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龙树菩萨提供的睡眠窍诀(睡得多,会变丑变痴)


   日期:2009/8/29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龙树菩萨提供的睡眠窍诀(睡得多,会变丑变痴)
贤明君主勤度过,白昼上夜及下夜,
睡时亦非徒无果,于中夜具正念眠。

作者对乐行国王说:贤善明智的君主啊,你应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时刻在修行佛法中度过。现在很多人生活没有规律,凭分别念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真的跟动物没什么差别。有些人虽然信佛教,但一天的生活中根本没有佛法的成分。当然,山上的修行人受环境影响,天天还是能跟佛教结上缘,但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个别道友恐怕也会每天看电视、吃吃喝喝,除此以外,不会产生一丝念经、参禅、行持善法的念头。

现在很多人见解特别恶劣,贪心、嗔心、邪见极其丰富,而佛法的无我见、空性见、大悲见以及出离心、菩提心特别微弱。其实就算你是出家人,穿一件袈裟也并不代表佛法,佛法不在于外面的形象,而要看你内心有没有佛教的正见。寺院金碧辉煌,有好几个和尚,不一定就是佛法兴盛,也许这些和尚根本没有大悲心、菩提心或者修证。包括有些居士,整天忙于名闻利养,尽管有皈依证,受过三皈五戒,可是对每天的生活从早到晚一观察:早上起来时像牦牛从圈里爬起来一样,晚上睡觉时如同老猪倒下就睡,平时除了吃吃喝喝,从来不念咒语、不参禅、不修行,说出来的话跟佛教没有任何关系,世间废话满口都是,这种生活真的没有意义。

因而,龙猛菩萨对国王提了一些生活方面的要求:你在白天应当神清气爽,最好不要睡觉。晚上也应该分成三时,上夜行持善法而度过;中夜可以入眠;下夜要早一点起来修行。在入睡的过程中,不要一直酣睡,虽若不具备高深境界,入光明梦境比较困难,但一般来讲,临睡的时候应作狮子卧,观想释迦牟尼佛或阿弥陀佛发光融入自己,或按密宗上师瑜伽的修法,忆念把自己的头躺在上师怀里:“上师您好好给我加持,我睡觉了啊!”(嘿嘿,上师一直不睡,你却睡得很香。)这样做有很大的功德。睡觉本来是无记法,没有什么善根功德,但若在临睡时这样行持,观想要做善梦、明早很早起来,并在睡前念诵一些咒语和祈祷文,便能将无记的睡眠转为善法。

很多人造恶业时随心所欲,吃肉喝酒肆无忌惮,行持善法时却很害怕——“上午可不可以念咒语?下午可不可以念佛号?”有很多不必要的顾虑,这是不懂佛法的愚痴所致。其实,行持善法怎么样都可以,只要能与佛菩萨结上善缘,什么行为都没问题。如果依照上述的窍诀,以正知正念作光明想、早起想而入眠,善根会日日夜夜增上,睡觉也不会浪费时间。

这一点,很多佛教徒不是不懂,而是不做。我曾要求大家睡前磕三个头,很多人两三个月内还可以,但至今仍坚持的极为罕见。有时候看见一些末法时代的人,真的心生厌离,我不可能天天在你耳边唠叨,就算给小学生讲一两次威仪,他们比较听话的也会永远记得。我以前讲《入行论》时,一直很拼命地讲:希望你们早上起床时念二十一遍百字明,晚上睡觉时也不要忘了磕三个头。但现在多少人没有断?其实,磕三个头的时间很短,可有些人修行太差了,太值得惭愧了!当然,城市里的人琐事特别多,成天跟这个烦恼、跟那个生气,睡时没有处于嗔恨心的状态中,算是很有福报的了,对他们也不敢要求什么。但住在山里的修行人,每天连磕三个头都做不到,还好高骛远地希求即生成就,这怎么可能呢?有些人没有惭愧心,口气特别大,而行为实在令人厌烦,最简单的要求都做不到,对自己的希望还特别高,这是完全不现实的!


