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照法师:训练放下自我


   日期:2013/10/26 13: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的知见》之二十二 

达照法师

三、训练放下自我

当你把这个“自我”稍微放下一些,你就会发现痛苦也因此放下不少。有时候我们个人的烦恼,包括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的痛苦,事实上很多都是因比较而产生的。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如果你没有比较,恐怕就没有痛苦。比如说,生病的痛苦是跟自己没病时比较而产生的,你以前身体很好,现在突然变坏了,就会很痛苦;如果从小就吃药长大的人,他可能也不知道健康是什么样子,也就不会觉得太痛苦。如果你没有“我”了,你就没有东西可比较了,不会拿一个没有“我”的东西去跟人家比,你看人家也是没有“我”,所以无我后消除的只是在这个世间的痛苦。
我们大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家庭里面,两个人一起生活,你可能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有时候你会说:“没有,我都是为他考虑。”为他考虑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你喜欢他,他好了,你才更开心,所以还是为自己;如果他好了,你很痛苦,你绝对不会一心为他。有很多夫妻开始爱得死去活来,后来其中一个有外遇了,不会再为他了,反而恨之入骨。
佛法告诉我们要回小向大。有一个简单的观察无我的方法: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你把为“我”放大一些,变成为两个人,从为两个人到为一家人,从为一家人到为一村人,从为一村人到为一个镇的人,这样就把小的“我”慢慢摄小归大,即回小向大。通过观想,把为“我”的这颗心变成为一切众生;到你为一切众生的时候,你的心就包含了一切众生。就像佛陀,“等视众生如罗睺罗”,他把九法界的一切众生都视如自己的子女。我们要是能够做到这样的话,看到别人在造业做坏事,最多就是比较难过,希望他们赶紧改过来。就相当于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会想办法将他的病治好,绝对不会责怪他生病。许多人害怕“无我”,把这个“我”抓得很紧。当看到内在“无我”的时候,我们马上就得解脱了。希望大家现在就能够这样观察一下,哪怕只是先在思想上慢慢认识。佛在世时,通过《阿含经》讲述了一切法无常。我们要观察无常背后没有“我”,继续分析,其实身体也没有“我”,思想也没有“我”;一旦确定了“无我”,就到达了涅槃的彼岸。由于妄想构成了这个世界,当妄想熄灭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涅槃。

四、剖析无明的境界

1.无明是什么

无明妄想导致了心和物的分离,构成了世界。佛法的世界观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所感知的这个世界是妄想造成的。《楞严经》里面说:“世界本空,空生大觉。”世界的本质是空的,不是真实的,没有一个实相。而那个真实的实相世界,不是我们现在用第六意识妄想去分别的世界,它是另一个世界。是什么世界呢?就是涅槃世界。若欲证得涅槃,需要我们的心能体悟到无分别的智慧。
在十二因缘法中,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无明就是最初不了解事物真相的那个样子。无明还是生灭法,还不是不变的,这种状态是会有动摇的。有些同修,打坐到达一定境界的时候,会有些体验。有一天,突然一下子觉得没有妄想了,停在那里了,心也很清楚、很明白,也感觉不到有这个世界的存在,都是空空的,好像一切都空掉了。但是到底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呢?他也说不出来。是什么境界呢?好像也没有什么境界。其实这个境界就是无明的境界。有许多修行人到这里,会觉得自己已经开悟了,已经知道心空掉是什么样子了,实际上,他只是感觉到这个世界空掉了,但还有一个空的相。在这种空境中,他会觉得好像挺明白的,脑子很清楚,就让自己处在这种空的状态里。当然这比烦恼的世界要好得多,至少他不会烦恼。可是如果定力不够的话,这个状态并不能维持很长时间,几乎进去后马上就会出来;定力好的人也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像四禅八定的非想非非想定。他虽然可以处在这个境界里,但是最后的我执还在,执着有一个“我”。
他在这个无明的境界中感觉空空的,什么都没有,很轻松。有时候会觉得好像身边的一切都很圆满,没有什么缺点,但也说不出什么好处。在这个状态下,唯一的一点,就是——他正处于这种状态中时,还没觉得不安,但转念一想,又会觉得不安,因为他还没有看到佛,也没有看到涅槃,也不知道佛经里讲的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六种神通是怎么回事。但是如果什么都不管,就处在这种状态中,还觉得蛮心安的,因为他不会受五欲六尘的干扰,红尘滚滚也到不了他这里,他觉得心里还是很坦然的。

2.道家最多只能让我们达到无明的境界

道教讲: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无极就是窈窈冥冥,无动、无灭、无生,没有动摇,这就是无明的境界。无明的境界就是你的心没有动,停在那里。
这个状态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它开始动摇,所以无明以后就是行,行就是动,那颗不安的心就开始动起来了。当无明开始动摇了,无明缘行,行缘识,这叫太极。行是稍微动摇一点点,识就开始分别了,意识就开始要分别。分别什么呢?还没有分别物质和心的时候,这属于识。当识出现后,妄想一生起来,心和物就分开了。我们可以想一下,凡是你打妄想,一定是有个东西让你想,然后你就会感觉有两个东西——一个是我,一个是妄想在想的那个东西。比如说我想到车的时候,我们脑子里面马上会把想到的车当成物质。其实当你追究到心的本质的时候,这个无明境界跟物质并没有分开。
道教有时候讲:“混沌未开,天地浑然。”天地浑然一片,不分人我,不分彼此,这是无极的境界,但还是没有解脱,所以道家讲的仍不究竟。
《道德经》把这种无明的境界说得非常漂亮,文字上几乎可以跟佛教的《般若经》相媲美。有个人看了《道德经》以后拍腿叫好,他说:“太好了,这简直跟《六祖坛经》、《金刚经》讲的一模一样!”但我说他是邪见,是外道。我们把文字拿过来一比较,好像跟《般若经》的境界看上去挺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讲起来好像两边都能圆融。虽然文字上讲起来可以很圆融,但实际内在的境界并没有解脱。因为它并没有给我们标示出从生死到涅槃的那条路,也无法指导我们如何修行才能到达解脱的境界,它只能让你达到无明的境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照法师       放下)(五明学佛网:达照法师       放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惟觉法师: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净界法师:临命终时能否过关 放下因缘观照现前 

 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的现象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生命的形成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业风与心力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改变命运的力量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三大问题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有福报的生命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的意义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明了我们的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