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 他整个人生记忆当中,一看到母亲都是非常端庄整齐


   日期:2013/11/8 8: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认识一个王校长,他有说到他的母亲,他整个人生记忆当中,一看到母亲都是非常端庄整整齐齐,头都梳得非常好。我们光听他讲这段的时候,就可以了解到,他母亲这种风范对他人生的影响。所以这个王校长一看上去,也是非常端正朴实,这都是承传。什么时候家道在承传?Anytime。这一句好像每次都会用到,点播率百分之一百,因为我们谈修身,「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所以Anywhere,「戒慎乎其所不睹」,任何地方都要保持慎重。「恐惧乎其所不闻」,对别人听不到的事情,都能保持戒慎恐惧的这个态度。就是人家听不到我们谈话的地方,还是很谨慎,因为可能觉得没人听到,很容易放纵言语。其实没人在的时候我们不谨慎,有人在的时候铁定很多话还是会讲错,还是伏不住,习气现前。所以有一句俗话,叫平时如战时,平常一个人的时候都要守住这些念头,守住一言一行合乎道才对。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感觉到,圣贤人克己的功夫不简单,他从哪些地方,去克制自己的习气?「莫见乎隐」,就是没有比隐暗看不到的地方,更容易显现出来。「莫显乎微」,没有比很细微的事情,更容易显露自己的这些心态。因为愈细的事情,可能我们做表面做不了,忽略掉,反而可以真正看出来,我们的功夫不到位;你都做表面人家都赞叹,还以为自己修养很好了。比方莫见乎隐,在别人都看不到的地方,反而容易显现出来。我们今天落实圣贤教诲,从一切皆恭敬做起,毋不敬,对人对事对物都要恭敬。而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在哪?我们的寝室,我们的厕所、还有厨房。客厅看得到,客厅很干净,但是里面很乱。看起来好像很用功,事实上修到最后做表面,反而道业提升不上去。这个道业会用到哪?时时都在考虑别人看著他,看得到的时候才用功夫。有一个长者,我们打扫做好了,请长者检查,这个长者大的地方都不检查,专门挑那角落的地方,莫显乎微。一下子就把我们看得到的地方做好就好了,这个敷衍塞责,不够细腻了。要做就把它做好,怎么可以应付?莫见乎隐。

  再来,「莫显乎微」,在最细微的地方,容易显露我们的心态。比方洗手,在台上都告诉大家:要环保,要珍惜资源。洗手的时候那个水开得很大,讲跟做都不一样,自己没有察觉,这个都是细微的地方。对人要恭敬,比方跟人谈话的时候,表情就是很不以为然或者不耐烦,这都很小,其实都体现不恭敬。但是自己有没有发现?没有,人家提醒了,藉口还一大堆:我昨天没有睡好。其实人家一提醒很宝贵,马上发现问题了,这个时候马上解释,还是把一个东西排在第一位,什么东西?面子排在第一位,所以这不把面子卖出去很难修行。再细微一些地方,比方说我们的仪容,你鼻子的鼻毛太长,露出来好几根你都不去剪,别人跟你讲话怪怪的。这都是你给自己方便,就不恭敬别人,你给别人方便才是恭敬的落实。你不在这些细的地方下功夫,都搞分别执著,都搞表面功夫。最严重的还是被自己给卖了,最后道业没有成就荒废一生。这一段话很给人生启示,慎独,以至於在别人看不到的、别人听不到的地方,都是真实下功夫克己复礼。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七十二集)  2012/7/21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7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母亲)(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正如法师:母亲节 报母恩 

 道坚法师:父母亲的信念——苦谛思维修之四 

 宽运法师: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宽运法师母亲节过堂开 

 雪漠:流转的因缘,是变化的母亲 

 心律法师:替母亲打扫心房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