言归正传,行持善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耽著睡眠,它是修行的一大障碍。现在世间人特别强调睡午觉,汉地的很多学校一到中午就让孩子必须睡下去,所以他们慢慢就习惯了,长大后每天中午都要睡一会儿,不然就迷迷糊糊的,下午工作没有精神。他们认为睡午觉对身体好,可以消除疲劳、减轻压力,晚上也有力气熬夜,到舞厅去通宵达旦。但对修行人而言,白天最好不要睡,麦彭仁波切和有关经论中都说,白天睡觉对身体有损害,会使记忆力衰退。除了白天不要睡以外,早上也要早一点起来,因为早上做事的效率非常非常高。

很多修行人最大的障碍,就是睡眠难改。佛陀在《大宝积经》中讲了乐于睡眠的二十种过失[3],例如,懈怠懒惰:你若喜欢睡觉,闻思修行什么都不行,每天早上也想睡,中午也睡,晚上就更不用说了;身体沉重:喜欢睡觉的人身体很笨重,不爱睡觉者身体轻快;颜色憔悴:很多人都认为睡觉能美容,自己会越来越漂亮,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睡得特别多,你会变得越来越丑;增诸疾病;食不消化;体生疮疱;增长愚痴;智慧羸劣;非人不敬;皮肤暗浊:很多人说睡觉是漂亮的根本因,美人都是睡出来的,倘若睡觉这么养人,那老猪肯定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好看的了,因为它每天的工作就是睡觉,此外根本没有其他事情;憎嫌精进;烦恼缠缚……讲了很多很多过失。如是详细观察,可知欲界众生贪执睡眠的过患很大。彼经又云:“是故诸智者,常生精进心,舍离于睡眠,守护菩提种。”有智慧的人应当恒时精进,尽量远离睡眠,虽不能像金厄瓦那样一点都不睡,但也要守护菩提的种子——毕竟菩提的种子不可能从睡觉中开花结果。

我经常这样想,凡夫人不睡是不行的,但我以前年轻时特别精进,每天睡三个小时就足够了。不过现在有点力不从心,很多医生都劝说睡觉对身体如何有帮助,不睡觉如何不好等,但即使睡得再多,也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否则我觉得太可怕了。你实在不行的话,可以睡八个小时,再不要睡下去了,否则肯定对修行有障碍。

我们应该效仿有智慧的人,看他们早上怎么样精进,晚上怎么样精进,中夜虽然睡一点,但不会过得毫无意义,始终以正知正念来摄持。可我们自己做得怎么样呢?我有时候觉得自己还可以,从小对治睡眠方面稍微有一点串习,但有时候也特别惭愧,觉得连没有发菩提心的人都不如,天天睡觉的话,怎么利益众生!怎么行持佛法!因此,希望大家听了这个法之后,文字上懂得还不够,行为上一定要长期行持。


——出自索达吉堪布《亲友书》讲记
(龙树菩萨汇集显宗最甚深窍诀的著作)
全文
http://www.folou.com/thread-120823-1-1.html

--------------------------------

醒来睡前不忘顶礼三拜,这是一个吉祥的缘起
格桑扎西仁波切

然后我们就再不多啰嗦,进入“入座”里去。入座不一定是我们修加行时才能用,其他时候不是不能用,不是这样的概念,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可以用,哪怕我不念经的情况下,我早晨起来入座一下,都是非常非常殊胜的,这个加持力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一定要重视这一点。

入座简单来讲,就是坐在这儿准备念经,准备做功课这就是入座。整个入座的过程,有三种方式进行入座,要身口意具备这个条件。首先身体上要具备条件,我以前说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做,就是睡觉前磕三个头,起来的时候也一定要磕三个头,不洗漱都行。如果不这样做,睡觉时就像一个动物一头猪一样躺下就睡着了,醒来了爬起来就走掉了,这跟动物没什么区别的,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吉祥的象征。所以我们睡前醒来磕头,要尽量做到,这是个很好的缘起。

