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华山思过崖:让自己真切自然持续的求生净土是功夫


   日期:2009/10/3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关于净土法门,西方极乐世界,有人不信,有人信而不真,有人真切自然持续的求生。

不信的人是世间凡夫,和虽学佛而不得要领的人。举个例子,有人心脏有病,心慌,心痛,吃药多年。偶遇中医,中医告诉他,若无大事不必吃药,只要按时睡眠,世事看开,别太计较就可。这个人就不信,我吃药多年尚且不好,按时起居怎么能治我如此大病。 还有人肠胃失调,中医告诉他,只要多吃五谷杂粮养元气,并且不要吃得太饱(薄味养胃,过饱伤脾)。就可以好了。这个人也是不信,我吃的胃药那么贵都不行,哪里有你这两三句话可以治疗的道理? 这是世间习气障碍了你,出世间的事情你也去用这些逻辑推理去衡量了。 世间人也是如此,那些天生就有的忧愁的能力,狐疑推理的习惯,杂乱无章的思想是否值得再保留,真要在修行中不断熏习佛理,“转熟为生,转生为熟”了。

《觀無量壽佛》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众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由此可知,法界身即是佛身,佛身是無所不遍,是以法界為體。 既然法界遍一切處,就在眾生心想之中,則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佛。这是证明念佛成佛的经典开示。这是道理,属于理论。知道看了这个道理,不是利根仍未必能生出切愿往生的心。

要信受,要真切求往生,今生证无量寿,还是要经过熏习。这就是一些半信不信的人,要在每天净土教义的熏习中,克服自己的习气,走到真切求生的无限光明大路上来。

我就是这中间人,信而不诚。这样的人有一些特点,比如我,平时都念莲池大师发愿文,但是却是按照文字念,没有真心同时发出。平时也常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但是口念心中没有味道。举例,求生之心和世间经营之心在没有智慧以前是互相矛盾的。 按照印光大师的文字所说(并非原话)———平时念到孩子的时候是真切的,力有千钧,但是念佛时候心力不够,难以得力。 所以念头确实有力量的大小。 念头还有个习惯,也就是说一直念一直念,念多了,这个念头会自己经常蹦出来,你平时经常蹦出来的YIN念,其实也是你历劫的熏习修炼啊。总之都是靠熏习的了。

我这几年修行净土都是假的,到现在也是假的。但是假的修久了,靠熏习的力量,逐渐会成为真的。在你抛弃了杂念以后,会发现往生很容易。

昨天晚上睡晚了,早起很疲惫。洗漱,吃饭,十念法,不净观。看看才8点,广州的八点很早,然后不由得又躺了一会。又是忧虑,和期待的心态占据了我。够了。提起佛号,开始了一天一万的旅程,觉得今天念佛有不同于以往,今天念佛自然真切。如同被送进长托的幼儿在想妈妈快点来接自己的心情。自然逼真,没有造作,没有参考书本灌输的所谓方法和念法。 就象上世纪80年代那个10岁的小女孩,她听到念阿弥陀佛能够去一个很美好,无忧虑,有无数玩具的地方那样,马上天天想佛,想去。结果她三年就端坐化去了。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个孩童般自然真切的程度就可以了。

佛教的修行,在某些程度是要人回归到孩童的状态的,包括柔软的身体,和不留痕迹的心理。孩子每天笑170次,而大人平均只有7次,大人有比孩子更多的忧虑和所谓生活压力,其实这些压力可以通过清静的心态化解,但是没有人肯学。清净心是佛,如何清静?在净土宗,清静心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佛,就是清净。

多熏习自己的业识,念佛时候,转凡夫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让心态和孩子一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       往生)(五明学佛网:念佛       往生)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大寂尼师:如何证明临终往生净土?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