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济群法师:提升财富品质 享受智慧生活


   日期:2009/9/14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009年,济群法师应邀前往深圳,为清华大学EMBA班开讲“《心经》的禅解”。期间,《财富品质》记者对法师进行了文字采访。

  问:最近两年,国学热和佛学热日渐兴起,纵观中国历史,佛教在中国皇朝乃至民间的流行往往出现在国富民安的时刻,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答:事实上,佛教并不仅仅盛行于国富民安的时期,在时局动荡的年代同样为人所尊。我们耳熟能详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兴、寺宇林立的真实写照。在四起的战争烟火中,在朝代的频繁更替中,人们格外缺乏安全感,这就特别需要内心的慰藉,需要寻求冥冥之中的护佑,从而使佛教信仰广泛流传,盛极一时。
   而在国富民安的岁月,人们在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则会转向更高的精神追求,促进文化艺术乃至宗教信仰的发展。同时,也因为社会安定,在佛教的理论研究和宗派体系建设等方面,都会有更多建树。如隋唐时期,高僧辈出,著述丰富,可谓汉传佛教发展的鼎盛阶段。

  问:这种文化回归与佛学兴起和中国的“大国崛起”言论有何关系?
   答:目前的文化回归和佛学兴起,代表了社会民众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也代表着整个民族的自信心在逐步恢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国人多以泱泱大国为傲,但在清末被列强打开国门之后,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盲目自信近乎崩溃。在这样的态势下,很快走向一个视传统文化为腐朽的极端,似乎不破旧就无以立新,无以进步。经过百年来的曲折摸索和反思,人们逐渐在矫枉过正的冲动中冷静下来,以更为平和、客观的目光审视传统文化,重新发现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由此产生认同和回归,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至于“大国崛起”的言论,我并不是太了解。

  问:这种佛学热是一时的潮流和时髦,还是会成为一个常态?
   答:虽然目前的国学热和佛学热表现为一种潮流,同时也伴随着潮流出现时必然携带的肤浅和喧哗,但我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这种潮流会逐渐向深度发展,成为一种常态。
   因为信仰代表着人类心灵的需求,代表着我们在世间安身立命的支撑,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在人们对宗教最为隔膜的过去几十年中,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信仰。当人们发誓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时候,这难道不是一种信仰吗?而改革开放以来,民众迅速转向利润最大化的功利追求,这种对财富的极度热衷和角逐,形成了规模空前的“拜钱教”,可以算是畸形的信仰。当人们渐渐发现,钱并不是万能的,并不能带来预期的幸福,带来身心的安顿,自然会去寻找更为究竟的信仰。一种健康的信仰,不仅是我们个人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问:近几年,您是否感觉企业界对佛学投注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比如类似这次深圳清华EMBA班举办的活动。在您与企业家的对话中,您能否告诉我们这个群体对佛法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或者说,他们听闻佛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近年来,企业界对佛学确实投注了更多的关注,在各地开设的国学班或佛学班中,都有不少企业界的成功人士参与。
   在我和他们的接触中,感觉到他们对佛法产生兴趣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必定会有自身的企业文化。否则,管理层和员工之间惟有利益在维系一切,这是一种冷漠而脆弱的关系,既不利于企业发展,也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而良性的企业文化是有凝聚力的,当人们对这种理念产生认同而走到一起,就会组成一个和谐清净、积极向上的团体。佛法中有着取之不尽的宝藏,能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提供思想的高度和深度。
   其次是个人充电的需要,这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为了加强自身文化素养。佛法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对佛法一无所知,就难以对传统文化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关于此,我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二是为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代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做人的教育。而做人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业,无法辞职,无法转交。怎样才能完善人格,成为高尚而有益大众的人?在佛法修行中,佛陀为我们安立了人天乘、声闻乘和菩萨乘等种种法门,不仅教会我们做一个健康的人,更教会我们做一个解脱的人,一个圆满慈悲和智慧的人。换句话说,佛法就是将凡夫改造为圣贤的教育。三是为了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在这个世间,我们首先面临生存问题,但这只是人与动物的共性。精神追求,才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的不共之处。当我们从生存转向对精神层面的关注后,就会面临那些永恒的问题: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古往今来,很多哲学家都是因为无法找到令自己信服的答案而走上绝路。因为哲学只是思辨的产物,停留在这个层面,永远只是在自我的迷宫中打转。而佛法是佛陀亲证的究竟真理,依法修行,就能帮助我们开发生命本具的无量智慧。答案,尽在其中。

  问:您曾经给不同的受众群体作过讲座,在对不同受众弘法时,您在内容选择上是否会根据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这次深圳活动的主要参加者都是企业界人士和公司的高管,您对他们讲解佛法时,在内容选择上会有什么特别的考虑吗?比如说,对那些没有读过《心经》的人,您会如何对他们进行开示?
   答:佛法特别强调应机设教,即以受众喜闻乐见且最易接受的方式说法。我平时在面向社会的弘法中,也会根据不同对象进行调整。比如,对行政人员讲和谐社会的建设,对高校师生讲佛教的教育目标和方式,等等。此外,还会根据受众对佛法的认识程度和不同需求进行调整。对于抱有成见、视佛教为迷信的人们,讲如何正确认识佛教;对于重视现实人生的人们,讲何为幸福,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对开始思考生命终极问题的人们,讲如何认识自我,超越生死;对已经开始学佛的人们,讲佛法修学的要领及次第。
   此次在深圳为清华EMBA班开讲“《心经》的禅解”,内容是由主办方安排的。我在讲述过程中,尽量避免过于理论化的说教,更多是结合现实人生和对心性的认识来阐述。

