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念佛,往生成佛


   日期:2009/8/3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
时间过得很快,三天的聚会今天就圆满了,我们要讨论的主题也就在这一个半小时,「怎样念佛,往生成佛。」,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课题,对我们学佛的同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前面二次,我给大家做了简单的报告,学佛一定要在这一生得到圆满的成就,圆满的成就一定包括我们这一生、来生、后世,那才叫「圆满」。现前一定要得到真正的幸福、自在、快乐,来生不只是超越六道轮回,绝定超越十法界,作佛作菩萨,我们一定要具足这样的信心。
「念佛成佛」这个道理,世尊在经论里给我们讲的很多、很清楚、很明白。学佛人为什么不能往生?至少我们可以说大多数的念佛人都未能往生净土,正如季炳南老居士在往年所说的,他是举台中莲社作一个例子。
莲社的同修,一万人当中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二、三人而已,实在讲是不成比例,这个原因,我们一定要把它找出来,然后消除这个原因,我们就有把握成就。
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追根究底,根源总不外乎没能看破,没能放下。由此可知,看不破、放不下障碍了我们这一生大好的缘份。
诸位要知道,这缘份得来不易,古人所说「百千万劫希有难逢之一日」,这话说的不过份,说的是事实,不止是开经偈上所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对于这一生所遇到的缘份就应该要特别珍惜,晓得这个不是生生世世都能遇到的,多少劫来偶然遇到这么一次。
可见得我们非常幸运,遇到了,就像昨天所说的,因缘有了,那能不能成就呢?就在看你的善根福德具足否;如果这三个条件同时具足了,这一生就成就了。
也许同修听到我这个说法,就起了疑问,善根福德与看破放下有什么关系呢?殊不知关系太密切了。看破是善根,放下是福德;正因为你看不破,你的信愿不能建立,这是少善根。
因为你放不下,所以你不能一向专念,那你就是少福德。可见得未能看破放下正是我们无量劫来修学不能成就的重大障碍,第一个因素啊,我们知道了就应当把它消除。
那就要问,怎样才能看破?我告诉诸位同修,放下就能看破了;怎样才能放下?看破就能放下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当我们没办法看破的时候,一定要深入经藏,经藏是给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
真相是什么?要用一句话来说出,那就是《心经》上所说的「无智亦无得」,这是世尊二十二年所讲的般若最后的总结,「一切法不可得」,这是事实真相,这个意思,佛在《大般若》说得太多太多了。
《大般若经》总共六百卷,学佛的同修,不要说是在家,出家学佛的同修在一生当中,能将《大般若经》念一遍的人就不多,何况其它?
但是我们要知道,世尊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古人判教,依照的顺序是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盘,这叫「五时判教」,五时当中,般若就占了二十二年。你们想想看,世尊一生当中教化众生,以什么为中心?当然是般若,那我们对于般若就绝定不能疏忽。
中国人喜欢简单,这一部《大般若经》无法读,就在这里面选出了二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心经》,这也很好,确确实实这二部经足以包含六百卷。
这二部经在中国,无论是那一宗,无论是那一派,不管你修学那个法门,每天必读的,特别是《般若心经》,念佛法门也不例外,早晚课诵里面也列入必读的经卷。
虽然《心经》文字少,只有二百六十字,而它里面的内容就是六百卷的《大般若》。诸位想想,我们天天念这部经,念再多遍也没看破,也没放下,这就是念了不管用。