晚上顶礼三拜后,再能够用卧佛的方式去睡的话,那你的恶梦会没有的,你的烦恼也会没有的,你的很多梦里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不会存在的,但是你像一头猪趴在那里的话,那什么恶梦都会进来的,一个晚上都睡不好的。用卧佛的方式睡,梦了也会梦到吉祥的梦,梦里,也可以白日做梦那样,去极乐世界看看也有可能的,所以用卧佛的方式去睡是非常殊胜的。在藏族人的风俗里,如果一个小孩四脚朝天的躺那里,大人就会过来骂了:啊,你这么不吉祥啊,四脚朝天。如果趴着又要挨骂了:你人是死了还是怎么了,整个身体都趴着那里。而且胸口贴在地上,那是不好的。所以经常用卧佛的方式睡是最好的,会少很多烦恼和恶梦的。

睡之前,对着床头磕就行了,大家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在佛堂磕头,就是对佛法三宝没有信心的原因,所以我在佛堂磕头的时候,我才觉得这里是有佛的,我要给佛磕头,在自己的床头或者是其他地方就没有佛存在,我就不磕了,这就是不相信佛,对佛的信心不够的原因。我们那里有位上师,岩嘎仁波切,这位堪布见狗顶礼,见猪顶礼,见牛顶礼,见人就更顶礼了: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见什么就顶礼什么,他说佛是无处不在的,那里有条狗:啊佛菩萨,顶礼顶礼;在河边走着,看到一条鱼:啊佛菩萨顶礼顶礼,因为他对佛的信心是坚定不移的,那里都存在着佛。

当我们有了这样一个信心以后,那佛是无处不在的。莲花生大士不是说了吗,当你有信心的时候,每一个人的头顶都有一个莲师存在,你有信心的话,莲师就守候着你,在你的头顶上保护着你啊。就是要有这样的一个信心以后,才会有一个自我约束,因为当我要起一个嗔恨心的时候,啊不行,佛会知道的,因为我头顶就有莲师,他会知道的,我不能发火,发火他会骂我的,呵呵。这就是自我约束,这样去做才会有进步,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对佛法的信心才会增长的。所以磕头也可以在床上磕。


吉祥卧功德极大 临终不会堕恶趣

索达吉堪布

  睡眠时应保持什么威仪呢?结束了一天的闻思修行和修持善法之后,晚上入睡时,应像怙主佛陀4月15日示现涅槃时的吉祥卧一样:右侧下卧,以足压足,右手垫在右脸颊下,左手放在左腿上。以这种卧式入睡,即使突然离开人间,也不会堕入恶趣当中。莲花生大士在《六中阴》中再三地宣讲:"任何一个众生(不仅是人),临死时若是吉祥卧,就算业力再深重、罪业再大,也不会堕入三恶趣。"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言!以前上师宣讲中阴法门时,也再再强调:"我们死的时候,吉祥卧是最好的,如果自己实在没有能力,周围的人也应想尽办法帮忙。甚至牦牛、饿狗等动物在奄奄一息时,把它的身体摆成吉祥卧,也不会堕入恶趣。"可见,吉祥卧的功德非常非常大,我们每天在睡觉时,应该记住这个姿势。

  释迦牟尼佛在入涅槃时,头朝向北方。有些论典中说,这意味着佛陀殊胜的大乘佛法,将在印度的北方--藏地、汉地等处得以弘扬,有这样一种缘起。所以睡觉时,有些法师要求床位一定要改,必须头朝北、面朝西,但此处颂词说"朝欲方",朝什么方向都可以,只要是吉祥卧就行。否则,脸朝上仰卧,易生贪心;脸朝下俯卧,易引发嗔心;左侧而卧,增长痴心,种种不如法的卧式,会引生各种无明烦恼,唯有右胁而卧才最有功德。

  作为一个修行人,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要空过,而应在修持善法中度过。龙猛菩萨的《亲友书》中说:白天应精勤修积善法,到了晚上睡眠时,将夜晚分成三时,中夜可以睡眠,初夜和末夜一定要修持善法。据此论要求,晚上如果有十二个小时,中间只可睡四个小时。(有些人可能有点害怕了!)但一般来说,如果你睡六个小时,从十点钟开始睡,早上四点钟起来,这样就比较适合,按照《瑜伽师地论》、《大乘阿毗达磨》的观点,中夜入睡对身体也非常好。

