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经常赞叹你,不一定是慈悲


   日期:2013/10/6 20: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论是善知识还是恶知识,都会对你产生不一般影响。我们要亲近善知识,不能亲近恶知识。要得遇善知识的摄受,不能得遇恶知识的摄受。如果遇到、亲近了恶知识,相续中再也不会产生善业,不会产生正知正见,并且相续当中稍微有的一点正知正见和善业也会受到损害,逐渐消失。剩下的就是恶业和邪思邪见。这样,不用说解脱、成就,就连获得人天安乐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堕入三恶道,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再也不会有解脱和成佛的机会。  

  若要亲近上师和善知识,首先要仔细观察,盲目接触很危险!一旦你亲近的、跟随的是恶知识,就彻底堕落恶趣了。但若是不善于观察,不依佛的教言去观察,是很难发现的。

  我们经常说这个慈悲,那个智慧,却不知道什么叫慈悲,也不知道什么叫智慧。“哎呦,太慈悲了,太有智慧了!”是怎样慈悲的?“对我太好了,经常送我东西,陪我聊天,经常表扬我。”这不一定是慈悲。上师善知识摄受弟子的方便有很多。送你东西、陪你聊天,这也是一种摄受的方法,但也不全是这样的。

  所以大家自己应该有观察的能力,首先要懂得一些佛理,要了解佛经里所讲的教言。有足够的闻思了,你才有观察和分辨的能力。不要只凭自己的感觉,看着感觉好就接近,“没有错,这就是!”这样轻易判断。自己的感觉是不可靠的。因为你现在还没有观察量,没有分辨的能力。若是你有,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量来分辨。

  有那么大的名气,有那么多弟子,应该是个具德的上师吧?”其实不一定。末法时期,盲从的情况非常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骗子更容易受欢迎一些。大家要善于观察,不要盲目接触,盲目跟随,否则,将来会一起下地狱,出脱无期。

  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可以成为善知识的。善知识有善知识的标准。小乘有小乘的标准,大乘有大乘的标准,显宗有显宗的标准,密宗有密宗的标准,希望大家能够以这些标准去衡量、去判断。一个真正的上师或善知识,利益众生的唯一手段、唯一方便就是讲经说法。尽量依止这样的上师,这是不会有错的。因为这是佛当年摄受弟子、救度众生时用的唯一方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依止       善知识)(五明学佛网:依止       善知识)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真实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谁是善知识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 

 怎样亲近善知识 四、依师乃为学法,恒常修信念恩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三、了知知识德相,如理寻访明师 

 怎样亲近善知识 二、认识依师胜利,亲近善友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一、认清世间过患,远离恶友恶法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二、禅的正见研习与参学 如何参学善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关于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