念了为什么看不破呢?不解其义。我们也看看古今大德讲《心经》、《金刚经》的批注,读了之后还是看不破,还是放不下;这个道理,实在讲,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深解义趣」,这句话我们没做到,我们所理解的很浅薄,不够深度,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不了作用。
如何深解呢?那还是要读六百卷的原文,六百卷的确份量太大了;这个时代,大家的工作都很紧张,无论工作、生活,精神上的压力都很重,受持六百卷《般若》,确实有困难。
这桩事情,古来的大德已经见到了,清朝初年有一位葛□居士,他将六百卷摘要,择其纲要成十卷,《大般若经纲要》,内容就是六百卷的精华,六百卷的浓缩,我觉得我们不能读六百卷,这纲要是必定要读,你不能熟读《大般若经纲要》,确确实实你对《金刚经》、《心经》里的义趣就很难透彻。
我在早年将这本子从《卍续藏》里抽出来,在台湾印成单行本流通,印的数量也不少;以后我在香港讲经,遇到木刻的版本,刻的非常好,我看了很喜欢,是「香港佛经流通处」印的,印的纸张也非常好,我就带了二本回台湾。
去年(一九九六年)我讲《金刚经》,在新加坡用了四个月的时间,讲了二百四十八小时,把这部《金刚经》讲圆满了。讲圆满之后想起,若是不深入《大般若》,也不容易体会,所以就将《大般若经纲要》交给「佛陀教育基金会」印了一万本,印出来之后,流通也很广,得来不难,希望大家熟读。
我们是修净土念佛的人,为什么要读这个?我在讲《金刚经》时就说明了,说明我这次讲《金刚经》的意义,这么多年来专弘净土,怎么突然又去搞《金刚经》去了?实实在在是看到大家这么多年来,念佛功夫不得力,纵然是将《无量寿经》念三千遍也没用处。
我是提倡读经,读三千遍是什么意思呢?要怎么个读法?诸位都忽略了,开头读三千遍《无量寿经》用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用读经的方法修定,修清净心,把你的妄想、分别、执着念掉,使我们起心动念都能想到佛在经中的教诲,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境界,把我们的杂念妄想排除掉,这样念才有效果。
而不是在那里数遍数,哦,我一天念了有多少遍,佛菩萨很喜欢我了,我的功课有交待了。还是满脑子胡思乱想,大多数念经的人都犯了这个错误,这是我们不能不讲般若的原因,希望在般若里得一点智慧,帮助我们看破,帮助我们放下,然后才会老实念佛,我们念佛的功夫就得力了。
纵然不能得一心,功夫成片应当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功夫成片也有九品,上三品可以自在往生,所谓「自在往生」就是我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再多住几年也不碍事,这就是一般讲的「生死自在」;在我们念佛人不要太高的功夫,上品功夫成片就做到了。
所以古大德说这法门是万修万人去,古人能做得到,今人做到的也不少,为什么我们做不到?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去反省、去检点的。
古人我们暂且不论,各位看《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那不是假的,那些写的都是真实的事。近代往生的,有倓虚老法师讲的《念佛论》,我想这本小册子很多同修都见过,我印了很多次,每一次数量都很多,到处把这小册子介绍给同修们。
《念佛论》末后举了三个往生的例子,老法师讲《念佛论》,可以说是应用世尊三转法轮的例子,末后作证转,真正给我们拿出往生的证据来。
第一位他举的是出家人,东北哈尔滨极乐寺的修无法师,这一位法师没有念过书,未出家之前是泥水匠。民国初年,那时生活相当艰苦,在中国未受教育的人也很普遍,教育不发达,他出家之后在常住修苦行,为常住做出力的事,重活他干得来,除此之外,他就学会念佛,老实念佛。
因为过去生活很苦,对人世间就看得很淡薄,出家之后一心念佛,也劝人念佛,这是慈悲心生起来了,真的是万缘放下,一心专念。
极乐寺建成之后,倓老法师传一次三坛大戒作为纪念,请他的老师谛闲老法师为得戒和尚,当时他是极乐寺的住持。传戒期中,修无师到此道场来讨一份工作帮助戒坛,当时极乐寺的监院(即当家师)是定西法师,此人也很有成就;以后这二位老法师都是在香港往生的。