  吉祥卧有两个好处,一方面不会令睡眠时间空耗,而能充分利用起来,积累不可思议的功德。另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我们在酣睡中离开人间,以此卧式也不会堕入三恶趣。所以,以前的一些老修行人,都比较注重用这种卧式睡觉。

  但有时候我们睡觉是吉祥卧,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完全成了另一种姿势,这种情况也比较多。不过一年多以来,我每天的吉祥卧都保持得比较好,倒不是自己修行好,而是右边有块地方很痛,一直压着就不痛,所以晚上不能翻身,一翻身就会痛醒,没有天亮之前不能动。我有时候想:"这个病对我还是有点帮助,如果不痛的话,晚上肯定翻过去翻过来,吉祥卧很快就不成形了。"总之,吉祥卧的功德非常大,这不是明白道理就够了,一直要在实际行动中去做。

  严格来讲,真正上等的修行人,晚上从不躺下睡觉,一直就是这样坐着。去年学院有些堪布到昌都去听传承,传法者是一位八十多岁的出家人,他从二十几岁起就夜不倒单,直到现在都没有躺下过。我刚来学院时也是这样,大概十五年左右一直没有躺着睡,后来得了脊椎病,医生说这样下去不会有很长的生命,于是没办法,只好以病为借口倒下去了。在我的前面,有些法师已经倒下去了,但在我的后面,有些人都二十多年了,屋子里根本没有床,这种修行人在学院也非常多。听说我们的有些法师也是这样,十三四年来始终夜不倒单,精进修行,真是非常随喜!


  很多人刚开始时,发誓要如何如何修行,但所谓的修行,要长期坚持,若能几十年不变,才是非常好的修行人。有些人刚出家尤其是剃度那几天,不眠不息,非常精进,行为就像《心性休息大车疏》里说的"新比丘"那样寂静调柔。而外面有些"新居士",初学《入行论》时也是这样,几天内积极得不得了,过一段时间就慢慢不行了,原来的恶行暴露无遗,又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了。

  在我们学院,很多藏族、汉族的出家人,临死时都是吉祥卧。当然也有些大德迎接死亡的方式有所不同。道孚的邬金多昂活佛,以前法王如意宝灌"四心滴"的顶时,要求他给我们念传承,共念了四函,也是我们的根本上师。前一段时间,他无病无恙到自己家乡去开法会,法会开完以后,他念了一个吉祥颂,就在法座上站着圆寂了。所以修行人的圆寂方式非常多,但不管怎么样圆寂,最关键的是我们的道心不能失坏。有了这种道心后,经常串习吉祥卧,用的时候也很容易。否则你睡觉时从来没有训练过,只把它当作一种理论,那临死时恐怕用不上。

  有关论典中记载,吉祥卧有四种功德(不同论典的说法也不同):第一,身体不放松,不会因散乱而产生不如法的念头和行为。第二,不失正念,狮子是百兽之王,睡眠中不会失去正念,我们依此卧式而睡,也不会忘失修持善法的正念。第三,不会入于酣睡、深度昏沉,而能时刻保持警觉的状态。第四,不起恶梦,经常做吉祥之梦。释迦牟尼佛能彻知一切万法,他涅槃时在所有行为中选择这种姿势,必定对后学者有极大的利益。

  在入睡之前,还有四点需要注意:一是要具足正念而睡,从开始睡觉一直到睡着之前,始终要处于意念善法当中。以前我在读小学时,住在一个老喇嘛家,我们每天吃完晚饭以后,他就盖上法衣,把灯吹了,一直念"嗡玛呢吧美吽,嗡玛呢吧美吽……",逐渐逐渐睡着了,声音就没有了。早上醒来时,他的声音先是特别浊,嗡嗡嗡听不清楚,后来慢慢地--"嗡班匝萨埵吽。嗡班匝萨多萨玛雅,玛呢巴拉雅,班匝萨多迪诺巴,迪叉哲卓美巴瓦……"开始念百字明,一直念到吃早饭之前,这种传统从来没有间断过。这些孩童时代的教育,对我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尽管自己没有那么精进,但始终都觉得这个很需要、这个很重要,经常在藏族汉族的很多法师面前提倡,发动大家念《随念三宝经》、百字明。然而,自己有时候能力有限,有时候烦恼很重,不能如理如实地行持,所以我非常佩服那些老修行人。

