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我”作祟嘛。“我”不舒服,“我”怎么可以吃亏


   日期:2013/11/11 8: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太上感应篇》开头讲到的「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那这一句,首先我们要了解善恶的标准。善,感善报;恶,感恶报,「如影随形」。而善恶的标准在哪裡?以佛门的标准,随顺性德,是善;违背性德,是恶。这个标准,就是很彻底。性德,师父常讲的,真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的心念跟这个五心相应,这个是善。而且这个善,真心,是到一真法界去的,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违背这五颗心,是恶。尤其跟贪瞋痴相应,这个我们就要很警觉了,贪心感饿鬼,瞋恨感地狱,愚痴就感畜生道了。所以我们对这个善恶很清楚、很明白,就会很有警觉性,就会在念头当中下功夫。

    所以佛门讲善恶,最重要的还是要转迷为悟。迷了,就是恶;觉了,就是善。而觉迷的标准,当然我们还是都要依照经典来对照自己。而这个迷悟,师父常讲的,念念为人着想,这个是觉悟,为什么?众生与我皆一体,这是觉,明白这个真相,所以念念为人着想。念念为自己着想,这个是迷惑。为什么?把自己这个身当作我了,贪着这个我,从我又延伸出去,就是「我所」,我的钱财、我的房子、我的妻儿,这种种就延伸出去,其实有我就有贪着,那贪了就随顺贪瞋痴,就是迷了。

    所以,佛门有一个比喻,这个大海裡,大海很辽阔,比喻一个人本有的法身。一个人的真身,虚空法界是自己的真身,是真正的自己,这个是真相。

    看大家的表情,没什么反应。打一个比喻,大家有没有做梦的经验?连做梦的经验都记不起来了,你们全放下了是吧?请问做梦的时候,有没有山川大地?有没有一切人物?谁变的?你看,人,心可以变一切境界哦!好,梦醒了没有?昨天做的梦醒了,现在的梦还没醒。我们叫梦中又做梦,虽然梦中的梦已经醒了,还是在做梦。

    所以为什么说善恶的标准在迷悟?悟了才不造业,才不会分别执着,分自、分他,又对立,又伤害,这就造业了。一体了,哪有伤害的道理?有没有人看到某个人自己捶自己,捶得很凶,然后愈捶他说愈高兴,真痛快!大家看过这种人没有?可能要到精神病院才看得到,那叫不正常。一体的,他绝不伤害他自己这个身体啊。假如从这裡去观照,人知道宇宙万物跟我一体,他还伤害谁?就是不明白,他才有对立,才有伤害。所以这个悟,讲彻底了,就是明白宇宙人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

    刚刚讲到那个比喻,大海裡起了一个水泡,那个水泡,就是我们误认为自己的身体就是我,那个水泡就比喻人误会了这个身体是我。那水泡觉得水泡就是他,那他的整个身心,统统只着眼在这个水泡上。当有一天他知道,原来水泡不是我,大海才是我,他把这个水泡「啪」戳破,那他是谁?这个水泡是谁?就是大海嘛!所以佛菩萨都戳破了。所以佛菩萨在哪?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现身,这个就是他恢复自性,起的「法尔如是」的自在妙用,他可以千百亿化身,因为他那个水泡戳破了,他可以「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那我们还没戳破,众生有感,我们怎么应?我们没办法应啊!大家有没有觉得两隻手很不够用?所以要学谁?观世音菩萨啦。最重要的,祂恢复自性,才能起这样的妙用。所以为什么念念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往生之后,有弥陀本愿威神加持,人的能力可以恢复到阿惟越致菩萨,可以帮助众生。所以为什么说念念求生的人,那一念心是慈悲心?因为他念念念众生苦啊,自己能力有限,赶紧珍惜这一个这么殊胜的机会,往生西方,一下子提升到这样的能力,跟着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跟着清淨海会众菩萨,能够游步十方去帮助众生。所以蕅益大师讲,念念求生淨土的心,是无上菩提心哦。