定西法师看到修无师来了,就问他:「你能做什么?」,修无师说:「我可以照顾病人。」,传戒期中感冒的,有生病的,这是戒坛里一个不能缺少的工作,所以老法师很欢迎他。
住了十几天,他就向倓老和定西法师告假,他要走了,倓老很有修养,没表示什么意见,定西法师就比较急躁些,听说他要走了就责备他,「你这个人怎么没有长远心呢,来了才几天,我们的戒期不过二个月,二个月的耐心都没有啊,你急着要走?」,修无师就说了,「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要往生极乐世界。」,二位法师一听,这事情大了。
就问他:「你何时走?」,「不出十天。」,这样就把事情交待过去了,求定西法师为他准备柴火用以火化。到第二天,修无法师又去向老法师告假了,他说:「我今天就要走了。」,这事情是大事情,定西法师立刻替他安排,在后面寮房给他安了一个铺位,找了几个人帮他助念。
他是盘着腿跟着大家一起念佛,助念的人向修无师说:「你今天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从前往生的人都要作几首诗、几首偈子留给我们作纪念,你也不能例外;我们替你助念,你也要给我们一点纪念啊。」,修无师就说了,「我是老粗,不识字,我不会作诗,也不会作偈,但是我有一句老实话告诉你,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大家听了这句话也很踏实,给他助念,不到十五分钟,他就往生了,坐着往生,没有生病。
这么样的自在,这么样的潇洒,在传戒期间当众表演给大家看,以后得戒老和尚谛闲老法师来了,看到他这个样子,非常赞叹,告诉大家:「这才是出家人的好榜样。」。
我读了这段记载,常常念念总想到哈尔滨极乐寺修无法师往生的地方去拜一拜,现在极乐寺的方丈慈法法师邀请了我好几次,我这个缘还没成熟,我很想到他那个地方去看看,这是我们的榜样。
第二位,倓老举的是一位在家居士,一位男居士郑锡宾,山东人,是经商的生意人,常常听倓虚法师讲经说法,他有悟处,于是把生意全交给他弟弟,自己跟倓老法师学经教,以后他学会讲《弥陀经》,就会讲这么一部经。
他学会了之后,到处为人讲《弥陀经》,都是在乡下,当然听众没这么多,乡村里可能只有十个、八个,或三个、五个。他到处去讲经,劝人念佛,很有效果。
往生那一天也是在讲《弥陀经》,已经讲圆满了,告诉几个好朋友,请他们替他租个房子,他们问:「你租房子干什么?」,他说:「我要走了。」,他们奇怪的问:「你要走了,还租房子干什么?」,他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是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怕死在别人家里,有忌讳,不方便,你们给我租个房子。」。
他们这一帮朋友很好,很开明,问他:「你真的有把握往生?那你到我家里,我没有忌讳。」,另外的朋友也说:「你到我家里,我也没有忌讳。」,于是乎他就到朋友家里,临时给他收拾了一个房间,铺一个干净的铺盖。
他在铺上盘腿一坐,请大家念阿弥陀佛送他一程,这些朋友说:「你既然能往生,也要留点纪念给我们。」,都要求作诗作偈,郑锡宾就说:「不必了,你看我这个样子,就是很好的纪念。」
走的这么潇洒,这么自在,说走就走了,这是一个好榜样啊。最初他学佛,把事业放弃掉,他的弟弟常常责备他,不原谅他,说他学佛迷了,家都不要了,事业也不要了。到以后看他哥哥走的这么自在,他弟弟也觉悟了,也一心念佛了;过了三年,他弟弟也是预知时至,也很自在的往生,不过他哥哥没有生病,弟弟还生病,病中往生的,这是举了一个男居士。
第三位举了一位在家女众,清岛湛山寺的信徒,此寺也是倓老创建的,北方的寺庙大部份是倓虚老法师在那边经营建立的,这位女信徒家境非常困苦,先生是在码头拉黄包车,这里年轻的同修恐怕都不知道黄包车,也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年岁大的人晓得,是很苦的工作,真的叫「苦力」了。
一天不拉车,一天就没有生活,夫妻二人带着二个小孩,一家四口,过得非常辛苦。这位居士本人姓张,张居士家境如此贫穷,道场大众也不会尊重她,也不会重视她,所以她在跟大众念佛之外,平常就在厨房里帮忙。