  二是要在正知中入眠,尽量不产生一些烦恼。

  三是光明想。临睡之前,观想释迦牟尼佛或阿弥陀佛等佛菩萨,发光照亮自己的周围,在这样的境界中入睡。《上师心滴》有阿弥陀佛的专门修法,依靠这种修持,临终时阿弥陀佛会亲自来迎接。即使我们不能做到这样,作为一个修行人,晚上在佛像前磕三个头,这一点最好不要忘,平时出门也应带着佛像或唐卡,这就是我们跟非修行人的不同之处。同时,还应该每天观想一下佛陀,否则自己的行为不一定非常如法。即使你不会背诵、不会修法,但在面前放上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或上师如意宝的像,然后看一看观一观,好好地忏悔、好好地念经,这也是一种修行。这种修行谁都会做,若能这样长期串习,自己就会变成一个很好的修行人。

  四是早起想。我们睡觉前不要想:"明天是星期天,睡到下午三点也没关系。"如果真的这样想,很有可能一直睡下去了。假如在临睡前想"明天应该早一点起来",心的力量不可思议,一定可以早起的。
  以上讲了正知想、正念想、光明想、早起想,具足这四种想而入眠,对一个修行人来讲很有必要。
  另外,堪布根霍仁波切在讲义中,将华智仁波切与麦彭仁波切的教言归纳为一种窍诀,即把一天的生活当作一生来观修。也就是早上观想自己刚刚得人身,是孩童时代;中午观想自己为壮年人;下午观想为老年人;晚上观想开始生病,接近死亡;入睡时观为离开人世;做梦观为中阴阶段;第二天早上醒来时,观想为下一世。
  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因为这样观修,无常之心即能生起。假如一天相当于一生,那看你一生中修了菩提心没有,如果早上的孩童时代、中午的壮年时代、下午的老年时代,都没有修菩提心,那一辈子就浪费了,临死之前根本没有把握。所以,这种观想非常有必要。
  如果在清净的善念中入眠,生活也会很快乐。龙猛菩萨在《宝鬘论》中说:"安乐中入睡,也会在安乐中醒来。心地安乐,梦境也安乐。"我们修行人,平时什么事情都想得开、什么事情都看得淡,始终处于快乐的心地中,行住坐卧也都是快乐。但世间人并非如此,因为有了烦恼,白天心里不快乐,临睡前也有说不出的痛苦,在痛苦中入睡的话,做梦也肯定是噩梦,醒过来后又不快乐……,整个人生与痛苦形影相随,这就是非修行人与修行人之间的差别。
  当然,太多的睡眠对修行会有大障碍,但一点睡眠都没有,也是不行的。以前佛陀在讲经时,阿那律由于昏沉疲倦,一直在打瞌睡,佛陀望着他说:"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那律听后非常惭愧,跪在佛前,合掌发誓:"从今以后,尽形寿我再不睡眠。"此后他用功办道,一时都不肯睡觉。日子一久,眼睛不行了,佛陀叫名医耆婆来治疗,耆婆告诉阿那律,只要肯睡眠,眼睛马上就会好,但阿那律就是不肯睡。不久,阿那律的眼睛瞎了,佛陀很怜愍他,教他修习禅定三昧,最后获得天眼通。
  我们有些道友晚上不睡觉,白天听课时也是一直打瞌睡,但可能谁都不敢发这样的誓吧。其实,欲界的众生不睡肯定不行,但是睡觉的话,也要安排一些适当的时间,这一点还是有必要。


