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一位律师的学佛心路


   日期:2013/8/18 11: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位律师的学佛心路

释圆地,出家前曾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法律课程,并兼任四川省司法厅直属的律师事务所律师。

我认识她已有多年了,总感觉这个人思维敏捷、很有智慧,同时出离心也非常强烈,而且生活中还不忘广积福德资粮。她曾广泛地作过各种上供下施,在这方面从不吝惜钱财。一次,在我于成都中央花园小住时,曾问起过她从著名律师到出家的经历。记得当时门前的花园中,百花争艳、蝴蝶飞舞。悠闲自在地坐在藤椅中,我一边品着一杯淡茶,一边记录下她的人生。

我在科大任教时,课程并不多,教书生涯可谓平平淡淡。但十余年的律师生活,却使我极大地丰富了人生阅历,特别是在目睹了无数我所负责辩护的案件中,那些当事人的酸甜苦辣后。在许多人眼中,我的事业似乎是那样的出色与辉煌:曾被特邀参加深圳——成都航线的首航仪式,并在专机上与政府要员们谈笑风生;由我一人承担、并圆满完成的中国民航内部某机库建设的法律事务,涉及人民币近亿元;我亦曾单刀赴会,一人解决了一桩十分棘手的涉及五千多万元资产的产权归属事务;数次出席重大经济项目的涉外谈判,每次经手的多为百万元以上的经济纠纷案,且屡获胜诉;还担任了二、三十家公司、企业的法律顾问,为那些大老板们出谋划策;也曾以成功的法庭辩论挽救了几名死囚犯的生命,令近十名在押犯人无罪释放……总之,接触佛法之前的我,几乎天天都处在当事人和同行们的赞誉声中,生活里到处都充满鲜花和掌声。

那时的我十分得意、自以为是,瞧不起许多人,经常对各种身份的人指手画脚、不可一世。人们都称我是头脑中装有几个轴承的奇才律师,什么“先进”、“优秀”等等桂冠,几乎年年都降临到我的头上。

然而,在校园和法庭之外的生活却显得十分无聊。一从忙碌的工作中清闲下来,我就感觉像泄了气的皮球,茫然不知所措,升腾云雾当中的那种心高气盛劲顿时烟消云散。故而我只能以花钱消费来打发时光:购衣购物、美容美发、大吃大喝……所费钱财动辄几百、几千元,还自以为这才是会享受、懂生活。不过即就是这样的海吃海花也往往填不满我空虚的心灵。而且从事律师工作久了以后,原先的那点自命不凡的成就感也渐渐露出了它的浮沫本质。表面上看,我可以自由地运作各种法律事务。但我心里却越来越清晰地认清了一个事实,即许多的胜诉并无任何实际意义,完全是虚妄的。因为一些当事人只赢回了一纸判决书,而法院认定胜诉的财产,却因执行判决中的实际困难,比如缺乏约束力等原因而根本得不到偿还。但胜诉者支付的律师代理费等费用却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且一分都不能欠少。每当我看到那些本该高兴的当事人哭丧着脸哀求我时,我总有一种既自责又无奈的感情。独自静下心来时,我就会产生一种难言的痛苦与懊丧的情绪,觉得自己跟骗子也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行骗的手段是借助高尚的法律而已。有时越想越觉得恐怖,觉得自己的奢华生活竟全是建立在剥夺这些善良而可怜的人们的财富之上。

为使心中多些安宁与满意,少些懊悔与内疚,我常常陷入沉思并四处寻求心安之道,以求得让自己那颗尚未泯灭天良的心稍稍得到点宽慰。一九九三年的一天,我偶遇了一位出家的大学生,他告诉我他来自雪域圣地喇荣。看到他身上洋溢着的那份令人羡慕的宁静与平和,我就对这所地处藏地的佛学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此时我离心安理得这种状态似乎已很遥远了。我不知道到底佛学院给了这位出家人什么样的力量,才使得他如此怡然自乐。我开始期盼起来,期盼着也能在那找到属于自己的永久和谐。