她往生的这一天也是预知时至,早晨起来吃过早饭后,就教导二位小孩要听爸爸的话,跟她先生讲:「我今天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她先生听到这话就说:「我们家穷得这样子,你还说什么风凉话,还来讽刺我。」,气呼呼的就拉着黄包车到码头去了。
小孩吃饱就出去玩了,她在家中收拾收拾,洗过澡换件干净的衣服,在自己床铺上盘腿,一打坐就往生了,什么时候走的,不晓得。小孩到中午吃饭时回来,想吃饭,母亲却没有煮饭,看到母亲盘腿在床上,已经死了;就哭哭啼啼告诉邻居,邻居来一看,这了不起,坐着走的,都没有生病啊,都是预知时至。
老法师举的这三个人,一个是出家人,一个是在家男众,另一个是在家女众,距离我们现在都不远,民国二十年左右的事情。他们能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我们要认真去想想。
除郑锡宾之外,修无师和张居士都没有念过书,都不懂得经教,只是心地善良慈悲,一心念佛而已,他就成功了。所以我们要晓得,我们书念得很多,真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不如这些没念过书的人那么老实,那些人谦虚卑下,因为总觉得自己不如人,待人真诚恭敬,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对于这世间没有丝毫留恋。
由此可知,我们今天的毛病出在那里呢?出在我们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思想太复杂,妄念太多了。不但在佛法,连道家都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家都懂这个道理。修道要把你那个妄念减少,天天少才行啊,为道与为学不一样,我们今天要是把佛法当作「学」,那个问题就严重了,你把它当作世间学说来研究,那你就错了,这个是修道啊。
修道,我们的妄想执着要一天一天减少,不能够增长,所以我劝同修不要看电视,不要听广播,不要看报纸,为什么?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会一天天减少。你接触这些东西多了,你接触人多了,天天就人我是非,张家长李家短,不得了,你是在增长妄想分别执着,那你怎么会成就呢?你佛号念得再多也枉然。
那些成就的人,就是心地清净,远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他成功了,秘诀就在此地,这是我们要牢牢记在心上,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奉行,我们这一生往生才有指望,才能像倓老所见的这些人。
倓老他说他亲眼见到预知时至,不生病,坐着往生,站着往生的,他一生亲见的有二十多人,听说的那还不在其数,说明念佛往生真实不虚。
在十几年前大概是一九八四年,我在旧金山讲经甘老居士送我一卷录音带,说是倓虚老法师在香港佛七当中的开示,只有这一卷,他的开示当然很多,我们只得到这一卷;我非常喜欢,因为我在倓老的道场(香港)讲经很多年,我没见过他老人家,所以能够听到他老人家声音非常欢喜。
他是北方人,口音很难懂,我将这录音带从头到尾反复听了三十多遍,大概可以听到八成。我非常欣赏,我觉得我们现在末法时期,能得老法师这录音带,我们就绝定往生了,毫无疑问的。
他在这里面讲了二个事实,在佛门叫「公案」,都是谛闲老和尚的徒弟,等于是他的师兄弟一样。谛老在早年有一个参禅的徒弟,那时候谛闲法师尚未成名,在关中寺讲经弘法,那个徒弟受过很好的教育,坚持要跟老和尚出家,老和尚收了他,他对于禅非常有兴趣,老和尚是学教的,于是把他送到当时禅宗最著名的一个道场江天寺,也叫金山寺,位在江苏镇江。
这寺在长江边岸的一个小岛上,四面都是江水,所以叫「江天寺」。他也很用功,从亲众慢慢得到方丈和尚的赏识,将他提拔,以后他当了首座和尚,这个地位就很高了。
这一当首座和尚,毛病就来了,什么毛病?贡高我慢生起来了,因为在寺院里自己有了地位,又收一些在家徒弟,也收一些供养;傲慢心一生起来,他就着魔了,无缘无故去投江自杀,第一次投江被人救上来了,问他,他自己也不知道。过几天之后,他又去投江,再被人救起。
方丈和尚心心里就慌了,知道首座和尚着魔,赶快通知谛闲老法师,谛闲老法师不得已赶到镇江把他接回去,那时候是搭船。回来之后,也很正常无事,问他为什么投江,他不知道,但总是觉得有问题,把他接回来,不致于扰乱别人的道场。