少睡的好处

妙祥法师讲

睡眠为四个小时。这个规定不是咱们僧团创造出来,佛在世的时候就规定了僧人四个小时的睡眠,我们能得到这个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这种修行方式是很殊胜的。这种睡眠四个小时是来源于《阿含经》。《阿含经》讲述佛当时领导的僧团是怎样修行的,其中睡眠就是四个小时。到十点锺,晚上都在讲法,晚上都是讲法的时间。睡眠对我们来讲是五盖之一,财、色、名、食、睡,最后就是个睡。我们有时候很容易堕落睡眠里去,因为我们认为这个睡眠必须保证,医生也是这么讲:你身体需要,要保证睡眠,不要得官能症,最起码的不能睡八个小时,你得睡七个小时。甚至告诉你睡十个小时、十二个小时,就让你使劲睡。睡觉,我们在世间上不知道它的坏处,但知道睡过多了,你不起来去干活,没人干,你不去挣钱没有吃的,所以他就起来去做,但是睡眠也是多。
为什么睡眠不能过多?因为这个睡眠,当我们需要睡眠的时候,也就是休息状态,也就是你从睡到醒这一段时间是你的需要量,这是个需要量。当我们醒来的时候,你这个需要量已经满足了,它已经休息过了。再睡,那就是做梦,胡思乱想,天南海北,又飞又跑的,再醒了的时间,它就特别地疲劳,因为这个脑子的运动已经开始活跃了,不再休息,甚至有时候比白天还累。所以说,在修禅人,特别体清老和尚就告诉大家:你睡一觉就起来,睡醒就起来。他每天都是半夜起来,有时候就诵咒,就这么精进。他睡一觉就起来了,就不再睡了。
实际上我们睡四个小时就足够用了,为什么还困?是我们的习性在困,并不是我们身体需要。多睡,一个是多梦、疲劳,更主要的,欲漏都在醒了以后再睡觉的这一过程,因为有了梦境,它就産生各种的色相,它就会导致欲漏了。我们修行知道:欲要不除,三界不可出。所以我们想除欲,必须从睡眠这块要下手,要少睡。睡眠能毁掉我们的清净心,也会破坏我们的禅定力,也会使我们没有智慧。睡眠多了,这害处很大。
过去佛在世不是讲过嘛,有一个尊者,因为一讲法他就困,一讲法就困,佛就呵斥他:一睡一千年,是蛤蚌类。就是说,这一睡就会睡到一千年去,这样的果报。这样的果报是什么样呢?也就是蛤蚌类。蛤蚌我们知道,生在海底的那些动物,一种一开一合的,中间有肉的就是蛤蚌。一睡一千年,这一千年都在昏沈之中。所以多睡会堕落畜生道,不是没有因果。说我睡觉无所谓的,还有人说我是睡仙,还有“睡禅定”,睡觉做禅定等等的,这都是自己在给自己讲一个很吸引人的童话来欺骗自己、来欺骗别人,这是不合适的。
我们知道睡眠的害处,睡眠会堕落;另外睡眠多了,可以耽误我们的修行,使我们正念提不起来。我们如果稍稍一贪睡的时候,那几个小时一会就过去了。睡四个小时也不大得劲,两点起来睡到六点,他也能睡。这四个小时,你知道要做多少事情?我们可以两点锺起来,跑香、坐禅、上殿、诵咒,四个小时完成很多的事情。要是这四个小时的时间你抓住了,这个成佛的机会就越来越大;如果你失去了,反而失去了成佛的机会。
那少睡,我们困不困呢?
从习惯来讲是困的,但是你真正少睡,它反而不困。你看今天两点锺起来,它很精神;你要三点钟起来,它就不精神;六点钟起来,它也不精神。说六点钟我挺精神。眼睛是瞪得挺大,但脑袋就象浆似的,它没法运转,糊涂,什么事也想不起来,另外分析问题,它也软弱。所以睡眠过多了没有智慧。睡眠多一个破坏了我们的修行,另外没有智慧,这也是一个大原因。我们早起来,四个小时一觉起来以后,反而不困,主要是个习惯性。现在大家可能基本上也好多了,因为大家到时候起来,两点钟起来打坐,很好的去做,也很清净、很清凉。但是,大家还有一个后备军,等到下了殿回到屋里,还可以躺下来一觉,发现有这样的人。这个不好。因为要多打坐、多诵咒,两点钟起来,起来以后就不要再贪睡了。有时候困怎么办?你打坐,慢慢地就把它调过来了。所以少睡并不困,多睡困。多睡没有智慧,脑袋昏沈。
