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律法师:菩萨慈悲利他之探讨


   日期:2009/9/1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  纲
  一、 前 言
  二、 慈悲之定义
  三、 菩萨与凡夫、二乘慈悲之差别
  四、 如何长养慈悲心
  五、 如何以慈悲心行六度
  (一) 以慈悲心行布施
  (二) 以慈悲心行持戒
  (三) 以慈悲心行忍辱
  (四) 以慈悲心行精进
  (五) 以慈悲心行禅定
  (六) 以慈悲心行般若
  六、 结 论
  【参考书目】


  一、 前 言

  慈悲为本,是大乘佛教的心髓,表达了佛教的真实内容。经上一再说到:“大悲为上首”,菩萨的精神重在慈悲的流露,而慈悲的具体行为是利他。菩萨发心行菩萨道,要如何长养慈悲心?菩萨的慈悲与凡夫、二乘人有何不同?一般学佛者常会说自己如未先度,如何度人?菩萨为什么愿在生死苦海中,不急求自度,而积极的去利益众生。菩萨如何以慈悲心去行六度万行,并从利他中完成自利?以上这些问题将会在本文中,略加探讨。

  二、 慈悲之定义

  慈与悲,本来是各别的言语,那两者的含义为何呢?慈是巴利语m e t t a,梵语m a i t r i(或m a i t r a)的译语,这个原语在语源上是代表朋友、亲密的人。悲是巴利语及梵语k a r u n a的译语,这个原语在语源上是代表哀怜、同情、温柔、有情。那么慈与悲的差别是什么?如《大智度论》卷二十所云:

  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1]

  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2]

  对于后代佛教诸派,似乎多遵从龙树菩萨的解释,亦即是慈为与乐,悲为拔苦。这种解释在其他经论上也可以看到,例如世亲菩萨所著的《十地经论》卷二云:

  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3]

  慈与悲这两个字,意义极为相似,有时也不深加区别,但在个别属性上有不同的作用。如在《大乘义章》卷十四云:

  慈与悲虽同为无嗔性,但以四义不同而二分,一以功能不同,故悲能拔苦,慈能与乐;二以治患不同,故悲止害觉,慈息贪欲,又悲能除微细之嗔,慈能遣粗重之嗔;三以境界不同,故悲心多缘苦众生而起,慈缘无乐众生而起;四以得报不同,故悲得空处,慈生遍净。[4]

  由上段文可知,慈与悲虽是同属一个无嗔的属性,但是依两者的作用上来说就有所不同。一者功能之不同,二者对治烦恼的过患之不同,三者缘受苦或受乐的众生之不同,四者所证得的果报之不同。虽然慈与悲在作用上有所差别,但是两者是相互相摄,同为一体的。菩萨度化众生时,慈心与悲心是要具足的,缺一不可。

  三、 菩萨与凡夫、二乘慈悲之差别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佛菩萨的心髓。菩萨本着大悲愿力故,去救拔一切众生苦,并以种种善巧方便摄化众生,使令趋入佛道。儒家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因为人类是相助共存,相对的自他关系,息息相关,所以自然流露出慈悲的同情。但慈悲的深广亦有差别,在《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有提到三种慈悲,就如卷四十所云:

  慈悲心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凡夫人众生缘。声闻、辟支佛及菩萨初众生缘后法缘。诸佛善修习毕竟空故名为无缘。[5]

  另外,龙树菩萨在别处又对三种慈加以详述。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云:

  十方五道众生中以一慈心视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知识,常求好事,欲令得利益安稳。如是心遍满十方众生中,如是慈心名众生缘,多在凡夫人行处或有学人未漏尽者。行法缘者,诸漏尽阿罗汉、辟支佛、诸佛。是诸圣人破吾我相,灭一异相故,但观从因缘相续生诸欲。以慈念众生时,从和合因缘相续生但空,五众即是众生。念是五众以慈念。众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乐。圣人愍之令随意得乐,为世俗法故名为法缘。无缘者是慈但诸佛有。何以故?诸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依止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知诸缘不实颠倒虚诳故,心无所缘。佛以众生不知是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着诸法分别取舍。以是诸法实相智慧,令众生得之,是名无缘。[6]