最终,借着他的指引,我来到了喇荣。但在到达这里的第二天,我就收到了一份电报:母亡,速归!这意想不到的噩耗使我手足无措、声泪俱下。当时堪布仁波切刚好在我身旁,当他看到电报后连忙对我说:“不要紧,生死本来就无常。我带你去见法王上师,请他老人家帮忙超度一下就好了。”这是我头一次听说世上还有这么一种往生法,我急忙跟随堪布去了法王那里。见到法王我才知道这地球上原来还有这么一种人:如此的慈悲、伟大,又如此的安详、自在且平易。见到他,我就相信我母亲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的。经由这件事情,我开始从内心里感激、敬佩起这些不讲任何条件、主动伸手帮助我们摆脱痛苦的高尚而又“神奇”的人们。虽与法王他老人家素不相识,但他却默默地为我排解了亡母之苦,我真不知如何才能报答这样的大恩大德。再比照自己因为帮别人打赢了官司,就收取高额诉讼费的行径,我的惭愧心头一次让我有了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的强烈负疚感。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连续收到了多封家里催我速返的电报,家人不断责怪我为何迟迟不归。堪布上师知道后又对我说:“还是回去好一些,遇事要多随顺他人,要学会不伤众生心的智慧与方便。”当时的我对这一番话并未完全理解。结果在返家途中,刚走到康定县,我就在大街上碰到了来叫我回去的家人。当街他就开始指责我并破口大骂,最后甚至要动手。奇怪的是,这时我忽然忆起了临行时上师的话语,瞬间我就变得出乎意料地冷静下来。除了表示道歉外,我什么辩解的言辞也没有。要在以往,以做律师的串习,我是丝毫也不会容忍别人对我的任何一点无礼撒野的。事情过后,我才慢慢体会到上师的恩德与智慧,否则,一场争斗和对双方均无益的损害一定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处理完家中事宜,对佛学院、对法王与堪布的说不出的怀念与感激又让我再次返回了高原。结果刚到没几天,家人就又追到学院来发难。我实在是无计可施,只好又去找堪布。堪布只是说要见见我的家人,结果没想到堪布在见他们时,一方面用权巧方便平息了他们的怒火,一方面又随顺他们的心理,送了许多昂贵的物品给他们。当看到家人捧着这些东西时那十分志得意满的样子,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的堪布虽未明说要帮我,但却用行动给予了我最具实义的安慰。他以智慧和方便令怒者欢喜、责难平息,这使身处夹缝中的我感动得几乎泪下。于是我决定留下来,在这里学习佛法、学习上师们的智慧,也学习他们的人格。

接下来的日子里,在上师们的教诲下,我开始从一个完完全全的佛学门外汉一步步走进佛法的殿堂。对我这个初机者来说,感触最深的一点便是法王如意宝的教言:良好的人格是严持戒律、修持一切显密佛法的基础。

记得有一次,我在法王的房间里打扫卫生,不经意中就把几个小钉子和两个橡皮筋扫进了垃圾里。结果想不到的是,法王静静地走过去,从垃圾里把它们拣出来又放进怀里。尽管他没讲一句话,我的脸却一下子红及耳根,感觉真是惭愧极了,强烈的震撼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修行。上师的福德应该说无人能比:二十年来,他几乎每天都要拿出几百元钱请僧众念经;凡遇开法会,常将数万元钱分与四众弟子,甚至拿出上百万元给僧众们供斋……然而如此不起眼的几个小物件,上师也要尽其所用,决不肯随意浪费一丝一毫。“惜财惜福缘为惜德”,这句话在上师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然而我却不懂此理。现在看到了法王的行持,不由得我就想起了当年毫无节制、毫无意义地空耗生命和钱财的举止。损失了那么多的福报,实在是惭愧且让人痛心疾首啊!

不惟如此,由于经常有机会亲近法王,故而多年来,我目睹了大约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过上师身边拜见他老人家。每次我都能亲眼看到,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有什么事情,也不管拜见时间有多长,法王始终以自在安详的微笑、毫无造作的举动、恰如其分的话语,令每一个人最终都心满意足、欢喜离去。这的确就像珍贵难得的如意宝,能给予世间所有烦恼众生以最需要的馈赠。