关中寺这个地方在温州,虽然没有江,它有河,河也很深,平常可走帆船。因为他过去当过首座和尚,所以在寺院里大家对他比较尊重,他单独一个寮房,也不必跟大家一块上殿,对他很礼遇。这一天早晨他没去吃早饭,老和尚就叫查房去敲他的门,无人答应,想办法把门撬开,看到窗子打开,人不在了。
赶紧报告老和尚,老和尚一听,不得了,他从窗子爬出去了,是不是又跳河去了?赶快派人到河边去找,大概找了有半里多路,找到时已经死了,尸首浮在河边上,将他打捞回去,念念经超度一番。
正在此时,他女儿来了,原来他出家前曾结婚并育有一女,太太不同意他出家而跳水自杀了,女儿由亲戚养大,这么多年,女儿也大了。女儿哭哭啼啼到寺里找老和尚,老和尚说:「我正要找你呢!你爸爸出事情了,你来是什么事啊?」,她说她昨天晚上作了一个梦,她父母今天要去上任,爸爸要去当土地公,妈妈要去当土地婆。
谛闲老法师一听恍然大悟,原来他以前跳江是他太太的鬼魂附身了。最初他在金山寺参禅,很用功,有道心,有护法神保佑,鬼魂就贴不上身;后来做了首座,傲慢心生起来了,护法神走了,冤亲债主就附上身了,所以把他带去当土地公。
正好寺的附近有一间新的土地庙,谛闲老法师心想大概就是那个地方,于是到土地庙里为他念经超度,老和尚也很有趣,说:「如果你真有灵,显灵给我们看看。」,在超度期间就看到一阵小的旋风,在那里转了几圈,老和尚点点头,「嗯,大概是你来显灵了。」。
所以谛闲老法师常讲参禅参到去当土地公了,这么一个成就。老和尚举这个例子是要警惕大家的,你有一点成就就起贡高我慢的人,没有不着魔,没有不堕落的,太可怕了。
又说了一个例子,是一个念佛的徒弟,比参禅这一个还要早,也是谛老未出名前,早年的事情。这徒弟从小和谛老同住一村,是童年的伴侣,以后谛老念了几年书,跟他舅舅学做生意,他这个同伴就没有念书,也不识字,长大之后学了补锅补碗的手艺,大陆上叫「锅漏匠」,他能把打破的磁器再补起来。
这种生活很苦,每天挑着担子在乡下叫喊,我小时所住的乡下有做这种手艺的人,当然生活非常清苦,于是他去找谛闲老法师,谛闲老法师当时在金山寺当知客,一定要跟他出家,那时他已差不多四十岁了。
谛老说:「你不要找我的麻烦了,你这么大的年岁,既不识字,又笨手笨脚的,你怎么能出家?住几天,你还是去做你的生意吧。」,住了几天,他赖着不走,最后老和尚提出条件才答应让他出家,谛老说:「你这么大的年岁,学经教,学识字已来不及了,读书的年龄过去了。你天赋这样笨,学法器、学唱念也学不来,那你这个出家怎么办?」。
宁波那边有许多小庙,过去谛老曾住过那里,「那边乡下有许多小庙,没人住的,我去给你找个小庙,你到那里去住,我再给你找几个护法,每个月供养你一些米菜及生活费用。我会在附近找一位念佛的老太太,给你烧饭洗衣服。」。
「你就在这庙里住下,也不要受戒了,你就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接着念,一直念下去,准有好处。」,这个人老实,真的就接受这条件了,至于会有什么好处,也不晓得,师父讲的话准没错,就依教奉行。
就这样在小庙住下来,念了三年多,这一天他就告诉伺候他的老太太,跟她说:「明天你不要替我烧饭了。」,他在那小庙念佛从未出过门,就像闭关一样,念了这么久。这一天他到城里去看看亲戚朋友,去辞行,回来之后就告诉老太太,明天不要替他烧饭了。
老太太心里想着,师父从来没有出过门,今天出门一趟,可能明天有朋友请他吃饭,不要我烧饭了。到第二天中午,老太太还是记挂在心里,看看师父回来没?是否吃饭了?就到庙里去找师父。那是破庙,他又穷,所以庙门都不关的。
进去一看,师父站在房间里,手上拿着念珠,叫他也不答应,走到面前一看,他死了,站着死的,老太太从未看过如此,吓了一跳,赶快通知邻居几位护法来看,大家都感到很稀奇,从未听说过人站着死的。
立刻派人通知谛老法师,谛老法师赶来替他办理后事,这一来一去共二、三天,他还站着,等老和尚替他办理后事。老和尚看他这样子,很赞叹,「你总算没有白出家,你的成就,讲经的法师大德比不上你,这四大名山的方丈住持也比不上你啊,真成就了。」。
这是念佛人的好榜样,你说他用的是什么功夫?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方法妙极了,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他为什么能有这样殊胜的成就?说实在话,他看破、放下。