到中午的时候,我们有时候吃完饭,这困劲就来了,特别年龄大的,这个困劲就特别强。这一段有的甚至你不眯上个三分五分、十分八分、或半个小时,它缓不过这个劲。因为食物进入胃肠以后,有时候脑袋缺血,会造成这个状态,一缺血它就要昏沈。我们怎么办来克服?就是我们中午要找事情做,吃完饭不要进屋,不要找床,在外面。
刚来大悲寺的时候,一到中午的时候,我就拿个小铁丝做条鈎子,去捡东西。那时候有沟,上沟里捡塑料布、捡个破东西,拿个口袋往里装,天天中午就干这些事。这里还有一个笑话。就是有一回我正在捡,来了几个拜佛的,就问我:“你们那个住持师父在哪呢?我们找师父,上哪去找?”我说那你上客堂。告诉他上客堂,他挺谢谢我。上客堂,客堂又给领回来了,告诉他在那头呢,说那个捡破烂的就是师父。这他还挺惊讶,惊讶以后,我在沟底下,他在沟上面就磕头了,挺感动,也没想到这个师父是个捡破烂的。
所以我们为了减少睡眠、不困,中午你可以去做户外活动,一个吸收空气,另外克服这个睡魔,另外呢,受人尊重。你看多受人尊重,你看你要去做了,没准他也能给你顶礼,这个是很好的事情。
少睡对我们的修行是一个抓紧时间、了脱生死的好因缘,别人修八个小时,你要修十个小时,那你就超越别人不止一倍两倍的问题了,因为你这里有一个努力的问题。因为这个努力可不是那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所以这个努力太珍贵了,了脱生死往往就在后面你是否再进一步努力的时候。你看你四个小时都克服了,但是你到中午又给它睡一觉,或是我找时间我再睡一觉,那就不行了。如果我们少睡,就给我们了脱生死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因素,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大一个因缘,那是我们修行所想达到的。有时候我们根本费了很大劲都找不着,但是由于我们少睡,这个因缘它就来了,这么殊胜。
有的人可能担心:我睡少了,脑子糊涂,有时候记不住东西。是,这面记不住东西,但你少睡和努力以后,它有智慧,智慧慢慢从心里就生出来了。本来你想把一个事情做好,你睡得挺多,你不见得把事情做得很好;如果你能够减少睡眠,有时候你想达到的目标,没有费劲,你也没有去做过多的努力,它就会因缘成熟。因为精勤也就叫勇猛。文殊菩萨讲,勇猛就是智慧。我们减少睡眠就是勇猛,就是智慧。有时候我们从文字上、从经书上,甚至参学去,做了种种的努力,你不知道睡眠少了就是智慧。我们有时候捡到了西瓜,反而给扔了,认为它不是西瓜,我们再去找西瓜,再去找。所以我们有时候很可惜的。现在我们要是把这个宝贝抓住了,我们何必再去找呢,是不是?你想抓住这个西瓜,少睡就能抓住,多睡就抓不住了。
有的人认为:行,早晨两点钟起来,我也能起,晚睡我也能睡,只要你看不着,我就多睡一点。为什么?认为这些修行,是给师父修的,他不是给他自己修。他认为睡觉是自己应该得的,少睡是给师父少睡,所以叫师父知道:你知道我少睡就行了,剩下就是我的事,我就可以满足我的需要去多睡。完全是这么的想法。所以有时候找不到人了,一看哪去了?呆屋里睡觉呢。一招,不好意思,为什么不好意思?还说不出来,他心里可能埋怨:你看师父今天把我发现了,没躲好,应该躲好好才行,找个师父发现不了的地方就对了。通过这个我知道,他是给我修的,不是给他自己修的。我们应该有个主动性,要对睡眠生起厌烦心,因为它耽误事。虽然都是你的东西,也是你的自由,咱们虽然看不着你,你在看不着下你打开一个自由,这种自由也是害人。我们平时本来就不清醒,再多睡那就更糊涂了,我们减少睡眠是为了培养善根福德因缘,也同样为了早开悟。因为一个睡魔你都控制不了,你的定力就没法産生;你把睡魔要控制住了,我们定力必然要上一层楼。
