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佛法称为内学,佛经称为内典


   日期:2013/12/9 8: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复须忍耐内外荣辱,策励其心,故名安忍」,你看这多重要!内,让自己不生烦恼,清净平等心不受外头境界影响,无论是别人赞叹。荣,不起贪心、不生傲慢;辱,不生烦恼、不起怨恨,要用平等心来看待。策励其心,那就是好事情,顺境、逆境都帮助你长成、都帮助你成就。不是帮你成就,就是帮你堕落,境界就是这样的。所以境界是个中立的,没有善恶,善恶都在自己用什么样的心去对待;用得正,提升了。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提升了;如果他怨恨,他就堕落了,他就又回到六道轮回,搞冤冤相报。所以我们要记住,外面境界永远没有善恶。蕅益大师说得很好,他讲「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我们用好的心看外面的境缘,境是物质境界,缘是人事境界,你用好的心看,都是好;你用不善的心看,全都是不善。境缘无好丑,好丑在於心,看我们用的是什么心。这不就是说境随心转!

  现在量子学家提倡以心控物,就这个道理。要用我们的心改变外面的环境。你天天改,不要急著怎么还没有转过来?不要想这些,我功夫不到。只一味求自己,不要求外面,这就对了。我们要从外面求那就错了,从内求就对了。所以佛法称为内学,佛经称为内典,就是这个道理。佛法是向内,不是向外的。如果向外叫外道,就错了,完全错了。记住前头第一句话,「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上说的。十乘理观里面告诉我们,色是心造的,全体是心。说得多干净!一句话,遍法界虚空界全体是心,谁的心?自己的心,不是别人的心。所以任何事情不能怨天尤人,不能怪别人。好,自己造的;不好,也是自己造的,自己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资料摘自: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七二集)  2012/4/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72


   这一次有不少同修来告诉我,大家要请求皈依。利用这个时间,简单的把「皈依」这桩事情,给诸位说清楚。

  「传授三皈」,我在这个地方,把「三皈依」传授给大家,看你是不是愿意接受;你要接受,你就真得到;你不接受,你就得不到。

  「三皈依」是接受佛教育的开始,我们正式依佛为老师,做佛的学生,也就是我们世间法讲的正式拜老师。这个拜老师,是不是依我为老师?如果你认为是拜我做老师,那就错了,将来的果报很恐怖,要堕阿鼻地狱,非常严重。那我们究竟是依谁为老师?以三宝为老师,那就没错了。我今天传授给大家的是「三宝」,你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我。

  什么是「三宝」?这个要搞清楚,三宝没有搞清楚,那你就「皈」错了,那个麻烦也很大,搞错了、搞误会了。「宝」是说它的价值、是说它的德用。世间的珍宝能带给你很大的财富,使你生活得非常富裕,所以大家重视珍宝。佛给我们讲的这个「三宝」,确确实实能带领你超越三界、超越生死轮回,圆满证得佛道,所以这个「宝」,决定不是世间任何珍宝能够比的。

  这个宝有三个,所以叫三宝。这个「宝」在哪里?在你自性里面,不在外面,你要到心外去找三宝,你就成「外道」了;心外求法,这叫外道。诸位要知道,外道绝不是骂人的话,绝不是说其他宗教,你要这样说,那你把「外道」两个字也解错了。外道,就是心外求法谓之外道。我们也皈依三宝、也受戒了,甚至於也出了家,还是心外求法,换句话说,还是个外道。外道不是佛弟子,佛法称为内学。我过去办了一个佛学院,时间不太长,后来交给慧一法师,那个佛学院的名称叫「内学院」,内学就是佛学。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先生在南京办了一个佛学院,叫「支那内学院」,很有名。他办的时间也不长,只有两年,但是出了很多的人才,出家在家,民国初年不少的大德,都是支那内学院出来的。所以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於中国佛教有很大的影响。

  「内」就是自性,自性三宝是我们真正皈依处。现在讲三宝,大家都知道「佛、法、僧」三宝。但是说到「佛、法、僧」,往往马上产生一个误会,说到「佛」就想到佛像,说到「法」就想到经典,说到「僧」就想到出家人。这三样东西都不可靠。那个泥塑的佛像,常讲「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你靠它怎么靠得住?靠不住!一个大劫难当中,经典都烧光了,都毁失、都消失掉了,这个东西也靠不住。出家人也是凡夫,业障深重,自身难保,还能保得住你?保不住。所以,佛教给我们皈依的是自性三宝。