他过去半辈子过那种苦日子,已对世间没有丝毫留恋,这是人家真正看破、放下了。出家之后就守住师父教导的这个方法,死心塌地的念佛,没有第二个妄念,人家成功了。
我们想想,我们为什么不成就呢?我们念佛念了几十年了,人家念了三年多就能够站着走,走了之后还站了好几天,不能说没有功夫啊,这是我们不能不警惕的。
他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作佛去了,诸位读《无量寿经》就知道,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作佛作菩萨去了。他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能跟他比吗?他的成就是真实的,我们的成就是假的,是虚妄的。
讲经说法不能够往生,讲经说法是修福;这才晓得真修、真成就要紧,比什么都重要。
为什么不能往生?就是看不破、放不下,不但世缘要放下,弘法利生的工作也要放下啦。
这个放下,诸位要听清楚,不是说我放下了,我就什么都不干了,那你就完全错会了。释迦牟尼佛有没有放下?释迦牟尼佛在世,天天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他的工作仍然照做,不是叫你放下工作。
放下心里面的妄想、分别、执着,然后你仍认真努力的去做工作;做而无做,做,为一切众生做;无做,自己心里确实没做。
放下,是叫你在心里放下,不是叫你在事相上放下。
我们再看《华严经》,五十三位法身大士为我们所表演的,这五十三善知识是四十一个阶级,他们所表演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你看他们对事业、对家庭、对生活都很认真,都做到尽善尽美,心里面一点执着都没有。所以放下是在心里放下,不是在事相上放下。
我们再看看谛老法师给我们讲的是这几个人,都是他亲眼所见的,修无师每天为常住做事,做的很认真、很负责,他并不是说我放下了,我什么事都不干,去念佛了,不是的。
什么苦事情都干,人家不做的,他都去做,他心里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叫做「放下」。
郑锡宾居士虽然把生意放下了,天天去讲经,天天到处去劝人念佛,这些事情他并没有放下。虽然讲经,虽然劝人念佛,心里却毫无牵挂,真正把一切法都看破了,这叫做「放下」。
再看看青岛湛山寺这位张居士的往生,家里虽然穷苦,每天要照顾先生及小孩,天天要烧饭洗衣服;每星期参加湛山寺的念佛会,这些事,她都照做啊,也做得很认真、很负责。心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其它的什么都没有了,这叫做「放下」。
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要了解事实真相,看破就是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么?佛说的很多,但是讲的最精彩、最扼要的是《金刚经》上的四句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讲了四个比喻,说明一切都不是真的。
「如露亦如电」,是讲境界存在的时间,很短暂。「电」是讲真相,是剎那的生灭。「露」是讲它的相续相,我们人活在世间几十年,就像露水一样,相续相;而事实的真相是剎那生灭。
所以这句偈子将大乘经论里的精华都说出来了,佛教我们「应作如是观」,那你就看破了。不但世法是梦幻泡影,给诸位说,佛法也是梦幻泡影。
世法是因缘所生法,佛法也是因缘所生法;因此,世法不能执着,佛法也不能执着,《金刚经》说得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要执着,都把它放下,这些东西丝毫利益都没有,你要它干什么?
什么事情重要呢?老实念佛重要,你还想看看经,还想研研教,那你就是不老实。老实念佛的人,只有一句佛号,其它统统放下了。
我们看近代这些往生的,预知时至的,这是最好的例子,这些人距离我们都不算太远,他们给我们做见证,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
你要是说我自己没有善根,没有福德,恐怕不能往生,那修无师当泥水匠的,湛山寺张居士的先生是拉黄包车的,你的善根福德难道不如他吗?