    但是这一句话大家要会听,不是求生淨土的心,是什么?是「念念」求生淨土的心哦。不是一天冒了五次「求生淨土」,就是无上菩提心哦。今天有五个念头求生淨土,有五千个念头看人不顺眼,那这个不是无上菩提心,这个我们得要勘验清楚。不然到时候不能往生,「唉哟,那蕅益大师说错了。」他们都是证悟的人,不会说错,是我们自己理解错了。

    既然我们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我们不能再着在自私自利当中、自我当中,要放下这个执着,不能迷了。迷惑,一定造业。自私自利哪有不造业的?之后苦报就要来了。所以师长特别强调,一念生起为自己是迷,一念生起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悟。我们这个时代,不从念念为人着想下手,这一辈子不可能有成就,只是结个善缘而已了。这是真话啊。所以为自己是私,为众生是公,「大公无私」就是觉悟了。如果人有丝毫私心,就不是究竟的觉悟、圆满的觉悟了。

    所以修学的过程,就是不断的把私心放下。尤其在哪裡勘验?在团体工作当中,这个就非常重要。大家冷静去看看,现在的家庭,现在的团体,他要生活,容不容易?不容易哦。你看现在又大都市生活,那赚钱都不容易。我们自己回想一下,在我们父母那一代,他们的日子很不容易,他们很有道义哦。

    我父亲,我是听长辈们讲的,不是听我父亲自己讲的,我父亲读大学都是吃汤麵,那汤麵其实裡面都没有什么料的,就只有汤而已。那为什么不敢吃麵,都是吃汤麵呢?因为家裡穷,不敢给家裡添负担啊。为什么说「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因为他这一念,时时为家庭着想的心已经内化了,他自然在团体当中,他可以委屈自己,他可以多去承担一些。

    他承担得苦不苦?看大家没什么反应,你们没承担过。很多人在看德育故事,「哎呀,他怎么苦成这样?」那是自己苦,不是他苦;是我们自己想像说,哦,让我这么干,我一定受不了了。但是他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他良心很安啊,他觉得他为家、为团体尽到了这一份道义了,心裡非常充实。

    所以从家庭到团体,我们有没有这一颗心,念念为家庭、为大局着想的态度,这个就是去私了。

    家庭不容易,告诉大家,团体更难。为什么?团体的人更複杂,他还没有血缘、亲情的基础,这个时候更要互相包容,互相体谅,甚至于要勇于去承担责任。看到没有人主动去付出、去承担,我自己先出来。不然,团体的工作到最后做不下去了,那就对不起大众了。所以为什么说「委曲求全」、「忍辱负重」?不能委屈吃亏的人,他不可能负得了重。我们在看历史当中这些忠臣,我们对他肃然起敬,可是我们今天在团体当中遇到事情,有没有他们的承担跟气概?还是就怕吃亏,都只想着自己,什么事往外推?都让团体、让领导伤透脑筋,不知道怎么干事情。那我们在团体是添麻烦,不是帮忙了。时时要换位思考,为负责的人思考,为团体思考,这是去私心。

    比方我们那时候在学校教书,排课容不容易?不容易啊。今天你给这个老师排这节课,他生气了;给那个老师排这个课,他不高兴了。那排课的人多难啊。那对于这个排课的负责人来讲,谁最让他欢喜,最让他感动啊?「没关係没关係,剩下的都给我。」是不是?我们有没有这种心?那「去私」只是理论而已,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还是用不出来。为什么用不出来「我」作祟嘛。「我」不舒服;「我」怎么可以吃亏,为什么不是他做?言语当中,都是比较,都是计较。这个时候想不起来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们本来在心境当中做不到的,我们现在做到没有?这个才是真实的提升跟功夫啊。而且告诉大家,因果是处处都在的:我们不孝敬老人,我们老了就没人照顾;我们不时时忍辱负重,为大局着想,改天我们负责事的时候,就没人帮我们了。这个都是因果报应哦,都是感应哦。

    所以这裡师父讲到的,为自己是私,为众生是公,这个确确实实,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

资料摘自: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第十一集) 蔡礼旭老师 2010/9/2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10-014-01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  

 其它法师:我愿健康幸福(果真法师) 

 任杰居士:回忆我的亲教师观空法师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我有烦恼么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灭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40~45)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30~39)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20~29)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10~19) 

 傅味琴居士:法我习气,坚执难转(1~9)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普献法师:修止观破我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