  从龙树菩萨对三种慈的诠释中,即可知佛菩萨与凡夫、二乘人的慈悲是有所不同的,今再对三者加以说明。

  1、众生缘慈:这是凡夫有情缘众生所生起之慈悲,在缘众生苦难时,而执著有实在的众生可度,内心生起怜愍同情,但是内心还有我执、我见。凡夫众生的慈悲还是有限量及特定对象。譬如自己的父母、亲朋好友发生了苦难、病痛时,内心会生起悲伤,有如感同身受,自自然然的会无条件的牺牲奉献、关怀照顾。如不是遇到自己的亲人发生灾难时,有时会无动于衷,不会生起慈悲的同情。凡夫众生不能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所以凡夫的慈悲还不是真正的慈悲。

  2、法缘慈:这种是漏尽者的境界,三乘圣人──佛、辟支佛及阿罗汉,皆同样体证到这平等不二的法空性。他们所见的虽然还是一个一个的众生,然他们却能够体悟到事实上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而已,没有一主宰不变异的东西。这种境界并非是抹煞生死轮回,而只是在生死轮回中,没有了实质不变的我罢了。这些圣者因为悲愍众生不知空性真理,所以约世俗谛而随意令其获得种种快乐,这种慈心就名为法缘慈。

  3、无缘慈:这种慈是唯佛不共二乘之特色。诸佛心中不住有为无为中,不依止过去、现在及未来世。然而却因悲愍心着诸法的众生,受种种流转生死之苦,故特以各种方便,卒使众生得入诸法实相。这种实相与众生的宛然现前,即空而起的大慈悲心,即名为无缘慈。

  二乘人虽具有慈悲,但偏重在自利,而不能累生累劫度化众生。那发心菩萨在行菩萨道度化众生时,以何愿力,能不急着证入涅槃呢?《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7]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菩萨之所以不同于二乘人的慈悲,是在于菩萨见到众生的生老病死等种种无量苦时,能生起大慈悲心要救拔众生的苦恼。因此菩萨发心求无上菩提,以大慈悲愿力,于无量生死中去利益众生,而不急着证入涅槃。但是有些菩萨在还未证到无生法忍之前,因观众生是如幻如化,无众生可度时,因由于大慈悲心未坚固,而容易证入涅槃,不发心度化众生了。

  四、 如何长养慈悲心

  菩萨发菩提心欲度众生苦,于生死苦海中,本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的精神,积极的去利益众生,这是出于菩萨的慈悲本愿故。但是因初发心菩萨烦恼心重,意志力薄弱,容易遇到逆缘障碍时而退失菩提心,不再精进勤修大乘佛法,去利益众生。这是由于慈悲心不坚故,所以要时常勤修慈悲观,使令慈悲心增长及稳固,那要如何具足慈心呢?在《菩萨善戒经》卷一云:

  具足慈心复有三种,谓上中下。上者复有四事:一者观生死苦,二者修慈悲心无有使终,三者性勇健心,四者得智慧心。复有四事,何等为四:一者不放逸,二者具足戒,三者能忍辱,四者至心专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四事,何等为四:一者等视众生犹如一子,二者于怨亲中无有分别,三者得坚信心,四者修行圣行。[8]

  由以上经文可知,菩萨要具足大慈悲心,必须要成就种种的因缘条件。如观无量生死苦,所发的慈悲心要无有间断,要有精进勇猛不放逸的心,要能忍受内外在的种种逆境,以及要有坚定的心,时时专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更重要的是要有般若的智慧。所以要具足慈悲心,必须要时时不断的精进修学,那要如何的来修学慈悲心呢?以下就简述二种增长慈悲心的方法:

  1、自他互易观:这种观法说得浅显些就是设身处地,假使自己是对方,或是对方是自己时,那应该怎样?凡夫众生所作所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往往会忽略到别人的感受、立场和看法,无形中伤害到别人而不自知。一切世间都是因缘和合,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所以时常多替别人的立场着想,相信也不会有对立争执的事情发生。譬如自己在路上捡到一笔很大数目的钱,心里如作是想,遗失钱的人会因遗失这笔钱,内心忧虑急躁不安,说不定还会因此断送人命。那我们内心于心何忍,所以慈悲心会自然生起,不会将钱占为己有,而会更欢喜的送还失主。因此若将自他互易观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话,不管面对种种人事逆境,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修行方法。就以佛教戒中的不杀生来谈,众生都是畏惧死亡,面临被杀害时一定是痛苦万分,那我们怎能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加害于他呢?儒家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换作是自己被杀,自己愿意吗?从受持不杀生戒中可以培养增长自己的慈悲心,进而去爱护一切众生,不令受到伤害。如《南传相应部》55经(预流相应经)云:

  我欲生,欲不死,欲幸福,欲避苦。如有破此欲生,欲不死,欲幸福,欲避苦之我之生命(此据杀生而说),此为我之所欣爱耶?若为我所不喜爱,则我去破与我同欲生,欲不死,欲幸福,欲避苦之他生命,他亦不欣爱此。不独如此,凡为自己不爱不快之法,在彼亦为不爱不快之法,然则我如何以己所不爱不快之法而害他。[9]

  2、怨亲平等观:一般人,除了爱护自己外,最亲爱、最关切的,则莫若于自己的父母及妻儿,最难生起慈悲心的对象是自己的怨敌及仇人,因为众生内心还有虚妄分别,不能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所以慈悲心的修习应从自己亲爱的亲人开始,而到无相关的人,最后到自己最怨恨的人,次第修习。首先对自己所亲爱的家属,观察他们的苦痛而想予以解除,见他们生活贫乏而想让他们得到满足。世间所谓母子情深,亲人的苦乐我们比较容易感同身受,进而到与自己无恩无怨的人,因为若仔细观察,他们何尝不是曾经有恩于我吗?特别是从无始以来,谁没有当过我的父母、师长,佛说一切男子皆是我父,一切女子皆是我母。对于他们的苦痛就如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而生起慈悲心想解除他们的痛苦。就如孟子说过,当路见不相识的小孩掉下井去,他的第一念心,应该是考虑怎样救起小孩,而不是考虑那是不是自己的小孩。从这段话可知一位有慈悲心的人是不会拣择对象,只要对方有急难,都会奋不顾身去救度他,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另外反观现实社会中,当发生灾难时,有些人只顾在旁边观望,也不去帮忙救援,甚至还有些人从中趁火打劫,偷走别人的财物。从发生灾难的同时,可以看出人性的善恶面。对自己的亲人及无恩无怨的人都能引生慈悲心之后,再来就是对自己的怨敌修慈悲观。佛法是讲缘起的,现在对我们有怨的,也不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因为坏人不是永远都是坏,只要有因缘改变也会变成善人。我们如果能细心观察对方之所以对我们有怨敌,实在是受了烦恼所逼迫而不自在,眼见他愚昧无知,应该怜悯他、宽恕他,怎能因一点怨害而嗔恨于他。如能对怨敌起慈悲心,即是怨亲平等观的成就,慈心遍满一切。

  以上两种观法是菩萨长养慈悲心的方法,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而追求佛道,这是缘于慈悲心的流露。但是单凭慈悲心,没有强有力的愿行还是不够的。二乘圣者,其实也有慈悲心肠,只因太薄弱,缺少强有力的愿行,故不能成就无量的度生事行,而仅为己利之自了罢了。换言之,菩萨要从实际的事行中,去充实慈悲的内容,而不只是空想而已,所谓慈悲心的事行,即是四摄六度。以下章节将探讨菩萨如何以慈悲心来广行六度。

  五、如何以慈悲心行六度

  菩萨以大悲愿力,在无量生死苦海中,广行六度,利益众生。但是在未证无生法忍之前,依然有退堕于二乘急取涅槃之可能,不再精进修习大乘佛法,度化众生。常听有人说自己未先度,如何度人,还是先求证入解脱要紧。其实不然,菩萨发慈悲愿力广行六度,即可从利他的六度中来完成自利。如《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就(六波罗蜜)之内涵而解释其自他二利之义:

  修布施,故善名流布,随所生处财宝丰盈,是名自利;能令众生心得满足,教化调伏,使无悭吝,是名利他。……修持戒,故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是名自利;教化众生,令不犯恶,是名利他。……修忍辱,故远离众恶,身心安乐,是名自利;化导众生,皆令和顺,是名利他。……修精进,故能得世间、出世间上妙善法,是名自利;教化众生,令勤修善,是名利他。……修禅定,故不受众恶,心常悦乐,是名自利;教化众生,令修正念,是名利他。……修智慧,故远离无明,除烦恼障及智慧障,是名自利;教化众生,令得调伏,是名利他。[10]