  问:您认为学佛和慈善(行善)的关系是什么?行善积德在佛法的修行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答:佛教中有一个偈颂,叫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说,止恶行善是每位佛弟子的基本行为规范。
   在佛法修行中,行善是贯穿始终的。在最初的前行(修行准备)阶段,就需要通过行善来积集资粮、培植福田,为其后的修行奠定基础。就像远行需要做好充分准备那样,学佛也需要有充足的资粮,才能远离违缘,顺利前行。而佛陀是福智两足尊,成就了圆满的福德和智慧。所以,任何一个法门的修行都需要福慧双修,不可偏废。其中,福德就是通过广修善行来圆满。

  问:这些年,说到慈善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捐款,可是同时,也有很多企业家对这种强迫捐款的做法感到反感,按照佛法的理论,每个人都有他的善根,您对“慈善”二字有何更深层次的理解?
   答:佛法所说的善行并不局限于捐款。在佛教中,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施三种。除了以捐款(或物)行财布施之外,还可以通过向他人传授佛法智慧或是生存技能等方式来帮助对方(法布施),或是通过自律及解救物命等方式使对方获得安全感(无畏施)。
   至于“慈善”为什么会演变为强迫捐款,我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果企业家们对社会有更多的感恩心和责任感,也就不会将扶贫济困、回报大众的善行视为压力,觉得是被迫为之。如果大众都能从我做起,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指责和抱怨。事实上,这种指责和抱怨往往不是出于利益大众的发心,而是种种复杂的不良情绪在作祟。这是双方都需要加以反思的。
   从佛教角度来说,人人本具佛陀那样的智慧德相。行善,正是开发这种无限潜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利他和自利完全是统一的。行善,就是通过对众生的帮助,来完成自身生命品质的提升。所以,行善不仅是付出,更是收获。就像那些有着稳定收益的投资,只要投入,必然带来日益增长的收获。如果认识到行善的利益,我们就会以欢喜心来面对每一个帮助他人的机会,因为这正是在为自己播种福田。

  问:企业家,尤其是成功的企业家一直是承受心理压力巨大的人群。其实中国很多古训都是蕴涵着佛理的,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心理学作为一门从西方传来的学问,这些年得到很多高层人士的追捧,您又如何看待佛教目前与心理学界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对国人的影响?
   答:压力从哪里来?往往来自过高甚至是盲目的期待,当我们设定必须达到某个目标而出现障碍时,压力就随之产生了。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众缘和合而成,是众多条件共同造就的。其中,有我们可以把握的部分,也有我们无法把握的部分。佛教中有句话,叫做“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也就是说,在我们可以把握的部分尽力而为,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就顺其自然而不是一味强求。倘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构成什么压力了。任何一件事的成败都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如果因为这种暂时得失造成压力,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因此带来更多的负面作用。
   这个道理虽然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对于从未真正观照过内心的人来说,很难驾驭自己那颗野马般狂奔的心。即使想要放下,依然心事重重,一筹莫展。这就需要一些具体的对治方法。佛法是心性之学,对人生的烦恼困惑有着究竟的解决之道,心理学则代表顺应时代需求而产生的治疗手段,在形式上可能比较容易为人接受。这两个领域的交流和结合,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国外已经开始尝试多年并取得一定成效。我相信,随着交流的深入,这种结合会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因为心理疾病业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为严重的隐患之一,并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心病还须心来医”,惟有从心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心理疾患。

  问:作为一个对佛教感觉亲切,但又不知从哪学起的初学者,您会推荐阅读哪些相关书籍?
   答:对佛教抱有好感的初学者也有不同类型。其一,是希望通过学佛获得良好的心态和处世之道,在面对逆境时能够从容面对,当下承担。对于这类人群,我觉得一行禅师、圣严法师、星云大师等很多当代大德的著述都会有所帮助,我也曾经出版过一系列“人生佛教丛书”,从佛法角度对财富、环保、道德等社会问题进行解读并提供解决之道。其二,是希望通过学佛提高文化素养,了解佛法理论。对于这类人群,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相关著述入门,其中含有丰富的知识量,比较适合从文化层面来接触佛法的读者。其三,是把学佛作为生命目标,真正想要走上修行之路的人群,对于他们,我推荐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略论》,这是一部概括学佛到成佛整个过程的修行纲要,介绍了不同修学阶段的具体目标和实践方法,是一张帮助我们正确行进在学佛路上的地图。本论也是我近年的弘法重点,并出版了相关的书籍音像,可以作为学习《道次第》的参考。

   问:当下,此时,在采访的结尾您能否为这些来参学的EMBA学员,也是对我们杂志的读者,请你讲一个禅宗的故事?
   答:有人请教赵州禅师说:“一物不将来时如何?”禅师答:“放下。”对方不解:“我已两手空空,还要放下什么?”禅师回答说:“放不下,就把它挑起来!”
   相对普通人来说,企业家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但这也正是利益大众,提升自我的机遇。佛教中有句话,叫做“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如果能以这样的心态来行事,无论管理多大的企业,都能从容面对,随遇而安,而不会有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济群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济群法师)  

 济群法师:佛法要领及修行次第 

 济群法师:佛法如何解决心理的问题 

 济群法师:迈出沟通的第一步 

 济群法师:真的信因果了吗 

 济群法师:在山水中放松自己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的正常途径 

 济群法师:修学菩提心 

 济群法师:佛法修学要领 

 济群法师:在生活中实践佛法——于“西园夜话”时答疑 

 济群法师: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授菩提心戒时的开示 

 济群法师:三宝是生命的归宿——在皈依法会上的开示 

 济群法师:三好营员——在开营典礼上的讲话(菩提静修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