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法的修学重禅定,不着重研究


   日期:2009/11/8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 佛法的修学着重禅定,不着重研究。经典愈研究是愈糟糕,愈差错;你心定,你心清净,你就全都明了了。

2 所谓觉心不动,你只要心定下来,就与你的觉性相应了。佛法不是知识,它是智慧。知识是从分别心里面显现出来的,智慧是从清净心里面显现出来的,它不一样。

3 念佛人修清净心,清净心就是禅定。佛法法门虽然很多,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是说明方法门径很多,修什么?统统修定。

4 定是佛门修行的关键,也就是说,我们要恢复本性、恢复真心,用什么方法?用定。念佛人讲“功夫成片、一心不乱”,那就是禅定。

5 净土宗是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修禅定!没有一个法门不是修定的,你认为只有禅宗才修定,那你就搞错了!

6 禅定不是心里什么都没有,不是的,禅定是清清楚楚、如如不动。禅定不是闭着眼睛参,是睁着眼睛参的,六根见外面六尘境界清清楚楚。

7 要不要打坐,跟“禅定”没什么大关系!真正高明的“定”没有迹相,行住坐卧都是“禅定”,嬉笑怒骂也是“禅定”。

8 《坛经》里面说:外不着相叫“禅”,内不动心叫“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不着相,就叫做“禅”;心里不起贪嗔痴慢,心里清净不起烦恼,就叫做“定”。

9 《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外不着相,内不动心”。遇到任何事情,都要练习心中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就是内心清净,没有妄想分别执着。

10 六根接触六尘,不被外相所迷,什么境界现前都不动,你把“能见所见”舍掉,心清净了,很容易得定,定境会现前。

11 佛菩萨的心是“定”的,凡夫的心是“动”的。佛菩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变成智慧、变成禅定;凡夫可怜,凡夫一接触外面境界,它就变成妄想分别执着,这是我们必须要警觉的。

12 修学的功夫,初步就是伏烦恼。烦恼伏住,在念佛法门就是功夫成片;如果烦恼伏不住,功夫没成就。

13 有道行的人,言语必少,因为他的心是定的。修行人要喜欢寂寞,无愿无求,心常住定中,才能成就三昧。三昧落实在生活中,落实在工作中,落实在处事待人中,才是真正的禅定。

14 三昧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叫正受,正是正常,受是享受。正受就是禅定,禅定才是真的正常享受,也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一心不乱。

15 《阿弥陀经》里面最重要的两句话就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八个字是全经的主体、中心。用什么方法修?就是用一句佛号,直截了当修一心不乱、修心不颠倒。

16 一心不乱是最高的禅定,性定,称性的大定;心不颠倒是最高的智慧,所以念佛声声都是福慧双修。

17 念佛功夫有三个等级:初步的功夫是功夫成片,这个没有得禅定,是相似的定;念到事一心不乱,那就是禅定,所谓念佛三昧;念到理一心不乱,那就是上上禅定。

18 真正有功夫的人预知时至,没有病苦,如入禅定,这是真功夫!修行有没有真功夫,就是最后那一招——看你怎么走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法师法语       禅定)(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法师法语       禅定)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禅修、禅学、禅观、禅定 (禅定波罗蜜) 

 傅味琴居士:谈烧香、礼佛、供养、学法、修禅定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虚空观 禅定学修前的开示 

 傅味琴居士:<数息观>带修禅定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调气观>带修禅定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30~40)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20~29)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10~19)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1~9)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了解缘起性空,才能了解如来真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怎样才能使员工感觉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