人们常说律师往往善于言辞,其实也不尽然。我做过十几年的律师,曾无数次地在大庭广众前作法庭辩论,慷慨陈词时确是针锋相对、当仁不让。但每次庭审下来,辩论双方大多面红耳赤、愤愤不平。对方愤怒,我亦气恼。站在佛法的角度再去回顾那一段经历,我越发觉得,其实我们都是以“我执”带来的嗔心与对自己面子的计较去与对方一争长短,更何况在这种互不相让的争斗背后,还有利益的驱动。这样的争论哪里谈得上发心清净啊!所以,我们的语言往往为别人带来伤害,虽无利刃寒光,却同样令闻者心伤。原本每一个人都想获得快乐,谁也不愿受到伤害、感受痛苦。因此,伤人害己的语言根本不能被称为善言,而说者也并非是能说会道。世间人的言谈交往多被名与利支配,因而存在着相互利用的利害关系,所言所行,无不是为一己之利的实现,但结果往往是自他都难得到真正的利益。

所以我才为自己感到由衷的庆幸与欣喜:在这雪域佛教圣地,我终于找到了使生活具有真实意义的途径。而且经过多年的思考、分析、抉择之后,我最终决定要出家来修行佛法了。多年来的如彩虹一般的律师生活,并未使自己和他人获得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利益,相反的,却留给我和很多人太多的懊悔和遗憾。而法王如意宝及上师堪布们却广具慈悲智慧,并把全身心都用在救助他人上。他们睿智而满含爱意的言行,赋予了人们真正的安慰和帮助,而这一切又全都来源于伟大的释迦牟尼佛的教导。如果我真的崇拜佛陀的教义,真的感激上师们的帮助的话,那为何不把这一生都用来追随这些祖师、大德、先行者、领航人们的光辉足迹呢?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些智者圣人们的境界岂是我们凡夫俗子所能达到的,结个善缘就可以了,何必又是要出家又是要必断生死呢?但我以近十年的身体力行的学佛经历,亲身体会到佛法就在自己的心里,同时也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的生活中。口头上讲几句佛法并不难,难的是遇人遇事时能以佛法摄持自己的身口意。学佛的目的就在于闻知佛法的道理,并反复思维后抉择修行,从而改变自己的心相续,使积久的不良习气渐得断除,使佛法智慧融入自心。若能了知此理,用心闻思、专志实践、精进不怠,终有一天,我们会具足像法王那样的智慧与功德。如果借口只结个善缘就万事休矣,那这样的人肯定并非真求解脱之人。尽管通达证悟心性的路有万万千千,但我想对我这样已在世海名利中沉浮了几十年的人来说,要是还贪恋万丈红尘,舍不下身心性命,恐怕这十余年的学佛就算是白学了。横下一条心,就把自己的后半生放在出家僧众的队伍中去磨练吧!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是每个希求真理的人都能学会和办到的。况且在这种天天向上般的进步中,我们一定能使自他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在生活中沉思,在沉思中觉悟,我依此才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与人生。欣慰之余,我又总会想起那些和以前的我一样整日烦恼不堪的人们,真希望他们也能无忧地生活、尽情地体味美好的人生。但我心里很清楚,在世间实在是寻求不到这种安乐啊!为此,我禁不住要说:千万不要让矛盾纠纷、烦恼痛苦、懈怠放逸、贪爱物欲、我执之见等等陋习埋葬掉自己本应具有的幸福和快乐。在生活中我们应多一份沉思、多一份摆脱痛苦的勇气。真希望人们都能抽空来佛门看看,也许你可以得到一份意外的帮助和安慰,也许还能找到一方你一直在苦苦寻求的乐土。

当圆地一口气讲到这里时,我发现她真诚的双眸里竟闪动着晶莹的泪花,我想我和读者朋友们都能读出那里面的含义。想劝她喝几口茶以稍稍平息一下她的心绪时,才发觉我们杯中的茶早已凉了。

圆地还是举起了茶杯,不知此时她品尝到的是甘甜还是清凉……

摘自 索达吉堪布  智海浪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律师       学佛心路)(五明学佛网:律师       学佛心路)  

 徐文明教授:唐衡岳大律师希操考 

 温金玉教授:南山日月辉大唐——从道宣律师到弘一大师 

 蔡惠明居士:弘一律师与律学 

 湛如法师:僧祐律师评传 

 叶曼居士:我的学佛心路历程 

 广化律师:狄仁杰在面对美丽少妇的勾引时,是如何做的? 

 广化律师:“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这才是真正的大报恩 

 德森法师:闻弘公律师生西之感慨 

 学佛心路:生活因念佛而改变 

 学佛心路:穿越轮回的苦海 

 学佛心路 车祸中念佛的感应 

 道宣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