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睡觉时的修行诀窍


   日期:2009/9/2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睡如佛涅槃,应朝欲方卧;正知并决志,觉已速起身。

  睡眠时,应如佛陀涅槃的姿势一样,朝着希望的方向右胁而卧;入睡前应保持正知正念,并下决心:醒后立刻起来。

  睡眠是人们每天生活中重要的一项活动。前面我们也讲过:睡眠前后应保持正知正念,如法而行。作为修行人,应把夜晚分成三份,前、后夜精进修持善法,中夜休息,在睡时,最好坐着睡,若不能坐着睡,应采取狮子卧势而眠。狮子卧势即世尊涅槃时的姿势:头北面西,右胁而卧,左腿压右腿,右手曲枕头下,左手舒伸放在身体左侧,采取这种姿势睡觉,有其深妙的道理。

  佛陀趋入涅槃时,以无边智慧抉择到狮子卧式的功德很大,因而采取了这种姿势。我们都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经常用这种姿势,习惯后也就能用这种卧式迎接死亡。莲师在《六道中阴引导文》中说过:"不管哪一道的众生,死时如果能保持狮子卧式,就不会堕恶趣,而且会得善趣果位。"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讲过:"我们见到牛马等旁生接近死亡时,如果有机会最好让它头北面西,右胁而卧,这样它不会堕恶趣。我们自己家人亲友死亡时,也最好用这种方法来放置。"接近死亡的人,如果能采取这种卧式,会减少痛苦,安祥逝去,而且不会堕恶趣。前一段时间,士行比丘尼在学院圆寂时,就是以狮子卧式,很安祥地告别了我们。当时,我们有些道友很羡慕,也很感动,发愿在自己生命终结时也要做到这样,毫无畏惧,坦然安祥地卧着……。我想我们凡夫无论如何,最终都要死,可以说前面只有死路一条吧,不死的人一个也没有,为此我们应该经常观想,练习以这种卧式来迎接死亡。

  在佛经中说:狮子是兽中之王,有不共优胜之处。按自然规律,其睡眠也具有四种不共功德,我们如果采取狮子卧式,也能具同样的功德。〈一〉、睡时身体非常放松。我们采用狮子卧式睡眠,身体各部分都会很放松,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二〉、睡时不失正念。狮子在睡眠中不会失去正念,不会散乱。我们依此卧式而睡,不会忘失修持善法的正念;〈三〉、狮子睡后,不会入于酣睡、深度昏沉之中,而是处于清明而警觉的状态。我们依此也能如是,不会被痴睡迷乱蒙蔽。一般人睡着后,立即就会如昏迷一般,自己是死了还是活着都不知道,好象沉在很深的泥潭中一样;〈四〉、狮子睡后,不会做恶梦。我们依此而睡,也不会做恶梦、迷乱之梦,而会经常做吉祥梦、清净梦。

  在采取这样的卧式睡觉前,在内心应作想"正知并决志"。正知正念是要求我们保持明觉忆念正法,做一定的观修。睡眠时修法有很多,我们在讲密法时,也传过很多梦光明的修法,依之可迅速证悟法性,游历他方净土,获得种种变化、飞行等神通。在显宗中,也有一些梦光明的修法,比如在睡前,观想卧室里充满光明,或者观想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光明照彻自己,于光明境中而安眠。堪布根霍仁波切在讲义中,也讲了麦彭仁波切的修法窍诀:早上观想自己刚刚得到人身,是小孩;中午观想自己为壮年人;下午观想为老年人;晚上临睡观为临死中阴,已睡在做梦时观为法性中阴;早上醒时观想为下世。这样观修,无常之心即能生起,睡眠中也能保持清明的正知正念。

  "决志"的内容是"觉已速起身"。早上一醒来,应当迅速起来,稍作顶礼等活动,使自己清醒,后静坐回忆梦境,于不净梦境作忏悔……。有些人早上醒不过来,闹钟再闹也不能起作用,你们应在睡前在心中坚定地存想:明早一定要在几点钟醒过来。心的力量不可思议,明天早上一定会准时醒过来。我自己经常有这种体验,基本上不需要闹钟,自己能准时地于预定时间起来。醒过来之后,必须要立即起身,要不然,又会昏睡过去。养成清早醒来即起床的习惯后,早起就不会有困难。

