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谁也无法确定自己何时何地会死


   日期:2013/11/20 16: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死的地方哪里都没有,假如真有这样的地方,有钱的人、有权力的人、有能力的人,花多少钱、付出多少代价都愿意去。然而,人终有一天会死,这是谁都逃不脱的命运。对一般人来讲,通常也有这种认识,只不过死缘不定、何时会死这种念头,除了修行好的人以外,人们普遍都没有。所以,我们懒惰的主要根源之一,其实就是无常观得不好。

尤其是生在寿命不定的南赡部洲,又时逢末世,寿量不像初劫时那样,动辄便是六万岁、八万岁,如今人寿非常短暂,死亡很快就会临头。实际上,我们自从出生那一天起,便一步一步地向死亡靠近,寿命就像漏底的水池,从来不会增加,只有越来越少,死魔犹如夕阳西下的阴影般,片刻不停地向我们逼近。许多人过生日时特别开心,众人都唱“祝你生日快乐”,其实这非常愚痴,就像是一头待宰的牦牛,离屠夫越来越近时,有人在旁边“祝你快乐”,可想而知它会不会快乐。所以,有时候人们的行为值得观察。

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谁也无法确定何时何地会死,谁也没有把握明天或今晚、甚至仅仅现在呼吸之间,自己会不会命归黄泉。任你再智慧渊博、精通教理,但也不敢断言“我现在肯定不会死”,最多是以怀疑心猜测“我不会死吧”,而无法举出确凿有力的依据,得出颠扑不破的因明推理:我现在决定不会死,因为什么什么之故。

所以,《地藏经》中云:“无常大鬼,不期而到。”死神从不与人约定时间,他往往出乎意料地降临,让我们一命呜呼。有时看到一些临死之人,感触还是比较大。前两天我去上罗科玛乡,有人请我给一个死者超度,我去的时候她还没断气,儿女亲眷都围在身边哭,她身体虽然不能动,但心里比较清楚,听到我在念经,稍微会合掌一下。她的经济条件很不错,但辛辛苦苦了一辈子,死时什么都带不走,不愿意也没办法。不过她的离开方式还可以,因为前一两个月病了很长时间,自己也觉得没希望了,临死前就做了一些准备。

然而,很多人不一定有这种福报,诚如《入行论》所云:“死神突然至,呜呼吾命休。”死神突然就来了,自己根本来不及准备。所以生命真的非常脆弱,但世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无常观,天真地以为死亡不会那么快到来,有了这种心态,修行肯定不成功。《因缘品》中也说:“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彼死主大军,岂是汝亲戚?”明日是否会死,谁也不知道,故只要有一口气、有一点修行机会,就务必要精进,否则,难道你跟死主阎王是亲戚吗?想通过搞关系就不用堕入恶趣,而直接前往极乐世界?

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忆念“我会不会死”。比如你上厕所时,应该想“我会不会死在这里”;去提水时,要想“我会不会死在路上”;晚上睡觉时,也想“我明早会不会醒不过来”……生命确实在呼吸之间。佛在《四十二章经》中,问下面的弟子:“生命有多长?”有人说是“几天”,有人说“在饭食间”,佛陀都摇头说不对。后来有人说:“生命在呼吸之间。”佛陀才予以首肯、点头称是。[1]

人的生命极其脆弱,我们住的房子若没遇到自然灾害,差不多能保证几十年不坏,可是我们的生命却无法跟谁签合同,保证它能存活几十年。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也说:“寿命多害即无常,犹如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间,能得觉醒极稀奇。”意即我们的生命危害众多、顺缘极少,就像风中水泡一样会瞬息破灭,晚上沉沉地睡去,平缓地呼气吸气,但谁也不敢肯定在此期间不会死亡。如果没有死去而能安然醒来,真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

这样一说起来,没有修行经验的人,可能觉得没什么好稀奇的:“我身体好好的,又没病,睡觉怎么会死呢!”但你有没有想过,假如晚上地震来了、房子塌了,突然死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前段时间就有个道友在禅房里闭关,不知道什么原因,房子突然起火了,等大家发现时,她早就死在里面了。对她而言,当天早上肯定没想到“今天是我离开人间的日子”,否则,倒可以提前做些准备。曾有一个对佛教半信半疑的人,他跟我说:“要是每个人知道自己能活多少岁再死,提前做一些准备,那多好啊!不然,什么时候死都不清楚,有时觉得特别可怕!”他希望能像北俱卢洲的人一样有固定寿命,但这样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

总之,每个人很快都会死。在座的几百个道友中,明年今日肯定一部分已经离开了,但由于我们没有神通,不知道其中是否有你有我。现在有些人只看眼前,根本不管死时怎么办、死后怎么办,甚至一提起这个问题,马上就撇开不谈,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其实,我们如今不是回避的时候,应该是面对的时候,这方面一定要尽快做好打算。

修行人若对无常观得好,一旦自他身上出现无常,就能够坦然接受。我们经常也看得到,有些修行比较好的人,自己接近死亡时会面带微笑,看见亲朋好友死时,也不会哭天抢地,因为他早就明白生命像风中灯烛一样,没有什么永恒性。但是没有学过佛的人,自己身上遇到无常或者看见亲人死亡,就特别特别难受,这与没修行过有很大关系。

每个人的生命会遇到很多违缘,如龙猛菩萨在《宝鬘论》中说:“死缘何其多,生缘何其少,彼等亦死缘。”就算是饮食、吃药等生缘,有时候也会变成死缘,我们晚上睡下去而没死,理应觉得非常稀奇。有些法师解释“呼气吸气沉睡间,能得觉醒极稀奇”时说,能在呼吸之间大彻大悟,真是稀奇。这种解释方法不对,因为下面也作了一些阐述,再加上结合上面的内容看,正在讲无常的时候,不可能突然来个“大彻大悟”,要真有的话,那倒是很稀奇。所以,给别人讲法时,一定要有传承,要把里面的内容全都搞懂,否则很容易产生误解。

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虽知总有一天要死亡,但相续中并没有生起“死期不定”的观念。以前上师如意宝讲过,这一点其实很关键,尤其是宁玛派和噶举派中学无常的人,对这个修法相当重视,若能真正产生定解,修行必定会很精进,不可能天天懈怠放逸。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说过,世人如果有了嗜好,便不分昼夜,把时间都花在上面,并引用了诗词说明他们耽执赏玩、饮酒、诗赋、下棋的行为。最后大师说:出家人贪酒的固然不多,但对其他三事沉迷的,却未必能避免。如此把宝贵的光阴白白浪费掉,岂不是太可惜了!

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修行人,对无常观得不好,在分别念的吹动下,每天忙忙碌碌做了不少,但这些是否对来世有意义,一定要观察。如果你生起了无常观,随时都会忆念当下会不会死,而无常若修得不好,就会为了几十年后的事天天打算——“我再过五十年吃什么呀?喝什么呀?到时候该如何生活?”心里一直盘算很多很多,以至于时时执著常有的生计,在患得患失中虚度人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死亡)(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死亡)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10~11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0~10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90~9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80~8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70~7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60~6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50~5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40~4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30~3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20~2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1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