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要做到,视诸众生,面门先笑


   日期:2013/9/27 9: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胜天王般若经》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随顺佛清净教,视诸众生,面门先笑,曾无嚬蹙。所以然者,心离秽浊,诸根清净,不染离垢,心不瞋恚,内无恨结。」这一段经文是说常怀慈忍,解释这一句,说得很详细。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行就是日常生活行为,日用平常当中就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就像这段经文所说的。如是随顺佛清净教,是依佛教诲修正我们许许多多违背性德的思想行为。随顺也就是恒顺的意思,顺佛的清净教诲,完全与自性相应。视诸众生,面门先笑,在我们佛门里面,弥勒菩萨示现这个相。中国人造弥勒菩萨的像,就采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确实有这个人,《高僧传》里面有他的传记,有记载。他出生在宋高宗的时代,跟岳飞同一个时代,也就是南宋的初年,出现在浙江奉化雪窦寺。现在世间人所造的弥勒菩萨像,也许有一点夸张,但是我们总能体会到,弥勒菩萨胖胖的,呈现的欢喜,遇到任何人,满面笑容。以后中国寺庙,建弥勒菩萨都造他的像。这是因为他往生的时候很自在、很潇洒,告诉大家他要走了,他是弥勒菩萨再来的,说完之后他真走了,这个在佛门里面肯定他是弥勒菩萨再来。

......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着重在这个行字,《心经》第一句也是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个行就是今天我们讲落实,把般若智慧落实在生活当中。怎么落实?要把佛在此地教给我们的,我们要做到,视诸众生,面门先笑。当然后头讲存心,你要没有心,你怎么笑得出来。曾无嚬蹙,这句话就是从来没有不善的态度,我们讲愁眉苦脸,菩萨从来没有这种表情。你常常看到他的,一定是欢笑、欢喜。重要!学佛从这里开始。怎么知道从这里开始?寺院庵堂都把弥勒菩萨放在大门口,那什么意思?你要学佛,你想进佛门来,就得学这个样子。古人有两句话,心里面存着慈悲心,外面显露欢喜相,这是学佛弟子处事待人接物第一个条件。古人的话是这么说法的,「生平等心,成喜悦相」,这两句是赞叹弥勒菩萨的,他教导我们。所以在门口,你一进门,你先看见他,这就是佛法。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九一集)  2011/2/19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29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慈悲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慈悲       净土法门)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其它: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陈星桥)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王雷泉教授: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二、忍辱慈悲菩萨心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慈悲心喜舍行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四、戒杀素食慈悲根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