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道证法师:母亲的习惯


   日期:2013/9/6 16: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从小我就发现,母亲有一些不同常人的习惯,虽然这些习惯总是受到家人邻居的讥笑或白眼,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一直坚持到现在。那时候的我不懂事,也曾经跟着别人反对过母亲,甚至说过一些大逆不道的话,现在想起来才觉得很忏悔,也才知道母亲那些习惯其实是一种优良传统美德,一种合乎天道人心的做法。

每天母亲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打扫房屋和院子,因为我要忙着上学,全家人一夜起来之后也感觉腹中空空,大家都等待着母亲做早餐,但母亲做事非常专注,不把地打扫干净就不会去做早餐,于是大家都在抱怨,哥哥姐姐们甚至说:“地昨天才扫过的,一点都不脏,何必天天扫呢?”我们都是一些不体谅父母的孩子,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做早餐来给父母吃,却还要等待母亲扫完地再来做给我们吃,还抱怨她扫地太慢,拖延了大家的时间。直到后来在《佛典故事》及佛经中读到佛陀关于扫地的开示,才知道自己彻底错了,在忏悔之余,也开始学着母亲早起“扫心地”。

      这“扫心地”的功夫来源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周利盘特迦鼻根圆通章》。经上所说扫地、扫厕所有种种的功用,依一般人的观念,那种不干净的地方,想逃避都来不及了,何况去扫它呢?这样下贱的工作,怎会有功用呢?其实不然也!扫地的功用是什么?它所含的深义又如何解释呢?一是“降伏我慢心”,是因为人都有贡高我慢心,觉得世界上“我”是了不起、高人一等的,不懂得尊重别人,这种心态其实就是做事情的最大障碍。若能快乐、自在地做一般人认为下贱的工作;也就是降伏了贡高我慢的心。二是“干净可以使人的心定下来”,是因为把家里或工作环境打扫得窗明几净,不仅自己的心能感到清净,也会让经过者或使用者的心清净;心一清净,自然心就定下来了。三是“扫掉心里的垃圾”,是因为我们的心里有很多垃圾,如贪心、嗔心、慢心、疑心……心里面的垃圾多了、烦恼多了,人也就整天糊里糊涂的。“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的垃圾扫干净了,心地就清净了。  

我们知道,地面不常扫,就不会有一个清洁的庭院;一个人的心不常清扫,人生中烦恼的尘埃就会在心中积厚难除。“怎么扫呢?”“用惭愧、忏悔、返照、觉察、观照,念念分明、念念作主、念念觉察、念念觉照,这样,就能把心中的灰尘扫掉了。”这是世尊释迦牟尼佛与周利盘特迦的对话。据说周利盘特迦天生记忆力很差,一句话说着前几个字就忘记后几个字,记得后几个又把前面的忘记了,大家都笑话他,连他的亲哥哥也对他非常失望,要把他赶出僧团。慈悲的佛陀交给周利盘特迦一把扫帚,告诉他说:“你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扫房屋院子,边扫边念‘扫尘除垢’四个字,这个应该不难做到。”周利盘特迦很老实地照做了,突然有一天,他在边扫边念“扫尘除垢”时就开悟了:世尊让我“扫尘除垢”,是要让我扫去心灵的尘垢,扫去一切贪嗔痴慢疑,清除一切烦恼和忧愁,只有这样心才会和扫过的大地一样恢复清净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那些扫大街、捡垃圾的人,也许大多数人都对他们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群,但有谁想到或许他们的灵魂比我们更纯净百千倍,因为他们天天在“扫心地”,天长日久心地就清净了,而我们却任凭心灵蒙尘,变成一堆肮脏的垃圾也不懂得打扫。我现在才理解母亲,为什么她经历那么多风霜坎坷仍然坚忍不拔,为什么她能在困难面前也常生欢喜,因为她多年来一直在“扫心地”,心灵的垃圾少了,自然烦恼就少了,一切顺逆境界都动摇不了她的清净心。

    母亲的第二个习惯是每逢初一十五就早晚烧香。在那些年的农村,也有一些老人家保持着这个习惯,表示对天地祖先的恭敬和祭奠。但大多数年轻人都不信,有的嫌家里烟雾缭绕熏眼睛,有的觉得存在火灾隐患,有的指责老人封建迷信,甚至粗暴地拔去点燃的香杆。母亲在多年的烧香过程中也遭遇过这些,甚至连我也不懂事地对她说:“妈,你天天烧香,怎么不见老天爷保佑你?你烧了那么多香,我们家还是这么穷苦,就说明你烧香一点用处都没有!”面对众人的指责反对,母亲并没有反驳,只是依旧静静地点香,虔诚地举过头顶,然后缓缓地插入香炉。也是如今我才明白,其实那时候母亲还没有接触佛法,不知道烧香的真正意义,她只是以这种方式默默表达着自己对于天地鬼神的恭敬和祖先的祭奠,但这一念心毕竟是来自于真诚的孝道,来自于对天地祖先的恭敬,是不容后辈子孙以世俗眼光来驳斥的。

在佛家来讲,烧香的意义第一是虞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熏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第四表示点燃戒、定真香,提醒我们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人有诚心,佛有感应”。供佛最重要在于当下这一念心是否真诚,以清净、至诚的心所作的一切功德是不可度量的。母亲虽然烧的是农村最便宜的草香,但她的心是真诚清净的。

母亲的第三个习惯是吃饭之前总要把饭菜高高举过头顶,念念有词地说一些“感谢老天爷让我们有饭吃,请我们的列祖列宗来跟我们吃饭”之类的大白话,全家人谁也不理会她这种做法,自顾自端起碗就吃,等母亲念完正式开始吃饭,好菜基本都被我们几个不懂事的孩子吃光了。母亲没有读过书,那时候也没有机会听闻佛法,不知道吃饭之前要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之类的供养偈,她只是出于自己对上天的感恩,出于对祖先的怀念和孝敬,虽然这样的做法不一定起到什么作用,但是这一念恭敬心也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我们平时大吃大喝,不知道这粮食来之不易,不懂得今天能有饭吃有衣穿,要感恩上天的恩赐,感恩所有为我们付出的人,而且祖先去世后就被我们抛之脑后,《弟子规》中有一句“事死者,如事生”,就是告诉我们,祖先虽然去世了,但我们作为后人,要时常怀念和祭奠祖先,对待他们要像他们活着时候一样。母亲不识字,没有读过《弟子规》,我真的不知道她这些传统从何处学来,而且能够做得跟古圣先贤的教诲完全吻合。而我们这些人只是空读了十几年圣贤书,根本没有去认真落实任何一点优良传统。

当我们在繁杂的城市里横冲直撞,四处碰壁,弄得头破血流,伤痕累累时,可能要回过头来想想,是否因自己的行为而招致这样的后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我们曾经叛逆不孝,愚痴无知,心高气傲,杀盗YIN妄,犯下种种逆天大罪仍浑然不觉,还看不起老一辈人的某些习惯,认为那是老掉牙过时的东西,不值得学习效仿,甚至拿来做谈论的笑料。古人说“姜还是老的辣”,老人自然有老人的长处,自然有老人的道理,我们如果不谦虚,不恭敬,自然就看不到他们身上那些良好的习惯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母亲的习惯       学佛)(五明学佛网:母亲的习惯       学佛)  

 唐仲容居士:长期学佛实践形成的定见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