  由以上经文可知,广行六度是一项自利和利他的表现,今再对如何以慈悲心行六度来加以诠释:

  (一)以慈悲心行布施

  布施在大乘佛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凡夫众生为了追求来世人天福报更为殊胜而行布施;二乘人发出离心为了证涅槃而行布施;而菩萨是发菩提心,广集一切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使众生因而成佛。菩萨以慈悲心行布施,是无条件的施舍。当菩萨行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一切行施时,内心不求人天果报,不观所布施的福田是好或是坏,不选择时节,而且要常常的行布施。就如《菩萨善戒经》卷四云:

  云何菩萨一切行施,不求果报故,名一切行施。常施故,名一切行施。福田施故,名一切行施。不观福田及非福田施故,名一切行施。不观时与非时,是名一切行施。不观财物可施不可施,是名一切行施。[11]

  菩萨对于自己所有的财物,不占为己有,只要有众生需要,就非常的欢喜行施。那菩萨面对自己的财物是以什么的心态来看待?在《瑜珈师地论》卷三十九云:

  又诸菩萨所有财物若少若多无不运心,先施一切后来求者如取自财,菩萨与时如还彼物。……又诸菩萨他虽不求自恣求者,必有所求称须而与,常开求者欢情自取。[12]

  另外在《大丈夫论》“施主体品”第三中云:

  菩萨的悲心以布施为具体的表现,世间的众生以烦恼束缚为本质。由于世间充满着苦,菩萨为了使众生离苦得乐,所以本着悲心来行布施。太阳以照明为作用,月亮以清凉为性质,菩萨以悲心为本体,布施财物和智慧,来使一切众生得到安乐。……菩萨永远不舍离布施救济众生的心愿。他时常渴望布施,为了解除布施的热渴,他就应当饮下大布施的水,时常爱乐布施,才可止息心中的热望。[13]

  菩萨所有的财物,不管是多或是少,只要有贫苦众生来求财物时,皆很欢喜的布施,且时时渴望有行布施的机会,能使令众生离苦得乐。悲心布施不但对布施者有很大的福德,甚至连接受布施的对象也同时可以获得利益。下面举一个以悲心行布施的例子来说明,在《弥勒所问本愿经》记载说:

  乃往去世,有王号日月明,端正姝好威神巍巍。从宫而出道,见盲者贫穷饥饿随道乞囚,往趣王所而白王言,王独尊贵安隐快乐,我独贫穷加复眼盲。尔时月明王,见此盲人哀之泪出,谓于盲者,有何等药得愈卿病。盲者曰,唯得王眼能愈我病眼乃得视。尔时王月明,自取两眼与盲者,其心静然无一悔意。[14]

  由此例可以看出,真正的悲心行施,是无所条件的,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亦无怨言。

  (二)以慈悲心行持戒

  菩萨虽以无量的财物布施众生,并以般若善巧方便教化众生,使令众生离苦得乐。但是必须先考虑自身的身、口、意行为是否清净,因为如果自身都未能以身作则,试问如何能摄化众生?更何况如有犯戒而堕入恶道,自身难保,如何来救渡众生呢?所以菩萨本身都严持戒律,不恼害众生,并以慈悲心去教化众生明因果善恶,使令众生不造恶业。如遇有众生喜好造恶业,菩萨见了以后,会以善巧方便开导众生,令其远离恶业。

  菩萨持戒是以慈悲心为出发点,尤其是发心受持五戒十善时,是本着不恼害众生生命的菩萨心肠。连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一切动作行为都非常的小心,深怕伤害到一切众生的生命,可见持戒不仅能自利,而且又能使令众生远离被杀害的恐惧。菩萨持戒是以不损害他人为前提,但是有时候菩萨为了救度很多人而去杀害恶人,在表面上看来是杀生行为,不过实际上菩萨是出自于慈悲心,宁愿自己下地狱受苦也不愿恶人感此恶报。菩萨受持菩萨戒应常反省己过,不应该批评别人的过失,那菩萨见到行恶破戒者,应该要以慈悲心来面对,无有嗔恨恼害。在《菩萨善戒经》卷四中有说到:

  菩萨受持菩萨戒者,至身专念自省己过,不讼彼短。见行恶者心不慎恨,见破戒者心生怜悯,无有嗔恼。[15]

  菩萨净戒,是不离三心而修的,所以菩萨虽自己严持净戒,而决不轻视毁犯戒法的众生,……凡轻视毁犯的,一定是自以为持戒,自己是怎样的清净如法。不知道这早落在我执我慢的分别心中,不成菩萨的戒波罗蜜多了。而且,如轻视毁犯,由于意识上的对立,不容易教化他,也就失去菩萨利他的方便。倒不如不轻视毁犯,怜愍而安慰他,容易把他感化过来。所以菩萨的净戒,是无所得的空慧为方便,对于持戒犯戒,都是不着相的。[16]

  (三)以慈悲心行忍辱

  菩萨发心行菩萨道,度化众生时,常有种种的障碍。譬如行布施时,遇到刚强难调的众生,不但不领情,而且还恶言相待及种种批评毁谤,这时菩萨应要安忍逆境,不加以报复,并以慈悲心包容他。在《大智度论》卷十四云:

  菩萨思惟,我今行悲,欲令众生得乐。嗔为吞减诸善毒害一切。我当云何行此重罪,若有嗔恚自失乐利,云何能令众生得乐。复次诸佛菩萨以大悲为本,从悲而出,嗔为灭悲之毒,特不相宜。若怀悲本,何名菩萨,菩萨从何而出,以是之故应修忍辱。若众生加诸嗔恼当念其功德,今此众生虽有一罪,更自别有诸妙功德。以其功德故不应嗔。复次此人若骂若打是为治我。……若我有罪是从先世因缘,今当偿之不应嗔他,当修忍辱。[17]

  菩萨行者如常行慈悲心,虽有恼乱逼身,要忆念忍辱的功德及嗔恨的过恶。如佛陀宿世在修菩萨道时,被歌利王以利剑割截身体时,内心不动嗔恚,并生起慈悲心发愿来世成佛时要度化他。可见菩萨欲度脱一切众生,当行忍辱。如不能以慈悲心行忍辱,容易在度化众生时,遭受种种的苦难逼害而退失菩提心。那菩萨若为众生所恼害时,应如何来思惟呢?如《菩萨善戒经》卷五中云:

  菩萨摩诃萨,若为众生所打骂时,作是思惟,缘我是身造作恶业,今自受报,云何于彼而生嗔恚。我亦不求是苦烦恼,今若不忍后复增多,不忍辱者是则名为苦烦恼因。我所受身及诸烦恼,非众生过自是我咎,若有恶事实不乐受,今若不忍便是自作,若自作者复当自受生死性苦,身若受苦云何不忍。声闻缘觉为自利益尚修忍辱,何况我今为欲利益一切众生而当不忍,我若不忍不得具足菩萨禁戒,修八正道得无上道。[18]

  由以上经文可知,菩萨如果被众生所恼害时,应该要思惟这是我自己所造的恶业,今生才受此果报,怎么能再对众生起嗔恨心呢?如果不能修忍辱的话,则会徒增烦恼。另外声闻缘觉圣者,为了自己的利益都要修忍辱了,更何况做一位菩萨行者,要成就佛道,利益一切众生,怎么能不修忍辱呢?

  (四)以慈悲心行精进

  精进是菩萨行五度最重要的动力,不管追求佛道或度化众生都要有精进不懈的精神。如《大智度论》卷十五云:

  复次菩萨欲度脱生老病死,亦欲度脱众生,常应精进一心不放逸。[19]

  初发心菩萨听说行菩萨道要长久处在生死苦海中度化众生,时间这么的长,而且要积集无边的资粮,以及要施舍手足头目等,觉得太难太苦了。因自己做不到,所以不敢精进的修习大乘佛法,退堕于二乘,这是慈悲心及精进力不足的缘故。菩萨如何以精进力成就佛道,广度众生。在《大智度论》卷十五云:

  复次菩萨知一切诸法皆空无所有,而不证涅槃,怜愍众生集诸善法,是精进波罗蜜力。复次菩萨一人独无等侣,以精进福德力故,能破魔军及结使贼得成佛道。既得佛道,于一切诸法一相无相其实皆空,而为众生说诸法种种名字,种种方便,度脱众生生老病死苦。[20]

  由上文可知,菩萨是如何成就精进波罗蜜力呢?是因为菩萨已了知一切诸法都是空无自性,了不可得,因而为了怜愍众生,不想证入涅槃,发愿在无量劫中广集福慧资粮,成就佛道,广度众生。

  (五)以慈悲心行禅定

  菩萨发心行菩萨道,广行一切善法,成就利益众生的种种事业。如菩萨没有具足禅定力,容易被外在的名闻利养及世俗欲乐所染污。若内心散乱及贪染深重,就不能引生无漏智慧。既不得真实智慧,就很难观众生种种差别因缘,而以应机说法,使令众生得到利益。菩萨有时会远离众生,独居静处,勤修禅坐,但是菩萨心中还是念念不忘本愿。就如《大智度论》卷十七云:

  问曰: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间,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得实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药将身权息家务,气力平健则修业如故,菩萨宴寂亦复如是。以禅定力故服智慧药,得神通力还在众生,或作父母妻子、或作师徒宗长、或天或人下至畜生,种种语言方便开导。……世世利益众生令得快乐,此乐无常还复受苦。菩萨因此发大悲心,欲以常乐涅槃利益众生。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心禅定生。[21]

  总之,菩萨应以慈悲心来修禅定,因此所引发的禅定和神通才能利益一切众生。反之如嗔恚心重的,容易遇到不顺境的因缘时,会以神通力去恼害众生,结果害人害己。就如《大智度论》卷十七中云:

  常当行慈悲,定心修诸善,不当怀恶意,侵害于一切。[22]

  所以菩萨要常常行慈悲心,以禅定力修集善业,不要心怀恶意,恼害一切众生。

  (六)以慈悲心行般若

  佛法常说“悲智双运”,这证明佛法中悲智是不可分开的。一般宗教之爱,因缺乏智慧,故爱有局限。佛法以智慧为体,慈悲为用,唯有真智中才有大悲。菩萨以菩提心、大悲心、般若智等三心去行六度万行,如未具足三心就很难成就佛道,广度众生。假如只有慈悲,没有智慧,则无异于凡夫;只有智慧,没有慈悲,则容易堕入二乘,所以菩萨应该是悲智一如。

  菩萨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时,要以般若为前导,才不会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众生可度,及实有的诸法可得。菩萨广观一切法如幻如化,了不可得,即从空性中生起大慈大悲,这种大慈大悲遍及一切众生,无有障碍。菩萨在因地时一定要悲智等修,不可偏废,不然菩萨广观一切法,证得人法二空后,认为无众生可度,即想证入涅槃。那这样不是违背菩萨的本愿吗?这在《大智度论》卷四十八中有提到以何因缘,菩萨想取证入涅槃及十方佛如何劝请:

  菩萨到七住地,外观诸法空,内观无我。如人梦中缚筏渡河中流而觉作是念,我空自疲苦,无河无筏,我何所渡,菩萨尔时亦如是心则悔厌。我何所度何所灭,且欲自灭倒心。是时十方佛伸手摩头,善哉佛子,莫生悔心,念汝本愿。汝虽知此众生未悟,汝当以此空法,教化众生。汝所得者始是一门,诸佛无量身无量音声无量法门,一切智慧等汝皆未得。汝观诸法空故,着是涅槃。诸法空中无有灭处无有着处,若实有灭,汝先来已灭。汝未具足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汝当具足此法坐于道场如诸佛法。[23]

  由于当菩萨证得第七地时,外观诸法皆空无自性,内观自身是五蕴和合的无我性,此时菩萨认为无众生可度,无佛可成,即想证入涅槃,不再度化众生。这时十方诸佛伸手来摩顶,劝勉菩萨不要忘了当初要追求佛道度化众生的本愿,因为汝还未具足六波罗蜜及十八不共法的功德,汝应该要以大悲愿力及般若方便力,于生死苦海中,度化众生,成就佛道。