  你看《六祖坛经》,禅宗的惠能大师跟我们讲三皈,就讲得很好,他不讲「佛、法、僧」,因为怕大家误会,所以他换个名称,我们听起来就不误会了、就很清楚了。他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觉悟的觉,清净的净。这样的说法,我们就听得非常清晰。大师为我们解释说,「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所以自性三宝就是「觉、正、净」,这样我们就明了了,我们就晓得从哪里皈。

  皈是回头,我们从迷惑颠倒回头,依自性觉,这就叫「皈依佛」,觉而不迷。什么时候皈?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我们都迷;但是现在不迷了,现在我要觉悟了,对人我也觉悟、对事也觉悟、对物也觉悟,样样都觉悟,觉而不迷,那你就真的「皈依佛」,你才是佛弟子。这一定要明了,一定要搞清楚。「法」是正知正见,就是对於宇宙人生,你的看法、想法完全正确,一点错误都没有,这是佛法。我们从许多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回过头来,依靠正确的想法、看法,这就叫「皈依法」。「僧」是清净的意思,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我们现在心理污染、思想污染、见解污染、精神污染,染得一塌糊涂;但是从今天起我们觉悟了,我们要离开一切污染,恢复清净,净而不染,这叫「皈依僧」。所以三皈依是「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这是佛法修行的总纲领、总方向;我们把纲领方向抓住了,就决定不会错了。

  所以有人要问你:「你们学佛修行是修什么?」我们答得出来,我们修「觉、正、净」,这不是迷信,「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我修的是这个。用什么方法修?用持名念佛。持名是方法,是八万四千法门之一。「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很多,有人用参禅的方法,有人用持咒的方法,有人用持戒的方法,我们用念佛的方法。方法很多,无量无边,但是无论什么方法,都是修的「觉、正、净」。他假如不是修「觉、正、净」,那就不是佛法。纵然用佛法的方法,譬如用持名念佛,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可是没有修「觉、正、净」,那就是「喊破喉咙也枉然」!虽然念佛,但他是外道,心外求法。

  我在香港遇到有不少没有什么知识的人,他们是为什么念佛?念阿弥陀佛到阴间有钱用,念得愈多钱愈多,你看这就是外道。他没有求生西方,也没有修「觉、正、净」,他是准备将来死了到饿鬼道里去,现在多念一点佛,将来日子好过一点,你看这不就糟糕了,完全错误了。所以要知道从哪里回头、要依靠什么?我们真的回皈了,就真有依靠了。

  「觉、正、净」三宝我们明白了、清楚了,可是真正要皈依,还是非常困难。「觉」,我们没有办法达到,我们不会觉悟,一天到晚迷惑颠倒,想「觉」也「觉」不起来,可见得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说想觉悟就能觉悟,照样还是迷惑颠倒。「觉、正、净」三宝当中,我们唯一能找到的真正的依靠是法宝。为什么?因为有经典在。哪个是正知正见?佛在经上说的知见就是正知正见。我们读经,我们的想法、看法跟经上讲的一样,我们很高兴,我们的想法、看法跟佛的看法一样,佛是正知正见,所以我们的知见正了;这是用它来对照,来对比。如果我们的想法、看法跟经上讲的不一样,那你一定要知道,佛经上的见解是正的,我们错了,一定要把我们错误的见解、知见舍弃,采取佛的知见。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三宝当中,我们唯一能够依据的就是法宝。依照经论里面所说的道理,所讲的方法、教训,来修正自己的思想、见解、行为,我们的皈依才真正叫落实。

  三宝当中,只要一个得到了,其他两个都得到了。正知正见的人,哪有不觉悟的?那当然觉悟了。正知正见的人,心地怎么会不清净?所以一个得到了,另外两个同时都得到了。我们中国佛法有很多宗派,这许多宗派入佛门的方法,并不完全相同,但这只是方法不相同,原则、原理、方向都相同。譬如禅宗、性宗(实在讲现在没有了,古时候有),他们从「觉门」入,舍弃文字,用参禅、观心、参话头的方法,用这些方法达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好像我们这个讲堂有「觉、正、净」三个门,他走的是「觉门」,但是进来之后,他的思想、见解当然正,心地当然清净,所以统统得到了。

