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日期:2013/9/25 12: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看最后一段的偏圆。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那么偏跟圆这两个都是不简单,都是大乘的发心。只是说这两个人的智慧的理观有一点不同了,我们看什么是偏,说这个人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他没有在真如本性如实的安住,他是心向外攀缘的,虽然他内心有调伏力有引导力,但是缺乏安住力,缺乏空性的安住力,所以他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功勋是约着他所修的善法来说,知见是指着他能修的心,那个自我意识。这件事谁做的?我做的。也就是说呢他没有安住空性,他的心中经常有自我意识在活动,有我就有我所,那么这种发心名之为偏,这个古人定义有悲无智,有悲愿来为众生做事情,但是理观太薄弱,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太薄弱。这种人会有两个结果,第一个容易退转,因为你的心向外,如果你生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可能没有事,但是不幸的是生长在末法时代,末法时代的人我是非很多,你没有站在一个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修学圣道,你就取这个相,但是可怕的是末法时代的相大部分是杂染的,所以智者大师说正法时代修学圣道,就像是在一个干净的地方追求珍宝,末法时代修习圣道就像在垃圾里面去追求珍宝,你要忍受那个垃圾。

    那么你心中向外攀缘的结果,你很容易受伤,而受伤是怎么?你自己要取的,因为你现在生长在一个杂染的环境,大家烦恼比较重了,大家都带着烦恼来修学,那你自己没有安住空性,你没有站在一个本来无一物的角度去做你该做的事,你去取外相的我相、人相,你自找的嘛。因为你就生长在一个魔强法弱的时代嘛,充满垃圾,我们末法时代大家是在垃圾堆里面追求珍宝,智者大师这么说啊,所以你要向内安住,这是第一个,你容易退转。

  第二个你进步很慢,你站在自我意识来修学,有自我意识就糟糕了,就是烦恼是真的,业力也是真的,生死也是真的。你站在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站在罪业的角度来忏悔业障,站在本来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你花的时间就要很多很多,而且效果非常差,套一句《法华经》的说法,你坐了一个不好的车乘,你没有坐上大白牛车,就是你修了几十年,你还是这副德行,因为你没有掌握一个正确的方法,那么怎么办呢?

    我们看最后一个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这个圆满发心不错,他能够法法消归心性,他先找到生命的本来面目,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叫称性起修,站在真如本性的角度发动他的菩提心,发动他的六波罗蜜,所谓的众生只是心中的影像,所谓的佛道也是你心中的影像,你是借假修真,假借这个影像来修真,所以安住空性的人他把人生当历练,诸位要知道他不是来受用人生的,所以如果你没有安住空性,逆境对你是伤害,你安住空性了,《楞严经》说叫顺逆皆方便,酸甜苦辣对你都是帮助,你把人生当真实有来受用,你的进步就很慢了,你把人生当做一种借假修真的历练,那又完全不一样了。

    我借你的顺境来启发我的信仰,我借你的逆境我自己感到惭愧,因为我今天会遇到这个逆境我有这个罪业,我要自我反省,所以顺境逆境对我们来说通通都是增上的力量,人生的酸甜苦辣全部是增上的力量,但是你的心理素质要够,这是你要安住,所以他安住真如的结果,就是不见一法离心别有,完全消归心性,人生只是自我要求,外境只是给我一个历练的对象,所以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最后证虚空之果,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界法师       净界法师讲佛法修学概要)(五明学佛网:净界法师       净界法师讲佛法修学概要)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六二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六一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六○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九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八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七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六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五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二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一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四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