  有些人在晚上睡觉时,经常作恶梦,妄念纷飞,有许多修行障碍。这些都是自己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没有采取狮子卧式等如法姿势,心里也没有护持正知正念而造成。经典中说:"脸朝上仰卧易生贪心;脸朝下俯卧易引发嗔心;种种不如法的卧式,会引生各种无明烦恼。"而以狮子卧式睡,不但不会引生无明烦恼,而且会生广大智慧,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希望你们当中没有习惯以狮子卧式睡觉的人,最好从现在开始,改正过来。不然晚上睡下去,早上起不来了,稀里糊涂地死去,多可惜!如果保持了狮子卧式,死神来了也不用害怕,也不用麻烦别人给你摆放身体。自己如法地躺着,只要心里忆念往生窍诀,也不用烦恼他人助念了。

  《入行论》中这一段内容,讲的是我们平时行为准则,行住坐卧各种行为细节中应持威仪。这些在戒律中讲得很详细,本论中所述的是其中主要部分,是我们修行人在日常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轨则。不论你是出家人抑或在家居士,如果能将这些内容学好,戒律一定能守持得很清净,威仪让人很起信心。无论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任何一个宗派的修行人都应学习这些行为轨则,因为这是佛教徒最基础的学习内容。你们在汉地学习过《四分律》、曾在丛林中住过,应该知道本论所说与汉传佛教传统一致。至于南传佛教,你们有些人也在国外学过一些上座部修行人的威仪,与此处所说也相同。因本论虽属于大乘论典,然涵括容纳了本师释迦牟尼佛所传的行为轨则,这些没有大小乘与宗派之分。

  这些威仪,每一个修行人理所应当在日常中恒常去如实行持。当然,对初学者有点困难,但只要自己经常保持正知正念,就一定能圆满奉行这些轨则。作者在正知正念品中讲述这些威仪,其原因也是如此。如果有了正知正念观照、守护三门,时刻提醒自己:"现在我在做什么?佛陀教我们应当这样走路、说话、吃饭、睡觉……,我应当去如法行事。"以此而将以前不如法的习惯改正。

  这些行住坐卧威仪在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但此处不是要我们只了解而已,而是要求大家去如实做到,所以在此反反复复讲了很多,无非是提醒大家时时处处以此要求自己,恒常保持正知正念,在实际行动中去真实修习这些内容。假如你在听闻后,经常能忆念这些内容:啊,我应如论中所说,如何吃饭、睡觉……。能做到这点,你的闻法很有意义,我也没有浪费时间。修行是与无始以来的恶习作斗争,所以要从生活中每一件小事着手,一点点地积累、串习下去,依靠这些威仪,自心一定能得到调伏。要不然,自己的行为一天比一天放逸,而要去调伏自心烦恼,这是不可能的事。我们行住坐卧、待人接物方面,如果能保持如法的威仪,不只是对自己修行有利,对世人也有积极意义。如果能做到象上面所说的威仪,世人定会很赞赏,由此而生信心与恭敬。

  我经常想:我们小学时所学的雷锋同志,他有许多行为是我们应学的。经常看到他的故事:为老人背行李、照顾病人、爱护帮助小孩……,尽自己的力量去利益他人。从佛教角度上讲,这些是菩萨行;从世间角度上去讲,是值得推崇的善良、崇高道德之行。我们修学大乘佛法的人,至少应该象雷锋同志那样,以慈悲去真诚地利济身边每一个人。能做到这点,你与所学的法才开始相应。


勿忘上师 时时祈请 丹真绒布上师祈祷文:

土登多昂日古去尺更 门觉协当珠比陈雷记
丹贝尼玛玛日门色哇 丹真绒布雅拉索哇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睡觉       修行)(五明学佛网:睡觉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