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狼守斋的故事


   日期:2009/10/9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世时有一些比丘在某村落附近安居。入村乞食时,自赞自夸的比丘容易得到供养,而不自赞自夸的比丘很难得到供养,以致于有时候不得不忍饥挨饿。

有一天,一位长老比丘想道,“我怎么能为了维持活命而虚妄夸赞自己,说自己得了圣果呢?这是可耻的,从今天起我将不再打妄语了。”

那天早上,这位长老比丘穿好进村时该穿的衣服,拿起饭钵到村子里乞食。到第一家时,主人问他:“长老,请问您已经得到圣果了吗?”他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不,施主,我还没有。”于是主人客气地说:“对不起,长老,我希望能供养一位已证得圣果的尊者,请您到别处去看看吧!”长老比丘只好次第来到第二家。第二家主人问他:“长老,请问您是已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还是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长老比丘感到很惭愧,但依然诚实地回答说:“对不起,施主,我连须陀洹果还未证到。”主人听了,彬彬有礼地说:“我听说佛陀讲过,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长老,您的同伴中有很多已证得圣果的,我希望能在他们那里种下殊胜的福田,请您原谅,到别处看看吧!”长老比丘含羞而退,感到很沮丧,但又无可奈何,只得硬着头皮再往前走。谁知走了一个上午,到处都是同样的情形。他本已又饥又乏,再加上心理上的难堪,便更加萎靡不振了。眼看天将过午,长老比丘想道,“如果我再不改变答话,只怕今天要饿一整天了,那样连诵经习定都没有精力了。前面只剩几家了,如果他们再问,我就说自己已得圣果了吧。”果然那几户人家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他肯定地说自己已经证得了圣果,并略带矜持地把自己赞叹了一番。如此一来,他一下子就得到了很多供养。

其他比丘听说了这件事,问佛陀说:“世尊,为什么这位长老比丘意志薄弱、自食其言,一会儿实语一会儿妄语?”佛陀告诉他们说:“这不足为奇。他不但今世是这样,过去世时也曾是这样。”比丘们很好奇,“世尊,过去世时他就已曾这样了吗?” 佛陀回答说:“是的。”于是佛陀就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过去世时有个国家,不是雨季却接连下了七天瓢泼大雨。人们都关门闭户,躲在家里不出门,更没有人出来放牧。有一只狼,七天没有吃到东西了,饥饿难忍,就跑到人居住的地方寻找猎物。可是它一连走过七个村庄,都一无所获,它不免自怨自艾起来:“唉,我怎么那么没福气,走了七个村庄却连个鸡毛也没看到。今后我还不如守斋吃斋算了!”一气之下,它真地回到了山林自己的洞窟中,先发愿说:“愿一切众生皆得安隐”,然后就摄身安坐,闭目思惟起来。

大家知道,每逢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这些斋日,天帝释提桓因都要乘着伊罗白龙象下到人间巡察,看看哪些人孝顺父母,哪些人经常供养出家人,哪些人乐善好施,哪些人受戒持戒修梵行等等。说来也巧,那天恰好是天帝巡察的日子,当他巡察到狼窟时,看到这种情景,十分惊讶,想到:“这只狼真奇特啊!人尚且难有守斋摄意的心行,何况一只狼呢?且慢,待我试它一试,就知道真假了。”于是天帝就变作一只失群的羊,独自站在狼窟前,哀哀地呼唤着同伴。狼听到羊叫,睁眼一看:嗬,一只羊赫然站在洞口!它不由地喜出望外,心想:奇哉!我走了七个村子都一无所获,现在才发心守斋一会儿工夫,福报就这么快来了。既然美味已送到眼前,不吃白不吃!我先吃了它,然后再接着守斋吧。心甫一动,身子早已窜出洞穴,向羊扑去。羊大吃一惊,立刻拼命奔逃,狼紧追不舍。追着追着,已经跑出很远一段路了,羊突然变成了一只凶猛的狗,反掉过头来追赶狼。只见此狗血盆大口,利牙差互,两耳剑立,吠声汹汹,狼一见之下,大为惊骇,急忙回头往洞穴方向逃跑。狗追势很急,狼拼尽全身力气,才逃回洞窟。回到洞窟里,它惊魂未定,不免有些懊恼,心想:咳,这叫什么事儿!我想吃它,它却反想来吃我!哼······它自嘲地摇了摇尾巴。

这时天帝却并未罢休,它又化作一只跛脚的羊,再来试探狼。这只跛脚羊象第一只羊一样,独自哀叫着站在洞口。狼想,刚才大概是自己饿得头昏眼花了吧,把狗当成羊了。这回这个真地是羊吧!它小心谨慎地一一审视了那只羊的耳、角、毛、尾,觉得真是羊,确定无疑了,就又窜出洞去。羊仍是惊慌奔逃,眼看就要追上了,羊忽然又化为一只恶狗,反来追狼,并欲撕咬它。狼只好又拼命地逃回洞穴。回到洞穴里,它又恼怒又沮丧,心情恶劣极了:“无端白白受了两次惊吓,真倒霉啊!”

这时天帝为了看狼是否已经省悟,又化作一只稚弱的小羊羔,进一步试探。只见这只小羊羔无助地站在洞前,焦灼地呼喊着羊妈妈和同伴。洞穴里的狼目睹这一切,愤怒地向外喊道:“你现在就是现成的羊肉段,我也不出去了!何况是一只小羊羔子!还想象刚才那两次那样骗我呢,没门儿!我才不上当呢!”狼于是死心塌地,决意重新守斋,并摄身安坐,静心思惟。此时天帝已知狼的心意,却仍然化作小羊羔在狼面前晃来晃去、叫个不停。这时狼坚定地说了一首偈子:

若真实为羊 犹故不能出

况复作虚妄 如前恐怖我

见我还斋已 汝复来见试

假使为肉段 犹尚不可信

况作羊羔子 而诈唤咩咩

讲完这个故事以后,世尊随后也说了一首偈子:

若有出家人 持戒心轻躁

不能舍利养 犹如狼守斋

这时世尊告诉比丘们说:“那时的那只狼不是别人,正是现在的这个长老比丘。他原本作狼时就是志性无定;现在虽然已经出家了,却仍然象过去世一样轻躁。”

最后世尊又告诫比丘们说:“如果有比丘未知未了,却自称得到了过人法,得到了圣知见,自己夸耀自己多么殊胜,这个比丘得波罗夷,不可以再与众僧共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妄语       因果)(五明学佛网:妄语       因果)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4、不妄语戒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梦参法师:平心静气思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