸦误服毒物后,会断绝命根一样。究其原因,以自私自利心怎能调伏、化解贪欲之毒呢?反而言之,谁有调伏贪欲之毒的能力,谁就是真正的菩萨。

从本论可以看出,面对贪欲之毒,不同根机的众生结局并不相同。比如:懦夫或钝根者,因为不对治或者不能对治,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而菩萨,却能将之变为修道的顺缘或转为道用。佛陀在《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里面讲:有一位菩萨叫焰光,他在寂静地已经修行了420万年。后来到城市当中,一位女子对他生起贪心,祈求与他一起生活,若不答应就准备自杀。最终他生起悲心,与她一起生活了12年,不但没有增上罪业,还清净了业障、圆满了资粮。

可见,同样是贪欲之毒,自私自利者务必断除,而没有自私自利心的菩萨,却不一定需要这样。正因如此,密宗才有双运的修法。但是这种修法,一般的修行人行持,却会破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而毁坏自他,就像乌鸦吃毒会丧命一样。若以此为借口,让佛法遭受诽谤,过失就无比巨大。所以,不具备相应条件者,绝对不能行持。若是像孔雀那样的菩萨,也没有必要一概否认。在世间,很多持明者和瑜伽士,都有修持此法的能力,他们不但不会造恶业,反而成为积累资粮的因。

不过,在藏传佛教中,行持此法的人非常罕见。在座的可能有几百位道友,已经在藏地求学十几二十年。但在藏传佛教的清净寺院中,真的通过双修或双运的方法来修持的有没有呢?可能大家都没有见到过。其原因就是利根者并不多。

前段时间,我在香港参加佛教研讨会,有些学者问香港理工大学的佛学会会长一些藏传佛教的敏感话题——双运和降伏。当时会长回答:“虽然我没有去过藏地,但据我了解,在藏传佛教的清净寺院中,根本没有修双修法的。”他的上师是刘锐之,刘锐之的上师是敦珠法王。他说:“敦珠法王确实有空行母,但他的弟子并没有这样行持。”

当然,极少数利根者行持此法也是允许的。显宗当中也讲:“烦恼即菩提。”为什么贪心、嗔心等烦恼是菩提呢?这是因为一些大德能够认识它们的本体,所以能将之转为菩提。《华严经》中亦云:“智慧王所说,欲为诸法本,应起清净欲,志求无上道。”智慧王佛陀说过,欲是一切诸法的根本,应该发起清净的欲,立志追求无上菩提之道。但对乌鸦一样的凡夫人来说,行持双运法就是亵渎佛法。

作为出家人,本来应该行持断除贪欲的清净道,但在末法时代,有些人烦恼深重,却以各种言行毁坏自己的戒体,这是非常可怕的!如果自己实在没办法在出家修行的道路上维持下去,还俗也不会损害佛教,因为这是自己的自由,佛陀早就作过开许。否则,以出家或在家的身份歪曲佛法的本意,就罪大恶极!

当然,个别人是精神不正常。如果是疯狂者,什么话都说得出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无论是在佛教内,还是在世间,大家都不会觉得奇怪。而有些人精神很正常,但因对法义不了解,对做人之道不精通,在言行举止当中,经常发生各种可笑之事,这就有损佛教的庄严!

因此,佛教徒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在此基础上,如果懂得一些佛教的道理,慢慢就会有所成就,或不同程度地出现修行境界。否则,连世间基本的人格和伦理道德都没有,在佛教当中也难有立足之地。若连生存下去的能力都没有,那就不要说获得解脱了。但个别佛教徒,不仅不能对佛法做贡献,还在大庭广众当中毁坏佛教,这是很惋惜的!

总之,大家都要观察:自己到底是乌鸦还是孔雀,或相续中是自私自利心还是利他心?一般来讲,没有获得一地菩萨之前,没有一点自私自利心,也是很困难的。法王如意宝曾说:“有些人说自己有非常强烈的利他心,但只要是凡夫人,细微的自私自利心决定会有,在遇到对境时,就会现前。”

所以,大家最好不要欺骗自己,否则谁也救度不了。因为若连自己都能欺骗,就会欺骗上师三宝和父母众生。如果自己变成欺诳者,那所作的一切事情都难以成功。因此,在基本的原则上大家一定要给自己定位。现在世间人也经常说,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如果我们是佛教徒,甚至是出家人,那至少要做到什么一定要清楚。

当然,出家人也不一定能做到非常清净。于此五浊恶世,每个人相续中都有不同烦恼,在挑战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困难和难处。但至少要认识到:我是一位凡夫,经常产生烦恼,为了对治它,要好好忏悔。而不能把它当作光荣,或自己的修行境界,否则就是自欺欺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