谛老门下那个念佛往生的锅漏匠,没念过书,一个字也不认识,你跟他比比怎么样?他能,我们为什么不能?这个地方要紧的是他能看破,他能放下。
我们今天不能的,就是没有能看破,没有能放下,牵肠挂肚的事情一大堆。这样也想学,那样也想学,全搞的是生死轮回业,这还得了吗?
心里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做所为却都是增长轮回业,这是我们今天的大病,真正要觉悟,真正要学这些老实人。
世间名闻利养要舍得干干净净,从心地上把它断掉;我们为什么看不破?我们为什么放不下?说实在话,名闻利养的念头未断,吃了这个亏。所以我们的修行不老实,老实人没有一个不成就的。
念佛往生实实在在不可思议,最近我们华藏图书馆韩瑛居士的往生,这是我亲自送她,亲眼所看见的。她虽然生病往生,我觉得她是菩萨来示现给我们看的,她的瑞相非常稀有,临终之前二次见阿弥陀佛,一次见莲池海会,阿弥陀佛将她接引走了。
我们仔细去观察她一生学佛的经过,她护持佛法三十年,冷静的观察,她不是普通人,她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派来的,她的任务完了,阿弥陀佛将她带回去了。
所以她生病没有病容,往生,人家讲的「死」,她亦没有死相,这个很难得,看不到的。而且她走的时候没有中阴,这也是我们送过不少人往生,从来没有看到这样好的瑞相。所以想想,没错,她是阿弥陀佛派来的,任务完成了,阿弥陀佛将她带回去了。念佛往生,护法往生,真实不虚。
她生病的这个示现,提醒了我一桩事情,我们绝定要学倓老讲的那几个在家出家的,自在往生,预知时至,没有病苦。你要是有病进了医院,你的往生希望就很渺茫了。
为什么?到你病重的时候,你这个身体动弹不得,完全听任别人摆布,这是最危险的时候,你们看看《饬终需知》、《饬终津梁》,你才晓得这个事情可怕。此时没有真正的善知识在旁边保护你、照顾你,你要想往生太难太难了。
譬如我们一般学佛的人,不学佛的人就不必说了,学佛的人总会想,他走了,我们也念了八个钟点了,去摸摸看他那里还有热,你这去摸摸碰碰他,书里告诉我们,一般人断气之后,十二小时后神识才离开身体,你去碰他,他就感觉到非常痛苦,他会生瞋恨心,一念瞋恨心生起来,就又轮回,去不了啦。
谁懂得这些常识?谁能保护到不但身体不能碰,连他那个床铺都不可以碰?我们从旁边走过去,衣服碰到他,他都会感觉难过,这种情形,几个人知道?
所以,馆长这次的示现给我很大的启示,我们绝定不能生病,能不能做到呢?绝定可以做到。病从那里来的?病从合贪瞋痴来的,贪瞋痴叫「三毒烦恼」,贪瞋痴是最严重的病毒,你内有这些病毒,外有环境的污染,你怎么不生病?
内里面把贪瞋痴拔掉,你修清净、平等、慈悲,清净平等就把病毒拔掉了,慈悲可以解毒,任何的毒碰到慈悲心,都化解了。
所以纵然有病,不要看医生,不要吃药,老实念佛,使你的清净平等慈悲天天增长,如果你还有寿命,你的病一定会好;如果是寿命已尽,那你绝定是自在往生,你才有把握。
医院不能去,药不能吃,你们大家好心送给我的补品、药品,你送给我,我当然不能不接受,不接受不好意思,你走了之后,我就丢掉了,我不上你的当啊。你们虽然是好意,我懂得,但是我知道这些东西不好。
最健康的东西就是天然的食品,蔬菜、白开水是好东西,比什么都好,花那么多冤枉钱吃那个补品,都变成了病毒,对你的身体没有一点好处,为什么不拿那些钱去布施佛法,成就真实的功德?