  教下像贤首宗、天台宗、法相宗、三论宗,这一些教下的人是从「正门」入,他完全依靠经典修正自己的知见。他从正知正见入佛门,进来之后大开圆解,宗也通了,净也通了,他都得到了;一进来全部都得到了,所以是一样的。

  我们净土宗跟密宗这两个宗派是从「净门」入,从清净心入。「觉、正、净」三门,我们从「净门」入,这个要知道,这是我们选择的门路不相同。为什么?觉门太高了,我们没有办法觉悟,那个真的要上上根人才行走那个门。你看六祖惠能大师《坛经》里面讲的,他度众生的对象是上上根人;换句话说,上根以下的人都不是他的对象,也就是说,这个门你进不来。那怎么办?走正门,正门依靠经典,中、上根性的人都能成就。我们为什么不选这个门?时间太长、太罗嗦了。好像念书一样,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要念上几十年才能毕得了业,时间长,经论太多、太麻烦了。算了,我们也不走这个门了;喜欢走这个门的不少,但是我们不选这个门,我们走净门。

  净门的确比其他两门方便,为什么?经典少,时间很短。进来之后都是一样的;你进得来,我也进得来,进来就统统都得了。我们今天选的是净门,因为时间短,经典少,最容易修学。我们今天就是依「五经一论」,一句佛号念到底,就成功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等於「觉、正、净」统统证得了,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禅」好不好?好,但我没有这个本事、没有这个天赋。「教」好不好?好,但我没有时间、没有精神去念这么多书。所以,以我们的根性,只好走净门。

  刚才讲了,净门除了净土宗,还有密宗,那我们为什么不学密,而来学净?两个虽然都是净,但也有难易不同。持名念佛这个法门简单、容易、稳当、快速。密宗里面修学不容易,咒语太多。咒不好学、不好念,哪有「阿弥陀佛」四个字好念?这个简单、容易,大家一比就晓得了。我们这个简单,他们那个不简单;我们稳当,他不稳当。为什么?因为我们唯依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我们统统不理会,我们只找一个对象,所以稳当。

  密宗咒语里有许许多多的鬼神,你若是依教奉行,这些鬼神不错,会护持你、拥护你;但你要是稍稍不如法,鬼神会整你,会找你麻烦,所以密宗容易著魔。为什么?你那个心地有一点点邪思、不正,魔就侵入了。我们净宗不会,所以虽然同样是修清净心,我们是得阿弥陀佛的威神加持,平平安安的走这条路。他那个地方虽然也有护法神护持,但是因为跟鬼神往来太多、太密切,也就是那个环境里得到的清净,实在讲,比我们的地位要高;他是在一切极不清净环境里面修得清净心。换句话说,他要得不到清净心,他就堕落。所以诸位要知道,密宗一个是成佛,一个是下地狱,没有当中的。这样你就晓得那个难,不稳当。我们这个稳当,不跟鬼神打交道,只跟阿弥陀佛打交道,顶多再多两个人,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都是大慈大悲的,所以这个法门稳当。

  三皈依要怎么皈法,我们已经知道了。现在大家的善根、福德、因缘,可以说是无比的深厚。为什么?如果没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你们不会选择这个法门,不会喜爱这个法门。我们对这个法门生欢喜心,生起热烈的愿望,就证明你的善根、福德不可思议,现在因缘也成熟了,我们的三皈,说老实话,也落实了。

  「觉、正、净」是理,是自性三宝,我们今天落实在事相三宝上,应该要怎么修?我们「皈依佛」是阿弥陀佛,不必再去皈依其他的佛,皈依这一尊佛,其他的佛都包括在其中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何况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皈依佛」就是阿弥陀佛,我们「皈依法」就是《无量寿经》,你看这个多踏实。至於皈依「僧」,我跟诸位介绍三个人,第一个是观世音菩萨,第二个是大势至菩萨,第三个是普贤菩萨。这是圣贤僧,不会错。我们跟观音菩萨学慈悲,「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普度众生。跟大势至菩萨学一门深入,大势至菩萨就是专念阿弥陀佛,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都不改变,也不需要用其他的法门来帮助,一句佛号念到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所以我们要向大势至菩萨学习「专」、专精。跟普贤菩萨学习把心量拓开,能够包容虚空法界,成就圆满的功德。我跟大家介绍这样的三宝没有错,以后人家要问你:「你的皈依师父是谁?」「阿弥陀佛。」我们是阿弥陀佛的学生、弥陀弟子,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我今天在此地是给诸位作证明,皈依证是发给你们了,皈依证后面,我的具名是「三皈证明阿闍梨」,我是证明你皈依阿弥陀佛,你确确实实是阿弥陀佛的徒弟、是阿弥陀佛的学生。你要好好的做一个弥陀弟子,不可以丢阿弥陀佛的人,一定要依教奉行,这就对了,这个才叫真正三皈依。