比如上殿,有时候我也注意观察,有时候咱们看咱自己的人,上殿也老迷糊,晃荡晃荡,有时候也瞅着愁:你怎么上殿还困呢?但是和外来的一比,一看他这个劲头,他就不一样,他有个内在的定力在那块,那脸就透着那种定力。有一种什么呢?就是风暴来了,我能顶得住,有一股定力,一看这就不一样。你等到那睡眠挺多的,一天两天跟你俩靠靠,三天四天就靠不过你了,有时候靠不过就走了,就不行了。这是平时没有锻炼的关系,如果有了锻炼,我们面对困难就能顶得过去。想少睡不困,就是早起。比如说,书勇,有时候晚上十二点钟就起来、一点锺起来,他说他这一天不困,这就是早起的好处。你要晚起,他就不会这样的,你越晚起他困觉越大,你看他睡到那八点十点的,他照样的困,浪费时间。你看刚才讲的书勇,他早起反而不困,很精神。而且越是少睡,他心情越好。为什么心情好?他有定力,他有什么问题,他一下靠定力就把问题解决了,他没那么大烦恼。你看越多睡的人,胡思乱想,起来想来想去,他就烦恼了,烦恼多了,道修不下去了,道修不下去怎么办?就得往回转了,会退道的。多睡会退道。
所以这个睡觉也不是小事,是五盖之一,财、色、名、食、睡,你看看,它是地狱根。你想不下地狱,你就少睡;你要想下地狱,那你就多睡。睡得越多你下地狱越深,这根据是这么量的。我们平时看看自己是否能下地狱,你先量量你睡几个小时觉。有的人老睡,搁屋里老睡,有的借理由:我有病。所以有时候看大门这活我就不愿意叫谁干,就愿意叫女居士她们看,出家的不愿让他们去,去了睡多了以后就是麻烦事,以后剃度了到僧团里,他很难改过来。
大家以后要少睡,最好是不要在屋里,不要上床,在戒律来讲有那么一条。特别是高大广床那更不允许,实际上,床上都不允许你随便坐着。平时你想修行就远离床,这个不是不能克服,很好克服的,只要是有长期心,不怕累、困,慢慢就好了,这定力就增加出来了。佛在世讲一个罗汉,因为他老困老困的、老睡觉,佛呵斥他以后,最后他一精进一努力,眼睛瞎了,但是换来了天眼,是不是?这也是因为他不断地克服睡眠,少睡有定力,少睡有智慧。我们知道这个,我们就应该少睡。
少睡的好处基本说出来了,具体办法,我们说吃完饭做事情,得要活动一下,把它躲开,躲开了就不困了。另外多睡还有个害处,对身体不好,压迫肾脏,对五脏六腑都有个压迫现象,会导致身体各方面松弛和僵化,肌肉松弛,关节僵化,这都是害处。你要不信,你就试一下,你要躺个五个月、六个月的不怎么动弹,最后,原先你没躺之前,你走个十里二十里、几十里地都没问题,等你躺半年以后,你连三里五里都走不了。因为什么呢?就是肌肉松弛,没有力量,关节僵化,不能运动,迈不开了,另外呼气也软弱,心情更不好。种种的害处,都不能多睡。
如何调伏?我们应该向这个尊者学习,要勇猛。但是这勇猛也不好勇猛,现在有的人就不勇猛了,刚才已经听出不勇猛的信息,这就不好。我在这讲了,他还不勇猛,看来就是平时多睡的原因,平时要是少睡,这时候他就不能发出这样的信息了。你这个多理解,慢慢克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龙树       睡眠)(五明学佛网:龙树       睡眠)  

 徐文明教授:龙树的时代略考 

 杨惠南教授:龙树‘回诤论’中的“空”之研究 

 妙祥法师:睡眠的二十种过失 

 体方法师: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二章 龙树及其论典 

 其它法师:从龙树性空学探究轮回主体(普进) 

 温金柯博士:评《新雨》的〈谈龙树的哲学〉 

 温金柯博士: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 

 吴汝钧教授:龙树之论空假中 

 吴汝钧教授:龙树与华严哲学 

 吕胜强居士:略谈龙树中论的复古精神及中观思想在现代生活的 

 大安法师:龙树菩萨所判之易行道 

 游祥洲教授:龙树的诠释学理念之哲学省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