  六、结 论

  慈悲利他是大乘佛法的特色,所谓利他行即是以大慈悲心,护念一切众生,以般若方便力,救度一切众生,令众生从烦恼痛苦中,得到自在解脱。可见真正以慈悲利他的菩萨,不一定先要求自身的解脱,在解脱自利之前,同样可修利他行的。我们必须认清名符其实的菩萨,是伟大的!最伟大处,就在他能不为自己着想,以利他为自利。伟大的,这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宏扬大乘佛法,景仰佛陀的圆满,菩萨大行的伟业,虽要经历久劫修行,或者暂时中止进行,但一历耳根,万劫不失,因缘到来,终究要从此成佛的。成就不退的菩萨,虽说不会太多,然有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自有能真实发菩提心。有信愿,慈悲,空性胜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锻炼身手,从头出头没中自利利人。一般能于菩萨行而随喜的,景仰的,学习的,都是人中贤哲,世间的上士。有积极利他,为法为人的大心凡夫,即使是败坏菩萨,也比自了汉强得多!这种慈悲为本的人菩萨行,浅些是心向佛乘而实是人间的君子──十善菩萨;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间的大乘正器。从外凡、内凡而渐登贤位的菩萨,没有得解脱的自利,却能为一切众生而修学,为一切众生而忍苦牺牲。渐学渐深,从人间正行而阶梯佛乘,这才是菩萨的中道正行。真能善循菩萨的悲智,有菩萨的风格,理解菩萨的利他的真精神,那里会如丧考妣的急求己利?

  佛教的利他真精神,被束缚,被误会,被歪曲,这非从根救起不可!这非从菩萨道的抉择中,把他发挥出来不可!这才能上契佛陀的本怀,下报众生的恩德。所以菩萨从利他中来完成自利,这才是佛法慈悲利他的最高精神表现。[24]


  【参考书目】
  1、 《菩萨善戒经》九卷,刘宋.求那跋摩译,大正30。
  2、 《十地经论》十二卷,后魏.菩提流支译,大正26。
  3、 《弥勒所问本愿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大正12。
  4、 《南传相应部五五经》(预流相应经)。
  5、 《大智度论》百卷,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25。
  6、 《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奘译,大正30。
  7、 《发菩提心经论》二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32。
  8、 《大丈夫论》二卷,提婆罗菩萨造,北凉.道泰译,大正30。
  9、 《大乘义章》二六卷,隋.慧远法师撰,大正44。
  10、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83年6月初版,增注本P282~P306。
  11、印顺法师著《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60年10月初版,民国83年12月重版,P117~P154。
  12、印顺法师著《佛法是救世之光》,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62年8月初版,民国81年4月修订一版,P163~P166。
  13、中村元著,江支地译《慈悲》,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民国86年9月初版,P13~P19。


  --------------------------------------------------------------------------------
  [1] 大正25. 208 c
  [2] 大正25. 256 b
  [3] 大正26. 134 a
  [4] 大正44. 744 b
  [5] 大正25. 350 b
  [6] 大正25. 209 b~c
  [7] 大正25. 256 c
  [8] 大正30. 965 a
  [9] 南传卷十六下 236页。
  [10] 大正32. 511a~c
  [11] 大正30. 981 c
  [12] 大正30. 507 b
  [13] 大正30. 257 c
  [14] 大正12. 188c
  [15] 大正30. 983 b
  [16] 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增注本p294~p295。
  [17] 大正25. 167 a~b
  [18] 大正30. 985 b
  [19] 大正25. 173 c
  [20] 大正25. 173 b~c
  [21] 大正25. 180 b~c
  [22] 大正25. 184 b
  [23] 大正25. 405 c~406 a
  [24] 印顺法师著《学佛三要》,p153~15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律法师       慈悲)(五明学佛网:大律法师       慈悲)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 

 杨曾文教授:以慈悲护生精神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董群教授:佛教伦理的慈悲精神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陈星桥居士: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 

 贤崇法师:慈悲与智慧的力量 

 如瑞法师:修行离不开慈悲智慧 

 荆三隆教授:佛教慈悲理念溯源——兼谈当代中国佛教的慈善实 

 如孝法师:慈悲的密意 

 仁焕法师:慈悲在做不在念 

 仁焕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 

 仁焕法师:为什么要有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