  所以皈依是入佛门的第一桩大事,就是把修学的总纲领传授给你,把修行的方向、修行的道路教给你。你从今之后,依这个方向、依这个道路去走,决定不会错,这叫传授三皈。万万不可以认为这个法师传授给你,你就皈依这个法师,那你的罪过就无边了。你将来堕阿鼻地狱,不能怪我,我把话说清楚了,你们堕阿鼻地狱与我不相干,我不受连累。我讲清楚了,我不敢接受你们的皈依,你们是皈依三宝,而我是僧团里面派的一个监誓的人,你们今天宣誓,我在这里监誓,我把三皈介绍给你,传授给你,我的身分是僧团代表,你皈依的是僧团全体。

  所以我们见到佛像,就跟见到佛一样,立刻就想起要跟佛一样觉而不迷。所以住持三宝,它有无量的功德,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觉、正、净」。看到经书,就想到我要正知正见。见到出家人我就想到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样你就真的有皈依处,是真的皈、真的依了。

  千万不要分别,「这是我的皈依师,那个不是」,你要起这种分别心,你就堕阿鼻地狱。我说这个话是依戒律上讲的。为什么堕阿鼻地狱?破和合僧。诸位要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僧团,不只是我们这个台湾地区、我们这一个国家,不是的,僧团是尽虚空遍法界,超越种族、超越国界、超越太空,这是一个大团体。你分化这个团体,破坏这个团体,在里头搞小圈圈,「这是我师父」,搞小集团;「那个不是的」,排斥,这叫「破和合僧」。所以不皈依还不破和合僧,一皈依这个破和合僧就很容易造作,将来堕阿鼻地狱,真的冤枉,不晓得怎么堕去的。所以我若不说清楚,将来你说:「我皈依净土法门法师,怎么会到阿鼻地狱去了?」我今天说明白了,你将来堕阿鼻地狱与我不相干,我不受牵累。要认清楚,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僧团。

  僧团这个团体,在所有团体里面最尊最贵的,我们念三皈依偈子,「皈依僧,众中尊」,「众」就是团体。虚空法界所有一切团体,没有比僧团更值得尊敬。为什么?僧团是遵守「六和敬」的,尽虚空遍法界只要出了家,都是一家人,都是和睦相处,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诸佛护念,一切龙天鬼神尊敬。

  今天我们的僧团分裂、分化、破坏了,就是皈依皈错了;他不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僧团,他是皈依某一个法师。所以,一个个小圈子把这个大而尊贵的僧团分裂了、破坏了,这个罪过非常之重,我们一定要知道,一定要明了,我们才决定不会犯错。所以我跟大家传授的皈依,我不留你的姓名、也不留你的地址、也不留你的电话,你想跟我连络,可以,我绝对不会跟你连络。不是皈依就是拉信徒,「这是我的徒弟」,那就糟糕了,我将来要堕地狱的,我不干这个傻事。这个事情我搞得很清楚、搞得很明白,所以我不会干这个傻事情。我不拉信徒,也不求供养,我传授给你是给你做证明,你好好的修学,将来再见面是到西方极乐世界见面。那个时候可以说:「承蒙法师给我传授皈依,接引我到这个地方来。」那样见面才好,现在无须见面,也不需要连络,这就对了,完全就如法了。

  三皈的仪式,我们就在此地举行。这个地方有佛像,大众人数多,我看统统起立,我们一起三皈依,统统是阿弥陀佛弟子,这个才好。跟著我念三皈的偈子,这跟皈依证上完全相同。

  『阿闍梨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我们向佛像一问讯,念第二遍。

  『阿闍梨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再问讯。

  『阿闍梨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问讯。

  恭喜诸位,大家都是阿弥陀佛的弟子。

资料摘自: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普贤行愿品辑要疏选读  (第五集)  1993/12  台湾高雄元亨寺  档名:04-009-0005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内学)(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内学)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