怎么布施?我们外头录音带很多,你拿回家去拷贝一片,送给你的亲戚朋友,这就是布施。你拷贝二、三片,一面自己听,其余的不就流通了?这就是修布施。你把吃药、吃补品的这些钱拿去布施,你就不生病了。
好好的一个身体,天天去补就补出病来了,什么病都补出来了,你为什么要补?贪恋这个身体嘛,你不是在息灭贪瞋痴,你是在增长贪瞋痴,希望这个身体强壮,希望这个身体能多活几年。
多活几年干什么?多受几年罪啊!哎!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你不想早去,还想在此多受几天罪,你看你多愚痴。道理一定要明白,事实真相一定要搞清楚。
我过去这三十年当中,非常感激韩馆长的护持,我们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我所有一切弘法的活动都是她安排的,她等于是我的经理,我作不了主啊,都是她在安排。现在她走了,我可以作主了。
我作主第一个是什么?第一个是,我在美国还有二栋房子,这是我私人的,一栋捐给「达拉斯佛教会」,这次手续做了;另一栋我打算将它卖掉,再将银行户头关闭,所有的钱统统拿去作弘法的基金,我设一个基金会,统统去作基金。那么我什么都没有了,财产也没有了,钞票也没有了,信用卡也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我得自在了,得大自在了;所以你们供养我的这些钱,统统拿去作基金,我们成立一个基金会,用这个基金专门培养弘法人才,我们不做别的,专门做这个用途。
新加坡居士林李木源居士非常认同,他发了这个心,我们要为全世界净宗培养弘法人才、领导人才,我们做这个工作。所以这个道场纯粹是办教育的,办佛教教育的,我们这里面没有经忏佛事,也没有任何法会,专门搞这个,这个基会就专门支持这事业。希望它能很顺利的进行,对于现前、将来的佛教做出真实的贡献。
所以晚年从今以后,我就是教学,我也不讲经了,因为不讲经,我也就不看经了,我所有的经书都送给图书馆,不要了,什么都不要了,我就要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定接引我往生不退成佛。
统统放下,连经教都放下;那是年轻人干的事情,不是我干的事啊。
那我现在要教学,怎么个教法呢?给诸位说,我今天教学生,我不会给学生讲经说法,那我太累了,太苦了,我讲给他听,那有这种事情?我的教学是「教你学」,不是我学,我教你学。
怎么个学法呢?我把经本给你,再找些批注、参考书给你,你去准备,上课的时候,你讲给我听,我的教学方法是这样的。学生讲给我听,讲错了,我为你纠正,所以我就可以不要看书了,这是教学,不是讲学;往后讲经,我都让我的学生出来讲,我训练他,看他上台讲的像个样子,可以出去了,我再介绍他到各处去讲经,可能明年到这里来讲经,我就派学生来讲了。
我也可能来,我会坐在最后一排,为什么呢?我最后一排听不清楚,他讲经就不及格,他总要讲的我满意,这才能毕得了业;他讲的我不满意的话,他毕不了业。
所以我教的人非常轻松,学的人非常辛苦,他要把全部的精神力量集中在经教上。所以我将我的一切图书经典都设一个图书馆供他们作参考,让他们去学习,我天天念阿弥陀佛,没事了,不过我要陪他,要督促他,其实我自己是没事了。
到此,我们将「怎样念佛往生成佛」统统奉献给诸位同修了,提供给诸位同修作参考,你们认真去思惟,如果觉得有道理,也可以这样做。觉得没有道理,佛法的法门很多,你就另找高人,这我们都欢喜。门门都通达道,门门都能成佛,可是念佛这法门,的确是最快速、最稳当、最方便。
好,时间已经到了,谢谢诸位同修。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6)(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6)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一.序分 6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60~69) 

 傅味琴居士:缘起性空,转染成净(50~63)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60~69) 

 傅味琴居士:赞师大乘道功德(2006年能海上师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笑口常开 大肚能容(2006年弥勒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成道是成的菩提大道(2006年释迦佛成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空观开示(50~60)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怎样才能使员工感觉工作、生活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60~78) 

 傅味琴居士:定学开导(6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