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凈空法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日期:2013/9/10 16: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修行,修的是什么?破除习气。

凡夫最重的习气,就是妄想、分别、执着。

我们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太重,妄想始终不断。

谁有能力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分别、不执着、不落印象?有这个能力的人就成佛、成菩萨了,就出离三界了。

我们习气太深了,就是用心意识用成习惯了。

我们晓得转,可是一遇到事马上又迷糊了,老习惯又用上了,麻烦就在此地。

我们连睡觉都不老实,还做梦;做梦就是打妄想,你就晓得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我们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太重,第一念保不住,一接触,第二念快速生起来,立刻就迷了,就起分别执着,就起贪嗔痴慢。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贪嗔痴慢的烦恼习气太重了!

10 古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就是念头。

11 念头起来,不怕!为什么?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它怎么会不起来呢?当然会起来的。

12 念头一起来的时候,你就要立刻觉察,把念头换成佛号,把念头伏住。

13 尽管每个人根性不相同,烦恼习气厚薄不一样,一句佛号念得自己心清净,就能够把自己的烦恼习气伏住。

14 佛家要出三界,决定要断烦恼。断烦恼从哪里断起?傲慢的习气先断掉。

15 真正有修有学的人一定非常谦虚,一直到如来地还是那么样的谦虚,你看哪一尊佛不谦虚!凡是带着傲慢习气,决定没成就。

16 佛法的修学,首先就是折磨你,把你骄慢的习气折伏尽,然后你才有资格学道。

17 修行就是受折磨,把你的烦恼习气磨得光光的,你就成功;你不愿意受折磨,你还谈什么修行?

18 把烦恼习气伏断,心清净了,我们对人才有恭敬心,才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这才成为一个法器,才能接受甚深之法。

19 断烦恼从哪里断起?哪一个烦恼习气最重,就从这个最重的下手。先断最重的,再断其次的。

20 先对治最重的毛病,最重的毛病每个人不一样,每个众生根性不相同,贪嗔痴慢疑,很多不相同的,自己明了,别人不知道!

21 觉悟的人真正没有烦恼,没有贪嗔痴,没有我慢,他烦恼习气没有了。

22 觉悟的人,把烦恼习气统统转变成大智慧。

23 觉悟的人,思想、见解、观念与我们一般人大大地不相同。

24 凡夫对于外面的境界,心里老是牵挂着,一天到晚妄念不断,这个不得了!

25 有些人说,要是不牵挂,这个人好像绝情寡义。实在讲,这是他错误了。

26 要知道,没有牵挂心,你的心是光明的,境界照了,反而真正关心得到,无论他在哪个地方,你照得清清楚楚;你这一牵挂,心就迷了,想照顾的时候,能力丧失了。

27 佛菩萨对于一切众生没有牵挂,我们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他都知道。如果佛菩萨也像我们一样牵挂,那他什么都不知道了,摆在他面前的事情他都迷惑颠倒,心不清净!

28 不要去念它,不要去执着,也就是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境界现前,清清楚楚,有没有受用?有受用。

29 境界走了之后,干干净净,像一面镜子一样,决不染一尘。

30 修行,不是说我每天念多少经,每天念多少佛号,没用!要改习气,改毛病、改心理,才管用!

31 修行,一定要有耐心,要忍辱才能成就;尤其大众在一起生活,彼此都是凡夫,习气都很重,一定要忍让。

32 从一个人的习气上,能看到他修行的功夫,能看到他的境界。

33 真正的修行人,心心念念就是一句「阿弥陀佛」。

34 「阿弥陀佛」能够把烦恼习气压住,不让它起现行。

35 念佛真正能把烦恼习气统统念掉;「定」了以后才能开智慧,有智慧才能破无明,见到自性。

36 有些人学佛,学了满肚子的佛法,烦恼习气还照旧,这没用处,这样学佛是一丝毫的成就都没有。

37 这些人执着的习气太重,世间法舍了,他又执着佛法。

38 佛法修多了,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变成文字障。纵然他有成就,最大的成就是成为一个佛学家、佛学博士,如此而已。

39 他的见思烦恼一品也没断,不但没断,而且还增长,为什么?学问大了,眼睛长到头顶上,瞧不起人,贡高我慢,学佛学成这样,很可惜!

40 世间法不贪了,去贪爱佛法;贪爱佛法,还是堕饿鬼道。

41 不管你贪什么,只要贪心,就堕饿鬼道!饿鬼道里有大福德鬼,是贪佛法而得的。

42 我们看古大德的修学,人家着重是在断烦恼,是在断习气,要把烦恼习气除掉。经论懂得多少没有关系,甚至经论一窍不通,人家见思烦恼也断掉,证果成了圣人。

43 一般人执着的习气太重,世间法不好,叫他不要执着世间法,世间法舍了,他又执着佛法。

44 有些人佛法学了多年,一句也不会讲,但是心确实柔和、烦恼减少,这个人学佛是真正有成就,为什么?他确实能了生死、出三界,这是成就。

45 了生死、出三界,实在讲,最殊胜、最巧妙、最稳当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

46 要常念阿弥陀佛,要认真地念;凡夫习气烦恼太重,这一不念,贪嗔痴慢又起来了,所以要认真努力地去念。

47 贪嗔痴慢的习气统统是往生的大障碍,你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东西统统不可以有!

48 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还是起贪嗔痴慢,那个没用处的,那就是古人讽刺的话:「喊破喉咙也枉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习气)(五明学佛网:修行       习气)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40~45)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30~39)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