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道证法师:检讨和修正自己的菩提心


   日期:2009/10/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讲到菩提心,净土宗祖师省庵大师有一篇《劝发菩提心文》。他将菩提心的表现、相貌写得非常清楚、明白。他以八种相,也就是"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八种,来教我们检讨修正自己的菩提心。这篇文章大家都应该用心细读。

八种相的第一是"邪"。邪就是歪斜不正。怎样的发心是歪斜不正的呢?祖师告诉我们,有些人修行都没有自我检讨,不向内心的本源去用功,都在忙外面的事情,只知道追求外境。比如:求发财、求升迁、求考试顺利、求身体好,讲究吃好、穿好、住好、开好车;还有人希望别人称赞自己很有修行、很持戒、很会度众生;又有人是求来生的福报好。发菩提心若有这种动机,都叫做"邪",也就是歪了、不正确了,应当要调正。

怎样发心才"正"呢?第二就要讲正确的菩提心。是要真正为了解决生死的大问题,并彻底了解"心"的真相,为了要开发出本有的佛性,度众生都成佛。这样的发心才是正确的。

第三项是"真"。怎样的菩提心是真实的呢?也就是每一念都想要"上求佛道"、要明白宇宙的真理,每一念都想要度化众生。虽知佛道又漫长又遥远,也决不退缩;虽见众生又刚强又难度,也毫不生起疲劳厌烦的心。好比登万仞高山,再难也要到巅峰;又如上九层佛塔,再苦也要至顶楼。像这样的发心就是真的。

那么怎样是假的呢?

接着第四项叫"伪",也就是虚伪、虚假的菩提心。就是有罪时不想承认、忏悔,有过失就找理由掩饰不想改正。外表像很善良,内心却隐藏很多反面的想法。外表清净、内心却污浊。在开始修行时很勤快、精进,久而久之就懈怠了。或许也曾发好心,但是别人若没发现、没鼓励,就心灰意冷了。才做点好事就自鸣得意,但若看不到好报和利益就又没兴趣做了。这是在好心当中还掺杂了求名、求利、希求人知的骄慢心。像这样,虽然行善,其中却也有罪业的污染。这样的发心就是假的、虚伪的。这就像菜汤中掉入了老鼠屎,整锅汤气味都变了。我们如果有这种情形,就要切实革除,使菩提心变得真实。

第五讲"大"。怎样的发心才广大呢?就是愿意度众生,直到众生都度尽了,我的愿才尽;直到佛道修圆满了,我的愿才圆满。这种发心才是广大的。

第六讲"小"。怎样的发心算是小呢?就是只有想到自己要出离三界、解决生死轮回的大问题,而不想度别人。这种发心就是太"小"了,应该要放大心量,发起慈悲、愿度一切众生都脱离生死苦海。

第七项讲"偏"。怎样的发心叫作"偏"呢?我们在尚未体会真理前,所发的菩提心见解上总会有偏差,以为众生和佛道都是心外的,而不知道生死轮回像做梦,一场又一场。也不知道所有的众生像梦中的影子,其实都是我的心投影出来的假像。更不知道所有的境界不管是人、事、物都像梦境,全体是我的心所变现。即使面对境界,当时的感觉很真实,终究只是虚幻的假像,根本不可得。还没有体会到这真理的人,都像梦中人,总把梦中的众生当作是"我"以外的众生,不知道整个梦中的他人和自己其实全是自己的心变现的,才会误以为众生是我心外的存在,也误以为佛道可以向外求得,总以为有什么可得。因为不知道人生如梦,就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功德记得牢牢地,对于种种的知见也都抓得紧紧地,不知道那些也都是梦中的影像,根本不可得。一般凡夫的见解几乎都有这种偏差,因此所发的菩提心也就有偏差。所以我们必须常听闻佛的正法,用佛的知见来修正我们凡夫的知见,才能发出真实、圆满的菩提心。

第八项就讲"圆",也就是圆满的菩提心。和真理完全相应的菩提心才是圆满的。也就是知道一切万法都是自性。自性就是众生,所以发愿度脱。又知自性就是佛道,所以发愿成就。这个道理很深,我们还是用梦来体会。人生如梦,而梦中所有的人、事、物,都是自己的心变现、投影出来的,没有一样不是自己的心。因此,要度脱梦中的众生成就佛道,其实就是唤醒自己。真正体会到"万法唯心造"的道理,所以看任何人、事、物都知道是自心所变,没有一样是心外的存在。而以虚空般的心发虚空般宽广无边的愿、行虚空般的行、证虚空般的果,甚至连虚空的形象也了不可得。像这样经由体会真理而发出来的菩提心,就叫做圆满。

省庵大师教我们对照这八项来检讨菩提心,使发心能正确、真实、广大又圆满。将所有歪斜的、假的、小的、偏差的心念都改掉,菩提心才会真正大圆满。这样的菩提心就是一切善中之王。我们现在是初发心的凡夫,不过佛性是人人本具、永远不会遗失的。只不过一时迷惑、不知道自己本来是佛而已。譬如一个人睡到动弹不得,迷迷糊糊没有什么功能、只会做梦。但一旦醒过来,所有的功能又都可以恢复。凡夫与佛,就是梦人和醒人的差别。又如一颗小绿豆,如果没有泡水的因缘就不会发芽,一旦有缘发芽了,就有无限的生长力。无上菩提也是由凡夫一念发心来的,所以不要小看自己的发心。日常生活如果肯发心唤醒自己的佛性,每一个人都可以恢复本来清醒的佛面,证到无上菩提。说实在,菩提并不是另外得到的,只是恢复本来的功能而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道证       菩提心)(五明学佛网:道证       菩提心)  

 净界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如何见道修道证道 

 蔡惠明居士:《无量寿经》的宗要是发菩提心 

 陈兵教授:如何发真实菩提心?其成就的标准的是什么? 

 张秉全居士:悲智双运,即菩提心 

 张秉全居士: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梦参法师: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 

 梦参法师:出离心--菩提心的第一步 

 如瑞法师:修行要发菩提心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劝发菩提心文(唐相国 裴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